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六十五章、一体化进程

      南北双方谈判还没有结束,可美国内战实际上已经结束。无论是欧洲列强,还是美国民众都不想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了。
    这不是个人的意志能够扭转的,剩下的无非是谈条件扯皮。
    为了展示诚意,南北双方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包括正在进行的军事动员也终止了。
    从战略上来说,削弱美国的目标基本上实现。现在就差最后的一纸条约,让美国分裂了。
    这并不仅仅是好事,同样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奥地利的棉花和棉纺业都要受到冲击。
    利用美国内战期间,棉花减产国际市场上棉花供应紧张的机会,拥有充足棉花供应的奥地利棉纺业异军突起,在欧洲地区大肆抢占英国人的市场。
    现在东欧、南欧、中欧地区,英国人的棉纺产品逐渐被挤出了市场。
    之前,因为棉花供应量不足,棉纺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被奥地利抢了市场英国人也无能为力。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内战的结束,美国的棉花产量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在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们自然要卷土重来。
    市场是每一个工业国的命脉,作为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人积攒了足够的优势,工业实力一度超过全球的一半。
    随着法奥两国工业化的完成,英国工业在全球工业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不过依然稳居世界第一。
    然而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却是世界工厂大英帝国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1864年,英国人对外出口总额高达2.15亿英镑,而进口总额则高达2.75亿英镑,贸易逆差高达6000万英镑。
    同一时期,法国对外出口总额高达29.63亿法郎,从外界进口总额为25.23亿法郎,贸易顺差高达4.4亿法郎。(约合1760万英镑)
    而奥地利对外出口总额为2.85亿神盾,对外进口总额为2.26亿神盾,贸易顺差为5900 万神盾。(约合2950万英镑)
    不光是法奥两国处于出超状态,就连俄国人同样处于出超地位,1864年俄国人对外出口总额为1.87亿卢布,进口总额为1.75亿卢布,贸易顺差1200万卢布。
    这个年代国际贸易额较小,俄国人的粮食出口就超过了出口总额的一半,凭借这一项优势就实现了贸易顺差。
    奥地利能够有这么大的顺差,农产品出口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英国人就是欧洲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
    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历届英国政府都是操碎了心。没有办法,本土资源不足决定了英国人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幸好约翰牛殖民地多,可以通过掠夺殖民财富填补上这个缺口,不然普通国家早就撑不住了。
    历史上的鸦片战争,就是英国人为了抹平贸易逆差搞出来的。
    现在被奥地利资本抢了市场,英国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掀翻桌子倒还不至于,这点儿冲突还不需让两国撕破脸皮。
    当然翻脸也没有用,这是商业上公平竞争。英国人当时棉纺业产品供应量不足,才让奥地利趁虚而入,约翰牛还没有让市场等着的能力。
    现在美国内战结束,南方的棉花产量明年可能就会恢复正常。得益于劳务输出的功劳,这个产量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增长。
    美利坚联盟国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他们的棉花亩产量,通常要比其它地区更高一些。
    当然亩产量不足,可以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弥补,只不过相应的劳动力投入还是增加了。
    历史上,北方赢得了胜利,作为失败者的南方种植园主们丧失了廉价劳动力,棉花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又遇到了印度、埃及棉花抢市场。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北方资本家们需要廉价工业原材料,利用提高关税、铁路运费等手段,让美国棉花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现在印度棉花产量还没有提升上来,为了争夺劳动力开挖苏伊士运河,英国人在埃及推广棉花种植也遭到了法奥两国的阻扰。
    这个时候美国联盟国在棉花市场上的唯一竞争对手就是——西非。
    国际市场上棉花供应量还没有过剩,短期内这种竞争不明智,奥地利本身就能消化掉西非棉花的大部分产能。
    可是未来印度棉花入场、埃及棉花入场,这种竞争就会变得白热化。
    在棉纺织业要和英国人竞争,棉花市场上又要和美国、埃及、印度竞争,这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弗朗茨不得不提前考虑。
    美泉宫
    “今天的议题只有两个,其一、怎么样才能够保住我们棉纺织业产品,在欧洲大陆上的市场份额;其二、如何保障棉农们的利益?”
    这个年代工商业制品较少,纺织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奥地利的核心产业不包括棉纺织业,可是因为美国内战的缘故,棉纺业异军突起了,这就不能够放弃。
    目前巴伐利亚、符腾堡、伦巴第、威尼西等地区,棉纺织业产业工人高达一百二十余万,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更是超过了二百五十万。
    这么多人就指着纺织业吃饭,直接决定了维也纳政府必须要保这个产业,这次英奥贸易争端不可避免。
    保障棉农的利益就更不用说了,目前殖民地的种植园主大部分都是贵族。
    这是奥地利的国情决定的,普通民众受限于经济实力,就算是开辟种植园面积也不大;资本家们对种地无爱。
    因为国内土地赎买的缘故,很多贵族丢掉了土地,获得了一笔赎买金,这些钱显然不能放着坐吃山空。
    殖民地开辟过后,很多保守的贵族都将投资目标放在了种植园上。或许在后世种地利润不高,可是在这个年代,投资种植园的回报率并不比别的产业低多少。
    棉花种植园也是不例外,大量的贵族云集,作为贵族利益集团代言人,弗朗茨自然要考虑他们的利益了。
    这还关系到,大家对开辟殖民地的积极性。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统治阶级肯定会拼命维护殖民体系,反之亦然。
    经济大臣安德鲁回答道:“陛下,我们经济部已经做好了应急预案。必要时刻我们可以动用政治手段,守住国内和俄罗斯的市场问题不大。
    南意大利地区处于内战中,本就不大的市场现在进一步缩水,不会是英国人反攻的重点。
    剩下的就是中欧地区,包括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瑞士、荷兰等地区,就是这次贸易战的主战场。
    法国资本也有可能会加入,最近几年法国经济发展的也很不错,在保障原材料供应的情况下,他们的棉纺产品也具有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棉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经济部认为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这些一线生产企业退税补贴。”
    简单、粗暴,却非常的有效。大家的生产技术相差无几,产品质量上也分不出来优劣,生产成本上还是没有多少优势,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那就只能拼政策了。
    历史上英国人的棉纺业就是在各国的补贴下冲垮的。制造业拼的就是成本和质量,一旦丧失了技术上的优势,竞争就变得残酷了。
    这方面弗朗茨也无能为力,打个时间差抢英国人一部分市场,现在竞争的时候到了,大家只能拼实力。
    唯一的好处是英国人的棉纺业规模更大,一旦玩起了财政补贴,奥地利每出一百万,英国人就要付出三百万。
    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不会玩儿。毕竟一个国家的产业那么多,不可能把资源集中到一个产业上。
    农业大臣克里斯蒂安说道:“棉花和棉纺织业息息相关,只要国内的棉纺织业不倒,西非的棉花种植园经济就不会崩盘。
    为了增强西非棉花的竞争力,我们可以可以在税收上想办法,比如说:降低、甚至是取消殖民地同本土之间的贸易税收。”
    纵观欧洲各国,奥地利绝对是最重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不过再怎么重视,也比不上本土。
    为了避免殖民地廉价农作物,冲击到了本土农业市场,从一开始本土和殖民地之间都存在着贸易税,只不过比外来关税略低。
    在维也纳政府中一直都有经济一体化的呼声,投资种植园们的贵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都想把殖民地纳入本土中。
    目前西非、刚果、尼日尼亚地区的统治模式,已经开始向国内靠拢,部分殖民地城市都在采用和国内一样的法律。
    作为第一代殖民者,大家和本土的感情还是非常强烈的。很多人都在推进一体化进程,弗朗茨本人也是支持者之一。
    不过因为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维也纳政府还不敢冒然宣布把殖民地纳入本土中,不过开发最好的殖民地已经开始实施行省制了。
    相比国内,这些殖民地行省的权利更大,甚至还拥有一定的军事权。现在降低殖民地同本土的贸易权,无疑是一体化进程又更进了一步。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提出了疑问:“理论上没有问题,不过降低本土和殖民地贸易税,还牵扯到了第二德意志和本土的一体化进程。
    这个问题先放出风声,试探一下国内各界的反应。同时组织经济学家进行综合论证,必须要搞清楚这对本土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这是把问题明面化,在此之前推动:殖民地和本土一体化进程的法理依据,就是弗朗茨提出的再造德意志第二家园。
    既然从一开始非洲殖民地就是德意志第二家园,那么和第一家园合并,也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些都是民间的猜测,官方一直没有进行表态。推动一体化进程的主力也在民间,涉及到殖民地利益的团体和个人在推动这一计划。
    推动的力量不小,反对的集团势力更加雄厚。以本土的中小贵族和农民为主,他们怕殖民地廉价农产品反销到本土,损害他们的利益。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奥地利殖民地上的农产品并不廉价,至少和本土的农产品相比不具备竞争力。
    一方面是殖民地缺乏劳动力,造成了人工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主要是新开发土地,前期的产量并不高。
    最关键的是目前奥地利的两大粮食种植区域,土地都非常的肥沃,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备,不是殖民地能够比的。
    至于未来?弗朗茨可以负责任的说,一旦化肥诞生,种地的利润还要进一步下降。
    无论有没有殖民地农产品冲击,本土的农业都会受到影响。很多粮食进口国,利用化肥增加了粮食产量,国际粮食市场会出现短时间的急剧萎缩。
    从这方面来说,奥地利就不能够研发化肥,即便是研发出来了,也不能投入生产。
    拖的时间越长,对奥地利就越有利。在工业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前,冒然做出改变,很容易引发灾难的。
    粮食产量不是越多越好,市场容量就那么大,一旦超过了界线,就要望粮兴叹。
    这一点从历史上化肥发明者是德国人,就可以说明问题。美国、奥匈、俄罗斯这几个粮食出口国,发明化肥不是自讨苦吃么?
    当然德国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发明了化肥,最大的受益者却是法国人,直接让法国人摆脱了粮食困境,并且成为了欧洲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