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敲打清醒
    苏油说道:“盘古之前,天就是地,地就是天。黄帝之时,离盘古之世未久,故而天地虽分,然大地上清气尚存,因此才有诸多神兽,异草。”
    “如今安在?”
    “臣小时候也曾采神仙之说,特意做过一个实验,将水通过蒸馏之法,提取出至清至纯的水,以之养鱼。”
    “结果发现一个问题,那鱼越养越瘦,诸多生病,很快就死光了。”
    “而以普通水源饲养的金鱼,反倒是活泼健壮,每年还能产卵繁殖。”
    “于是臣知道了,修仙其实和养鱼一样,需要环境。”
    “故而远古神仙,能生于市井,遨游四海;中古神仙,能立国化民,称王作帝;而近世神仙,却多隐逸山林,偶尔现世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环境变了,他们来俗世,怕是已经不能长久适应。”
    “同样道理,我们去那边,是不是也该是一样?”
    “所以放到当今世上,除非脱胎换骨,斩断尘缘,弃家国于不顾,遁入深山,寻找灵气尚存之处,经年苦修,易经伐髓,或者临邛道士可期,鸿都之客有望。”
    赵顼思考了一阵:“明润所言甚是。今后每三日要入宫一次,与我讲解学问。”
    苏油拱手:“臣遵旨。”
    三日之后,苏油来了,带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还带来了一个卷轴。
    将卷轴打开,竟然是一幅曹太后的等身坐像图。
    图画高度写实,是驸马张敦礼结合传统画技和新式透视原理,写生之法,画出的超写实主义作品。
    图上的曹太后栩栩如生,连眼角和手指关节上的皱纹阴影都清晰分明,堪比后世照片。
    赵顼一见到绢画就热泪盈眶:“太皇祖母……孩儿好想你啊……”
    苏油赶紧扶住:“陛下,这是卫国公主驸马的大作,虽然是写影逼真,但是毕竟还是一副画作。”
    “臣与驸马为了慰藉陛下孝思,太皇太后大行后便开始准备了。”
    “其实还有些背景细节尚待完善,但是不忍陛下念亲心切,张驸马便连赶了三天工,大体无差之后,先取来与陛下一观。”
    赵顼心神激荡,似乎还有些不愿意相信这画是假的,直到颤抖的手指触碰到了画面的丝绢,眼泪终于止不住流了下来。
    苏油躬身道:“还请陛下节哀,要是陛下因此画哀毁过甚,反成臣的罪过了。”
    “太皇太后临终之时,尚叮嘱臣要辅佐陛下,实现你的理想。陛下,其实在长辈的眼中,最大的安慰,恐怕就是子孙成器,光耀祖业吧?”
    “太皇太后曾经阻止过陛下西讨之意,但是我想,即便是最良善的人家,都不愿意与盗贼为邻。”
    “太皇太后担忧国家并没有准备好,才将自己的意图埋藏在心底最深处,还要出面阻止陛下。”
    “而根据军机处的推演,陛下,西讨之机……的确如太皇太后所料。”
    军国大事,生生将赵顼从深深的感情中拖了回来:“如今各路边军奏报上来,大宋不是已经兵员充足,士马强壮,甚至需要裁撤军伍了吗?”
    “如果不是兵力充沛,那为何还要裁撤军伍呢?”
    这尼玛,这是打自太祖时期就埋下的大锅,一直背到了现在背不动了才开始有甩锅的念头,这叫兵员充足士马强壮?
    苏油拱手道:“陛下,各路奏报上来的数字,为臣以为不可轻信,让他们上报的原因,也不是为了统计我大宋的实际兵力,而是……考察他们吃了多少缺额而已。”
    赵顼讶异道:“怎么说?”
    苏油说道:“其实很简单,各军军力数量,并不仅仅体现在各地上报的兵员数目上。”
    “据臣所统计,一军之用,粮草,豆刍,皮革,油盐,军帐布匹,刀枪箭矢……林林总总不可胜记,然皆有定数。”
    “这其中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变卖,但是有些东西比如刀枪盔甲,那可是不能胡乱伸手的。”
    “于是臣考察枢密出入,发现了一个问题,各地军方,对军械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对其它物资的需求量。”
    “原因很简单,各地军力存在严重缺额,地方官长极大的压低兵备数量,领取到的粮草盐布,被他们发卖收入囊中,朝廷发放的军饷,也有很多入了他们的腰包。”
    “而卖不掉也不敢卖的那些,需求自然不多,不但不多,反而连正常的消耗量都不足。”
    “陛下,上四军的情况,熙宁年间就已经非常清楚,四军合计,未足三军之数,而且多数是样子部队。”
    “陛下这才痛下决心,一边命介甫相公行置将,更戊,保甲等新法,一边命狄咏王中正编练新军。”
    “京师尚自如此,它路可想而知。”
    “大苏在徐州平寇,为何要用地方豪强?很明显,驻军完全靠不住嘛。”
    “所幸的是,大宋西军的情况,河北雄州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这里边也有问题,那就是边军为了与西夏辽国抗衡,在搞走私贸易,补充后勤调发之不足。”
    “如此一来,朝廷俸禄不足,而边将自行筹措,这就是恩结于下,而怨归于上。士卒抱怨朝廷而感激边将,安禄山史思明之流,不就是这样形成大患的?”
    说起宋朝,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文制武,往往忽视了武人本身的问题。
    宋代武臣地位上比文臣低,比如章服上就能体现出来。只有绯,绿,青三色。
    但是其俸禄却比同级文臣要高出一档。
    比如差不多等同文官转运使一级的节度使,正俸是四百贯。差不多等同于常平仓使的节度观察留后,三百贯。即便州一级的团练使,都有一百五十贯。
    而宋代能拿到这个俸禄的文臣,那得是阁学士以上的资格,比武臣的数量少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这样的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可能压根人就不再驻地,躺在京城什么事情都不做干吃俸禄。
    就连《水浒传》中,小李广花荣那种清风寨寨主,差不多就是后世乡镇民兵队长的级别,都能拿到六七贯的俸禄,是文官里县令的水平。
    除此之外,武臣同样还有很多的赏赐,添支钱料俸钱职田米一样不少不说,比文臣还额外多了两种。
    一是郊赏,就是金明池大杂耍阅兵仪式之后那种赏赐。
    另外还有一项更加可观的重要收入——战时赏赐。
    比如李宪打青唐,给军士们开出的,是三倍赏给的大筹码。
    即便如此,宋代军队打仗,还常常发生不拿钱就挪不了窝,即便拿了钱,一挪窝还常常四散回家,各找各妈的奇怪现象。
    如此大的开销,如此厚重的俸禄,大宋养出来的不是名将,精兵,而是乡绅,老爷,喝兵血的流氓头子;是集中营的难民,是给军官跑运输,送快递,开铺子卖货,关扑酒坊卖酒的打工仔。
    所以完全将大宋的问题全推到文官的身上,这明显也是有失公平。
    就比如侬智高的造反,数千蛮峒能一路从广西交趾边境打到广州郊外,横跨六州,兵力扩展到了近三万。而最后狄青对付他们,用了多少真正的军人呢?
    除了充数用的那些,真正起到核心作用,是狄青从西军带过去的两千西军蕃落骑兵。
    记住蕃落是编号,不是骑兵就有马,按照苏油对当时骑军人和马的比例来推断,狄殿使手底下,当时能有八百骑兵就算是不错了。
    可就这样一点点真正的军人,便将横行六州的侬智高打得叫爸爸。
    那么问题就来了,之前不堪一击的六州驻军,到底是真正的驻军呢,还是平时只存在于纸面上,战时临时拼凑起来的农夫团队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赵顼还沉浸在兵强马壮的迷梦当中,群臣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予以附和,到了苏油这里,自然要给他敲打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