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锥

      第二百零七章破甲锥
    张恕看了看参军,参军拱手:“长史,其实可以申报转运司,十万箭的课务,能否以两万这种神箭相抵?这可比那强多了啊!”
    张恕不置可否,掉头问道:“石老,此……破甲锥,价值几何?”
    石富嘿嘿笑道:“这个……要是真如参军所言,十万变成两万,生意就做不成了。”
    除了苏油,所有人都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却是为何?”
    石富笑道:“要造这种箭,需要生产大量工具,模具,磨具,这叫先期投入;后边铁料,煤料,竹漆丝羽,叫后期投入。生意的利润主要由后期投入产生,如果生产的量太少,冲抵不掉先期投入,那我们反而是要亏本的。”
    张恕这才恍然:“有道理,那你们可有应对章程?”
    石富说道:“我们计算了一下,如果一次性生产十万支破甲锥,可以将价格控制在两百钱一支,如果有二十万支的订单,我们则可以压到百五十钱一支;如果三十万以上,我们百三十钱一支都能接受!”
    参军本以为这种箭起码得三四百文一支,一听如此便宜,忍不住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此话当真?!”
    张恕招呼参军:“且先坐下,如此一来,就已经不是县里的事务了,这事情必须移交转运司,由他们来定夺。”
    参军说道:“长史,这可是军功策勋!将箭给我,我现在就出发,就借世家的掠水舟去成都!明日可知结果。”
    张恕转身对石富道:“石公,这箭打造,需要多少时日?”
    石富笑道:“如果以三十万计的话,苏石两家能在三月内交付。”
    这下张恕也坐不住了:“如此便拜托参军赶紧去成都跑一趟差,等等,待我再修书一封,你直接去见我父亲。”
    次日参军消息传回,转运司同意了,破甲锥五十万支,价格每支一百五十文!
    七万五千贯的大订单!
    石富和苏油面面相觑,不是说好的能控制在一百三十文以内吗?
    张恕拉着石富进了内室,两人嘀嘀咕咕了半天,出来之后石富满脸堆笑:“还是张学士所虑周翔,此番差点失了计较。”
    张恕拱手:“如此便有劳了,不过质量上必须经得起我父亲派人抽检。”
    石富笑道:“那是自然。”
    从县衙里出来,苏油便问:“怎么回事儿?张学士是出了名的明白人,怎么变得如此糊涂了?”
    石富背着手摇头赞叹:“所以人家能当学士呢,这箭必须得定在这个价,周围弓箭坊方才有活路,此为其一;此番课务,主要为汰换川中四路武库,如果价格过低,汴京那边要是觉得有搞头,那川中一支箭都留不下,此为其二;大宋防务重点,是北方和西北,这才是张学士让转运司汰换武库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给朝中那帮只会校阅的花花部队增光添彩用的。”
    苏油明白了,果然是计相出身,惯于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通过抬高价格这种办法,将箭留在四川,之后辐射西北,最后才考虑汴京。
    很合理,不过在很多大宋迂夫子的眼里,怕是要落个目无君父的罪名,因此只能做不能说。
    至于这多出来的这点零头,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打点费用了。
    石富转身,对苏油说道:“我石家武勋出身,世世代代,和大宋武备哪里就真脱得干净干系?石家弟子,既要在战场上一刀刀拼杀,还要遭忌讳侧眼,永远出不了头,用你的话说,那叫高风险,低收益。”
    “如今有了这个契机,转入军器生产,我石家弟子的性命,算是真正保住了。明润,此等大恩,当受老夫一礼。”
    苏油赶紧跳到一边:“别别,怎么越说越玄?事情还能和这个扯上关系?”
    石富笑道:“说你聪明吧,那是真聪明,可有时候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你若是官家,能放任一个世家,既在军队中有基础,又掌握着厉害军器的生产?从此后,只要我石家不断搞出好军器,石家弟子,便会一步步从战场上脱身出来。”
    “虽然这样对军中的影响隔了一层,可是主从关系变了啊!从以前石家求军方照顾儿郎,变成了军方求石家提供精品,哈哈哈哈……走,回去喝酒!今日老夫要大醉一场!”
    苏油呆呆地跟在后边,老子就说石家怎么对我这么上心,原来是早就琢磨透了!
    妖孽!全都是妖孽!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
    新式箭支的制造,对可龙里的技术储备来说,已经没什么难点了。
    箭杆就是用的井上搭建井架和井道剩下的的废料。
    竹筒剖成竹条,然后用砂轮机打去皮和芯,只留竹肉。
    将竹肉条变成圆竹棍,那是早在土地庙就已经成熟的工艺,建房,造竹家具用的竹钉子,就是在带刀片的凳子上拉出来的。
    如今统一调整了规格,工具交给可龙里的各家各户,农闲时节正好做工,而且男女老幼都能干。
    五十户人家,每天每家缴纳一百箭杆,就是五千支。占农闲三个月,啥都不耽误。
    箭杆胚子造好后,捆成捆,上锅蒸制,然后送入通有炉窑热尾气的烘房烘烤,箭杆胚便能自动矫直。
    接下来就是在锯床上裁剪,得到统一规格的箭杆。
    喷上调有生漆的桐油,送入保持湿度的漆室进行络化干固,形成漆膜,便于今后防潮。
    相比箭杆,箭镞反而更加简单,先是用带圆槽的锟杆滚轧出铁盘条,然后逐步辊压成细铁条,再用砂轮锯片切割成小铁圆柱。
    娃子们将软铁圆柱一颗颗安放在高锰钢冲压模具的模坑中。送入锻床之下,用模具锻合。
    一通锤锻之后,磨具合拢,取出来再打开,就是满满一盘统一标准的带尾巴的箭头。
    用钳子夹去溢出周围的铁皮,上砂带机粗磨一下,送入渗碳箱渗碳,一箱可以处理上千枚箭头。
    如今的好箭,箭羽是雕翎,其次是天鹅的,然后是大鸨,最次的用大雁。
    苏油懒得费那劲,就用的可龙里鹅羽鸭羽,将箭羽从双羽改为三羽,轻松解决材料强度和大小不足的问题,稳定性还好了很多。
    不过得有小机械帮助,能将圆周等分三份的小摇盘,带指示线,方便确定箭羽粘贴位置。
    再缠上苏家织坊的高强度丝线固定,插上箭头,安装弦卡,一支箭便完成了。
    箭头渗碳后还要上脚踏工作台旋转打磨,去掉表面杂质,打磨光滑。
    小摇盘还能在这里派上用场,夹持箭头,在工作台上用砂带机推出出角度精准的三棱箭尖。
    这一步其实苏油觉得可以不要,后世也没有听说有三棱尖的子弹头。
    不过这娃是被后世的慢镜头误导了,箭的确会旋转,但那是尾羽的不绝对均匀造成的,和子弹的高速旋转是两个原理。
    不过好在他比较谨慎,没有大量应用的实验数据来证明之前,目前这工序出于照顾宋人的习惯,也给与了保留。
    重要的是工艺流程简化,大量高精度的加工工具的引入,使操作变得简单,只需要两天,就能培训出操作固定工序的人工。
    流水线分工合作,让效率变得极高,可龙里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日产六千破甲锥的大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