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百八十章 信州酒风味菜

      清客 作者:贼道三痴

    第一百八十章 信州酒风味菜

    清客 作者:贼道三痴

    第一百八十章 信州酒风味菜

    嘉兴老客袁忠的绸缎铺子与死了儿媳的赵玉吾的绸缎铺只隔着数间店铺,四喜和来福找到这家苏式绸缎铺时,铺中掌柜却说袁忠父子备礼去谢恩公去了,四喜心想:“袁老客的恩公不就是我家少爷吗,昨日送了一箱银子来,我家少爷没有收,怎么又去备礼谢恩公,难道袁老客除了我家少爷之外还有别的恩公?”

    这苏式绸缎铺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掌柜的回了四喜一句话就忙别的去了,四喜和来福在门前等了两刻时没看到袁忠父子回来,大树下看热闹那一大群人这时都散去了,赵玉吾和夏楮皮也没看到踪影,不知是不是去府衙申诉去了?

    左右无事,两个人又从城隍庙前广场转悠到府学宫后面的考棚,偌大的考棚龙门紧闭,悄然无声,门前也没什么人,都知道要过了午时考棚才会开门放考生出来,四喜和来福转悠了一会便先回去,出北门有一辆往城内行驶的马车与二人交错而过时,车中人突然掀帘招呼道:“这不是来福吗?”

    来福很是惊讶,心想这地方谁会认得我呀,扭过头看车厢中人是谁,四喜已经叫了起来:“是袁老客袁老客,我家少爷正找你呢。”

    老客袁忠慌忙下车问四喜:“小哥,曾公子找老朽何事?老朽刚从府上出来,没听说曾公子要找我啊,曾公子不是考试去了吗?”

    四喜道:“我家少爷进考场之前叮嘱小的若看到袁老客一定请袁老客暂缓半日还乡,说考完出来要找袁老客商量事情。”

    袁忠连连点头道:“老朽原本是打算今日午后启程回嘉兴,既是曾公子有吩咐,老朽就等着,慢说半日,三日、两日老朽都等得,反正年前是不可能赶回家乡了。”又问四喜:“曾公子几时考完?”

    四喜道:“考棚要过了午时才会开门。”

    袁忠道:“那好,老朽先回去用饭,饭后就去考棚外候着。”

    四喜问:“袁老客怎么不在我们宅子里用饭?”

    袁忠笑道:“曾公子不在府上,老朽就不打扰了,两位小哥回头见。”

    四喜一个小男仆当然不好热情留客,看着袁忠的马车驶远了,这才和来福踩着泥泞的积雪回到宅子里,敲了半天门,却是厨娘俞氏来开的门,厨娘俞氏见山贼已退,上午便过来了,按约定她要在曾宅帮佣到腊月小年才可以回自己家过年。

    四喜见厅堂空空,也没听到几个小女孩儿叽叽喳喳,便问:“俞婶,祝姐夫他们呢?”

    厨娘俞氏道:“祝姐夫见我来了,就忙着催若兰大小姐回祝家畈去了,他们前脚刚走,就来了一位姓袁的老朝奉——”

    四喜插话道:“我晓得,方才在城门边遇上了,那袁老客昨日就已经来过的。”

    厨娘俞氏朝厅上一指:“可这两只大箱子怎么办,就是那老朝奉留下的,还有鱼和鹅,另外还有一头羊,羊牵到厨房边去了,免得在厅上拉屎。”

    四喜和来福走上厅廊一看,有两只大木箱,箱子旁的廊柱上系着两只大白鹅,动辄引吭高歌的大白鹅这时很是畏缩,敛翅不敢动弹;一只柳条阔口大篮子里满满一篮都是鱼,竟然还是活鱼,有一条草鱼一挺身跃到篮外,有一尺多长,在地上乱扭,“啪啪”响。

    四喜问:“箱子里是什么东西?”

    厨娘俞氏道:“我哪敢乱翻,奶奶吩咐了,都不要动,等少爷回来处置。

    四喜把鱼捉回柳条篮子里,进内院向曾母周氏回话,说了夏朝奉儿子下狱之事,曾母周氏嗟叹不已,说道:“不知其中是否有冤屈,若有冤屈,还是尽量帮助夏朝奉一把,等鱼儿回来我会和他说。”

    用罢午饭,四喜和来福便进城去考棚大门外候着,陆续有考生的家人前来等候,还没到未时,考棚龙门紧闭,四喜和来福挤在了最前面,到时候只要龙门一开他们就能看到谁出来了——

    正翘首企足之时,忽有人在四喜肩头拍了一下,叫了声“这位小哥——”

    四喜扭头见是袁老客的儿子袁三立,忙道:“是袁少爷,我家少爷很快就要出考场了。”

    袁三立点点头,指着不远处停着的一辆马车道:“家父在车上,就不知曾公子有何事要与家父商量?”袁三立担心曾渔找他老父有什么麻烦事,回嘉兴的客船已经泊在码头边,虽说不可能在年三十赶回去,但早一日归乡总是好。

    四喜道:“我也不知道。”

    袁三立没再多问什么,与四喜、来福一起等着,等了大约一刻时,听得龙门“轧轧”开启,录科考试不比院试那般隆重,开龙门并不放炮,方巾褥衫之辈陆续走出来,四喜和来福全神贯注,盯看了好一会没看到曾渔和郑轼出来,四喜道:“怎么还没出来,我家少爷一向作文敏捷。”

    “出来了,出来了。”来福喊了起来,跑着迎过去。

    四喜定睛看时,只看到郑轼,没看到自家少爷,来福已经迎上前去把郑轼手里的考篮接过来,四喜忙上前问:“郑少爷,我家少爷怎么没出来?”

    郑轼搓着冻得发木的双手笑道:“宗师留九鲤说话,他们师生情谊深,说个没完,我冻得手脚冰冷,等不及就先出来了。”见袁老客的儿子在边上,便拱手道:“袁世兄怎么也在这里?哦哦,九鲤有事与令尊商量,稍等,他应该就出来了。”

    袁三立便回马车边向其父禀明,又等了半晌,见曾渔出来了,在与郑轼说话,然后抬眼朝马车这边望,遥遥招了招手,便走了过来。

    袁忠因为扭伤了腿,一直待在马车里,这时听儿子说曾公子过来了,便要下车相见。

    袁三立道:“爹爹腿伤未愈,就在车上坐着吧。”

    袁忠硬要下车,还训丨斥儿子道:“恩公来了我怎好大模大样坐着——不要摆出这副不以为然的嘴脸,你哪知道你爹身陷贼窟的凶险,你是不是巴不得你爹早死?”

    袁三立吓了一跳,忙道:“儿子怎么会这般禽兽,爹爹冤枉儿子。”赶紧搀住老父,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老客袁忠没等曾渔走近就躬身作揖,满面含笑道:“曾公子双眉带彩印堂发亮,想必场中作文极是得意,明年乡试、会试、金榜题名好比是碗装碟盖——跑不了的,哈哈。”一眼看到跟在曾渔身边的郑轼,忙道:“郑公子也是必中的。”

    “袁老客不须奉承。”郑轼摇头苦笑:“方才在场中我冻得抖抖缩缩,誊文时字都写糊了,明年乡试没资格去了。”

    曾渔微笑道:“天实在是冷,午饭又只有几个冷点心,手冻麻了握笔不牢的不是式之兄一人,宗师会体谅的,毕竟这不是院试,没那么严格,主要还是看文章优劣。”对袁忠父子拱手道:“有劳贤父子久等,在下有一事要与袁老伯商量,昨日忘了说。”

    袁忠忙道:“曾公子有事尽管吩咐。”

    曾渔道:“不如到附近酒楼喝杯热酒,慢慢细说如何,在下作东。”

    袁忠道:“岂有此理,当然是老朽作东,郑公子,一起去。”

    曾渔便吩咐四喜和来福先回去,他和郑轼随袁忠父子上了府前街的一座酒楼,曾渔要了一壶信州米酒,一钵鳙鱼头豆腐、一钵粉丝炖羊肉、一盘藜蒿炒腊肉,另有青菜萝卜万年贡米年糕各一盘,白酒用铜制的酒烙温着,斟在杯中,酒气袅袅,酒香四溢——

    “几样简单的本地风味菜、一壶信州米酒,式之表兄是半个主人,我就不劝酒了,自斟自饮吧,袁老客贤父子一定要好好喝几杯。”曾渔举杯先一饮而尽。

    郑轼笑道:“九鲤酒量甚好,不要被他灌醉。”

    袁忠笑道:“一醉方休,一醉方休。”却又问:“不知曾公子有何事要吩咐老朽,还请先说明,不然老朽无心喝酒哪,生怕辜负公子所托。”

    曾渔郑重道:“的确有一事要拜托袁老客。”当下将他母亲周氏幼年被拐之事备细说了,请袁忠回嘉兴帮忙打听一下四十二年前,也就是明武宗正德十三年的冬天,嘉兴某地哪户人家有四、五岁的女儿被人拐卖再没有寻回来的—

    袁忠捻着白须倾听,这时问:“令祖从拐子手中买下令堂是在嘉兴南边靠近运河的小镇是何名?”

    曾渔道:“我祖父当年是赴南京为魏国公相宅,归途中经过那个小镇,也不知道是何名,只知是靠近运河边。”

    袁忠道:“嘉兴府七县,南部有运河经过的是桐乡和石门二县,崇福、大麻、芝村这些小镇都在运河边上,就不知究竟是哪一个?”

    郑轼也是第一次听曾渔说其母往事,道:“大运河客商往来极繁,拐子是为了卖人方便,并不见得曾姨就是那运河边小镇的人。”

    袁忠连连点头:“那些拐子拐了人一般都会带到别的县去卖,所以曾公子母亲不一定就是嘉兴南部的人,嘉兴七县都有可能,父母姓氏也不清楚,只知一个乳名,又且是四十多年前的事,这要寻访起来不异于大海捞针啊。”

    曾渔道:“我也知道寻访极难,因为袁老客是嘉兴人,所以拜托留心一下,贤父子在嘉兴府各县收蚕茧、贩丝绸就请顺便打听打听,这事也不急,三、五年都无妨,只要有心就好。”

    袁忠慨然道:“曾公子放心,老朽不敢担保一定能找到令堂的家乡和亲人,但老朽一定尽心去寻访,老朽家住平湖,在秀水、嘉善、桐乡都有桑田、织户或者商铺,我让那些人都帮着打听,其他几县我也会派人张贴寻人告示、委托亲友代为寻访,虽说地域广、时日久,但孩子被拐毕竟是大事,只要有心,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该能打听得到,除非举家搬迁到外地去了。”

    曾渔感激道:“如此足感袁老客情义,拜托袁老客寻亲之事我没对家慈说起,怕寻不到让她空高兴反添伤感,万一天可怜见,袁老客有好消息传来,那时再对家慈道明。”

    袁忠叹道:“这是曾公子的一片孝心,曾公子这次从山贼手里救了数百人质,功德无量,老天爷会保佑令堂与自家亲人团聚的。”

    四个人温酒吃菜,欢言笑谈,看看暮色上楼,这才起身作别,袁忠说他父子二人要连夜乘船返乡,以后上饶这家苏式商铺就由他儿子袁三立每年过来送货查帐,他老迈,怕是不能再远行了。

    这里去码头颇远,袁忠不让渔相送,父子二人与曾渔、郑轼就在酒楼下长揖分手,上马车离去。

    暮色刚刚笼罩下来,即被升起的寒月和人间的灯火搅散,屋顶积雪反射着月光和灯光,街道清扫出来的积雪堆放在道路两侧,好似两溜白色的短墙,整个上饶城有种玲珑剔透之感,远远近近,有笙歌响起,贼乱之后,更知及时行乐的可贵。

    曾渔和郑轼漫步向北门行去,一边说着场中作文之事,相互背诵科试中的那篇小题八股文,郑轼道:“九鲤文义比我清通,这次定能考在第一等,取得乡试资格不在话下。”

    曾渔道:“表兄此文辨析亦精,明年乡试我们可以一起去。”

    郑轼笑道:“但愿如此,望宗师高抬贵手,放我过关。”

    二人回到北门外宅子,却有两个府衙差役等着曾渔,一个胖衙役连声叫苦道:“曾公子,小人们等得你好苦啊,府尊宴请学道大人,请曾公子作陪,却到处寻你不见,这时候虽说晚了一些,好歹能赶个宴尾,曾公子赶紧随我二人去吧,也好让我二人交差。”

    这样的应酬曾渔不大想去,先前在考棚大堂已经与黄提学叙过师生情义了,酒席上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现在去也晚了,残羹剩酒,好生无趣,可这两个衙役死缠着定要他去,只好道:“容我与家母说一声,就随两位去。”

    衙役胥吏平日都是吃拿卡要惯了的,这大冷天要他们找人,却全无油水好处,心里当然不痛快,尤为不满的是,哪个秀才听说县尊、府尊宴请不是撒腿跑着去的,那是何等的荣幸,可这个曾秀才倒要拿腔作调,让他们找半天,这时又要禀明其母,真是啰嗦,不过他们也只是腹诽,不敢形于色,这位曾秀才是府尊极看重之人,不然的话,宴请学道怎么会邀一个秀才作陪,这个秀才他们得罪不起,还得陪笑脸。

    曾渔进内院对母亲说明情况,正待退出,曾母周氏叫住道:“等一下——

    曾渔站定道:“娘还有什么吩咐?”

    曾母周氏道:“中午听四喜说在城隍庙集市看到曾让我们一家搭船的夏朝奉,说什么夏朝奉的儿子与邻妇有奸情,闹出了人命,夏朝奉的儿子下了大牢,娘要你去看望一下夏朝奉,问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若有冤屈,你就帮帮他父子,若是罪有应得,你也尽量劝慰一下夏朝奉想开一些。”

    曾渔皱眉道:“还有这等事,四喜怎么没对我说”

    曾母周氏道:“我对他说了要亲自叮嘱你。”

    曾渔到前院仔细问四喜城隍庙遇夏楮皮的经过,那两个衙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连声道:“曾公子、曾老爷,快走吧,有话路上可以说。”

    四喜已经用过晚饭,曾渔便让四喜跟他去府衙,四喜边走边说他亲眼看到夏朝奉苦苦哀求那个姓赵的绸缎商人放过他儿子的经过,这时那个胖衙役插话了:“这个案子我知道,只不知曾公子是与姓夏的商人还是姓赵的商人有交情

    曾渔道:“夏朝奉是我同乡,我落魄时曾得其帮助,公差既知案情,还请详细告知。”

    这胖衙役知道曾渔在府尊大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要奉承,说道:“那小人就备细说与曾公子听——纸商夏楮皮与绸缎商赵玉吾的店铺只有一墙之隔,都在东门口城隍庙那一带,夏楮皮开的这个楮皮纸店大抵由他儿子夏贵瑜打理,夏贵瑜二十来岁,尚未婚配,平日经商也诚实,没有吃喝嫖赌的恶习,除了做生意之外就是读点诗书什么的,可是有一日被街坊邻舍发现夏贵瑜有块迦楠香扇坠很象是赵玉吾平日装风雅摆阔用的扇坠,邻舍便告知赵玉吾,赵玉吾就去看夏贵瑜的迦楠香扇坠,断定是他赵家之物,早先是赵玉吾自己用着,后来因为儿媳何氏喜爱,就连同一块汉玉扇坠一并交给了他儿媳何氏,你说赵玉吾怒还是不怒,他儿媳何氏的扇坠却到了夏贵瑜手里,若无奸情,谁信?赵玉吾就寻个讼师,一纸诉状把夏贵瑜给告了,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赵玉吾的儿媳何氏就悬梁自尽了,小的听人说赵玉吾与他儿媳何氏本就有些不明不白,用我们广信府俗话说就是扒灰,只是何氏已经死了,罪过自然就落到夏贵瑜头上,府尊大人最恨有伤风化之事,对通奸一律严惩,更何况出了人命的大案。”

    曾渔心道:“通奸这个词可不能乱说,夏贵瑜一介平民百姓敢称通奸吗?”

    第一百八十章 信州酒风味菜

    第一百八十章 信州酒风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