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
皇宋锦绣 作者:十年残梦
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
叶清臣来到定海侯府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这么一条铁路,应天府到汴粱的铁路,可以说是一条很合适的铁路,不但是经济价值巨大,他的价值也是如此。w↑w
40万而已,虽然赵信也曾经有意无意的表示过,如果中枢方面的资金有限的话,丁海军完全可以接手,不但提供全部的施工,技术支持,也包括了全部的投入,只是在最终的分成方面,要一点。
换做是其他人,或许会为了贪便宜,毕竟40万贯,哪怕对于三司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要知道,就算是北宋的财务状况,大大的改善的现在,一般一个普通的州郡,上缴的税收,也不过是几万贯而已,一般差一点的道,也就是四五十万的样子。
在北宋,目前税收的总额,大概是2000万到3000万之间,北宋最初是18个道,后面扩充到了20多个,也就是说,拉平来说,就是每一个道100多万的样子。
这中间,要扣除,诸如四京,扬州,江南那样富庶之地的,扣掉了他们的税收之外,其他的平均,也就是六七十万的样子。
叶清臣的思虑相当的清晰,他也做出了在这个时刻,最正确的选择,那就是选择独立投资,铁路从来都是赚钱的,哪怕是在满清的时期,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已经落后,已经不再成为世界的中心的前提下,一条入关的铁路,依然可以成为整个清朝的财政焦点。
应天府到汴粱,这可比清朝的入关铁路重要的多,他扼守住整个汴河关卡,最关键的是,因此诞生出来的效益非常的可怕。
借助着淮河的联通,可以把丁海军的物资,快速的运送到汴粱,这才是铁路最大的一个增长点。
抛开丁海军不说,北宋原来的生产能力,最多是让的这一条铁路半负荷的运转,甚至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可是有了丁海军之后,原来受限于运力的关系,一些大宗的商品,还有深度和广度更大的产品,他们几乎不太可能运送到汴粱,总体的销售是有,可是抛开了运费之后,利润太低了,甚至是赔钱。
可是多了这个铁路,一切都不一样了,哪怕赵信帮忙之下,给叶清臣定下的了铁路最低的价格,每里的价格连半文都不到,从汴粱到应天府,全程的客运价格不足150万,货运的价格,大概是每一里,10石一文,可是单纯铁路修建完成的第一年,就创造了5000万石的运力,换算成300里的价格,单纯运费的毛收益,居然有80万贯。
一个投入40万贯,一年收回了2倍的成本,当然了,这是各方面的费用没有扣除的结果,可是这个也不包括客运,实际上,北宋的流通性并不低,只是没有一个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而已。
现在,有了一个方便又不贵的出行方式,以往的雏形方式,被彻底的放弃了,短短一年时间,平均每天最少1万人的人流量的,一年接近400万人,这可是可怕的数量,单纯这个出行,每年的毛利润也超过了30万贯。
一年时间挣到了一条铁路,这对于北宋旺盛的商业来说,依然是非常可怕的投资回报率,最可怕的是,它的体量巨大。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体量的问题,用10贯赚到10贯,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一些出色的,甚至可以借助着10贯的成本,赚到100,甚至是500.
可是当这个数字上升到1000贯的时候,用1000贯赚到1000贯,就非常困难,到1万的,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不但需要有精准无比的眼光,也需要比较好的机遇。
比如说,遭遇到了饥荒,或者是冰封汴粱的情况,在凭空的状况下,创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利润,那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当这个数字上升到10万贯,100万贯的时候,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铁路打破了这个,一年稳定收益能够翻翻,一节300里长的铁路,就投资40万贯,一只千里的铁路,最少也是300万贯,甚至是400万贯,整个北宋需要多少的铁路。
这些投资者,当然知道,类似汴粱和应天府这样的铁路,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他们又要求这个,对于大额的投资来说,能够在10年之中回本,已经可以算是非常不错的了,类似高利贷那样的,不但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还容易受到诟病。
可是这个铁路,用简单的计算,就知道其中蕴含着多少的商机,单纯一个运费的减少,就会彻底的改变整个北宋的运输状态,进而计算出的,最少也会有20%左右的利润,也就是五年回本。
因为一条应天府到汴粱的铁路,这么的短短的铁路,却引爆了整个北宋的热情,毫不客气的说,赵信甚至没有机会,摄入到这个领域之中,他准备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给北宋打下一个可怕的基础,让纵横的铁路网,遍布在整个北宋的大敌上面。
却没有想到,引爆了民间的投资的,大量的钱,进入到了的铁路的领域,固定资产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单纯投资能够带来的,这对于整个北宋整体的提升非常大。
交通问题开发出来的东西,让北宋的控制力度在加强,对于本身的流动和控制,非常有帮助,北宋的实力提升,军队的调动能力又上升了一层楼,再加上周围的众多的棱堡,攻击防御和整体的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的前提下,北宋的发展注定不一样了。
这些原因,赵信是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后世,哪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清朝依然借助着铁路,筹集了可怕资金,铁路对于清朝的影响是巨大的,有铁路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当的快,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推动也非常的大。
叶清臣选择完毕了,就准备离开,可是没想到,他不知道是为什么,跟赵信认识这么久了,相对也比较熟悉了,叶清臣在大节上面,丝毫不让,哪怕是仁宗出面,他都未必会让,可是在小节上面,却不怎么在乎。
赵信也正是熟悉了叶清臣的习惯,只要在具体的事物上面,不违叶清臣的原则,在小事上面,就不必那么遵守了。
赵信很快的,就把自己拦住叶清臣的目的给说出来了,马上就是过年了的,经过了大半个月的酝酿,丁海军玻璃坊,奇珍坊,还有其他的几个坊准备开业,正好没事,赵信要跟叶清臣一起去看看。
本身,赵信并没有想过弄这么大,可是叶清臣正好撞上来了,再加上他比较对他的脾胃,当然发出了邀请。
如果此时,韩琦也回到汴粱述职的话,他一样也会邀请,反倒是曾经见过,历史上名气很大的欧阳修,他脾气什么的,并不怎么合赵信的胃口,就算他此时此刻就在汴粱,他也不会邀请。
在赵信说出了目的之后,叶清臣微微有些放松。
虽然说,赵信进入到了汴粱之后,一直都没有过于出格的事情,这个出格当然不是高调,而是没有跟仁宗联络,更没有跟朝中大臣串通,这个是一个重点。
钱在北宋,有着比其他朝代更加大的作用,在唐朝,甚至更远的时代的,一个有钱人,并不能够有很高的存在感,无论是支持汉武帝商人,还是在三国时期的大商人,他们的存在感都非常的低。
可是在北宋,商人的地位比提高了一些,北宋能够以统一王朝之中,比较小的领土,却创造辉煌经济成绩,这跟商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哪怕赵信再怎么的低调,可是他是仁宗的儿子这一点,是永远抹杀不了的,朝中知道的人也不少,难免有一些会稍冷灶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个难易,主要是针对普通人的。
北宋善待士大夫数十年,在不遗余力的努力之下,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到了仁宗中期,一直持续到神宗后期,五六十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北宋闪耀星辰的时代。
一个个,在另外的时代,可以压制一个时代的文人,一个个的横空出世,吕夷简,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几个就算是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面,也是卓越之辈,集中的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在北宋出现,更别说次一级的那些宰辅。
就算是仁宗朝,担任过的宰辅,基本上每一个都是一时之选,就这样的人,仁宗朝最少还了二十几位宰相,至于枢密使和三司使更不知道有多少,由此可见北宋名人众多。
叶清臣身处其中,或许不知道,是怎么的群星璀璨,可是对于同僚的了解,肯定有人想要炒冷饭。
相对于那些纨绔,赵信的能力可是一流的,最起码,他有钱。
钱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却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哪怕是在丁海军的时候,就有人来联络,可是赵信根本不看重这点,有没有奥援对于他而言,影响真的不是很大,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是没有任何的内应,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阻挡都是螳臂当车。
在来到汴粱之后,想要走这个捷径就更多了,可是赵信一概不理,这也是叶清臣满意的根本。
听说是这么的一件事情,叶清臣愣了一下的,玻璃镜,他见过,那绝对称得上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玻璃制品则没有。
作为跟玻璃镜同时出现的东西,玻璃制品当然有,甚至在某些精美程度上面,比起玻璃镜更胜一筹,可是它需要在光线之下来展示,最多的就是在室内的灯光之下,甚至独特的角度和方位,才可以看到美轮美奂的景色。
这一点是当时贵妃展示的时候,没办法展示出来的,贵妃展示的是玻璃镜,玻璃镜特别的引人注目,所以也成为重点,任何一个女人,特别是爱美的女人,他们都无法拒绝玻璃镜的诱惑。
这种情况下,甚至连叶清臣,都被派出来,找赵信要了一次镜子,说实在的,在看到这些镜子,特别是三尺长的穿衣镜之后,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后妃们,会这么的疯狂。
没有一个女人,会拒绝这个诱惑,除非是那种人老珠黄的女人,只要还珠圆玉润的,都不会放过,更别说,皇宫里面,那是什么地方。
是依靠着皇帝的恩宠和美丽生活的地方,一个可以提升美丽的镜子,必然会成为的争夺恩宠的无上利器。
说说实在的,叶清臣对于赵信非常的好奇,为什么,赵信能够,在短短的这么长的时间之中,这么大的一个家业,铁是重点,可是丁海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才是发展的关键。
左右现在没有事情,哪怕是定下了汴粱到应天府的铁路,需要准备的东西千头万绪,可是这些事情,大部分,都需要赵信的工程队和测量队来做,叶清臣所要做的,只是准备好资金,并且调动和协调征地工作就好了。
赵信赶到水晶坊的时候,还没有开业,不过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还有不少的权贵。
权贵们,在汴粱的权利不小,可是赵信的是什么人,赵信的身后又站着什么人,把整个丁海军收入的1成,作为给仁宗的零花钱,就这一点,就没有人,用非常规的手段,对付这些店铺。
更别说,玻璃的名声,在半个月的时间之中,已经传扬开了,单纯贵妃的玻璃镜,还没有这么大的恶名声可是200面镜子,不但让皇宫之中,有分为的贵妃都得到了,一些小的,也作为上次,赏赐给了朝中忠臣。
这些人可是朝廷的中坚力量,他们夫人,在炫耀之下,一下子,让玻璃的名声,彻底的传开毫不客气的说,整个北宋豪门,以有一面镜子为荣。
特别是镜子的功效还是如此的强悍,一些有资格见到镜子的贵妇,或许他们的地位不高,不可能得到仁宗的赏赐,可是一些家族强大的,他们世代积累下来,钱可是不少的。
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