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
皇宋锦绣 作者:十年残梦
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
皇宫之中,仁宗正在苗贵妃的宫中,因为赵信的事情,仁宗出现了一些改变,原来喜爱美女的他,不然也不会宠信张淑媛,可是张淑媛的事情,给他敲了一个警钟,他完全没有想到,在他绝对控制的宫中,内外结合会是如此的可怕。
一想到赵信,从出生到现在,经历的磨难,他就暗暗自责,难怪,他只有女儿长大,也就是女儿,没有任何的威胁。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赵信已经成为定海侯,知定海军去了,虽然他很有信心,赵信未来的发展会更好,可是多多少少有些难过。
最捷径的道路不走,反倒是走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就这一点上面,他这个父亲就有些不够格。
仁宗贵为皇帝,特别是现在,从政20多年,独掌朝纲也已经十几年了,对于朝堂的控制,对于人性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入,30多的人了,什么美女没有见过,还是守着这些嫔妃吧。
能够在现在留下来的,特别是大清洗之后,都是他有把握,在宫中,默默的控制,等待着赵信崛起的那一刻。
不过,现在,仁宗已经享受到了赵信的好处了,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拍卖会,他也有所耳闻,叶清臣,韩琦,曹刿,这三个可以说在北宋都算的上是屈指可数的人物,联袂参加,这个拍卖会的规格就很高。
更别说,还有80万贯这么一个珍宝。
实际上,仁宗是很生气的,他一个皇帝,加上叶清臣一个三司使,每每为资金而困扰,有时候,可能为了挪用几十万贯的资金,就殚精竭虑,焦头烂额。
可是在民间,这些大商人掌握的资金居然这么可怕,80万贯的玩物,说给钱就给钱了,还这么的爽快。
生气归生气,仁宗也不是无道昏君,会直接的插手民间的这些财富,只不过有些郁闷而已。
贵为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却是最穷的那种。
叶清臣从大名府回来的时候,专门神秘的来拜会了一下他,本以为,叶清臣是要把大名府的一些东西汇报过来,谁知道,叶清臣会带来这么一份大礼。
200万贯啊,这不能说是仁宗见都没有见过的巨大财富,却也是一笔足以让他动容的财富。
让辽国看成是命脉的,甚至每年都不惜动武来获得的岁币,最开始,不过是30万贯左右,后来富弼为了瓦解西夏跟辽国的共同进攻,提升了20万贯,达到了50万贯。
就这样,辽国都欣喜若狂,甚至为此,不惜跟西夏撕破脸,在富弼出使之前,西夏可是准备跟辽国,共同进攻北宋,要在北宋身上要下一块肉,可是富弼出使,只是拿了20万,就解决了问题,看起来是卑躬屈膝了,可实际上,能够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对北宋来说,不成问题。
或许,对于辽国和西夏来说,动员一场战争,花费不高,可是对于北宋而言,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耗费都要超过800万,更别说,跟西夏常年的战争,西北军费迅速的提升到了2000万贯,甚至更多的程度。
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钱却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从赵信的影响力扩大开始,赵信就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整个北宋的格局。
铁料只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铁料,就让三司预计可以节约800万到1000万贯,这不是一笔小钱。
本以为,这是赵信竭力为止,就算是能够赚钱,也赚的不多,之前为朝廷供给铁料,可能要的只是这个官商的名字,而不是赚钱。
一下子,让铁料的价格,从80文左右,降低到了35文,这样大宗的交易之,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利润。
可是赵信依然给了2文一斤的利润,这些钱,聚沙成塔之下,居然成为了200万贯这么巨大的数字。
叶清臣的目的,仁宗相当的清楚,这些年,叶清臣从一个偏偏翰林学士,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被群臣们避而不见之人,原因很简单,他是大宋的守财奴,为了大宋的财政,殚精竭虑。
现在,有了铁料节约的钱,再加上这么200万贯,可以说,整个北宋的财务状况会出现的明显的改观。
可是,仁宗不由得想到了之前的拍卖会,如果他真的是坐拥四海的皇帝的话,那个拍卖会,是不是就可以轻易的得到那一件珍宝。
欲望,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本能,仁宗之前,是因为责任和位置,可是现在,有一个这么能赚钱的儿子,他虽然不知道,赵信能够赚多少,可是生意这么大,总不会比他少吧。
叶清臣没有当场得到他想要的,他也明白仁宗的想法。
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会一次性的得到这些钱,仁宗也是穷了这么长时间了,之前是完全没有。
现在,北宋的财务状况,已经向好转换,只要是把铁料节约的这些钱,给扣除出来,接近千万的收益,足以抹平整个赤字,甚至稍微几年,积累一部分,可以开启大型的工程。
可是,多了200万贯,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毕竟节约的这些,要以年度,甚至是几个年度为单位,才能够节约下来,中间增加的支出,甚至是因为节约而产生的变化,这些都会让最终的笑过打点折扣。
现在,对于三司来说,支出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
之所以叶清臣这么的爽快,就是因为,这些钱都是有定例的,现在支出了,等于将来没有支出,实际上,在进行了一个月之后,这样的支出已经逐步的减少,叶清臣也能够抽调出20万-50万不等的资金。
只不过,这个速度太慢了,200万贯,如果一次性到位的话,他可以开启黄河治理这个大工程,甚至可以完善开启。
叶清臣早就想要开启黄河工程,这个北宋最重要的河流,只有中段的一段,在北宋的境内,却是最重要的,经过城市最多。
北宋四京,汴梁不说了,直接在黄河旁边,北宋成立之后,汴梁被淹的不计其数,在历史上的皇朝之中,首都被淹的,也就北宋这么一个特例,还是隔几年一次。
治理黄河,成为了北宋王朝的重中之重,更别说京冀地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在承载不了这么多人的前提下,必须从外面购买粮食的。
京杭大运河,贯穿整个北宋几大水系,也成为了南北双方联络重要水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情况,可是伴随着漕运越来越重,这种影响开始出现,如果当运河变成了漕运的话,其他的就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民生方面,黄河治理都势在必行,一次决口,造成的损失,是北宋无法承受的,每一次,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缓过来。
之前是没钱,所有的治理,都是放在如何节约,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成大事。
可是现在,有250万贯启动,再加上每月增加的50-80万贯,这笔钱不用全部投入进去,哪怕投入一部分,也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少,可以保证黄河在北宋境内,灾害从四五年一遇,到10年,甚至是20年一遇。
仁宗还不知道,叶清臣已经提前打好了这样的主意,这200万贯,注定在他手上暖不热。
大名府,赵信已经接近离开了,20多天的时间,他除了让卡牌系统,不断的制造定海币之外,就是捋顺一些东西。
如果之前,直接就离开,那么无所谓,大名府的产业,只能够依靠王松和既定方向,慢慢的调整,现在,有了这么20多天的时间,他可以一步步的来的。
首先,安排人员的问题,牛大力肯定要带走的,这么一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对于冶铁方面,可以给赵信很大的帮助。
看起来民品和军品加起来,超过8亿斤的可怕数量,对于赵信而言,只是一个开始,钢铁对于整个时代的改变,特别是钢铁在军事上面的诸多用途,会彻底的改变北宋的命运,哪怕气候带来的影响,更加野蛮的游牧民族,从北方而来,钢铁也能够给北宋足够的信心。
除了牛大力这样的高精尖的人才,一些专业性的人才,也必须带走,之前,只是准备划定一定的范围,让王松来做,现在可以做的更加细致。
这些可以说,是第一批班底,是从苗家庄,大名铁匠作坊,经过了几个月的培养,这才最终准备起来的专业人员,赵信甚至可以做出调整,比如说,未来那个产业,由那一批人来做。
工业化,可不是炼钢这么简单,大名铁匠作坊,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作坊了,哪怕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方法,也改不了手工作坊的本质。
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动力,或许,在定海军,在冶铁和各种手工业进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可以考虑蒸汽机或者电动机这样的动力了。
这些都是远景,他现在能够依靠的,就是大名铁匠作坊,依靠着它,源源不断的获取资金和资源,同时,定海币也成为了一个新财源,有了定海币,未来在定海军的发展,就可以自成体系了。
一个以大名和定海为中心的金融巨兽,就将会起航,而他的未来,将会是星辰大海。
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