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三卷 第六章 初掌并州(下)

      跟随曹操 作者:张建邦

    第三卷 第六章 初掌并州(下)

    跟随曹操 作者:张建邦

    第三卷 第六章 初掌并州(下)

    掌控并州除了需要那些官场人物的支持以外,民众的拥护以及具有威慑力的武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曹铄还记得当年在老虎岭旁边的那个无名的小山上,他讲过的那些话,也许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假,但是那确实是自己的心声,现在终于有实现的机会了。

    并州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它是一个穷地方,但是也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此时的并州并没有经过后世千百年的过度开发,还可以看到遍地绿树、河流密布的好好景致,水土流失更没有后世那样严重。在这并州这片尚属富饶的土地上,有着沱河、汾水、涅水、沁水、清漳水等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不断为这片土地输送着养料,也养育着并州的人民。

    而并州人民身上有着沉重的包袱,他们要叫越来越多的田赋,还要交纳口赋、算赋等人头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服徭役,这样的局面下,人民就像被榨干了血液的行尸走肉,只是勉勉强强活着而已。对于这种情况,曹铄非常担心,他广泛征集大家意见,不但和南华囚仙、高柔等人商议,还广泛听取乡老、小吏等基层人士的意见,最终决定开始减负,他的第一步就是减轻田赋的份额。

    田赋即田租,是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属收益税性质。田赋地征课范围。为土地的出产物,包括粟米和刍稿,均以实物交纳。田赋的征课方法:田赋的征课依据是土地册籍。核实土地数量的方法,是“令民得以律占租”,是指农民自己申报。报告的内容包括耕地面积,大小人丁,土地产量等;经乡一级主管官吏(三老、啬夫审查核实,统一评定产量后,再根据实有田亩数。评定的亩产量和国家规定的税率,求出应纳税额,登记入册。按户汇编,上报到县,经批准后,由乡佐组织征收。

    后来,因国家无事,社会稳定,在土地税收变化不多的情况下,为简化征收手续。就根据连续几年地征收情况,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据以征收。把全国的土地,按照土地地肥瘠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根据连续几年的生产情况,确定一个平均收获量,对上、中、下三等不同的土地课以同一税率,这样,税率虽然一样,但每亩土地缴纳的税额不一样。

    在汉代,田赋的征收,除了粟米之外。还有刍稿。刍稿是农作物的秸杆。用以充当饲料、燃料和建筑材料之用。有人认为刍稿是一种附加税。其实,从秦到汉。刍稿都是同粟米同时征收的,都应属于田赋收入的范围。如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用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年)令“勿出今年田租刍稿。东汉和帝初元十四年(公元162年)因灾减免,两者都是结合在一起进行地,刍稿属于田赋无疑。

    大体情况了解以后,曹铄确定了一条还兵于农、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具体到田赋,其征收原则是:“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田租一律用实物交纳,且实行轻税政策:实行三十税一制,废除边境地十五税一制。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曹铄的第二步就是削减人头税。

    新抵晋阳的曹铄顾不上休息,就一头扎进并州刺史部的户籍档案所在地,了解并州的情况。并州共有九个郡县,九十八个县邑以及侯国,在籍的共计有民十一万五千零一十一户,七十万三千六十五口人。这个数目也太少了,曹铄还记得小时候跟曹操翻看司隶户籍,那里有六十一万户,约三百一十万六千人;而后来在兖州跟从义父曹操学习处理政事时,他清楚地记得兖州有七十九万九千户,约四百零五万两千人,足足是这并州的六倍左右!

    并州一方面直接面对外族的入侵,战事频繁,另一方面赋税徭役太重了,许多平民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亡。留在原地的百姓就要分担更重地徭役,不久也跟着逃亡了。这种恶性循环就像一个大大地毒瘤,不断抽取并州的生命潜力。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曹铄待在书房里一想就是一整天,可是什么头绪也没有,因为他对这大汉地赋税、徭役了解的不多,闭门造车当然想不出什么好想法。

    第二天,曹铄专门从晋阳找来几个熟知这些事物地老吏,听他们解说。这才知道原来过去人是要叫人头税的,又称口赋、算赋。汉代的口赋又叫口钱,征收对象是七岁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汉代规定,凡适龄的少年儿童,不论男女,每人每年要交纳口赋钱二十,充作皇室收入。而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赋。算赋的开征始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当时规定:凡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至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需要向国家交纳算赋一百二十钱,叫一算,作国家购置车马兵器之用。

    另外,为限制商贾谋取暴利,在赋税上对商人加重征敛,每人每年两算,即纳二百四十钱;为保障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力,鼓励人口增殖,对家有奴婢课重税,每人每年两算,占有奴婢越多,纳税越多。为了鼓励生育,对晚婚者课重税,凡女子十五岁不结婚,到三十岁,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到三十岁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钱。这种累进课税法,在税制上说来,倒也是一种进步。

    曹铄自己拿了个草棍,自己在地上列了个算式:并州现在约有七十万三千人,其中成年人约站六成,每人按一年一算一百二十钱计算的话要交五千零六十一万六千钱;老年人免税,不用交钱;少年人约占两成,每人每年交二十钱。要交二百八十一万两千钱,这样一来并州光每年的口算钱就要交五千三百四十二万钱!

    周围那些个拿着算筹的老吏用崇拜的眼光看着曹铄,天呢。刺史大人这么厉害,在地上随便花了几个弯弯曲曲地小图就把数字推算出来了,既快捷又准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河图洛书?要知道当年刺史大人可是从皇宫之中协助蔡琰抢了不少图书出来,一时传为天下佳话,保不齐里面就有那被藏匿许久的河图洛书。

    大家看着曹铄,心里越发敬服,可是曹铄根本就没有心情注意这些。他在心里暗暗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数目啊!自从洛阳战事频繁以后,虽然这些钱款招收。可是并没有再押解出并州,而是一直放在府库之中。要不是曹铄临时起意,这笔钱可能就要不明不白地流失了。现在该怎么办?全免了?并州可没有这么富裕,何况这笔钱中有八成是要划归并州,作为讨伐胡人的军费的;可是如果不免除,居民的负担也太重了,他们不但要按十税一叫田赋(佃农还要拿出更多份额交田租),还要承担这部分人头钱,而且还要定期服徭役,怪不得好多人逃匿呢。

    曹铄想了很久。最后他一咬牙。下了决断。他在心里想着:反正我回到这汉末,老天不是让我来收税的。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让个地税、国税地人员来穿越呢,起码他们业务熟练。既然坐上了刺史这个位子。就要为百姓谋好处,替自己扬美名。

    曹铄下令:从即日起,并州废除口赋,所有七岁至十四岁儿童不用再交一枚铜板。不但不用交钱,从今日起,凡是生男孩的,赏酒一坛、猪一只;生女孩的,赏酒一坛、羊羔一只;如生子女四人以上者,加赏牛犊一头。不但如此,从今日起,商人、赘婿所交算赋与常人同,而且一律降至一百钱,而且待并州财政有结余时这数目将会逐渐降低直至免除。这样一来,虽然交地钱的总数少了,可是由于不用往京城押解,并州实际所得钱数与往常所分的大致相等,并没有降低。

    同时,继续实施累计课税法:为保障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力,鼓励人口增殖,对家有奴婢课重税,每人每年两算,占有奴婢越多,纳税越多,但是家有中外族奴隶不受此税限制;为了鼓励生育,对晚婚者课重税,凡女子十五岁不结婚,到三十岁,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到三十岁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钱。

    此令一下,并州欢声雷动,那些个平民百姓每家只是要少交六七十钱,虽然数目不多,但对于穷苦百姓还是一个不小的减负之举。尤其是关中连年征战,赋税也越来越重,开始有些人悄悄跑到并州来讨生活。对这些人,曹铄自然举双手欢迎,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规定凡是移民至并州的,免除十年算赋及徭役,租种荣军农场田地的,由当地荣军农场借给种子及口粮,并免除三年田赋。此令一下,迁移的幅度更大了,尤其是关中、司隶一带地穷苦百姓,往往整村整县地往并州跑。

    曹铄看着户籍上越来越多的名字,欣慰地笑了,想要在汉末称雄实现自己地梦想,就要手上有兵,而这兵源如果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广泛的人员基础只会越来越少,逐渐枯萎。实行削减田赋,减免人头税,正是为此,初掌并州,干得还不错!不过接下来,他的任务更重了,难度也更大了,因为他将要挑战的,是那越来越沉重的徭役!

    第三卷 第六章 初掌并州(下)在线阅读

    第三卷 第六章 初掌并州(下)

    第三卷 第六章 初掌并州(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