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愈

      徐础自觉只晕过去一小会,再睁眼时,周围一切却已变化,不是积雪覆盖的路面,而是一张普通的床铺,他知道,自己又进入军营了。
    “徐先生醒啦?”一名中年男子走来问道,面带微笑。
    “你是……郎中?”
    “我是随军的包郎中。徐先生的这场病来势凶猛,还好我及时用药,若是再晚一会……哼哼。”
    “多谢,这是谁家的军营?”
    “宁王的军营。”
    徐础腾地坐起来,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适应一会才道:“宁王何在?我要立刻见他。”
    “徐先生别急,你还没有完全康复,何况这里虽是宁王的军营,宁王本人却不在营中。”
    徐础大失所望,慢慢躺下,问道:“我与包郎中素不相识,你怎么会认得我?”
    包郎中微微一愣,“我……他们让我来给徐先生治病,我就来了,其实并不认得徐先生。”
    “哦,营中统帅是哪一位?”
    “宗明义宗将军。”
    这个名字比较特别,徐础立刻想起来此人乃是河工,半途追随宁抱关,守卫东都的时候还是卫兵,如今是带兵的将军了。
    但徐础只是记得姓名与模糊的长相,对宗明义并无了解,“麻烦替我通报一声,我要拜见宗将军。”
    “宗将军也不在营内。”
    “嗯?”
    “宗将军急着带兵赶路,留下我们几个人照顾徐先生。”
    “我昏迷多久?”
    “断断续续有两天了吧。”
    徐础吃了一惊,挣扎着起床,“我的披风……”
    “在这,真是一件好看见,得值不少钱吧?”
    包郎中抱来披风,一只手轻轻摩挲上面的狐毛,徐础一把夺过去,然后有些歉意地说:“我还是有点冷。”
    “是啊,入冬以来,数这几天最冷。徐先生多躺一会,不必急着出去。”
    徐础围上披风,坚持要出去看一眼。
    帐外更冷,凛冽的寒气猛地钻进鼻孔,阳光照在雪地上分外刺眼,徐础像是被灌了一大口烈酒,险些又一头栽倒。
    跟出来的包郎中急忙搀扶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徐先生大病初愈,身体虚得很,应当多多休息。”
    “还好,我能受得了。”徐础微笑道,推开郎中,自己站稳。
    这是一小片营地,只有三顶帐篷,他住的这一顶居中,几匹马站在雪地中吃草料,鼻孔里时不时喷出阵阵白汽,兵卒都躲在帐篷里取暖,不见人影。
    “我昏了两天?”徐础问道。
    “对啊,醒过几次,说了一些胡话,徐先生都不记得了?”
    徐础摇摇头。
    “徐先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让人煮些热汤吧。”
    “有劳。我欠包郎中一条性命。”
    “千万不可这么说,治病疗伤是我的本分,徐先生要谢,就谢宗将军,他下了死令,我若是不能让徐先生醒过来,自己就得跟着陪葬。”
    包郎中笑着走向旁边的帐篷。
    徐础不想回到帐篷里,缓缓走到大路上,看着已被踩踏结实的地面,琢磨眼下的处境,这位宗明义倒是比较友好,可他进入东都见到郭时风之后,一切难料。
    徐础轻叹一声,他现在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
    从东都的方向驰来一队人马,徐础站在原地守望。
    “老天有眼,础弟无恙。”郭时风从马上跳下来,几步跑至近前,将徐础上上下下地打量几遍。
    徐础其实虚弱,却尽量挺直身板,笑道:“遇到一位好郎中,逃过一劫。郭兄这是要去哪里?”
    “听宗将军说他路遇础弟,我立刻出城,前来探望,原以为要晚一步……哈哈,础弟病愈就好,这么冷的天,站在外面干嘛?”
    “等候郭兄。”
    “础弟知道我要来?”
    “心有所动,揣知必有故人来访。”
    “哈哈,础弟经此一场病,得了神通吗?”
    “难说。”
    郭时风大笑,回头看一眼自己带来的兵卒,正犹豫间,包郎中走来,手里捧着一碗热汤,他不认得郭时风,轻点下头,向徐础道:“徐先生进帐里吧,喝碗汤暖暖身子,病能好得利索些。”
    郭时风上前搀住,“础弟快快进帐。这位是郎中吧,多谢你的回春妙手,救下我的兄弟。”
    “应该的,应该的。”包郎中含糊道。
    进到帐篷里坐下,徐础慢慢喝汤,郭时风道:“东都大乱,我遍寻础弟不着,想不到你竟然出城——础弟为何不去找我,而要逃走?”
    徐础放下汤碗,笑道:“我就是为了寻找郭兄,才要出城。郭兄当时说马上就要回去见宁王,我以为你在路上。”
    “怪我,随口一句话,让础弟受这么多苦头。”
    “所以郭兄一直都在城里?”
    “唉,说来话长,梁王可将我害惨了,说好由他牵制盛家,他却背信弃义,竟然中途带兵去往冀州。其实夺冀是条妙计,可至少要跟我知会一声啊。梁军入冀不久,盛家率兵南下,如今已至石头城外围,令宁王颇为狼狈,我更是……唉。”
    “宁王对郭兄发怒了?”
    “宁王念我有功,而且这件事全是梁王一个人的主意,所以对我倒没有怨言,但我心里不好受啊,所以请缨,要为宁王拿下东都。”
    “恭喜郭兄,大功告成,不费一兵一卒,就为宁王夺得天下第一名城。”
    郭时风笑道:“勉强算是功过相抵吧,要感谢潘楷潘将军,明形势、识大体,一点就透,省我许多麻烦。”
    “谋士都喜欢潘将军这样的人。”
    “呵呵,不是我自夸,若非我亲来尝试,谁会知道潘将军的为人呢?怕是都以为他不会背弃梁王吧?”
    “在这件事上,我佩服郭兄,自愧不如。”徐础捧起碗继续喝汤。
    郭时风笑了笑,向守在一边的包郎中道:“你认得我吗?”
    郎中笑道:“原本不认识,听两位交谈,我知道你是郭军师,宁王身的大红人。”
    “嗯,既然知道我是谁,还要站在这里偷听我们交谈,你只会治病,不会看眼色吗?”
    包郎中脸上一红,讪讪地退出去。
    徐础道:“他救了我一命,郭兄不必如此待他。”
    “一名郎中而已,治病是他的本分,若是治好一人就给捧到天上去,那还了得?”
    “嗯。我那位朋友昌言之,与我失散,还在城中吗?”
    “在,础弟不用担心。础弟如今已经病愈,今后有何打算?”
    “没什么打算,就在这里坐等。”
    “等谁?”
    “先等郭兄。”
    “我已经来了。”
    “后等宁王。”
    郭时风的神情稍显僵硬,“等宁王?”
    “宁王很快就将赶到,我在这里等他。”
    “见到宁王,础弟要说什么?”
    听到这句话,徐础知道自己没有猜错,宁王也要去往东都,正在路上,于是笑道:“我奉梁王之命前去助守襄阳,见到宁王之后,当然还是要借兵。”
    “奉梁王之命?础弟这是要奉梁王为主了?”
    徐础摇头,“客听主命,而且我许诺过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哈哈,守诺这种事,我不信梁王,但是相信础弟,想当初咱们三人定计刺驾,事情泄露,我与梁王奔亡,只有础弟留下不走,终成一刺,从那时起我就知道,础弟乃是重诺之人。”
    徐础捧着汤碗取暖,“但我有一阵没见过宁王了,与他又有些过节,此前写信借兵,宁王婉拒,这次会面,不知结果如何,郭兄可代为美言几句吗?”
    “础弟想听实话?”
    “当然。”
    “我若开口,宁王更不会出兵襄阳。”
    徐础笑道:“明白了,是我一时糊涂,郭兄与我乃是故交,你若替我说话,宁王心中必定生疑。但是郭兄常在宁王身边,总能指点我几句吧。”
    “宁王十分赏识础弟,经常说你多智与我相仿,大略却胜我一筹,你若肯奉其为主,宁王对你言听计从。”
    “宁王谬赞,我若有大略,怎会沦落至此?但是无论怎样,我不会投靠宁王。”
    “为何?础弟觉得宁王没有帝王之运?”
    “非也,宁王眼下虽然艰难,但是一旦腾挪开来,将能占据半壁江山,傲视中原群雄,最具帝王之相。我不奉其为主,乃是因为与梁王、与襄阳群雄有约在先,一心不能二用。”
    “襄阳事了之后呢?”
    “退居山林,开门纳客,专讲‘大略’,不问来历。”
    郭时风笑道:“础弟倒给自己安排一条好退路,最终谁得天下,都要感谢你。但是础弟想过没有,不会每个人都对你客客气气,群雄当中总有用强之人,础弟怎么办?”
    “人在心不在,尸位素餐。”
    “础弟真能做到?”
    “我已经做过多次。”
    “哈哈,础弟的志向……与我们越来越不相同了。础弟想从宁王那里借兵,其实有个现成的由头,以础弟之智,不应该没想到。”
    “意外连连,兼又刚刚病愈,心中糊涂,还要郭兄指教。”
    “宁王若未夺占东都,借兵无望,宁王一旦进入东都,则借兵不是借兵,反而是替宁王分忧。”
    徐础笑道:“果然还是需要郭兄提醒,没错,襄阳能否守住,虽是荆州之战,其实同样事关东都安危,贺荣人若是攻下襄阳,必然转兵进入洛州。”
    “宁王快要到了,我得前去迎接,就不与础弟闲聊了,告辞。”
    徐础入下汤碗,亲自送到路边,目送客人离去。
    郭时风带人驰出一里有余,勒马转身,也看向徐础,最终挥手致意,然后疾驰而去。
    徐础终于松了口气,对他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