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

      唐朝工科生 作者:鲨鱼禅师

    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

    在汉安铁路这个项目上,有着强烈投资意愿的权贵资本集团极多,甚至连一向安分守己的李靖家族,咬咬牙也拿出了大量物业和土地,在京城和长安两地的华润号进行抵押借款。

    原本李靖准备借贷的时候,其实第一时间掏出借贷合同的不是华润号,而是长孙皇后。

    皇家银行的现金相当多,但要说把钱直接掏出来扔到武汉的铁路建设上,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宁肯从武汉借钱,并且支付费用不低的利息,也更加适合皇族以及中央朝廷的需要。

    自己的钱拿出去就不是钱,别人的钱欠再多……也就是个数字,至少对中央朝廷来说,就那么回事。

    一年还不了那就十年,十年还不了那就一百年,要是依旧还不上,那就赖账,赖账太难看就把债主杀了……

    当然了,政府耍流氓也看对象,遇到硬骨头狠角色,钱还是会还的,而且还给的特别爽快。

    汉安线除了吴王李恪之外,皇族中亲王级的强人并不在少数,比如隆庆宫之主,长乐公主李丽质,投资汉安线的意愿显然要更加强烈。

    别人不一定知道武汉到底在搞什么鬼,但武汉确定大致规划路线的第二天,汉安线的铁路规划图,就会拜访在隆庆宫之主的案头。

    早年因为东关窑场被长孙皇后收走,对陶瓷情有独钟的李丽质一直想要重整旗鼓,而汉安线沿途几个州县,都产白云土。

    所谓白云土,就是“高岭土”。

    以铁路的运力,李丽质完全可以运输白云土前往汉阳,在汉阳开设陶瓷厂。而不必在云梦县或者应城这些地方设置窑场,不但不便控制,陶瓷运输本身就有不小的折损。

    而且以她的身份,专门开几趟瓷土专列,那就不是个事儿。

    一次专列运送的瓷土量,就足够一家窑场折腾一阵子的。

    除此之外,像大理石、花岗岩、木材、石膏等等建筑材料,安州属于储量丰富,但没有条件运输出来,至于芒硝、硅酸盐、岩盐等等特殊物资,更是连开采的条件都不具备,即便两百里之外的武汉有着丰富的需求。

    吴王李恪决定围绕汉安线运作朝野诸事的同时,安州几个采石场半个月不到全部被吴王府高价赎买。

    这些采石场不管是前台白手套还是幕后大佬,都以为吴王殿下是个发善心的傻逼,寻思着是不是吴王府要盖个大碉堡。

    但他们哪里知道,即便是只是修铁路本身,光砂石用量就很难估计,不做工程而做原物料供应商,几个采石场的买断钱,半年都不要就能回本。

    而且吴王府的首席幕僚权万纪更是料定,汉阳出来的铁路,早晚都会修到长安去,就算不到长安,去襄州也是要的。到时候汉安线的终点站安陆,就是前往襄州的起点。

    可以说现在赎买采石场,是典型的坐拥宝山。

    忠义社开了英雄大会之后,很快“一千万贯”大动作的消息,就传遍了江西、湖北。只是有些牲口寻思着“一千万贯”还不够响亮,直接喊出“百亿钱”,扬子江震动,江淮震动,东海震动,关洛震动……

    一个数字传出来,把教育总理孔颖达的风头直接抢了过去。孔老汉的风光维持的有点短,武汉“百亿钱”铺天盖地在洛阳街头报刊上出现,各种揣摩各种风声,只是实锤的消息一个都没有。

    “那永兴象机,当真能在路上跑?”

    洛阳宫中,问对马周的长孙皇后有些不信,她不是没见过永兴象机2.0,京城皇庄中就有,稼穑令张乾更是把永兴象机2.0弄来洛阳的功臣。

    机器是好东西,但相较畜力,也没有让长孙皇后叹为观止的差距。

    那是一个体型宛若一座宫室的巨物,现在有人跟她说能在路上跑,她是怎么也不信。

    “陛下所见永兴象机,已是老旧机器,南方除了几个矿山,鲜有再用的。如今汉阳钢铁厂新制蒸汽机,体型已经大大缩小,一台汉阳造冲锋221型蒸汽机,若为纺织厂所用,可抵江淮织女千几百人。”

    冲锋221型蒸汽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工场专用机型,贞观二十二年设计定型,贞观二十三年开始生产,属于汉阳钢铁厂江夏分厂的特产机型,数量相当有限,一共只有四台,除了检修维护,基本没有停机的时候。

    “噢?”

    长孙皇后同样是女工妙手,当年跟着长孙无忌“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时候,兄弟姊妹身上的衣服,不少都是她亲手制作。

    所以马周说一台冲锋221型蒸汽机的效率,和千几百个织女差不多,她瞬间就有了概念。

    她并非是闭塞愚昧之人,从来都是与时俱进,如今的织机是重新设计改造过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每年布匹产量,抵得上前隋二十年的积累。

    正因为织机效率大大提高,桑林面积也随之而增加,织女总数则达到了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规模。

    而这一切,还是基于总人口堪堪三千万之上。

    若有所思了一会儿,长孙皇后问马周:“想来这武汉,是又推陈出新一款更为出色的蒸汽机?”

    “正是。”

    马周点点头,本想继续说话,却见长孙皇后开口问他:“朝廷历年从武汉借调英杰,却也不见有甚变化,想来这其中,定是体制相异。孔总理为天下计,革除旧时教化之弊病,可谓良臣、忠臣。”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放在一块说,但内在重点却是抓住了,长孙皇后显然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中央朝廷似乎没有蒸汽机的设计生产的能力,甚至连维护保养的能力都没有。

    朝廷旧时选材,总归是希望人人都跟马周一样,出身低一点,能力强一点,忠心大一点……

    但是现在看来,任你经天纬地之才,不能以力证道,也是无用啊。

    换个角度来看,孔颖达能够革新教育道路,绝对算得上“胆大包天”,说一声当代董夫子也不为过。

    “独尊儒术”固然是好,偏偏到了贞观二十四年这个时候,你跟一台蒸汽机念叨子曰,它听不懂啊。

    “朕欲嘉奖孔总理,宾王且去弘文阁相商,或有结果,再来议论。”

    “是,陛下。”

    马周心中一叹,“百亿钱”工程的威力,现在才只是冰山一角。

    随之而来的后续变化,才是让马周更加纠结的,他跟张德这个老领导打过不少交道,但凡需要事先云里雾里遮掩的事情,往往都是大动作,而且一定都是十年计算的大动作。

    不过不管什么样的大动作,马周现在也很庆幸,至少皇后和皇帝不一样,不会热血上头就想着跟人莽一波。

    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