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势

      这座忠烈祠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建成,甚至崇祯皇帝为此还换了一个工部尚书,将薛凤翔革职查办,也是冯铨重新入阁辅政的开始。
    经过了外面的小插曲之后,众人看着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倒也没有最初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了,就算不用差役们刻意阻拦,也没有谁会冒冒失失冲出去惊到皇帝。
    忠烈祠包括牌坊、山门、前殿、正殿等主体建筑,另外为了特殊需要,工匠还另挑选地址建了凉亭、花园等造景。
    来到祠堂门前,首先见到的便是两座极其威严的石狮,左右两侧都贴着对联,左侧上书,“苦偕惨听闻烈志坚贞实为汉梨天下少”,右侧上书,“?血杖标青史忠心无畏堪比和璧世间稀”。
    由于忠烈祠是新建,又是砖砌木梁建筑,拔地而起的内部一应建筑都是泾渭分明,走过门外石狮与对联来到正堂之后,一块表彰牌坊首先映入眼帘。
    牌坊上是工整对仗的行草书,“忠烈保君王,哀哉刀下亡;英名垂不朽,博得一炉香”,据说是冯铨特意去找中书舍人李待问所书,为此事,崇祯皇帝曾对冯铨褒奖有加。
    这个李待问在后世是人人著称的抗清志士,在当代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便是举世闻名的书法大家,所谓工文章,精书法,尤擅行草书,名震一时。
    当时李待问正郁郁不得志,听闻此事后虽然对身为阉党的冯铨有所鄙夷和嫌弃,但他却晓明大义,觉得是于社稷有利的正确之举,很快就是释然,高高兴兴的前来。
    知道李待问这个人之后,崇祯皇帝自然不能放着这位忠臣不用,降旨将其擢升。
    现在的李待问,已经因书写忠烈祠牌坊有功而加官进爵为户部郎中,可以大展身手了。
    有些文官知道李待问因书写忠烈祠牌坊而加官户部郎中以后,当即便是捶胸顿足,悔恨不已,都觉得失去了一次往上爬的好机会。
    实际上,擢升李待问是崇祯皇帝的想法,吏部只是遵从圣意照办,至于那书写牌坊有功不过只是为了达到目的所须的一个名份而已。
    众人进入忠烈祠来到前殿,迎面见到两面铜像,以西侧是瞪着浑圆大眼的西汉名将,长平候卫青,以东侧则是十七岁封狼居胥,勇冠三军的西汉冠军侯霍去病。
    卫青手持锋芒毕露的青色宝剑,霍去病则提着寒光长枪,两人交相呼应,守卫并护佑着整座忠烈祠,与外面的情况自然是有天差地别之感。
    在卫青的铜像前面,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功高盖世”,霍去病的铜像前面也立着另外一块牌子,上又书“永垂不朽”。
    崇祯皇帝进来以后环视一眼,抬头一看,却见到在前殿的最上面,也便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头顶,画着栩栩如生的天宫神将图,当即便为汉家建筑的博大精深所叹服。
    见此情景,武将和兵士们都觉得肃穆不已,就好比基督徒来到教堂一般,虽然这里没有皇宫的富丽堂皇,但却也能让大家感受到这座忠烈祠处处透露着威严。
    毕竟是供奉着去年战死的大明英烈忠魂,所以无人不敢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文官和武夫的想法截然相反,对于他们来说,这什么狗屁的忠烈祠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完全是当今昏君劳民伤财、与民争利之举,就该直接拆掉。
    文关门回身一看,当即又是满脸的鄙视,看看那些粗鄙武夫一个个激动地样子,不就是几个破铜像牌位摆在这里,至于这个反应吗?
    忠烈祠入祀者均设置牌位,其牌位之式样及尺度皆有定规。
    经过工部官员反复核定与商议以后报知崇祯皇帝御览,最后决定入祀牌位一律蓝底金字,边花纹,上加牌额,下设牌座。
    牌位中让书法小成之人以小篆书写入祀者姓名,有官衔者具官衔,左边则书写年龄出生地与籍贯所在,右边述明殉难事由。
    按照工部成规,忠烈祠牌位一律是长度一尺四寸,宽度六寸,两边各宽四寸,牌位所摆置的场所也因阶级而异,有上层、中层、下层、两侧和正中间之分。
    普通兵士统一安置在一个区域内,正常战斗阵亡安置在一个区域内,基层军官安置在一个区域内,有特殊功绩者则被挑选出另外摆放在小殿。
    除此之外,又有专门的辟室用以陈列阵亡将士遗留下来的衣甲、兵械等物品,予后人瞻仰。
    牌位依照拥有者生前的官位、阶级有所划分,也有一人一个或多数人共用一个牌位的情况。
    阵亡兵士的牌位被纳入忠烈祠时,一般都有专门的衙门有司则举行墨有成规的“入祀”仪式。
    为防有所疏漏,工部尚书冯铨曾经在奏疏中建议增设一个只有五人办公的小衙门,用于处理百姓报知的未曾入祠的英烈,当时崇祯皇帝没有做多考虑便是欣然采纳。
    事实证明,这个五人小衙门还是很有用处的,办公地点就在如今忠烈祠以东几十步的地方,主要是负责统计收集各种疏漏数据。
    至于事件的处理和查访,一般都是等他们将这些事统计归纳以后,由工部以及有司再做审理。
    崇祯皇帝携周皇后之手上前几步,默祝拈香,一帝一后虽不下拜,那一番恭敬,在常人眼中却也显得至诚。
    崇祯皇帝与周皇后携众后妃拈香之时,王承恩、方正化侍立一旁,仰观牌位与前殿布置,只见铜像面貌如生,不觉心中震撼,默念长平候与冠军侯必要护佑大明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万不能让那流贼把江山夺了去。
    其余各妃拈香完毕,抬眼看见满堂的大明英烈,纷纷滴下泪来,又不敢哭,连忙边走边拭。
    崇祯皇帝、周皇后与众妃已入正殿去看有特殊功绩的阵亡将士,群臣们虽然心中不情不愿,却也是纷纷上前拈香祭拜,草草了事跟着进了正殿。
    岂不料,他们刚刚进殿,却见到崇祯皇帝站在正中,言辞道:
    “众卿,可见这正殿有何不同?”
    闻言,群臣先是各自对视一眼,又向周围环视一圈,议论半晌,却是一齐摇头闷声说道:
    “臣等不知。”
    “好,你们不知道,那就由朕来说!”崇祯皇帝冷冷一笑,眼角示意一番,王承恩何其精明,得到天子授意,立即挥手喊道:“小的们,拿下!”
    群臣面色惶恐,不知崇祯皇帝这是又搞起哪一出。
    正在此时,周围侍立一圈的锦衣卫上前,将包括御史罗元宾在内的三明大臣缉拿出来,不由分说便狠命一踹,迫使他们跪在崇祯皇帝眼前。
    “圣上,臣等无罪!”
    “住口!休要狡辩!”崇祯皇帝怒吼道:“今日之大明,乃是这满堂的忠烈用血与肉换来的,你等身为朝廷重臣,外结建奴,内应复社,却将将士、百姓的努力与期盼视作何处?”
    “这...陛下三思,臣没有勾结建奴啊!”罗元宾等人心下大惊,纷纷叩头祈求道。
    早已下定杀心的崇祯皇帝根本不听这些东林党的狡辩之词,直接摆手喝道:
    “推出去,就在忠烈祠外将此三贼斩首示众!”
    言罢,崇祯皇帝对群臣以及周围众人说道:
    “复社逆贼编撰邪书,辱没皇家声誉,此罪已经当诛!如今,这些贼子居然还敢勾结建奴,图谋造反,天理难容!”
    “为了得来不易的安定局面,为了捍卫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朕决意派东厂掌刑千户李有成与神武军都督周经武前往南京,专事缉拿复社逆贼,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