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无限猎场 作者:溅血飘香
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无限猎场 作者:溅血飘香
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无限猎场 作者:溅血飘香
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几处营地里,黄巾军纷纷拿起武器、穿上衣甲,奔出营地,乱哄哄的整队。
汉军来袭。
“做你们最擅长的事情。”王洛这样安排道。
于是,这支新的小团队里的三个人,都按照各自的想法,站到了自认为合适的位置上。
周应雄拿起盾,站到了前排;杨问天站到了队伍中间;王洛跟一个黄巾兵说了几句,就从对方手上拿过了缰绳,骑到了马上。
他处于队伍最后的位置。
在杨问天看来,这只是又一场战斗而已。
他已经身经百战,无所谓了。
他位于队伍中间,因为在他看来那是最好的位置。不能像王洛一样居于后排,那样参与到战斗中,因而获得战利品的机会太少;他也不像周应雄一样,因为固执或者愚蠢,拿着盾牌就敢站到前列去。
汉军士兵会掉落什么战利品?据说汉军将领的头颅是很多任务的必备道具,但是必须要对将领造成的伤害高于其生命值的20%以上才有比较高的机会掉落,要是能抢到就好了。
------
周应雄能感觉到自己身边的士兵们在颤抖。
他看向右边,是一个戴着黄巾,穿着布衣的中年汉子,拿着...半个残破的锅和一把菜刀;左边,是个小伙子,也没穿铠甲,拿着面木盾,身子在不住的发抖。
他们都很害怕。确实,害怕是有理由的,但是,本来一个团队中就应该各自其职,拿上盾牌,在前面保护队友,不是很光荣的事情吗?
哪有那么多可计较的?团队需要的就是配合,之前是没办法,现在有了装备,学了技能,当然该走在最前面了。
怀着这种让他在接近十年里一直被笑话成傻瓜,导致了无数次老板掠夺、同事欺压的想法,周应雄走到了队伍的最前方。
---------
这支部队的领袖是谁?王洛看了一圈,找到了。
从最大的营地里出来的一群骑兵有二三十人,个个身披甲胄。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举着旗子,旗上写着“张”。
有几名骑兵,不是从这支队伍里跑出来,去各支队伍传递很简单的命令---全军进攻。
然后呢?怎么迎敌?哪支队伍在中间?一旁的队伍如何掩护他们?这种最基本的队列都不说,就是让这群人一起上...
王洛看着传递命令的使者,最终什么也没说。
不是时候。
他离开队伍,驱马走上旁边的一处高地,观察起战场。
也许是统率点发挥了作用,并没有人管他。
这里不是山地,但也不是纯粹的平原。整个战场呈一个扁平的c形,黄巾军的营地扎在山坡上,c左侧的中央地带。营地附近,周围有些山坡秃了,被黄巾军伐做木柴或者营地的栅栏。而队形整齐的汉军步兵大队,以及少量骑兵,从c的缺口处袭来。人数...应该是七百人左右,黄巾军的四分之一。
看到黄巾军攻来,这支汉军就在一处坡地上停下,阵中射出了几轮弩箭。
黄巾的将领为什么选择进攻?在营地里,利用高地优势,等待汉军来攻不是更好吗?还是说因为人数上的优势,对胜利有信心?
乱哄哄的前冲的黄巾军并没有因敌方的弓箭而停步,反而加快了冲锋的速度。这是对的,显然,这些黄巾士兵并非第一天上战场。虽然队形混乱,毫无秩序。但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冲向敌人的时候,黄巾士兵们依靠什么行动?本能。这是肉体方面的。精神方面呢?他们战斗的目标是什么?相信了张角,打算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受到了委屈,生活过的不好,因而希望反抗,而那位宗教领袖提供的内容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汉军的心理状态又如何?他们对自己的待遇和要做的事情满意吗?他们奔向战场的时候,是勇敢的还是怯懦的?是非战不可,还是因为从众心理?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做,所以这么去做?
慢慢的,两军靠近了。从王洛这边看来的右侧,一支约有四、五百人的黄巾军队伍,已经接近了汉军的左翼。面对这样的敌人,汉军的整体岿然不动,只有接敌的那部分厮杀起来。
正视战争。王洛在心里这样要求自己。要想赢,就得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作为群体的人的理解。
另一支黄巾队伍接近了汉军的正面,这个时候,汉军阵中的鼓声响起了。
咚咚咚
汉军的士兵们,开始随着鼓声,从坡上向下进军。右边的黄巾兵,明显敌不过对方,有些人战死了。但是他们并没溃败,而只是阵线向后退了一段,仍在坚持。
后面的黄巾军是他们的依仗。要是几支黄巾部队都赶到了,会很轻松的把汉军围起来吧。所以汉军才会在一部分黄巾军接触到己方的时候开始出击,争取先击垮对手。
战场,这个王洛从不曾接触过的地方、人类对抗的最高形式。此刻,就呈现在他的面前。
呼啸着,怒吼着,奔跑着,哀嚎着。长矛在戳刺,大刀在挥舞,旗帜在飘扬,人和人在厮杀。
一时间,王洛忘了这是一个数据化的虚拟世界,心潮澎湃。
不久之前---也许是几代人之前,他们还是同一个群体之内的同胞。也是我的,祖先和同胞。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所产生的能力差距,财富差距,终于将他们分成了完全不同的群体。一直积累到了今天的矛盾,终于开始整体性的爆发。
一方衣衫褴褛,手持木棍、锄头...以及能用来当做武器的一切;
另一方盔甲齐备,手持利刃,旗号严明,进退有序;
一方人数众多,却阵型松散。前面是壮年士卒,身后却是老弱病残;
另一方人数单薄,却行伍严整。在他们身后,是军官、政府、皇帝;
但无论差距有多大,战斗的原因是什么,结局只有一个:更强的一方获胜。
几百人对抗几千人,对之后会面临的更大规模的战斗,这不过是道开胃菜吧。汉军的指挥官,选择带少量的士兵前来攻击这支黄巾部队,应该是有信心击败他们。那么,他们的依靠是什么?
齐整的盔甲,严格的军纪?作战技巧的谙熟?黄巾指挥官的愚蠢?到底是什么?
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
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
第六节 各自的选择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