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五十年代小日子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28
五十年代小日子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28
五十年代小日子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28
也未受到他爹的影响。
徐甜甜感到十分欣慰。
她打算把冬娃的教育,也提到日程上来。
心想着,得好好培养一下,以后怎么也得考上大学不是?
等冬娃大学一毕业,可就是国家干部了。
*
自从识字班开课以来,工作组那边就取得了不小进展。
农协的威信立起来了,妇救会的作用发挥出来了,党的政策也宣传下去了。与此同时,还在村里发展了一批积极分子。
曹组长对这位叶先生,自然是刮目相看。
当初,对他还存有疑虑。
这位省城里来的青年学生,趁着学校实习期间,自告奋勇地下到乡里锻炼。他一没吃过苦,二没受过累,听说还是个大户人家出生,自小锦衣玉食的,家境非常好。
这样的人能行吗?
可他很快就发现,这位叶先生教书认真,性子也好。对乡亲们十分耐心,也没有城里人的那种毛病。
他住在祠堂外院里,和组里的其他同志一样,睡得是大通铺,铺得是麦秸草,盖得是粗布被褥,吃得是农家派饭。
说到派饭,就得感谢一下农协会长章启良和妇救会的崔主任。
没这俩人动员安排,工作组恐怕得自己做饭吃。得派人去镇子上买粮,每日得去村里大水井挑水,还有吃菜也成问题。
现在,能去老乡家里吃饭。
每顿饭,按照人头向老乡支付饭钱,可是方便了不少。
一开始,老乡们都不敢要钱,把他们当客人来看待。
后来,在同志们的一再坚持下,老乡们才闹明白这工作组不同于旧社会那些吃官饭的。
旧时那些下乡的巡视官员,欺压老百姓不说,还伸手乱拿乱要。而工作组,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的,是令人放心的好政府。
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后续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曹组长开会说,下一步要继续发动群众,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于是,就把实地走访工作安排了下去。
在上课之余,叶抒文也和工作组的其他同志那样走家串户,与老乡们面对面地交谈。
而乡亲们对这位教书先生,也颇有好感。
尤其是那些大娘婶子们,恨不得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般。不管他到了哪一家,都非常受欢迎。
在乡亲们的眼里,叶先生说一口官话,非常好听不说。
这人啊,更是斯文俊气,就像戏文中常常见到的那些才子。有些大婶儿,胆子大一点的,就追着他问:“叶先生,说人家了没?”
一开始,叶抒文被人这么追问,还有些不好意思。
后来,脸皮也厚了起来。
每逢有人问,就大大方方说道:“婶子,家里给定了亲了,等到大学毕业后就完婚……”
这么一宣传,村里人都知道了。
那位叶先生是定了亲的,家里已经给说好了。
据说俩人还是大学同学,这可真是郎才女貌,格外般配。
消息一传出来,那些大闺女们虽然有些失望,可学识字的热情依然不减。
对她们来说,那叶先生门第甚高,本来就不是乡下女子攀得上的。现在能多看一眼就很好了,哪还敢想那么多?
倒是村里的年轻汉子们,松了口气。
自从叶先生一来,这闺女媳妇们就攒足了劲儿,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叶先生长叶先生短的,恨不得立马嫁给他。
现在可好,人家叶先生是有主的,这些闺女媳妇们也该收收心了。
徐甜甜和凤芝也听到了消息。
她倒没什么。
像这种大户人家出生的,能上大学的自然非同一般。解放前,说亲都很早,按照叶先生的年龄,定了亲那是妥妥的,有什么好惊讶的?
倒是接下来,这种出生会受到家族拖累,希望叶先生能避开才好。
对这位教书先生,她颇有好感。
心想,要不要提点他一两句?
日后也好有个防备。
可这些日子,她甚至没和他单独说过话,即便想提点也没那个机会吧?
况且真说了,人家就会相信吗?
于是,又把这个想法给摁了下去。
而凤芝呢,先是蔫蔫的。
后来又打起精神来了。
去识字班,也一如往日那般热情。
过了年,家里就要给她说亲了。
按照乡里的习俗,这都算是晚了的。可爹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想她出门子那么早,所以才把她留到了现在。
她呢,也不想离开这个家。
省得去人家家里吃苦受累不说,再像翠翠那样遇到个白眼狼,可有她受的。
自从上了识字班之后,她更想找个自己喜欢的。
也唯有这样,才像个居家过日子的吧?
第21章 灭渣滓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上课的间歇,徐甜甜也在村子里走了走。
她带着冬娃去自家地里瞧了瞧。
见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一片,已经一脚深了。
中午,忖着青溪的水暖了,就端着木盆子,学着村姑的样子蹲在溪边洗衣服。
她就着一块青石板,在褂子上揉了皂角之后,拿着一根棒槌,对着褂子捶捶打打的,感觉自己越发像个村姑了。
等启康放学后,还会和他一起去野地里捡柴禾,听听小鸟的叫声。
偶尔,也会去青沙河边走一走。
看看河里过往的船只,想想下游的徐家湾和爹娘兄弟。她打算瞅个时间,带着冬娃回娘家一趟,看看爹那边的情况如何?
当然,这得等她适应了翠翠的身份之后。
否则稍有不慎,岂不是自露马脚?
对虎头镇,她也想过去瞧瞧。
这可是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平日里,见那些架子车、毛驴车还有大马车来来往往,穿梭在乡间的小道上,有的直达镇子,有的通往县城。
她明白唯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只是这个时机得把握好了。
在村里村外走动时,徐甜甜发现自家的条件算是好的。
家里有吃有穿不说,院里还打了一眼水井,随时都能压水喝。而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打不起水井,要去村口的大水井里挑水喝。
庄户人家,在没分家单立门户之前,都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子。
院里十几口人,每日光挑水就是个体力活儿。
那些大脚村妇还好,那小脚媳妇可是受了罪了。
男人家勤快一点的,能帮着媳妇做点活儿。遇到那些封建老思想的或混账的,家务活是一点儿都不肯沾手的,净指望着媳妇儿当牛做马地干活呢。
由此可见,这村妇的日子该有多辛苦?
可环境使然,乡里就是这种习俗。
分卷阅读28
-
分卷阅读28
-
分卷阅读28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