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五十五章,不太平的西河(2)

      西河风雨录 作者:煤都抚顺

    第五十五章,不太平的西河(2)

    <!--go-->

    二

    小野闷闷不乐的返回他的办公室,心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都办不到,还要面对酒井这样令人厌烦的家伙。扫荡暂时告一段落,士兵的枪刺可以马放南山,做一下小息,他的工作不但不能松懈,反而更要抓紧。因为打仗的目的是为了经济,西河的存在也是因为经济因素。

    他喊来勤务兵沏上一壶茶,就想到谈经济问题,第一个召见的人应该是于得水。随着战事的渐渐沉寂,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首要问题,说到底,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掠夺,是为了钱。小野已经预见到,因为松树岭战斗的胜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河地区的大规模武装对抗将不会发生,就军事而然,如何限制抵抗力量的发展成为了首要问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他需要中国人的帮助,尤其需要于得水这样的人。不错,在西河某些人瞧不起他,认为他奸诈、狡猾,胆小、贪婪,外表有些猥琐,做事畏首畏尾,看起来不可大用,小野却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是的,他上战场不行,可是管理经济,出谋划策治理民众棋高一着,远不是那些雄赳赳的莽夫能比的,要把西河变成满州,离开于得水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行的。于得水不愿意公开的做恶人,那就隐藏在幕后好了,前台的戏由赵奎这样的人唱,垃圾自有垃圾的用处。像于得水这样的高人,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张子房,刘伯温,就应该在幕后策划。

    小野的眼光的确独到,其貌不扬的于得水的确有一肚子心机,他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取得了小野的绝对信任,也看出了小野的用人之道,所以他做起事来,总能显得殚精竭虑,大处着眼。在小野需要决策的时候,为他谋划,因为于得水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显得与众不同。当然,做一个狗头军师是很辛苦的,可是于得水别无选择。上马提枪,战场征战非他所长,他又十分惜命。在这虎狼环视的同僚中,想争得一席之地,没点特殊的本事,没有硬靠山,去蛋是早晚的,他只能抱紧小野的大腿。

    官场哲学历来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石冠中、袁喜才,甚至是赵奎,在小野面前拼命的表现自己,都是为了争得投城人员的头把交椅,把别人踩在脚下。随着皇军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西河的武装斗争相对减弱,于得水相信,这些人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同僚身上,这同样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其肉搏程度,生死程度,不会比和运河支队拼杀差,他要看准了风向再转舵,绝不轻易结仇,但是必须有自己的同伙,单干肯定没有出路。最后不管和谁结成同盟,有一点他清楚,必须以小野为中心,在小野的面前不能失宠。所以接到通知去小野的办公室,于得水一路走,一路盘算,猜测小野找他做什么,要有所准备,到小野提出问题时,给小野一个满意答复。

    “太君,你找我?”走进小野的办公室,于得水摘下礼帽,一边微微鞠躬一边说,态度谦恭,彬彬有礼。于得水做人信奉一条原则:礼多人不怪,在主人面前必须谦逊。

    “你的请坐,”小野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带着笑容说。“听说于镇长最近得了一幅好字,恭喜啊!”小野说着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并没有直奔主题,这就是他的说话技巧。对于于得水这样有知识的人,小野总是从他的喜好入手,这样做即是让他放松,又起到了和他亲近的作用,这种方法他试过几次,效果明显。

    果然,于得水脸上放起光来。最近一个南方商人为了得到他的庇护,给他送了一张苏轼的字画。在北宋米、黄、蔡、苏四大书法名家中,苏轼虽然排在末尾,可是因为文名太大,年代久远,苏轼的字已经超过上述众人,当然是难得之物。在北宋四大家中,苏东坡的才名远在其余三人之上,如果那个商人不是为了巨大的利益,怎么舍得让出这镇宅之宝。见小野提到这张字画,于得水忍不住夸耀起来,从苏字的气度、笔顺开始谈起,一直到介绍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换了别的日本军官哪有这个耐心烦,早就让他闭嘴了,小野却听得津津有味,把他感动的不行。其实于得水不知道,小野对中国文化的偏爱已经快达到痴迷的程度。于得水见小野听得专注,转而就奉承起小野来。“太君的中国文化,比好多中国人深多了,佩服。”

    “苏轼的诗词在日本有好多译本,他的才气的确是古今罕有,我的只知道皮毛,小小的。”小野伸出小手指头说,这到不是他故作谦逊,的确是心里话。虽然中国的古诗词他读过一些,研究却不深,这主要是他觉得古诗词深奥,研究起来太费时间,太吃力。“这个方面,你的是专家,我的要向你讨教。”

    既然小野喜欢,两个人就围绕中国古典文化扯了好一会闲话,然后才书归正转。

    “于镇长,皇军的扫荡就要结束,西河的战事将要告一段落,可是彻底铲出西河的gongg还需要时间,为了防止他们死灰复燃,我准备采用你的计策,在gongg可能活动的区域加大控制,不给gongg复活的机会,依你之见,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修路,建碉堡,将他们的活动区域严密控制在我们的监视之下。”于得水信心十足的说。

    “我好像记得于镇长当初不赞成修路、筑碉堡的。”小野有些疑惑的说,那次开会讨论战事袁喜才和石冠中提出过这个方案,他是投了反对票的。

    “是的,小野太君。那时我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因为那样做要花很多钱,老百姓肯定不愿意拿出钱来为皇军修路,筑碉堡,如果硬要摊派,容易激起民变,给运河支队以可乘之机,会因小失大。如果老百姓都跑到了运河支队那里,你就是把碉堡修到每一家的炕头上,也不会起一点作用,老百姓才是真正的碉堡。可是我后来想想,不用这种方法,我们就无法进入运河支队的活动区域。因为派小部队进去,容易被运河支队吃掉,派大部队进驻,我们又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因此我认为,为了我们的部队能够进入运河支队活动的腹地,保证交通畅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散落在各地的部队,必须能够得到及时的增援,那样运河支队才没有可乘之机,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又是必须做的。只是我想做成这件事要玩一点文字游戏,换一种说法,让老百姓相信,修路不是为了皇军,是为了他们自己。”

    “老百姓会相信吗?”小野真的怀疑了。

    “那要看我们的理由能不能说服他们。”于得水说。

    “看来于镇长一定有了好办法。”小野通过观察于得水的表情,很快得出了这个结论。

    于得水不置可否的笑笑,脸上的表情仍然谦逊。“我也不知行不行,但是我知道,一个地方经济要想繁荣,有一件事情必须做,那就是:修路。西河的北部大都是山区,那里有好多农副产品,因为交通不变运不出来,变不成钱,所以那里的老百姓很穷。其实他们也希望把路修通,这样,他们的山货就能变钱,这部分村子不在少数。我们何不告诉他们:要想富,先修路,把这两句话作为口号。”

    “要想富,先修路?”小野重复着这句话,眼前猛地一亮,不由得张大了眼睛,心说:这个口号不错,的确是个好主意,哪个人不想富啊!修路在客观上的确起了这个作用。问题是,把这个球踢到老百姓身上,让他们感觉是在为自己做事,他们的抵触情绪自然就会少多了,确实是个高明的办法。于得水这家伙,损招真多啊!难怪石冠中他们在背后叫他于小鬼,他哪里是小鬼,比大鬼还厉害。“好,这个口号提得好。”

    “有时候宣传比子弹更有用,这一招gongg用得最好,蒋委员长就差得远了,所以孟子说仁者无敌,这个‘仁’就是软刀子,就是说道理,说那个让别人信服的道理。”于得水慢悠悠的说,似乎在随意地发出感慨。

    小野知道于得水不是无的放矢,指得是什么。中国是一个被儒家文化熏陶到骨髓里的民族,做什么事情都讲师出有名,哪怕你是谬论,也要讲出你的道理,一旦他们信服了你,谎言就变成了真理。应该说,于得水是了解这个民族的,讲得也十分透彻。小野虽然知道于得水说的对,只是要实行起来,难度仍然不小,皇军哪有这个耐心,何况更多的日本人迷信的是武力,信奉的是强者无敌,要改变一个民族的信仰和文化传统,谈何容易,这并不是他小野想做就能做到的,所以他对于得水的话只有认同,却不敢表示支持。在他管辖的范围内,默默的做就是了,大张旗鼓肯定不行。再说了,战争越打越大,时间也不允许他慢慢来,宣传是需要时间的,而日本需要的战争物资却是刻不容缓的。

    “修路,筑碉堡都需要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不知道于镇长有什么良方妙策?”小野沉吟了半天换个话题问,眼下如何筹钱才是他最关心的。他并不想像别处皇军那样,用刺刀逼着百姓去修路,那会给他今后治理西河,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会把更多的人,推到gongg一边。如果不用刺刀就需要钱,没有人会白白出力的。

    “这个我仔细的考虑过,可以通过各村的维持会,宣传修路对大家有好处。属于自己村子的路段自己村子负责,没钱的村子出人,以工代钱,人力问题就解决了,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其次可以让商人捐钱。”

    “商人的钱不大好出吧?”小野皱着眉头说,他是知道商人的,让他们拿钱比剜他们的肉还难受。如果逼得急了,他们会卷铺盖走人,西河的市面就糟了,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市面萧条对他今后筹集物资可大大的不利,他可不想把西河变成战争的前沿阵地。

    “这个我早想到了,”于得水端起了茶杯,轻轻的拂去水面上的茶梗,慢饮了一口茶,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于镇长又有了妙计?”看见于得水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小野不觉兴奋起来。如何不用霸王硬上弓的方法筹集到钱,的确让他十分苦恼,很多地方的皇军,为什么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政治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老百姓得罪得太深了,使百姓心中的怨气像烈火干材,遇到一点火星就蓬蓬勃勃的燃烧起来。结果是,他们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的胜利很快化为乌有,然后只好无情的镇压、讨伐,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反抗情绪,造成了恶性循环。小野明白,老百姓心中的火一旦燃烧起来,即使借来天水也是无法扑灭的,要想达到长治久安,就不能把老百姓逼得太惨,让他们有活路,有希望。小野不止一次的研究过中华民族的特性,知道只要他们饿不死就不容易造反。要想取得战争的完全胜利,适当的怀柔是必要的,你不能把你治下的百姓弄得人人是干柴,那样的话,一点火星就会燎原,这就是他不想采取高压政策的主要原因。于得水能为他解开这一难题,小野自然是特别开心。

    看见城府极深的小野把真情暴露出来,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于得水有些感到意外,决心掏出所有的牛黄狗宝,为小野解决这个难题。

    “用修路、筑碉堡的名义让商家出钱,他们自然不愿意出,如果我们变通一下,情况就不一样了。”

    “于镇长一定有了高明的办法,请继续说。”

    得到了小野的高度赞许,于得水的信心变得十足了。他是见过世面的人,也对侵华日军的占领者做过研究,在日本军官中,像小野这样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识的军官,不敢说是独一无二,也是极为稀少的。他相信有小野在,西河的gongg翻不起大浪,甚至会烟消云散。就对gongg的仇恨来说,他不比日本人差。应该说,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从内心来说,于得水更希望西河没有gongg,这样他就可以平平安安的享受荣华富贵。因此在如何铲除gongg,限制gongg的发展上,他没少下功夫,做过专门的研究。就算小野不找他,他也会主动的出谋献策,何况他还需要小野这颗大树的支撑。“我想是不是这样,我们重新换营业执照。”

    “换营业执照?这里有什么玄机?”小野不解的问,在这一类的小把戏上,他的确不如于得水等人聪明。

    “我做过调查,在西河做生意的,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本地的,一类是外地流动来的,营业执照已经使用很久了。我们可以说,为了防止抵抗分子的渗人,重新登记审查。如果全部更换成新的营业执照,按照营业额上交一定的保证金后允许经营,不是摊派筑路款,很多人就会觉得正常,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不动声色的得到一大笔钱。”

    “保证金?这个提法到很新鲜,他们会同意吗?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是不是真的让他们关门?”小野不能不有此疑问,要是真的关门,那对西河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他必须考虑这一点。而且不止是经济,还会危及到西河稳定,这是不能允许的,西河已经成了冀州地区主要的经济基地。

    “不会的。”于得水胸有成竹的说。“这些商人的经济状况,收入情况我做过秘密调查,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再说我对比过别的地方商业情况都不如西河优越,都有很多限制,税收也比西河重,像西河这样开放宽松的很少。我们按照各个商家的经营能力收取保证金,割他们一些肉,但是不会让他们流血不止,他们就会经营下去,做买卖是他们的生计,太君,他们关门干什么?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于镇长,中国大得很,哪里不能做生意呢?”小野虽然不懂做生意,但是生意人四海为家,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故此有此一问。

    “太君,你的顾虑自然有道理,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得水也许说顺了嘴,也许说高兴了,忘了谁是主子,谁是奴才,不免露出了讽刺的口吻。

    “什么的意思?”小野脸上露出了懊怒。

    于得水看见小野脸上不忿的神色,才知道得意忘形了,差点给自己一个耳光。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怎么把“审慎”二字忘了。你可以为你的上司、主人出谋划策,但不可以轻视你的上司,更不可以显得比主人聪明,这不是自讨没趣吗?“太君,做生意的人,大都不愿意挪窝,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做生不如做熟。做生意,只有钱是赚不了钱的,所以生意人把朋友看得很重,没有人帮衬,他就是孙悟空也到不了西天。换一个新地方,所有的官员,管事的,都得重新打点,即费钱,又费时间。还有同僚呢?你刚到一个地方,肯定会受到排挤,独木不成林啊!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生意人是不换地方的。再说自从太君主政西河后,我们这里经商的条件大为改善,市面安定,手续简便,他们上哪里去找这样的生意场所?”

    后面的话于得水虽然有奉承的成分,但是小野来到之后的确放宽了很多经商条件,这是事实。小野听明白了于得水的话,仔细的想了想,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刚才有些不快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于镇长,你的话大大的有道理,你对生意人很是了解,的确是管理经济的高手,请!”

    于得水见小野瞬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端起水杯敬他,连忙端起了杯子,刚才的不安烟消云散了,心里着实佩服小野。这个人该弯则弯,该直则直,弯直有度,是他见过的日本军官中,最有头脑,最有涵养的。和这样的人做事,虽然不会白做,却会很累、很累,必须加倍小心,否则就是玩火。

    “我做过调查,西河的税收在华北地区是很低的,这对商人来说是长远的利益。成本越低,收入自然就越高,这一点,哪个商人都不傻。而且有些物资的经营,在别的地区是明令禁止的,在我们这里却可以做,这里赚钱的机会相对来讲比别的地方多、容易,他们为什么要走?”

    于得水最后总结似的分析,让小野完全放下了心,对他做事的认真,细致又有了新的认识,心说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帮他管理经济,真是幸运。就战争的大势上,小野比好多大人物都看得清楚,知道日本要想把战争进行下去,经济是关键。所以别的将军都把主要精力用在战场上,轻视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小野认为这是短视。他来到西河后,把扩大西河经济放在了首位。最为难得的是,小野发现了于得水这样的干才。于得水即懂经济,又对帝国忠心,是个难得人才。“好的,于镇长,就按照你的办法去做。”

    ...

    第五十五章,不太平的西河(2)在线阅读

    <!--t;

    第五十五章,不太平的西河(2)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