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猜谜游戏
第871章 猜谜游戏
第二。第二。还是第二。
连续三周,“吼嘿”在公告牌单曲榜之上卡位第二。
然而,扼腕归扼腕,人们对榜单排名也无话可说——
目前,牢牢把持公告牌单曲榜冠军的赫然是“在那俱乐部(in-da-club)”,来自五十美分。
五十美分,成长于纽约皇后区,典型贫民窟少年,在街头长大,沉浸于各式各样的黑暗犯罪生活,一直到二十岁以后才找到生活重心,热衷说唱。
1999年,五十美分和哥伦比亚唱片签约并且完成唱片录制,就在专辑即将发行之前,他遭受枪击,哥伦比亚唱片得知之后,不仅取消唱片发行计划,而且和五十美分解约。
随后,五十美分开始独立创作,活跃在地下音乐世界,一直到2002年夏天,得到埃米纳姆和德瑞博士(dr.dre)的赏识,这才再次得到签约机会。
今年二月,五十美分终于发行个人首张正式专辑的时候,他已经二十八岁。
然而!
这张专辑一经登场就在整个北美市场引起轰动,短短五天之内卖出八十七万张,这也是1991年销量统计系统正式建立以来卖的最快的专辑首秀。
毫无疑问地,席卷风暴。
其中,“在那俱乐部”就是这张专辑的首波主打。
单曲发行,大受欢迎,经过八周爬榜征程之后登顶公告牌单曲榜冠军宝座,并且开启统治姿态。
当“吼嘿”一路攀升的时候,始终没有其他竞争者能够撼动“在那俱乐部”的位置,后者一路蝉联冠军宝座,整整两个月时间里没有人能够触碰王座。
毫无疑问,“吼嘿”的异军突起,这是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在冠军宝座面前,似乎还是欠缺些许——
连续卡二。
尽管如此,“吼嘿”出人意料地闯入大众视线已经是一场盛大奇迹,着实不能苛求更多,值得喝彩。
那么,接下来呢?
“在那俱乐部”蝉联冠军的周数,是否能够突破两位数?“吼嘿”是否能够结束五十美分的漫长统治完成登顶壮举?如果不是“吼嘿”,又将是谁接管王座?
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五十美分,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八月三十一日,两组歌手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传奇,两首单曲席卷全美的征程更是充满故事。
下一幕,越发令人期待。
未完待续,正在上演。
熙熙攘攘的目光,纷纷聚集而来,喧嚣停不下来。
那么,乐队呢?
又或者更为准确一些,安森呢?
安森和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离开巴黎,一路往南。
一开始,安森和乐队成员都没有意识到巴黎演出的深远影响——
乐队在柏林的演出也引起小小轰动,规模和巴黎比较起来,不相上下;但后续演出也没有什么不同。
在欧洲大陆的这段时间,乐队好不容易慢慢习惯了安森只是安森,电影巨星的光芒悄悄隐藏了起来,一时半会也没有能够反应过来,继续踏上征程。
然而,这次没有能够持续太久,乐队就意识到了,电视台的登场和警察的出动已经让事情偏离轨道,“安森-伍德”的光环悄悄回到了熟悉的身影之上。
乐队,没有能够“安静”太久,就被卷入风暴之中——
街头演出之处,早早聚集人潮,三百人五百人,密密麻麻,交通瘫痪是一个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乐队甚至没有办法进入表演场地。演出的主角们被阻拦在舞台之外,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汹涌人潮,哭笑不得,场面着实有些荒诞。
随即,乐队意识到问题关键:
他们不能提前公布表演场地和时间,否则就会陷入包围圈。
此前,因为街头演出无人问津,乐队难免伤心;现在,街头演出太过热闹太过拥挤,居然也是问题。
重点在于,乐队前往欧洲大陆展开街头巡演的根本目的就是宣传,他们不能像此前快闪惊喜活动一样彻底隐瞒消息,和观众玩捉迷藏,这行不通。
于是,安森想出一個主意——
游击演出。
抵达每一座城市,乐队会提前公布街头演出时间,但不公布演出地点;一直到演出开始的十分钟前,网站之上才能够刷新最新地点。
同时,乐队的街头演出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过后,不管观众多少,乐队都会离开。
如果网站活动无人刷新,观众寥寥无几,乐队也不介意,和前面街头巡演一样,兢兢业业完成演出。
如果网站活动引爆关注,现场观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乐队一样享受演出,和观众一起完成表演。
一点一点地,八月三十一日乐队街头演出成为一个惊喜活动——
不管是否生活在那座城市,甚至不管是否生活在那个时区,同样不管自己是否有时间前往现场观看演出,千千万万的网友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守候在乐队巡演网站上,等待刷新,看看乐队在哪里演出。
演出开始之后,第一时间就有人在论坛上发布照片或者撰写体验感受,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然后,演变为网友们集体狂欢则一场盛会。
不止喜欢音乐的听众、也不止喜欢安森的观众,越来越多吃瓜群众纷纷加入,如同直播事件一般。
事情,脱离轨道,从一场单纯的街头表演,渐渐发展为一小部分网友狂欢的特殊事件。
有意无意地,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欧洲街头巡演正在成为2003年全球网络年度热门事件,制造无数流量——
在2003年,“云”的概念还没有诞生,云观影、云旅游、云演唱会等等完全不存在,以至于媒体专家、传播学者纷纷投来错愕和惊讶的目光,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又如何回应这个事件。
“快闪惊喜活动”,至少有迹可循,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其他市场营销团队完全可以复制黏贴;但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却远远超出时代,颠覆概念和认知,种种讨论全面蔓延。
一个关键:所以,这是一次性事件,还是可以复制重演的?
然而。
没有答案,至少现阶段暂时还没有。
网友们只是单纯凑热闹而已,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历史,但传播学者、新闻专家们却纷纷看向安森:
相似的新闻事件,一次次发生在安森身上,除非安森是天选之子,否则不可能是巧合。
一次?两次?这已经是三四五次了,并且次次打破猜想打破规律,早已经超出认知。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