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一二六章 民族脊梁

      齐希声走了之后,中村挥退了手下,赶走了艺伎,半躺在塌塌米上,端起桌上的酒杯,慢慢的啜了一口。
    多么美妙的味道啊……
    只是半杯清酒,就让中村沉醉的眯上了眼睛。
    同样是酒,与齐希声喝的时候,和与自己喝的时候,完全是两个味道。
    前者是应付,后者是缅怀……
    但也只是半杯。
    喝干了杯中的残酒,中村把酒杯倒扣在了酒角上。
    他喜欢酒,却不贪杯,他喜欢女人,却不好色……
    中村自认为,做为一个强者,必须要有这样的自控力。
    而中村发现,齐希声的身上也有这种特质。
    齐希声贪财,却从不乱动手脚,齐希声也好色,却一直洁身自好……
    想想还真是矛盾啊!
    中村嘲讽般的笑了笑。
    他知道,齐希声如此约束自己,是因为他想要的更多。
    从齐希声的那一双眼睛当中,中村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很亮,非常的亮,亮得让人刺眼,像是时时刻刻都烧着两团烈火。
    这是欲望的象征,说明齐希声这个人的野心很大。
    这正是中村想看到的。
    齐希声要的越多,他掌控齐希声的速度就会越快。
    虽然齐希声聪明,自信,有能力,有眼色,但毕竟只有二十三岁,从大学毕业才一年,能有多少为人处事的经验?
    在中村眼里,齐希声是个名符其实的雏儿。
    中村非常有自信,自己可以完全将齐希声掌控在手心里,并最终帮助齐希声,坐到他想让齐希声坐到的那个位置上:侨盟领袖。
    南洋侨商的财力,既便是帝国的财务大臣,也是垂涎欲滴,要是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那将是多么的美妙?
    至于剩下的,比如斩断南洋对国民政府的经济援助,以及瓦解南洋的抗日力量,都已是细枝末节。
    这便是中村的最终计划。
    所以他一点都不急着从齐希声身上能得到什么,而是自己能帮齐希声做什么。
    有予才会有得!
    从齐希声到南洋的第一天起,中村就开始制造偶遇,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和齐希声交上了朋友。
    一个月以后,两个人便已开始称兄道弟了。
    当于二君想把齐希声留在南洋,不想让他跟着于秋水去美国,但齐希声想拒绝的时候,也是中村劝下来的。
    于秋水当然要拿下,这是整个计划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但只靠齐希声当舔狗,永远都不会有希望。
    这件事最终的根子还在于二君这里,连于秋水的父母亲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所以,齐希声想达到目的,首先要改变于二君对他的看法。
    把他留在南洋,很有可能是于二君的缓兵之计,但未必就不是于二君想就近观察齐希声所用出来的手段。
    南洋医药公司,就是于二君给齐希声的考验,更是试金石。
    所以中村耗尽心血和手段,替齐希声出谋划策,暗中出钱又出力,成功的让齐希声坐稳了医药公司经理这个位置。
    齐希声竭尽所能,在规则内带给森下商会的那点利益,连中村付出的零头都不够。
    可笑齐希声,自以为帮了自己多大的忙,就连收礼的时候,都收得那么的心安理得。
    当然,付出的这些,最后都会千倍百倍的收回来,对于这一点,中村一点都不担心。
    接下来,自然是帮助齐希声更近一步。
    中村估计,临近年节,对于表现如此出色的齐希声,于二君肯定会有所表示。
    ……
    正因为临近年节,事情才越多。
    方不为回去的时候,书房里的灯还亮着。
    听声音,除了于二君,陈佳庚也在。
    都快十二点了,这两位怎么还没有休息?
    都是已近古稀的年岁了,真当自己是铁打的?
    方不为连门都没敲,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结果劝说的话未出口,就见于二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滚一边去,等我们完了再说……”
    方不为看了看于二君的后脑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来南洋后,于二君对他的意见很大,见了他从来没个好脸色。
    动不动就会找个由头,训他一顿。
    每次方不为都乖的跟孙子似的。
    因为这是他自找的。
    这还不算什么,麻烦还在后面呢。
    过完年,于秋水就二十二了……
    这几年以来,于二君费尽心机,不知安排了多少年青才俊,却没有一个是于秋水能看上眼的。
    于二君认为,这都是方不为害的……
    方不为心里苦的跟吃了黄莲似的,但还不敢对任何人说。
    陈佳庚对着方不为笑了笑,意思是马上就完了,让他稍等一会。
    方不为恭敬的点了点头。
    这位便是被太祖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那一位。
    从三一年开始,任南洋侨盟会长,一直到他逝世。
    他是南洋数一数二的富商,资产数亿计。
    但到最后,所有的产业,都被他捐出,用来抗战了,没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毛钱。
    他的儿子没他这么大的本事,只好开出租车为生……
    对于这样的人物,方不为想不尊敬都难。
    抗战十四年,海外侨商负担了国民政府这十四年间所耗军费的三分之一还多。
    特别是南洋。
    前四年,也就是三七,三八,三九,四零这四年,只是南洋侨盟,汇往国内的外汇高达十一个亿的美金,等于负担了这四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八成以上。
    这些钱,就是这么来的。
    陈家庚与于二君,就是八百万抗日侨胞的缩影。
    什么是民族脊梁?
    这就是!
    两位老人此时讨论的,也是募捐的事情。
    年节后的募捐大会,能不能再多请一些人过来?
    名下还有什么产业是可以卖的,能够尽快的变现的?
    还能从什么渠道,买到国内紧缺的物资?
    能不能再召集一些子弟兵,派往国内支援参战?
    ……
    这一年以来,这样的一幕,方不为已经在美国和南洋看到过无数次了,但每看一次,他都会被感动一次。
    相对于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国民,他们这种身处海外,并无战火波及之虞,却时刻心忧祖国的志士,更让人心生感动。
    ps:推荐一本好书:《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是在军事征文季得过奖的,质量绝对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