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姚、宋

      老二杨玄珪现在是光禄少卿,老三杨玄璬为国子司业,天还未亮,便已经出门去了皇城。
    他们已经正式上班了,要点卯。
    杨玄珪就是杨銛和杨锜的生父,杨玄璬是杨绛的生父,还有一个儿子叫杨鑑。
    杨鑑今年十三岁,算是李琩半个小舅子,真正的小舅子得是郭淑那边的。
    历史上,杨家这三房的子弟,加上杨国忠那一房,会尚两位公主,两位郡主,可以说隆宠至极了。
    李琩特意吩咐下去,早饭要跟大家一块吃,也算是认认脸,虽然以前都见过,但毕竟也只是匆匆一瞥,压根就没认全。
    早饭算不上丰盛,就是普普通通的粥菜,整个吃饭期间,没人说话,都在安安静静的小口吃着。
    李琩挨个的打量着所有人,要么说大家族出身最重礼仪呢,人家吃饭的时候,筷子都不会与碗碟碰撞在一起,以免发出声音。
    一直有个说法,吃饭不能敲碗,这是要饭的,也不能吧唧嘴,这是饿死鬼,总之讲究颇多。
    厨房内,坐着满满当当三十多人,男女老少,都颇为庄重矜持。
    渐渐的,盘碟清扫一空,桌子上也被下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大家这才开始喝早茶。
    真正的贵族都特别节约粮食,吃饭都是光盘,一粒米一口汤都不剩,包括去外面吃饭,吃不完的也会打包回家,总之,从上到下都崇尚节俭。
    杨绛的生母二十三岁便病逝了,所以她一直是在嫡母名下抚养,杨玄璬的正妻出自天水刘氏,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杨鑑了。
    十三岁是年纪,在大唐已经接近成年,所以这小子眼下很成熟,喝早茶的时候也是坐姿端正,只不过会时不时偷瞄李琩一眼。
    “三郎来长安也有数月了,怎么样,还适应吗?”李琩笑问道。
    刘氏微笑看向儿子,示意他好好回答。
    杨鑑站起来,朝李琩拱手道:
    “回姐夫,长安什么都好,但我还是觉得蒲州好。”
    “哈哈这小子”杨玉瑶忍不住掩袖笑道。
    杨家三房,男丁少,女儿多,排辈分没有算上杨国忠那边,所以杨銛、杨锜之下,就是杨鑑,所以称三郎。
    女儿倒是不少,排到了杨绛这个老十,全部都嫁人了,但是她们不能像杨玉瑶这样来长安居住,因为不是贵妃的同胞姐妹。
    正是因为男丁太少了,少的都有点不可思议,所以当年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想要过继一个儿子过来,但人家老二老三都不肯。
    别看老二家有两个,但也怕英年早逝啊,两个其实一点都不保险。
    眼下是杨玉环起势,三房跟着沾光,杨銛才肯老老实实过去顶门户。
    “三郎可是咱家的宝贝,国子监那边已经在给你张罗了,好好读书,将来姐姐一定给你找个好媳妇,”杨玉瑶笑呵呵道。
    人家并不是夸海口,因为真实的历史上,百孙院的婚嫁,就是五杨一手包办,其中以杨玉瑶为最。
    皇孙结婚,人家都能掺和,这权势该大到什么地步啊。
    接下来,就是闲聊了,因为有杨绛,所以这些人确确实实算李琩的亲戚,李琩也非常客气,嘘寒问暖的。
    国子监,算是中央国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都有,里面清一色贵族子弟。
    从这里面毕业,其实也要走科举的流程,但是他们有一个天大的优势,那就是出题的主考官,是他们的老师。
    你懂的
    国子监的学额是不固定的,开国时初定三百人,实际上到了贞观时期,已经高达8000多人,其中本国学子3260人,外国留学生接近5000人。
    而眼下,国子学300人,也叫中央官学,只教从二品以上的子孙曾孙、三品以上的子孙、二品勋官和从二品县公以及四品带三品勋封的京官的儿子。
    太学500人,只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
    四门学1300人,其中500名是三品勋官无封的儿子、四品勋官有封的儿子、七品以上的儿子,剩下800名是庶民精英。
    律学50名、书学30名和算学30名,是八品以下的儿子和庶民精英。
    杨鑑这小子沾了一个光,那就是推恩,因为他也算皇帝的小舅子,有着外戚身份,所以去了太学。
    至于国子学,那就不要想了,那里面的学生基本都有门荫。
    “经年未见,二叔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其实圣人给他个闲差最合适,光禄少卿,他干不了啊,”
    杨玉瑶在李琩耳边小声道:
    “要不是想着给玉环壮门面,这个位置他会借病推辞,如今一把年纪强撑着,怕不是会油尽灯枯。”
    李琩愣道:“你大姐不是对他的意见最大吗?如今和好了?”
    杨玉瑶撇了撇嘴,嗤笑道: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那个大姐就是个嘴硬心软,欺软怕硬的,背地里凶的很,真见了二叔的面,屁都不敢放一个,也就是欺负杨銛胆小,如今二叔也是迟暮之年了,有多少恩怨,值得记挂在心呢?她啊,眼下也时常来探望二叔,我们家人丁薄,就这几个亲人了。”
    历史上,杨銛本来就死的早,李琩虽然回到长安还没有见过杨玄珪,但也大概知道对方年纪跟基哥差不多,但身体却还不如萧嵩呢。
    一辈子辛劳命,没怎么享福,可不就是折寿嘛。
    想到这里,李琩坐不住了,叫上韦妮儿和杨绛一起,随他去宁王府。
    李宪的大限之日,不远了
    “早点有个心理准备吧,也就这几天了,”
    汝阳王李琎带着李琩探视过宁王后,兄弟俩来到宅后的一处院落,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各种丧葬之物。
    “你以前提过,想要给阿爷服丧,千万别这么做,”李琎望着屋内各类陪葬用的瓷器金银,叹息道:
    “我知道这是你的一番孝心,但眼下你好不容易在外面站住脚,不要再惹怒圣人了,你离京的这段时间,阿爷清醒过来几次,我也跟他提了这件事,他老人家也是断然拒绝,你可长点心吧,别干傻事。”
    李琩站着无动于衷,他只不过是表个态,其实也不愿意服丧,三年呢,三年可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今后便只有我等兄弟,可以相依为命了,没了阿爷庇佑,我等处事务必万分小心,”李琩叹息道。
    李琎点了点头:
    “不用你提醒,阿爷在与不在,宁王府本就是两种待遇,我膝下没有子嗣,打算让老三嗣爵,已经跟他商量好了,你不必劝我。”
    “姑母最近没有来吗?”李琩问道。
    李琎苦笑道:
    “经常来,来一次哭一次,她年纪也不小了,圣人不愿让她如此伤感,所以下旨三日一探视,免得过于伤心,坏了修行。”
    “圣人没来过吗?”李琩淡淡道。
    李琎呵呵道:“你觉得他会来吗?隔三差五派道士来设斋醮祈福,又说皇陵风水出了问题,说白了还不是担心他自己?不过却把个李适之给吓坏了,将刑部尚书都给让出来了。”
    “眼下刑部尚书是谁?”李琩问道,他刚回来,还什么都不知道。
    李琎道:“是崔翘,李适之与李林甫闹的很不愉快,与崔翘、卢奂自成一党,多少有点与右相府分庭抗礼的意思,你跟卢奂走得近,小心别被他拖下水。”
    李琩摇了摇头:
    “李林甫身边有牛仙客、裴耀卿、严挺之,他怎么斗得过啊。”
    李琎叹息一声,与李琩离开庭院,边走边说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林甫先怂恿杨慎矜发难,不接招能行吗?坏了皇陵风水,这罪名你敢背?退让只会换来别人的步步紧逼,所以李适之现在正在谋划着将韩朝宗召回长安,顶替裴耀卿的京兆尹,再加上韦坚也主动表态,会施以援助,他们这个派系,实力不算弱。”
    韩朝宗出身昌黎韩氏,与前宰相韩休,也就是韩滉的爹,这都是同族。
    人家官职可不低,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与那个崔翘一样,都是外放地方的顶格大佬。
    李适之想跟李林甫斗,身边没有实力派,指定是不行的,而人家挑的这俩人,绝对有牌面。
    何况还有一个韦坚。
    韦坚这个人是见缝插针的,现在谁都知道人家在外面代表着的是少阳院,所以威望不低,眼下又在挖灞水,等到运河修成,李琩很清楚人家会再上一层楼。
    “卢奂掺和这些干什么?他跟李林甫翻脸了?”李琩对卢奂,实在是有点恨铁不成钢,你不能着急啊,眼下没人能斗得过李林甫。
    李琎道:
    “没有,依然去右相府议事,我跟你说的这些,都是李适之偷偷告诉我的,李林甫都不知道。”
    李适之与李琎的私交非常好,而且李琎这个人特别靠得住,所以李适之暗地里有心拉拢。
    人家与李琩的期盼一样,都希望李琎主动奏请圣人,找个官当一当。
    但是李琎闲散惯了,没这个想法,加上他不想掺和党争,所以最近已经很少与李适之见面。
    “有机会了,我得见一见卢奂,中书门下都搬到了右相府,别跟着李适之走错了路,”李琩嘴上这么说,也是尽人事而已,他知道自己其实没法说服卢奂。
    正如他没法说服李琎一样。
    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是别人能劝的,有些是劝不了的,尤其是像卢奂这种极有主见之人,那真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短短数月,朝中形势已然发生巨变,李琩也确实需要好好适应一下
    历史上将唐玄宗开元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却没有将更为繁荣的天宝时期称为天宝盛世。
    原因嘛,除了安史之乱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天宝无贤相。
    开元初期,李隆基相当会用人,他所用过的那些宰相,历史上被称为贤相集团,其中首推姚崇、宋璟。
    房、杜、姚、宋,并称大唐四大贤相。
    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不六七年,天下大治。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开元盛世是这两个人带来的。
    第一任贤相姚崇,搭配的是伴食宰相卢怀慎,也就是卢奂的爹,卢怀慎死后,他的搭档成了源乾曜。
    姚崇是一个极为独断专行的人,锐意改革,精益求精,所以跟他搭档,必须听话,时间久了,在朝堂基本说一不二,那么到了这种时候,姚崇基本上就要跟宰相之位说拜拜了。
    不论最后李隆基以什么借口罢了他的相,究其根由,是侵犯了皇帝的权益。
    那么姚崇下来,便是宋璟的,而宋璟还是姚崇举荐的,卢怀慎活着的时候,也向基哥大力举荐过。
    由此可见,这个人是真牛逼。
    宋璟是至阳至刚之人,武则天时期便已经是凤阁舍人,凤阁就是武则天那会中书省的称呼。
    他先是硬刚过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也就是杨国忠的舅舅,接着就硬刚武三思,后面又针对太平公主,以至于宦海生涯三起三落。
    谁让他刚的人,当时都是大权在握呢。
    这样的人当上宰相,跟他搭档的能好过吗?
    当时没有中书令,所以宋璟这个黄门监就是首相,搭档苏颋,官职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长安令驸马都尉苏震的亲大伯。
    历史上他们俩搭档时期,称:璟但有裁决,颋顺从其美,可见也是伴食宰相。
    宋璟牛逼到什么地步呢?资治通鉴记载: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仍曲从之。
    也就是说,姚崇和宋璟的倒台,都是因为太强势了,直言极谏,都是敢给皇帝挑毛病的主。
    但是他的儿子们,跟宋璟的性格截然相反,没有一个像他。
    也许正是因为宋璟本身太强势,以至于被重点栽培的嫡长子宋复,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老实人,没有任何主见。
    “难得隋王亲自登门,其实没有必要,老宅卖了也便卖了,我那兄长守不住的,这一点,我早就清楚了。”
    李琩在傍晚时分,特意带了一些礼物,来到了老二宋昇的家里。
    太仆少卿,这可不是小官啊。
    李琩颇为歉意道:
    “我与令兄比邻而居,颇为和睦,虽少交道,然日常颇为敬重,我呢,也不想将事情都推在三娘身上,责任在我,所以今遭特来致歉。”
    宋昇请李琩坐下了,令下人奉茶,随后笑道:
    “真的无妨,财不配德,反受其害,我阿兄德行虽高,却不显于人,家父留下的宅院,以我阿兄仁善之性,断然守不住,所以杨三娘找上门来的时候,我并未反感。”
    宋璟八个儿子,老大老二是嫡出,亲妈清河崔,齐国夫人,剩下的儿子出自继室金氏、王氏,都是一品夫人。
    但是老大宋复,怎么说呢,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不与人打交道,是个独来独往的主,也就是有些孤僻。
    而且与人说话的时候反应很慢,你问一个问题,他想半天之后,还会再来一句:你说什么来着?
    这个样的人,在宦海中无疑非常安全,但也绝对上不去了。
    宋璟也心知肚明,是自己的性格将老大给坑惨了,所以临死之前特别交代,继承家业的还是老大。
    因为老大性格虽然毁了,但无疑仕途绝对安全,可以保全家业留给孙子、曾孙辈,三代之内必出兴家之子,只要安分守己,肯定能熬到那个时候。
    没曾想,被杨玉瑶给盯上了。
    宋昇心里也很清楚,旧宅地盘太大,地段太好,如果是他的,他还能守住,他那个大哥是真不行。
    那可是国公府的规格,宋璟的爵位是齐国公。
    “我也不知该如何弥补,只能请宋少卿,代我向令兄赔罪,”李琩道。
    宋昇笑了笑,摆手道:
    “我确实没有想到隋王竟是如此一位谦谦君子,您的心意,我会带到,放心吧,我们并没有怨言,公平买卖,没有谁吃亏讨便宜一说。”
    事实上,他也惦记着旧宅呢,只不过杨玉瑶搬出贵妃压人,他才怵了。
    他可不怵李琩。
    既然来了,肯定要多聊一会,不然坐一会就走,显得太世故,没有诚意。
    聊着聊着,两人便聊到了宋昇的父亲,前宰相宋璟。
    “开元四年秋,阿爷曾被圣人请入宫内,令他为将来的皇子公主,各取三十个名字和公主邑名,以作备用,”
    宋昇慢悠悠的品着茶,徐徐说道:
    “这本无可厚非,阿爷才重,圣人有此托付,很正常,但是圣人当时又加了一句,让我阿爷单独想一个最好的皇子名和最好的公主邑,隋王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李琩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所以一下子也来了兴趣,笑道:
    “说明圣人有独宠的皇子和公主,所有才要最好的名字。”
    “没错!”宋昇笑道:
    “当时我阿爷拒绝了,理由是希望圣人能够一视同仁,不要有所偏爱,所以阿爷按照自己的想法准备了三十个名字,也确实被圣人采纳,这件事,圣人不许外传,所以鲜少有人知道,如今嘛,也没有保密的必要,因为这些名字,已经全都用在了亲王公主身上。”
    李琩笑道:“这么说,我还要感谢齐公取名之德。”
    宋昇忽然神秘一笑,小声道:
    “实际上,这三十个名字当中,隐藏了一个最好的亲王名和公主邑,我阿爷没有明说,但圣人心知肚明,隋王能猜到是哪两个吗?”
    反正不是我李琩道:
    “皇子自然很好猜,应是我的兄长,夏王。”
    李琩早夭的亲大哥,名叫李一,按照他们道家的说法,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绝对是顶格名字。
    但或许是因为名字太大了,李一扛不住,所以早早夭折。
    那时候李隆基对外宣称,这个名字是他取的,如今看来,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刚才宋昇都说了,是开元四年,基哥找他爹起名字,而李一就是开元四年秋生的。
    宋昇微笑点头:
    “我阿爷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几乎料定,得此名者为储君,可惜夏王早夭,那么公主邑,隋王自然也能猜到了。”
    “咸宜?”李琩问道。
    宋昇点了点头:
    “我今天跟隋王谈起这些,其实是想告诉你,惠妃的子女,是最得圣人偏爱的,无论隋王是否感同身受,这都是事实。”
    你特么跟我谈我们父子的感情问题?老兄,你嫩了点啊。
    李琩笑了笑:“那是自然,本王感同身受。”
    他能怎么说呢?我爹不爱我?
    “七万贯,明日给你送来,就拜托宋少卿,交给你的兄长,”李琩起身打算告辞了。
    他已经不打算跟这个人闲扯,故作高深,自以为聪明。
    你还别说的,这种人值得一用,因为他笨的可爱。
    那么接下来就是扩充宅院的事情了,宋璟宅面积可不小,比李琩现在的隋王宅还要大那么一丢丢。
    李琩现在的宅子,是高宗时期的门下省侍中韩瑗宅改建的。
    外出几个月,没有与女人羞羞,李琩自然是有需求的。
    杨绛和韦妮儿都可以,前者输送弹药很多次,但肚子也没什么动静,后者嘛,李琩现在是颜色。
    郭淑性格强势,明里暗里暗示过李琩很多次,她的头胎没生下来之前,希望李琩不要在别人那里播种。
    因为郭淑要保证自己儿子嫡长子的地位。
    强势的老婆绝对不是累赘,而是强有力的臂助,说明人家有主意,有见解,很多时候是可以帮助丈夫出谋划策的。
    即使后世,老婆强势的家庭,大多小日子过的都不错,就是男的憋屈了点,这是以大局为重。
    韦妮儿披了件单衣,浑身香汗淋漓的从榻上走下来,在一旁清洗着面部,她不清楚丈夫为什么有这个嗜好,但是她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夫妻房中密事,本就是见不得人的,怎么羞耻怎么来嘛。
    “我明天要去一趟青龙寺,与太子妃约好了在那里见面,如今因为义父的关系,长安没有人敢盯着我,夫君放心好了,”韦妮儿擦面道。
    李琩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皱眉道:
    “还是要小心一些,不要太久了。”
    韦妮儿点了点头,重新登床,被李琩抬起的双手一把握住了她的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