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压力转移
四月。
吴广从薄邑北上,进入东郡区域
最先出现在眼前的大城是定陶。
东郡二十余城,其中以濮阳和定陶两座城池最为雄壮。
两者一为卫都,一为曹都,都是古已有之的大城。
当初魏咎定都就在这二城之间犹豫,最终在武蒲的劝说下选择了定陶,原因是濮阳离唐国太近,万一唐国有所坏心,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结果魏咎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改变了魏国的命运。
吴广站在定陶城前,打量着眼前的景象,不由轻轻一叹。
这座曾经的魏国都城,在西楚军的猛攻下早已残破不堪,距离定陶攻城战数月后,还能看到城墙上的血污残留,触目惊心。
至于城内设施,因为项梁纵军劫掠,同样毁坏严重。
不管是豪贵卿族之家,还是底层庶民居所,全都被西楚军洗劫一空,连点金玉宝物都找不出来。
这导致在整个魏地,定陶的魏人最为憎恨西楚。
就连当初那些主动开门向西楚投降的魏人,一提到项梁的名字,也都将牙齿咬得咔咔响。
我们开门投降你,你还来抢劫我们?
项梁老贼简直不是人!
楚军入城,反抗的魏人尽数被杀。
顺从的魏人或是眼睁睁看着女眷被奸淫,或是家中粮秣财物尽数被楚军抢,活的那叫一个凄惨。
其后魏咎的被杀,更让定陶的魏人对项氏楚国的憎恨达到了极点。
既然深恨项氏,那对于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吴广自然是抱有深深的好感。
当魏豹继位为新王,并将东郡献给吴广的消息传来时,定陶的魏人不仅对魏国没有丝毫留恋之情,反而对自己的唐人新身份感到欣喜。
“魏国是小国,自从相邦光复魏地以来,吾等就一直被秦军打,被齐国打,被楚人欺辱,从无一日安息。吾等只想好好过一天日子,怎奈总是被人欺凌,现在咱们成了唐国子民,这下总没人会欺负吾等了吧?”
“我父母被西楚军所杀,唐王灭了项氏,为我报了仇,我这条命就是唐王的了,我心肝情愿做唐国子民。”
“怎么还叫唐王,该叫皇帝了。皇帝统御天下,吾等自当为天子之民!”
“宁为唐民,不做魏人!”
自魏国被秦所灭到现在已接近二十年,魏人中途亡国十多年。
二十岁以下的魏人青少年对曾经的魏国几乎没有什么感情。
而年长一些的魏人,虽然在魏王的统治下生活过,可回想往昔,那也是不堪回首的日子。
光看魏景愍王在位时的纪事,就知曾经的魏国光景。
元年,秦拔魏二十城,以为秦东郡。
二年,秦拔魏朝歌。
三年,秦拔魏汲。
五年,秦拔魏垣、蒲阳、衍。
魏国常年被秦军暴揍,今日失一城,明日失两城,转头还得奴颜婢膝,向秦王讨好求饶,妥妥的一副弱国小民的模样。
等到秦末时,天下乱起,周巿和魏咎复国,本以为魏人能够趁势振一振先祖雄风,哪知等来的又是被秦、齐、楚连番吊打。
魏人就没有一刻能够雄起!
数十年来尽是屈辱,这种情况下,魏人的心里只有对强大的渴望。
魏国注定无法复兴,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
那他们现在成为唐国子民,正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故而自唐皇车驾入东郡以来,先是定陶之民箪食壶浆以迎唐皇,拜谢唐军消灭西楚,为他们复了大仇。
车驾过济水后,宛朐、煮枣、葭密等城邑,当地魏人也都或是自愿,或是被组织着前来夹道欢呼,几乎没有魏人会反对归属唐国的事情。
“陛下之名播于海内,魏民闻之皆甘愿归我大唐,真是一片盛景啊。”
文秀、张敖等近臣在途中感叹不已。
吴广微笑不语。
东郡魏民的情况有些特殊。
他们对唐国的统治接受度较高,能够迅速接受成为唐民,其主要原因还是东郡先后被秦、齐、楚三国侵略,三次皆是唐军前来救援,将他们从危难中解救。
对大多数东郡魏人来说,吴广和唐军就是救世主的形象,从魏转唐,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抛开东郡,吴广曾思虑过天下各郡对自己统治的接受度。
河北燕赵是自己的起家地,其中赵地是核心,是绝不会背叛他的。
燕地对吴广的忠诚要稍差一些,但因为燕王族被秦所诛灭的缘故,当地没有那种可以威胁到吴广的人物,且后来阿牛和韩忠借着施行律法的事将反对者清理了一波,大体上燕民也都支持吴广的统治。
关中就更不用说了,被秦二世不断蹂躏后,关中秦民对于同他们约法三章的吴广是真心拥戴。
至于楚地,因为吴广自己是楚人,手下群臣将领也都是楚人的缘故,这地方问题也不大。
对吴广忠心程度一般的可能就是韩、魏两国的核心颍川郡和砀郡。
而真正的难点在于齐国。
齐地四郡!
吴广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首先因为唐齐大战的缘故,齐人对唐军并没什么好感,甚至一些父子丈夫死在战场上的齐人还会带有怨恨。
吴广是全靠着田假的名义和韩信的军队,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齐国,而且这个控制也只是表面上的,实际程度很有限。
至少胶东、琅琊等郡县,以韩信的兵力还是很难掌握住,基本上都是田安等田氏贵族控制着。
而且在田荣、田巿政权被消灭后,韩信率领的唐军也不可能长期驻扎在齐国,接下来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点。
“难就难吧,好歹是速平了齐地,不用再通过战争解决,日后再想办法收拾就是。至少比历史上齐地被打烂了,韩信还要做齐王的好吧。”
想到韩信,吴广又露出笑容。
这位历史上平定齐地后,就伸手向刘邦要齐王的将军,在吴广手下乖得很。
韩信不仅没有派人向他提要求,还在捷报里多写了葛婴、剧武等人的功劳,比之前在北疆居功自傲的态度要好得多,也不知是他自己学会了和同僚相处,还是有人进行过提点。
吴广丝毫不担心韩信敢有其他想法。
韩信只是一个空降的将军,他手下的将领全是吴广的亲信,兵卒里也多是河北老卒,韩信要是敢说一个“反”字,恐怕一夜间就能被拿下,丝毫不会给他空子钻。
想到齐地的情况,吴广在前往河北的途中,也曾同蒯彻、陈平等人商议过后续该怎么进行处置。
二人各献策略,其中有一条最为急迫,也是二人之共识。
“陛下诛灭暴秦,翦除乱世诸侯,平定海内,功莫大焉,故被万民拥戴,登临帝位为天子。韩、魏敬奉,献三川、东郡以为贺。”
“齐王假之前为求复国,自甘为陛下臣属,与韩、魏同列。故陛下命大将率师,击灭伪齐王田巿,使其登临齐王君位,恩德之大,举世难寻。今二国皆献郡以贺天子,他齐国又岂能置身于外,此岂非不忠乎?”
陈平笑道:“吾等当派人前往齐地宣扬韩、魏献土之事,并嘱韩将军暗示齐王,使其献土相贺。”
蒯彻也嘿嘿道:“只要齐国献济北入唐,则齐国北方河、济天险皆失,我大军便可常驻临淄以北,随时能南下平定齐地,如此齐人不足为虑也!”
“你们两个啊,还真是会抓时机,将朕称帝的事当做要地的筹码了。”
吴广取笑了二人一番。
而对于蒯彻和陈平的建议,他则是从善如流。
我吴广当了皇帝,韩国和魏国都有所表示,献出一个郡来做贺礼。
你田假的齐国也是我唐军打下来的,就不该表示表示吗?
当唐皇车驾在白马津渡过大河,一路回到河北时。
唐王称帝,韩、魏献土以贺的消息也在快马奔驰下送往齐地。
压力,落到了齐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