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51章 百济:不投降太子,要投降大唐皇帝

      第251章 百济:不投降太子,要投降大唐皇帝
    李泰也不是傻子。
    父皇跟太子之间的默契,他能完全感觉不到吗。
    甚至李泰心里很清楚,在父皇的心中,还是更加愿意让太子来继承皇帝位。
    哪怕是说太子现在,都已经有造反的嫌疑了。
    只是这让李泰怎么能甘心。
    当然,他也不是毫无准备。
    对于李泰来说,只要太子起兵造反,那么他就是板上钉钉的新太子了。
    所以,必须要逼太子造反。
    那么,把太子谋反的事情,传到天下人尽知,父皇还会一如既往的让太子继承皇位。
    不过这里头风险也很大,只能算是李泰最后的杀手锏了。
    要是这样还被太子化解的话,那他真的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
    新罗。
    虽说现在还是有独立的国号,然而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
    在新罗朝廷被苏定方几乎一网打尽的情况下。
    大量的汉人官员被派遣过来,直接占据了新罗的权力中枢。
    对于原本的新罗政治体系进行废除,颁布新的六部制。
    非是三省六部制,而是六部制。
    没有门下,中书,尚书省这些。
    对于官员任命,李承乾这里也留了一手。
    按照大唐规制,六品往上的官员,是需要经过皇帝批准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李承乾所有任命的官员,全都是六品往下,最高只是正七品上,绝不会到第六品去。
    六部主事,在大唐时期,都只是从九品上的官职。
    所以李承乾任命了大量的各部主事,其中较好的,便为代侍郎。
    有自己的地盘最为方便,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去做。
    转眼间,春暖开。
    三月末。
    李承乾出神武宫,视察城外诸多工厂。
    从某个方面来说,这里集结了当今时代,最为顶尖前言的科学工艺。
    成套的流水线,甚至是架起了高炉。
    雕刻,拓印,水力锻锤,军工制作等各方面,全部聚集于此。
    高质量的盔甲成批的造出,一套套明光铠,马甲,还有各类刀剑。
    哪怕是对军队进行了精简,兵力减少,可在实际上的战力上,已经跨越了一个级别。
    辽东之地,是包含了后世部分蒙古地区,适宜养马。
    新罗这边虽说不如辽东,然骏马也是不在少数。
    曾经的两万府兵,到现在已经成了两万骑兵,只是在铁甲上,还没能全员配备,但包括曾经高丽库存,现在的李承乾麾下,少说也是一万五千铁骑。
    这个数目,已经是相当之恐怖了,甚至能跟大唐一较高下。
    哪怕是说铁骑在攻城战上,有些难以发挥,可数量足够多的铁骑,能轻易断绝某座城池的各个要道。
    更别说,还有霹雳火这等攻城神器。
    实际上,李承乾已经在准备打造火炮。
    这才是真正的攻城神器。
    终归是要领先整个时代。
    马车晃晃悠悠地朝前驶去,车窗外的街景如一幅流动的画,飞速向后掠去。
    车内,李承乾闲适地靠在软榻上,旁边金胜曼捏肩。
    “殿下,我听闻消息,说是倭国那边,出动了不少战船,想要帮助百济,从海上对新罗发动攻势。”
    李承乾原本半眯着的眼眸瞬间睁开,里头闪过一抹锐利的光,嘴角却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倭国?弹丸之地,也敢来趟这浑水。他们那几艘战船,能成什么气候。”
    这个时期的倭国,还是有些自大的。
    不过说起来,能够顺利发动东征,早些脱离长安那团泥沼,李承乾还得要感谢自大的倭国使者。
    这次,也是要好好招待一番。
    对于倭国,李承乾从来没有打算放过。
    大唐的建设,还需要倭国的大力支持呢。
    就当是给他们的后嗣子孙恕罪吧。
    金胜曼手上的动作没停,轻声说道:“殿下,不可轻敌。那倭国近年来野心勃勃,一直在扩充军备,虽说战船的规模与技艺比不得大唐,可若是趁咱们不备,骚扰沿海,也会让百姓受苦。”
    现在的金胜曼,已经是完全的站在大唐立场思考问题。
    或者说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唐皇妃。
    这些日子住在神武宫,时常能得太子临幸,金胜曼心里头一直在算着日子,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怀上太子的子嗣了。
    如果能生下个男孩,那么以后的日子,就算是能够安稳下来了。
    李承乾微微颔首,轻笑一声:“这些消息,你是从你姐姐那边听来的吧。”
    “她对于新罗,看来还很是关心呐。”
    “莫不成觉得自己日后,还能继续执掌新罗,当她的女王?”
    对于金德曼,自从答应配合之后,李承乾对其也给了部分的自由。
    这让新罗的一些大臣,能够跟金德曼有所联系。
    金胜曼手上的劲道不自觉轻了几分,神色微变,轻声回应道:“姐姐她……总归是在新罗生活多年,有些牵挂也是常理。殿下既已将新罗打理得这般井井有条,想来姐姐也只是单纯忧心百姓,别无他意。”
    李承乾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你倒是护着她。她若只是忧心百姓,自然是好,我也不是那等容不得人的主。可若存了不该有的心思,莫怪我不讲情面。”
    新罗并入大唐是趋势,谁也可以更改。
    金胜曼心中有些忐忑,知道这已经是太子最大的限度了。
    ——
    百济王都,泗沘城。相比已经无力回天的金德曼,现在压力最大的,大概就是扶余义慈了。
    高丽的情况,还有新罗的现状。
    这些情报,都完整的呈现在扶余义慈的面前。
    在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原本不够团结的百济贵族们,纷纷听从扶余义慈的命令。
    这大概是扶余义慈一直梦寐以求的中央集权。
    而现在,确实整个百济的权力,都已经掌控在了他的手里。
    曾经他费尽心思,想要通过改革达到的目的,现在这些百济贵族们,自己亲自给送上门。
    甚至在很多方面,比当初扶余义慈改革的目的,还要更加离谱。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什么赋税啊,兵权啊,只要大王想要的,都给,全都给,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对此,扶余义慈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忧愁。
    是百济贵族傻吗,白白的把权力都给让出来。
    不,是因为他们怕。
    他们怕大唐太子真的拿下百济。
    高丽跟新罗贵族现在所过的日子,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想看到的,即便是能够苟延残喘的留下命,也是全部身家都要被夺走,自身被审判,最次都是贬为庶民,徒数年刑。
    高丽是战败的,那也不多说了,可新罗呢。
    新罗女王都跑到神武宫去请罪了。
    但是结果呢。
    结果新罗国内的贵族,依旧是跟高丽境内的一样,被大唐太子一网打尽,难有漏网之鱼。
    这可谓是,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
    所以百济的大贵族一思量,这投降可真是投不得啊。
    大王要是投降了,说不定还有几分优待,可他们这些贵族,大唐太子完全没有可能放过。
    百济贵族们,比扶余义慈还要更加担心投降的事情。
    已经是决定死战到底了。
    百济王宫。
    扶余义慈脸色阴沉。
    在上次的计划里,是要拉拢一批新罗大臣为他们百济所用。
    计划那是进行得相当顺利。
    听闻消息的新罗大臣,根本不用扶余义慈派出去的人招呼,纷纷收拾行礼,一个个全部投奔过来。
    不仅是文官,甚至是包括新罗边关的武将。
    这些武将甚至带着不少兵力直接过来投靠,仅仅月余时间,百济凭空都了好几座城池,包括上万兵力。
    大唐太子的审判,可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文官,包括武将方面,尤其是将军级别的,同样如此。
    新罗的大部分中央军军队高官,一个个都被下了大牢。
    所以新罗边关的武官们,也只能是想办法出逃。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扶余义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大唐太子那边,对于这等事情,好像完全不在乎。
    扶余义慈知道,这是因为大唐太子有着足够的自信,能够完全覆灭百济。
    扶余义慈看着堂下站着的几位肱股之臣,重重地叹了口气,打破了屋内的沉闷:“诸位,如今这局面,你们也都清楚。本王原以为招揽了新罗那帮臣子,能多几分胜算,没成想,那大唐太子压根没把这当回事儿。廉老将军,您征战多年,有何高见?”
    廉成皱着眉头,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老臣以为,当下之急,是要整军备战。虽说多了些新罗的兵力,但他们才归附不久,军心不稳。当务之急,是加紧操练,把这些人真正融为咱们百济的军队,让他们能为百济卖命。”
    文臣朴顺桢捻着胡须,微微摇头:“将军所言固然有理,可光是强军怕是不够。大唐国力雄厚,那太子又手段狠辣,新罗、高丽皆在其手,咱们再怎么练,兵力上怕也难与其抗衡。依臣之见,得想法子从外交上破局,看能不能拉拢几个帮手。”
    扶余义慈面露难色:“帮手?如今周遭谁还敢与大唐为敌?新罗已降,高丽覆灭,倭国倒是有些动静,可那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未必真心帮咱们。”
    百济跟倭国往来很多,对于倭国的情况自然比较了解。
    别看倭国有着几百艘战船,实际上这已经是倭国的全部了。
    而且倭国士兵的战力,更是拉胯得很。
    寻常时候,也许能有些威慑,但遇到大唐太子这样的,扶余义慈可不觉得能有什么大的作用。
    顶多不过是摇旗呐喊罢了。
    倭奴王也绝对不会舍得,把这些战船全部投入到对大唐太子的对战中去。
    届时大战一起,首先跑路的,恐怕就是这些倭人。
    扶余义慈端坐在百济王宫的王座之上,眉头紧锁,眼神疲惫又焦虑。堂下,老将廉成、文臣朴顺桢和大臣金洪吉静静伫立,室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扶余义慈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沙哑:“诸位,如今这形势,想必不用本王多言。新罗、高丽先后折戟,咱们百济独木难支,再对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本王思来想去,唯有向大唐皇帝投降,兴许还能保住百济的宗庙百姓。”
    廉成一听,瞪大了眼睛,急切地上前一步:“大王,这万万不可啊!咱要是投降,将士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咱们还有几座坚城,十数万儿郎,拼上一拼,未必就毫无胜算。”
    扶余义慈苦笑一声:“廉老将军,您的忠心与战意,本王明白。可您看看如今这局面,大唐太子手段凌厉,新罗、高丽的贵族们下场凄惨,咱们即便奋力一战,能撑多久?到头来,还不是城破人亡,百姓受苦。”
    文臣朴顺桢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大王所言极是。当下,咱们已无回天之力,主动投降,向大唐皇帝表明忠心,或许还能求得几分怜悯。只是这投降之事,需谋划周全,不能莽撞行事。”
    金洪吉也附和道:“朴大人说得对。大唐如今太子在外作为颇多,听闻大唐朝廷里也有不同声音。咱们此时向大唐皇帝投降,没准儿正合了某些人的心意,能让咱们少受些刁难。只是,该派谁去当这个使者,又拿什么表明咱们的诚意,还得细细斟酌。”
    廉成虽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势已去,闷声问道:“大王,若真要投降,咱这几座城、这些兵,都拱手让人?还有咱的粮草辎重,全给出去?”
    扶余义慈站起身,踱步缓缓说道:“这可不见得,大唐皇帝跟大唐太子中间的那点事,前往长安刺探情报的人也回来了。”
    “有人暗中透露,太子在长安,本来就有谋反之意,而后一直鼓动东征,趁机探手兵权。”
    “据说原本大唐太子手中也才五千兵马,是在攻打高丽辽东城的时候,趁机把其他大将的兵权吞并。”
    “大唐皇帝担心发生内斗,这才一直退让。”
    “如果我们向大唐皇帝投降,那么大唐太子,还能有理由来攻打我们吗?”
    “想必大唐皇帝,也不会愿意大唐太子这般坐大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