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802章 义子

      第802章 义子
    张献忠算是倒霉到家了,他什么人不好惹居然去惹秦良玉,秦良玉的白杆兵要论战斗力可比卢象升的天雄军还强,要知道当年明军两大尖顶战力,一个是以最初戚家军为根基的浙军,另一个就是白杆兵。
    白杆军当时狂的没边,就连浙军都敢火拼,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浑河一战时,虽是浙军打出了大明强军的最后余辉,可如果不是白杆兵先和建奴交手,让建奴损失惨重话,凭着浙军自己要打出这样战绩也是不可能的。
    从这点来讲,浑河一战白杆兵和浙军联手,两部加起来连万人都不到,却能差一点把努尔哈赤给打崩了,努尔哈赤的几万八旗精锐都顶不住,如果不是努尔哈赤俘虏的明军的火器部队,逼迫俘虏的明军调转炮口用大炮轰击对方阵型的话,浑河一战最终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
    浙军在浑河一战全军覆没,白杆兵也是如此。此战后,浙军在明军体系中成为了历史,大明失去了唯一一支比八旗更强悍的军队,从而使得辽东战局的主动权彻底转移到了对方手中。
    之后天启皇帝曾经想重建浙军,可惜被义乌百姓拒绝,在义乌百姓看来大明愧疚自己太多,用得着的时候什么都好,用不着的时候就下黑手,这么多年不知道吃了多少亏,现在家乡子弟因为友军倒戈在辽东战场全军覆没,你朝廷居然还打算让义乌人重建浙军给你卖命,哪里还有这样的脸?
    无奈之下浙军组建没能成功,这让天启皇帝也无可奈何。可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朱慎锥却打起了浙军的算盘,派人去了义乌,重金请了那三位老浙军头,把他们接到赵屋岭,然后重金以浙军的模式训练部队,从而才有如今的新军诞生。
    新军是朱慎锥的王牌,也是他能够拿下京师,掌控朝政的底气。
    而白杆兵在辽东一战被灭后,秦良玉也着手重建的白杆兵,但和朝廷的明军部队不一样,无论是当初的浙军还是白杆兵,这两支军队都比较特殊,前者是募兵,也就是雇佣兵的模式,而后者却是属于秦良玉的私军,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她丈夫死后由儿子世袭此职,这官职虽是大明的,可实际上却是当地的土司,所以她所指挥的白杆兵是土司之军,不是大明的正式官军。
    张献忠哪里知道这些,虽说张献忠在明军中当过兵,可造反之前当的只不过是个小军官而已。明军复杂的体系和众多部队情况他所知的只不过九牛一毛罢了,至于白杆兵倒是听说过,可当年强横无敌的那支白杆兵已在辽东战场上全军覆没了啊!秦良玉之后再重建的白杆兵在他看来只是打着原来的旗号罢了,怎么可能和以前一样,再加上秦良玉又是一个女人,这更让张献忠没放在心上,就如他所想的那样,自己弄不过卢象升卢阎王,还弄不过你这个老寡妇?何况自己的人可是秦良玉数十倍,怎么可能打不过呢?
    正因为这个想法,张献忠最后被秦良玉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实在是后悔莫及。
    如果知道秦良玉这个老寡妇这么能打,下手这么狠,给张献忠再大的胆子他也不敢硬碰啊。可惜等张献忠明白过来时已经晚了,他的部队本就是乌合之众,战斗力最强的只是他几千老营,哪里打得过凶悍之极的白杆兵?
    一战而败,张献忠差一点死在战场上,等被护着狼狈逃离战场,头也不回地一口气又逃出上百里之后,张献忠这才有机会清点剩余兵马,可结果让他欲哭无泪,三天前还拥有近十万大军的他现在身边就剩不到千人了,不仅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家底子败了个精光,就连赖以生存的老营也损失惨重。
    身边除了不到千人的老营和亲卫外,就剩下了自己四个义子,这四人分别是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艾能奇。其余老兄弟不是战死就是失踪,看着这个情景,张献忠不由得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父亲,眼下不是悲切之时,官兵在后随时会追来,还请父亲早些定夺,以谋出路才行啊!”李定国是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一,也是排名第一的,见张献忠现在因为惨败已失了神,忍不住在一旁劝道。
    其余三个义子也好言相劝,虽然现在逃了出来,但危机却没解除,明军八面张网摆明着要置于他们死地,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他们所在的区域也不安全,一旦被明军抓到踪迹追赶上来,凭借他们这些人结局可想而知。
    张献忠不是普通人,能够成为流寇中的头面人物,在高迎祥死后实力最强的一支,张献忠不仅是号称八大王的流寇首领,更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枭雄。
    刚才之所以哭,那是因为败的实在太惨了,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家底短短几日之间就败了个一干二净。如果没有四个义子和老营的弟兄们拼命护着突围,自己今日说不定连人头都被秦良玉割下来了。
    一想到秦良玉这个老寡妇,张献忠心里就是一颤,这个老寡妇太厉害了,怎么这么能打?早知道她这么狠,自己当时知道前面有白杆兵拦着还打个屁啊!早就让下面的炮灰过去挡一挡,争取时间自己带着主力掉头就跑了。
    可现在好了,因为自己的大意落得如此下场,张献忠心里是又惧又怕又恨又悔。
    抬手抹了把眼泪,张献忠止住了哭泣,看看四周茫然问:“我们这是到哪里了?”“孩儿看方向似乎在邓州附近?要不孩儿派人去打探一下?”李定国如此回道,其余三人用同样的目光望向张献忠,似乎等着张献忠决定。
    “邓州……?”张献忠心中默念,怎么跑到邓州来了?他之前在内乡附近,为了躲避明军围剿率部南下,意图从河南入湖广,然后再从湖广绕道向西去。
    不过刚进湖广就碰上了卢象升,被卢象升直接击败,张献忠狼狈而逃,当时也没留意方向,一头又跑回了河南。
    回到河南后张献忠还没来得及调整进军路线就遭遇了秦良玉的白杆兵,在秦良玉手中吃了大亏,兵败后被李定国等护着不分东西南北就一路狂奔,直到现在总算暂且安全,可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既然李定国说他们在邓州附近,那么这个回答应该没问题。张献忠对自己这四个义子很是了解,这四个义子都不简单,其中刘文秀仪度温雅,柔和谨慎。作战勇猛,善于练兵。孙可望对自己忠心耿耿但又有着几分小聪明,能力来说是四人中最为平均的,独当一面毫无问题。艾能奇在四人中年龄虽最小,但跟着张献忠的时间最久,武力也最强的,不过他性格有些鲁莽,当个先锋没问题,单要作为统帅却远远不足。
    他们四人中张献忠最看重的却是李定国,李定国智勇双全有勇有谋,张献忠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大力培养,虽然他不是第一个跟着张献忠的,可在张献忠心里李定国却排在四人之首,也因为这个缘故,孙可望心中对李定国很不服气,不过因为张献忠在,孙可望也只能看着李定国当了四人的大哥,而自己屈居刘文秀后排行第三。
    邓州在内乡的东南方向,位于河南南部,再往东南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新野了。
    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新野就是在那边,也正是诸葛亮出山后的三把火为刘备打下了基础,从而才有后来的三分天下。
    如果是在以前,张献忠说不定会亲自去新野看看,瞧瞧当年诸葛亮火烧新野的古战场,并缅怀一下古人,感慨一下今日,甚至吟诗一首挥洒豪迈。可如今他哪里有这个念头?张献忠现在满脑子都在琢磨自己接下来怎么办,两场大败张献忠现在身边已不到千人,这么点人别说和明军再战了,就算是自保也难,而且邓州这个地方实在不安全,明军各部在周边反复拉网围剿,一旦被发现踪迹到时候跑都没地方跑。
    “不用去打探,没这个必要!”张献忠凝神想后开口道,李定国一愣瞬间就明白了张献忠的意思,张献忠分明是说这时候打探容易出事,要想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如直接走人,等碰到当地百姓抓来一问就行了,何必浪费时间去打探呢。
    “那么父亲,眼下我们……?”
    “收拾一下,此地不宜久留,如我们的确在邓州,那么就先往南,然后再往西,等到了党子口再掉头继续向南,先进湖广再说。”
    “父亲,如果这么走万一再碰上卢阎王怎么办?”孙可望急急问道。
    “呵呵,卢阎王刚胜我部,正带兵入河南呢,秦良玉这个老寡妇也是一样,我军大败,她要收拾老子的残部也需些时日,趁着这个机会就这么绕过去,我们的人不多,只要小心些他们想要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等到了湖广,我们就跑到卢阎王背后去了,到时候卢阎王再来追也来不及了,天高地远,凭着速度那边有这么容易被卢阎王抓到尾巴的?”
    “高!高!”孙可望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佩服道:“还是父亲想的周道,只要跳出官军包围圈,这天下哪里都能去的,到时候再重整旧部,父亲依旧是父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