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再劝进
第771章 再劝进
“不成!如此下去没了圣眷,老夫早晚落得凄惨下场。”越想心中越惊,温体仁额头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他虽然不爱财,如要以贪污找他麻烦根本不可能,可问题在于温体仁爱权啊!
他好不容易爬到了首辅之位,而且现在他这个首辅做的有滋有味,和崇祯皇帝相比,朱慎锥是真的肯放权的,大权在握的感觉就和美酒一样令人陶醉,大丈夫在世为的不就是这个么?
如果没了权,温体仁情愿去死,权利和地位对于他来说几乎和生命一样重要。
想到之前的争执,温体仁彻底清醒过来他做错了什么,现在朱慎锥虽然还没动他,可眼下的敲打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自己再一意孤行,那么其结果可想而知。
想到这,温体仁再不迟疑,当即起身研墨提笔,写了一封奏折,等奏折写完,他反复看了几遍,斟酌着修改了几字,然后又工工整整抄完,这才把抄完的奏折放进封套内。
“来人!”温体仁对外喊道。
话音刚落,守在门口的仆人就应声道:“老爷,您可是要用饭?”
“用什么饭,去安排轿子,进来再帮老爷我更衣,老爷要去内阁!”
“老爷,这天马上就黑了,这个时辰不如先……。”
“哪来的这么多废话,难道你不知规矩?”温体仁严厉呵斥。
那位老仆再也不敢出声,熟练地帮温体仁换了衣服,等换上官服,戴好乌纱,温体仁把那份奏折放进怀中,迈步就离开了书房,片刻他出了府邸,坐上已准备好的轿子,朝皇宫而去。
半个时辰后,温体仁入了皇宫,如果是普通官员入宫没那么容易,但温体仁不同,他可是内阁首辅,内阁办公机构就在皇宫大内,而且内阁向来就有值班制度,无论是首辅还是阁老都会分批值守,以确保内阁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
到了宫内,他先去了一趟内阁,和今日在内阁值守的阁老打了個招呼,然后看了看内阁接到的一些奏报,再去了自己的值班房坐了片刻,接着拿起一份刚才特意找出来的奏报,找了个辽东军事的理由径直去了文华殿,求见朱慎锥。
文华殿内,朱慎锥刚吃完晚饭,身为监国的他已等同于皇帝,用膳按理说和普通人不同。
虽然大明的膳食远没有历史上大清皇帝用膳这么繁琐,一次用膳摆上几百道菜,每道菜随机挑选一筷子尝尝滋味什么的,但这样用膳看起来样子不错,可实际味道根本不好,因为许多膳食几次加热后早就没了原来的味道。
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录里说过,宫中的膳食如同嚼蜡,根本就不是人吃的。可问题在于这是大清的规矩,早就在入关之初就定下来的,皇帝不爱吃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吃。
虽然膳食不好吃,也铺张浪费的紧,可这样做的真正用意并非是体现皇帝的派头,而是为了避免下毒。
大清皇帝在膳食上的小心是历代帝王都比不上的,用这种方式避免有人在食物中下毒,因为每次用膳几百道,下毒之人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这么多道菜中下毒,再加上每道菜还要专人试毒,就彻底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不过朱慎锥可没这样,如此铺张浪费实在太多,大明财政困难,假如他每日也这么搞,仅仅膳食的开支就是很大一笔支出,朱慎锥怎么会把紧张的经费到这个地方呢?再说了他现在仅仅只是监国,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这样,仅为了膳食弄的如此,传出去非给言官在朝堂上骂得狗血淋头不可。
所以朱慎锥的膳食很是简单,他每日三餐的饭菜都是在文华殿的小厨房做的,做饭的是绝对值得信任的人,而且膳食也不繁琐,通常也就是两三个菜,有荤有素,再加米饭或者面点这些,和普通人家没什么两样。
简简单单用完了膳,朱慎锥喝着茶消食,坐在那边静静思索着,正当他想着一些事的时候,外面突然来人报,说是首辅温体仁求见,朱慎锥也没多想,就让人带温体仁进来。
“臣温体仁见过监国……。”温体仁进了偏殿,朝着朱慎锥行礼。
“这天色都要暗了,先生此时有何事来见孤?”
“回监国,臣是为辽东战事而来,内阁刚接到辽东讯报,臣知监国对辽东关注,不敢怠慢,特意求见监国。”“哦,辽东那边有何要紧消息?可是皇太极有什么异动?或其他异变?”听到和辽东有关,朱慎锥连忙追问,温体仁把从内阁取来的那份奏报递上,朱慎锥一手接过,打开就看了起来,还不忘记对温体仁说了一声“先生先坐。”
翻阅了这份奏报,很快就看完了内容,朱慎锥微微皱起眉头,原本他以为这奏报内说的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或者辽东局势有什么大变,可没想到从头至尾全部看完后里面的内容根本就是老生常谈,无非就是目前辽东的情况,各部的动向等等内容,这些信息几乎每日辽东都会往京师发来,只能算是辽东的动态正常汇报。
这些玩意用得着温体仁一个堂堂首辅在这个时候郑重其事求见自己并且递交么?难道刚刚看的太快,疏忽了里面的一些信息没能留意?当即朱慎锥又重新看了一遍,等这遍看完后发现的确没什么两样,这让朱慎锥疑惑不解。
“先生这是何意?”朱慎锥甩手把这玩意丢到一旁,直接询问温体仁。
温体仁并没丝毫慌张,他站起身来,朝着朱慎锥又是一礼,随后从怀中再取出一封奏折:“殿下,臣还有一折!”
目光在温体仁身上打量了下,朱慎锥不明白这个老家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不过看在对方是首辅的面子上朱慎锥并没训斥,而是示意他把折子呈上,接过折子后,朱慎锥打开看,当第一眼看清楚上面写的内容后,朱慎锥的脸色猛然微变,整个人下意识坐直了。
温体仁没有坐回去,而是垂手站在一旁,朱慎锥凝神看着他呈上的折子,越看脸上的表情越是古怪,等看完后,他合上折子,抬眼再朝温体仁望去,嘴角挂起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首辅上这个折子究竟为何?”
“此折乃臣深思熟虑后所写,臣今日斗胆再请监国进位!”温体仁突然跪了下来,正色对朱慎锥道:“自监国执政以来,革除利弊,整顿朝纲,内除忧患,外御强敌,行边贸,开海贸,轻徭薄税,我大明日新月异,政治日渐平稳,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就在眼前。监国之功世人皆知,监国之才臣更是佩服万分……。”
“臣身为首辅,辅助监国治国,更身同感受,以监国之能自当进大位才对!圣人曾有言,天下能者居之,监国众望所归,如何不能再进一步?臣每想到此,就为监国忧心不已,臣知监国之意,并没取大位代之的想法,但臣却觉得监国如此想却是大错特错,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监国一日不进位,这朝堂就一日无法彻底稳固,何况监国,这监国终究只是监国啊!”
温体仁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仿佛朱慎锥不答应他就不罢休一般。而且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现在大明的朝政已彻底掌控在朱慎锥的手中,可毕竟朱慎锥仅仅只是监国,以郡王之权执掌朝政监国天下,依旧名不副实。
北方各省还好些,南方各省对中枢始终阳奉阴违,政令得不到畅通,就连朝堂上也有官员表面上不敢评击,可私下却有所异议。这是什么缘故?无非就是朱慎锥不是皇帝,只是监国。
只要朱慎锥一日不登上皇帝之位,以监国名义执政就无法真正确定他的地位和权利,因为现在皇帝依旧是崇祯,名不正言不顺之下,许多事随时可以改变,而那些投靠朱慎锥的官员们时间久了也会产生隔阂,心中觉得万一哪天朱慎锥从监国之位跌落尘埃,崇祯皇帝再君临天下,那么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没好果子吃。
要没有后顾之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朱慎锥尽快取而代之,只要朱慎锥登上大位,一切就尘埃落定了,到时候这些人也就没了顾虑,而南方各地也没了现在左右逢源的想法,大位到手,一切名正言顺,再也不可能改变。
不得不说,温体仁折子里所写的那些,包括他口中所说的话让朱慎锥很是动心,而且朱慎锥也感受到了温体仁提醒的这些问题,毕竟监国不是皇帝,只要他不登上帝位,哪怕掌控大权弄不好就有变动发生。
历朝历代中,臣子掌权压过帝王者何其多也,以摄政名义掌控天下把皇帝当傀儡者更是数不胜数。
远些的有霍光、王莽、曹操、司马懿、高澄、赵匡胤等等,近些的有张居正,还有历史上号称摄政王的多尔衮这些。
这些人位高权重,强盛时几乎和皇帝没什么两样,可除了部分人最终取而代之外,其余人一个个都没落得好下场,最终还牵连家族,落了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前车之鉴不可不忘。
别看朱慎锥现在已是监国,大权在握掌控朝政,可只要崇祯皇帝一日在位这个隐患就消除不了。温体仁聪明绝顶,他知道仅仅和上次劝进一样恐怕朱慎锥会再次拒绝,但这一次不同,温体仁直接把话说开说透,尤其是点出朱慎锥一日不进位,就无法彻底稳固大明的统治从而留下隐患,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