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661章 保存实力

      第661章 保存实力
    吴襄向祖大寿解释,这个做法是最稳妥的,只要保住辽东的地盘,关宁军在,他们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而朝廷这边,朱慎锥刚任监国,虽已经控制住了京师和朝廷,可地方上的承认度并不高,如果吴襄没有判断错的话,现在大明各地大部分人还在观望之中,一旦朱慎锥坐不稳这个监国之位,马上就会再起波澜。
    到时候换一个皇帝甚至爆发内乱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反正都是朱家的人,谁当皇帝都是老朱家自己的事。可这样一来,局势就会发生动荡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一动不如一静,尤其是关宁军这边,他们的根子都在辽东,只要有地盘有实力,无论谁当皇帝,都会拉拢他们。
    如果现在冒险回援,就要拿关宁军的底子去和建奴拼命,如果部队打残了打光了,他们还有什么用处呢?
    吴襄老谋深算,相比祖大寿在政治敏锐上更胜一筹,他觉得这个做法是最合适的,而且还能看看朱慎锥的本事,他朱慎锥不是起兵清君侧、靖国难么?据说朱慎锥手上有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既然是这样的话,何不如瞧瞧是真是假?
    假如朱慎锥能守住京师,甚至正面击退皇太极的话,那么他这个监国之位就彻底稳了,天下人再也不会对朱慎锥的上位有什么非议,甚至未来登基为帝也是顺理成章。
    可一旦做不到这点,甚至被皇太极击败,朱慎锥这个监国就是昙一现罢了,到时候被所有人抛弃是自然的,而无论是被软禁的崇祯皇帝重新上位还是换一个新的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没坏处。
    “如此太过冒险,万一让皇太极拿下京师怎能得了?”祖大寿不放心道。
    “京师哪里有这么好打下来的?”吴襄淡然一笑:“京师的防御如何你我都清楚,皇太极的八旗虽然凶悍,可要打下京师却绝无可能,充其量就是在京畿之地掠夺一番罢了。”
    “监国入主京师,那是因为有内援接应,这才夺门而入,可皇太极是异族,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怎么可能自己打开城门迎皇太极入京?”
    “这倒也是……。”祖大寿点点头,他承认吴襄的看法是对的,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再不堪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而且现在朱慎锥掌控京师,手里还有一支强悍的军队,皇太极打京师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祖大寿又想到了一点,问吴襄:“如果监国赢了呢?”
    “赢了就赢了吧。”吴襄笑道:“赢了固然是好事,辽东的压力自然就减弱了许多,对你我而言岂非求之不得?就算输了也没关系,无论监国依旧在位,或者其他情况发生,上位者都会依仗我关宁军,到时候你我这个伯爵再进一步,直接封侯都有可能呢。”
    这话一出,祖大寿眼前顿时一亮,不由得也笑了起来。
    “两环啊!两环!还是你看得明白,亏得我特意从锦州回来找你商议,要不然差一点误了大事。”
    “哈哈哈!”吴襄得意大笑:“这只是我的一点愚见罢了,这些年沉沉浮浮亏吃多了,有些事自然也就瞧得明白了。天下事不都是如此,说白了只是利益二字罢了。常言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我一体,自要同进共退,如此才能富贵长久啊!”
    “好!那就这么办?”
    “就这么办!”
    “哈哈!哈哈哈!”
    吴襄和祖大寿两人最终打定了主意,决定按兵不动,既不主动去打代善,也不增援京畿,同时给京师那边发去急件,告知皇太极在辽东有异动的消息,至于接下来朝堂如何应对就不管他们的事了,反正驻守辽东是他们的责任,一旦调兵导致辽东丢失,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决定作出后,关宁军上下还摆出了一副增援锦州的姿态,似乎要和代善开战的架势。这时候,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提出了异议,年轻气盛的吴三桂认为不管如何京师还是要救的,就算不动用关宁军主力,至少也要派一支偏师去,要不然没办法和朝廷交代。对自己这个儿子,吴襄寄予厚望,更早就作为吴家下一任家主来培养了。吴三桂也没辜负父亲和舅舅祖大寿的期望,他少年就随父征战,虽然年轻却已是一员极其合格而优秀的将领了,甚至还有过以率二十骑冲阵,在近万八旗包围中救出父亲吴襄的壮举。
    那时候的吴三桂仅仅只有十八岁而已,此举令吴三桂在军中名声大噪,更被誉为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称号。
    现在的吴三桂不到三十,已是关宁军前锋营副总兵之职,所有人都清楚吴三桂这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是吴家的千里驹,用不了多久就会接替吴襄掌控关宁铁骑,成为辽东的主要将领。
    眼下吴三桂还不是后世的吴三桂,年轻气盛的他依旧有着家国情怀,一腔热血,忠于大明忠于朝廷。在吴三桂看来,自己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的决定很是不妥,作为大明边军中最能打的关宁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只能想着自保呢?就算不全力增援,至少也得派一部分兵力守护京师吧?
    为此,吴三桂和吴襄发生了猛烈争执,任凭吴襄如何解释,吴三桂一意要出兵救援。面对这样的情况吴襄也是无可奈何,在祖大寿的劝说下,吴襄考虑到关宁军一点兵都不出也是不妥,既然吴三桂如此执意,不如让他带一支部队去做做样子,最终吴襄给了吴三桂一千关宁铁骑,让他去蓟州驻防,给朝廷一个交代。
    不过出征之前,吴襄拉着吴三桂的手千叮嘱万嘱咐,告诉吴三桂千万不要莽撞,更不要在战场上热血昏了头脑。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直接撤退,无论是撤回山海关或者去其他地方都行,反正吴三桂带着的都是骑兵,骑兵转战极其方便,机动能力又强,只要不被八旗兵包围,以吴三桂领兵的能力跑是绝对跑得掉的。
    当着吴襄的面,吴三桂自然是一口答应,不过等离开了山海关后,吴三桂直接就把吴襄的嘱咐给抛之脑后了。此时此刻的他,满脑子都是带着关宁铁骑给皇太极一个狠狠教训的想法,在他看来皇太极实在是欺人太甚,有了一次己巳之变不算,又打算再故伎重演?当真欺我大明无人么?
    就在吴三桂带着一千关宁军从山海关出,快速赶往蓟州的时候,王晋武已抵达了遵化,并着手布置防线,以面对皇太极的到来。
    朱慎锥得到皇太极出兵的消息并不比吴襄晚,甚至还略微早些。
    皇太极在辽东前脚出兵,后脚草原那边就得到了消息,早就防范着辽东局势变化的朱慎锥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海东青送来的军报。
    得知皇太极出兵后,朱慎锥虽有预料,但也没想到皇太极的速度会这么快,又如此果断,原本他以为皇太极就算出兵至少也要等过上两月,而现在皇太极前脚刚征伐完朝鲜回到盛京,仅仅几日后就决定出兵,实在是让他有些意外。
    面对这个情况,朱慎锥丝毫不敢轻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太极的能力,更了解八旗的战斗力。眼下他刚掌控京师,进位监国不久,现在京师算是稳定下来,北直隶周边各地也渐渐没了之前的混乱,随着朝廷的恢复运转,再加上诏书的下达,各地原本的勤王也陆续按了下去,至于寥寥无几不顾诏令,一意要攻京师救出崇祯皇帝的那些人,也被朱慎锥以雷霆手段处置了。
    但就算这样,朱慎锥这个监国也只是刚刚坐稳罢了,或者说还没彻底坐稳呢。
    大明各省、州府大部分虽然已经表态,可这只是明面上的,人心难测,谁都无法预料这些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作为一个普通宗室上位为监国,天下人对朱慎锥不服者自然是不少,更也有许多人暗中继续想救出崇祯皇帝,意图反对朱慎锥的。
    要稳定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说白了通过这种政变手段上台,朱慎锥有着先天不足,现在的朱慎锥需要时间,需要彻底掌控的时间,如果给朱慎锥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那么他控制住整个大明不会有太大问题。但现在从攻占京师到进位监国前后只不过月余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朱慎锥怎么可能做到这点?
    而就在朱慎锥同时间赛跑,力图加强控制,彻底掌控大明的关键时刻,皇太极却冒了出来,故伎重演领兵绕行蒙古,意图再一次通过遵化、蓟州一带进攻大明,给朱慎锥制造麻烦。
    更令朱慎锥哭笑不得的是,听说这一次皇太极还打出了救崇祯皇帝于水火,为大明正统平定内乱拨乱反正的旗号,这个理由简直是离谱。他皇太极本是大明的敌人,眼下敌人却假惺惺弄出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姿态,其用意险恶之极。
    不过皇太极这一招虽说可笑,但又不能不防。朝堂上阳奉阴违的人可是不少,至于地方就更不用说了,难保这些人暗中借着皇太极打出的旗号折腾出事来,朱慎锥丝毫不敢大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