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25章 题字

      第225章 题字
    自从南堡盐场开始出盐之后,南堡盐场附近的守卫就猛然变得森严起来了,各个高处都建立了哨所,通往盐场的道路都被设上了关卡。
    为的就是防止有心人能算出来南堡盐场的食盐产量。
    但从后来的事情来看,是有人对南堡盐场很感兴趣,但是在几次受阻之后就很干脆的放弃了,看来他们也不认为南堡盐场能创造什么奇迹。
    秋冬是不是产盐的旺季,但是邹海还是和工友们顶着寒风,以前作为盐丁的他们,对盐有着复杂而深厚的感情,他走到盐田边开始劳作。
    他们把盐田里冻结实的冰面给砸碎,然后用铁钩和把大块的冰给勾上岸,然后抬到一边的板车上,等板车装满之后就拉到一边倒掉。
    天气虽然很冷,但邹海和工友们却没太大的感觉,因为盐业部给他们发了冬天的服装——一种绿色的长款大衣,和一种两侧有护耳的帽,这两种装备帮他们有效的抵抗住了冬季的严寒。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干上一个时辰就要回到屋子里烤半个小时火。
    在邹海看来,这个冬天比往年的冬天要好过多了,肚子里有油水,身上有脂肪,身上有衣,就算到了家里,还有方便的蜂窝煤取暖烧水。
    这在以前可是神仙般的日子,他想都不敢想,所以他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这么冷的天主动和工友们出来劳作。
    就他放下铁钩喘口气准备缓一下再干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快速的跑向他们,走到他们身边有礼貌的向他们行了一个拱手礼。
    “敢问几位兄长叔伯,我是王爷侍从室里的侍从陈弘,来此是想问你们几个问题,还请你们配合一下.”陈弘一脸严肃的说道。
    邹海和工友们交换了下眼神,然后重重的点了下头,表示配合。
    “为何你们要在这么冷的天来盐田里劳作,是不是伱们的上级逼迫你们来的?”陈弘板着脸在一张纸上快速的记录着。
    “逼迫?”邹海和工友们面面相觑,“没有人逼迫我们啊?”邹海疑惑的说道。
    “那你们这是”陈弘惊讶的停下了笔。
    “我们这是自愿的上级给我们的命令是冬天只要巡视一下就可以休息,但是我们都不愿意休息,我们天天吃那么饱的饭,穿这么好的衣服,一点都受不着冻,集团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只能多工作去报答集团了”邹海说得颇为动情。
    陈弘听完之后更加的惊讶了,再三确认之后才回去向朱厚烇复命。
    朱厚烇正在盐场边一个温暖屋子里批阅公文,屋子的中央还站着江建业,他面色不渝,似乎在为什么事烦恼,他不久前也从侍从室里毕业,开始接手管理盐场生产的相关事宜。
    没想到来视察的朱厚烇一看到盐场的情况就对他大发雷霆。
    陈弘推门而进,把调查的结果小声的告诉了朱厚烇,朱厚烇放下文件和笔,脸色变好了很多
    “工人们有热情,主动去工作是一件好事,这样做是能提高产量,但多了俩字我们不能让工人们在如此严寒的条件下去工作,不能让工人们把工作热情和身体健康消耗在这个冬天里,你还是得耐心劝说工人们.”“我劝说了,但是工人们不听啊”江建业委屈巴巴的说道。
    “劝说不行,那就强制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要为工人们的健康负责.”朱厚烇继续做出了指示。
    “遵命!”江建业挺直了身体说道。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盐田在严寒的冬天也能产盐,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晒盐是利用太阳的热量把海水里的水分蒸发掉,让海水的盐的含量越来越高,成为饱和盐水之后再蒸发就会有盐的结晶从饱和盐水中析出来。
    冬天产盐的原理是海水会在零下2-3摄氏度左右结冰,结成冰的是纯淡水,只要把这些淡水冰从盐田里捞出来,那盐田海水中盐分含量就会越来越高,变成饱和食盐水。
    只不过相比晒盐的做法,从盐田里捞冰块的做法还是太费人了,而且效率也不高,哪怕工人们有着比较好的御寒防护,但是北方的冬天还是不适合在海边长时间的活动,如果硬要这么做的话,长期下来会对工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朱厚烇就算让工人们歇着,也不愿意让工人们的身体因此而受到伤害。
    现在这些工人们就是他最大的依仗和财富。
    做完这一切,朱厚烇忽然有了一个新想法,他让人找来张宣纸,挑出一支毛笔,酝酿了一下就在上面写下了“为华夏民族健康工作五十年”几个大字。
    写完之后,朱厚烇审视一下自我感觉还挺好,书法这个技能是原身留给他的技能,他穿越了这么久,已经习惯了用毛笔写字作批示了
    屋内的侍从们也都惊讶的看着这幅字,朱厚烇平时根本不会这么做的.
    “把这幅字刻成雕版,多印刷几张,然后传给各部门.”朱厚烇对侍从们说道。
    “是!”侍从们小心的收好了这幅字。
    朱厚烇对盐业很重视,这是仅次于金融业的利润奶牛,他必须要抓牢了。
    视察完南堡盐场,朱厚烇继续往东走,来到一处港口,这里的已经用水泥建造了一个小型码头,能容纳二十多艘海船,这是食品部门的港口,此时食品部门已经在渤海湾拥有十四艘远洋渔船了,其中有6艘是金州卫造船厂制造出来的,4艘是朱厚烇给大明的民间造船厂下订单造出来的。
    朱厚烇一边在扩大自身的造船能力,一边也在在利用大明民间的造船能力造一些辅助性船只。
    不要以为大明在海禁了,民间就没有造船厂了,海禁只是一个政策,一个命令,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而大明的财政状况和对基层的管理能力,是无法执行这样一个政策的,你让明朝管住那几千里的海疆,他没那个能力你知道吗?
    所以大明二百多年的海禁其实形同虚设,民间私造海船和码头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第二章还差500字没写完,困的顶不住了,先发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