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307章 李鸿章的落寞

      第307章 李鸿章的落寞
    李鸿章右手三个指头在书案上快速有力地迅速敲击一下,语气坚决地说道。
    “莲府,我不会见这个陈少白,你也不要再理会他。”
    李鸿章的话,让杨士骧和张佩纶都吃了一惊。
    摆在李鸿章面前应对时局的策略,现在有两个,这也是这些天李鸿章的幕僚们激烈争论的焦点问题。
    一派以杨士骧为首,赞同和现在在日本的sw接触,双方联合推动两广独立。
    通过港督仆力居中联络撮合,在李鸿章的默许下,他的幕僚已经同兴中会有了联系,目前双方正在试探着接触。
    赞同这一方案的人,是一些早已对当今朝政彻底心灰意冷的新派人物,这些人骨子里都是赞同维新变法的。
    而且,他们认为,以两广的位置和实力,再加上李鸿章的人望,只要两广独立,就可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快速追赶上撮尔小国日本,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而且,这些人还认为,只要李鸿章一点头,两广独立一事,马上即可实施。
    它的优点就是速战速决,马上就可以造成木已成舟的事实,而且以现在内忧外患的清廷,根本就无力顾及两广独立,成功独立的机会,几乎就是百分之百。
    为此,他们已经在想要促成sw和李鸿章见面会晤,当面商讨联合事宜。
    而且,现在日本的sw已经原则表示同意,只要李鸿章同意仆力做中间人,保证sw的人身安全,他可以立即赶赴香港,到时再商议会面地点。
    另一派以张佩纶为首,他们支持得到刘坤一、张之洞赞同的东南互保省份脱离清廷方案,成立现代政体国家,推举李鸿章为总统,以主持大局。
    只是,这个第二个方案有前提,那就是一旦bj不保,慈禧太后与光绪死于非命后,这个方案才可以实施。
    赞同这个方案的人,虽然也对现今朝政心灰意冷,可他们大都是一些中规中矩,骨子里都还将大清视为正统的官员,至少在慈禧和光绪二人在世时,他们不想,也不会做“大逆不道”的事。
    对于这两个方案,李鸿章一概不予表态,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对于激烈争论的幕僚们,他只是冷眼旁观。
    总之,李鸿章给幕僚们的感觉,就是一副“静观其变,乐见其成”的消极态度。
    可今天李鸿章突然一改消极态度,竟然开口表态,这怎能不让二人吃惊。
    “不见了!”
    杨士骧惊讶地看着李鸿章,迟疑着问道,“中堂,你是说.不会见陈少白”
    “对。”
    李鸿章站起身,一边在厅中继续他的踱步运动,一边语气坚决地说道。
    “不仅我不会见这个陈少白,莲府你也不要再理会他,所有兴中会的人,伱们都不要再理会,更不应再有任何联系。”
    杨士骧不甘心地说,“中堂,刚刚陈少白说了,只要中堂答应保证sw的安全,sw立刻就会赶来广州同您会面。”
    李鸿章摇头道,“一会,你就把我的态度明确告诉那个陈少白,告诉他,我李少荃是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岂会于乱党为伍。”
    李鸿章又转头对同样有些惊讶是张佩纶说道。
    “幼樵,把我的话传下去,两广境内,严查乱党,一经发现,可就地格杀。”
    李鸿章又对杨士骧说道,“莲府,你再警告那个陈少白,即便他有港英议员身份,我不好对他怎样,可也要他好好待在香港,否则,一旦闹出事来,大家都不好看。”
    杨士骧虽然极为失望丧气,可还是试探着问道。
    “中堂能否明示,这又是为何?”
    杨士骧的话,也正是张佩纶想要知道的。
    虽然张佩纶和杨士骧意见相佐,可他也很感奇怪,是什么原因,让一向态度超然、城府极深的这位岳父大人改变了态度?
    李鸿章停住脚步,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说道。
    “你们都知道,半月前,十多万列强联军已经兵临京师城下。”
    直隶军情,不仅李鸿章在关注,其它人也都在紧张地关注着那支犹如惊鸿一般,突然横空出世的前锋军的战况。
    虽然几乎没人会相信,这个现在直隶,甚至也是全国唯一一支能同洋人联军直面较量的北洋一系的军队,会最终战胜列强联军。
    可也同样没有人,会因此漠视它的存在。
    恰恰相反,由于东南互保的原因,仅仅能获得朝廷有限支持的前锋军,就几乎独自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这让上至文人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时刻在紧张地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一手打造了这支前锋军的滕毓藻,更让国人为之侧目。
    最关键的还是,前锋军的战绩可不是空口无凭地说一说,那样根本就没人会相信。
    几年前的甲午一战,北洋一系的的军队,在他们一向看不起的撮尔小国日本面前,都不堪一战,不仅陆军被日本人打得丢盔卸甲,丧土失地,费巨资打造的强大北洋海军,竟然几乎就被日本海军打的全军覆灭,最终还要割地赔款!
    甲午之辱,国人如今记忆犹新,如果再有什么人无凭无据地说,同洋人对阵打了胜仗,绝对不会有人再相信,至少杨士骧、张佩纶这些亲历过甲午之战的人,就绝对不会相信。
    可这个前锋军每战不仅宣称大胜,偏偏还每战必有照片实物为证,照片上往往几乎都是一眼望不到头,躺得横七竖八满地都是的联军尸体,这是造不得假的。
    甚至,你如果还不相信,他们还有缴获的数量巨大的各式武器照片,甚至还有日军的联队旗,以及老毛子、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的军旗照片为证。
    而且,那些军旗等物证实物还都上交到了朝廷。
    杨士骧、张佩纶这些人还清楚地知道,联军由于伤员太多,许多英、美、法、德的重伤员,大多都被运往青岛、上海、香港等地的租界医院医治。
    据说现在这些地方的洋人医院,已经被这些来自直隶的洋人伤兵占满了。
    这么大的阵仗,他们这些人怎么会不关注直隶的战况?
    李鸿章撇了两人一眼,继续说道。“今天一早,就接到张香涛的电报,他在电报中告诉我,那个滕兴甫,在太后和皇上西狩的当天,就率部赶至京师。”
    “而且,还就在当天,他不仅组织义和团,将被围困了数月之久,甘军和义和团七八万人久攻不下的西什库和东交民巷,一举拿下。”
    “滕兴甫还在当天,拍出万余精兵至阳坊救驾,击杀联军近万马队,他还马不停蹄地亲帅所部,在外城广渠门、东便门内,以及内城齐化门内外,一举消灭日军两万多人,美、英联军各六千余,沙俄军队三千余人,还生俘英、美两国官兵三千余人。”
    虽然最近听到的关于前锋军的消息充斥于耳,可李鸿章的话还是让两人惊得张大了嘴巴。
    如果李鸿章所说的都是真的,那可就是一战剿灭了三万多联军,这样的战绩,如果放在甲午时的辽东,那已经可以宣告甲午之战战胜了,至少也是陆军战胜了日本人。
    对于张之洞比他们更早得知消息,他们并不感到奇怪。
    虽然电报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受到朝廷重视,可修电报线路是要钱的。
    因此,直到如今,包括汉口在内的南方省份,同京师的电报往来,还是要通过上海和天津中转。
    而中原和四川、陕甘地区的电报线路,则是以汉口辐射向周边。
    北方有保定联通太原、西安的电报线路,只不过这条线路是由商人集资修建的,故而也被称为商线。
    虽然现在联通京师的电报线路,全被义和团毁掉,可通过快马传递,汉口得到消息要远比两广快的多。
    只是,这可能吗?
    杨士骧和张佩纶互相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怀疑之色。
    两人的神情,李鸿章自然都看在眼中,李鸿章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不甘说道。
    “张香涛不会撒谎,他那里新开办了一家叫做《大公报》的报馆,在报纸上刊载了许多照片。”
    “这些照片里,不仅有城内外战场上的照片,以及被大火烧毁的西什库的照片,还有那些以窦纳乐为首的洋人公使,以及使馆区洋人士兵投降后,走出东交民巷的照片为证。”
    李鸿章走回桌案前,拿起一张写满字迹的的电报纸,在手中扬了扬,“甚至还有数千名被滕兴甫俘虏的英美联军的照片,这是假不了的。”
    李鸿章小心翼翼地放下手中的电报,脸上满是落寞地负手立在书案前。
    “况且,我了解这个滕兴甫,此人是《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批步兵科毕业学生,甚至他还主动修习炮术,成绩极为突出,这才被老夫力排众议,在去德国学习军事的五个名额中,给他留了一个位置。”
    “只是此人虽然很有才气,但也颇为自负,甚至有些自命不凡,自从回国后,就极力推崇德国军事,对北洋军中诸事大加鞭挞。”
    “老夫也曾试着将这个滕兴甫安置军中,可他不管在谁的麾下,都呆不长久,最终只好回到武备学堂,接着做他的教习,一直明珠暗投。”
    说到这里,李鸿章忍不住以手抚额。
    “老夫也一向自以为有容人之量,甚至也自负眼光独到,在识人用人上不拘一格,可没想到,在这个滕兴甫身上却看走了眼。”
    李鸿章叹息一声说道,“在这一点上,老夫还是比不得荣仲华和裕禄两人。”
    “如果此子能早些得到启用,也许老夫就不必受此奇耻大辱,也不会沦落到被人赶出北洋的地步.”
    看到李鸿章一双有些昏的眼中,已经隐隐有泪光闪现,张佩纶忙站起身说道。
    “中堂。”
    在外人面前,张佩纶一直称呼李鸿章为中堂。
    “不管怎样说,滕兴甫毕竟出身北洋,又蒙中堂推荐去德修习军事,也才会有今日之荣,中堂万不可妄自菲薄。”
    杨士骧已经明白了李鸿章突然明确态度的原因,想了想说道。
    “中堂,据下官所知,滕兴甫在被裕禄简拔之初,手中只有一营兵,虽然收编了一些绿营和部分武卫前军的部队,可大多数还是他招收的新兵为多,听说他还收编了不少义和团的人。”
    “这些人战斗力.”
    杨士骧应该是想说绿营和武卫军的战斗力,同列强联军相比不行,可他似乎觉得这有贬低北洋之嫌,所以及时收住口。
    杨士骧继续说道,“滕兴甫成军以来,连番鏖战不休,又无武器弹药供给,经过两个多月激战,他手下的精悍军兵,估计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京师这一战如果是真的,消灭了三万多联军,即便有甘军和城内义和团协助,这一仗过后,他们此时估计也是元气大伤了,恐怕难以再同洋人周旋下去.”
    杨士骧虽没明说,可李鸿章听得出,杨士骧这是再告诉他,指望滕毓藻战胜洋人是不可能的。
    另一层意思还是要他应该考虑和sw联合,继续推动两广独立。
    李鸿章暗自摇头说道,“按张香涛的说法,甘军和宋庆、马玉昆两人所帅武卫军已经随太后离开,城内只有两千余甘军,义和团大概还有七八万人。”
    “只是他们的战斗力有限,打这样的大战,他们根本插不上手,此战完全以滕兴甫的前锋军为主,据说滕兴甫只伤亡了六七千人。”
    李鸿章再次重重叹息道,“据张香涛所说,滕兴甫的前锋军应该有三四万人,除万余奉太后之命去阳坊等候护驾,所余三万多人全部参战,最终伤亡仅六七千人。”
    “伤亡仅六七千人?”
    “这个滕兴甫难道是神仙,能撒豆成兵,随手就变出一群天兵天将来!杨士骧震惊地张开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张佩纶忽然面露喜色,满怀期待地看向李鸿章。
    “中堂.”
    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