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351.第351章 君臣斗心

      太极殿东堂。
    朝臣议事的时间已经过去,皇帝元恪留下几位大臣及门下省的心腹文官,接下来要议伊阙山石窟的营造,太学石经的找回、修复,及城北的北郊祠、城东迎春祠等礼制建筑的重建。
    大臣有八人,分别是太师元勰、太傅元详、车骑大将军元羽、禁军统帅于烈、司州牧元嘉、解雍州刺史职刚返回洛阳的任城王元澄、才接替尚书令职的穆亮、尚书左仆射源怀。
    门下省有四人,分别是三名侍中元怿、元晖、甄琛,及黄门侍郎尉窈。
    元晖、甄琛负责这次的议事记录。
    尉窈则在天子跟前侍奉笔墨。
    众臣正对崇儒尊道表达各自的想法时,殿外值守的于忠把寿春营武官带进来,报信的武官满身土尘,痛哭禀告:“仪同三司王肃将军……病逝!”
    什么?!
    殿中之人几乎全瞠目错愕!
    连呼吸也霎那凝滞!
    至于这些人里谁的确在惊诧,谁早预测王肃有此结果,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不管假意还是真的惋惜王肃,这种情况下仍一心二用,窥视皇帝是何反应的元勰与元澄,堪称两只老狐狸。
    因此,他们没错过皇帝和尉窈相互传递的一眼。
    老狐狸心奇不已。
    天子嘛,多思多虑正常。
    可尉窈是怎么回事?能在这个间隙接住皇帝的一眼,如果不是巧合,那可就有意思了。
    皇帝哀痛王肃之逝,无心继续朝议,臣子们告退。只有尉窈暂留,归整文书,清洗笔墨。随皇帝一个手势,进来侍奉的宦官、侍卫止步,退回到门口位置。
    “王肃一死,六辅废三。”元恪烦闷不已,王肃突然病亡,打乱了他要除掉元详的计划。
    他原本筹划年底以前“六辅剩三”,但剩下的该是元嘉、元澄和王肃。
    结果王肃命短,成了三废辅之一,那么别说今年,就算明年,他都不能杀元详了,即使收集对方足够多的罪证!
    不然他才即位两三年,病死二辅、再杀二辅,加上北境数州的大旱灾,朝野上下将怎么看待他这个君王?到时谁都替他背不了暴虐寡德之责!
    早知如此,真不该把王肃调去寿春。
    如今的尉窈不需皇帝把话讲透,就能悟到皇帝在忧心什么。
    皇帝不想背恶名,有话不明说,她不行,必须明述对策,还得小心措词,避免“诛、杀”等狠毒字眼。
    “陛下勿忧。今年不能‘逐’元详,明年未必不可。臣荐二人入朝,或可引为助力。”
    元恪:“谁?”
    “陛下的舅舅高肇、高显。”
    元恪面上无喜怒,甚至看不出任何情绪,他看着尉窈道:“细说。”
    尉窈边思量边回答,为了把这种突然遇到难题,斟酌而答的姿态、表情做自然,她对着铜镜练习过上百回。
    “高肇、高显为文昭皇后的兄弟,是陛下母家的长辈,理应赴京封公授爵,并被陛下信任,授以要职重用。”
    “入朝即恃宠,自有世族、朝臣察觉风向而依附。如此,便可分元详把持朝政之权,降低他宰辅之首的地位。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控制朝野舆论。”
    “臣再荐一人回京,冀州刺史……高阳王元雍。此举是为了防备高肇、高显初拜高官,短期内被世族嫉妒,尤其元详势力的排挤。元雍也是陛下的叔父,他回京,理应任元详空出的司空职,或元禧空出的太尉职,如此,可再分走部分曹署的庶务,令元详积蓄势力更加困难。”
    “这期间,臣和王显多多搜集元详的谋逆证据,以备随时使用。”
    尉窈说完,沉稳里带着恭谨,等待皇帝准许或斥责。
    谋士的效忠,不仅颈上悬刀,脚下也如履薄冰。她已经走上这条路了,再难都必须向前闯!既然前世知晓的大奸臣高肇迟早得入朝专权,不如由她提出主意,让对方早来。
    要是来晚了,困难处境都由她受了,然后由着高肇一族的势力来享福吗?
    “可。”元恪点头。
    尉窈的谋臣路,险险又迈前一步,她揖礼告退,即使背对着皇帝,即使出了东极堂,也不敢显露分毫的轻松和志得意满。
    高高在上的天子确实注视她背影。寻找舅舅和其家人,并护送来京的命令,他只秘密下达给王显,如果顺利,应该在来洛阳的路上了。他的本意仅是抬举母族姻戚,却因王肃突然病死,舅舅一家成为对抗元详必须使用的棋子。
    “尉窈。”元恪不得不承认,刚才的某一息,他忽生杀掉此女的念头。
    因为她的应变能力,超越了他!
    让他心生危险。
    然而又一想,她献的计策条条清晰,目的明确,不藏不掩,这不正是心腹谋士该做的么?
    倘若他容不下尉窈,身边尽是甄琛、元晖等能力不足,谄媚有余之辈,恐怕很快就回到即位之初的艰难,自己独行,如履薄冰。
    “尉窈。”
    这次的轻念,皇帝语气里已无杀机。
    次日,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联合太师、太傅共商共议对君王母家族人的爵位册封。
    调元雍来京的诏令很快送往冀州,整日醉酒虚担司州牧官职的元嘉适时清醒一天,荐一名叫郦道元的罪臣担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同时发出的诏令,还有宗室大臣元珍升平东将军,急赴寿春大营的任命。
    朝廷对王肃的后事定下礼仪安排后,方告知陈留长公主和王肃的子女。
    元贞君久坐出神,直到天黑,才有心情稍稍饮食。
    保母窦氏与侍女符庄担忧至极,一直陪伴在侧。
    元贞君:“我以为和他夫妻缘浅,早想开了,没想到还是难过。现在才觉得,异地相隔,总也不见,好过无法再见。”
    她捂住脸,终于哭出声。
    窦氏陪着哭。
    符庄理智,提醒道:“长公主明日去延贤里一趟吧,王肃将军的次女、幼子,名义上仍称公主为嫡母,不能不管。而且那边府宅的下人,也需公主管束,莫在这种时候做些奴欺主的蠢事,到时损的是公主的名声。”
    有事情做,令元贞君的伤心分神。
    城南劝学里的文雅精舍。
    谢挚得到前夫病故消息时,又晚一天。
    她拿出当时王肃还她的手帕,上面绣有四句诗……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
    “针是贯线物,有眼,空心。”
    谢挚烧掉此帕,一滴泪都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