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111.第111章 无限制的猜忌,才是大唐最大的妖风

      【其实啊就是元帅换了个名而已,简直是自欺欺人啊。】
    【虽然这次没让郭子仪当总指挥,可郭子仪一点没闹情绪,率领本部兵马率先渡过黄河,进攻获嘉,大胜,杀敌4000。】
    【接着进攻卫州,安庆绪派出七万叛军支援,郭子仪又大胜,还顺手击杀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
    【安庆绪被赶至邺城,走投无路的安庆绪只好给远在放羊的史叔叔,也就是当年和他爸爸安禄山一起起兵的好哥们史思明写了一封求救信。】
    【大家是不是都快忘了史思明了,话说唐军叛军决战两军时,史思明又在干什么呢?】
    【当时郭子仪撤出河北去灵武秦王了,便把名将李光弼留在了太原对付史思明。】
    【郭子仪攻略两京的这段时间,李光弼和史思明也没闲着,双方交战也是如火如荼。】
    【后来郭子仪克服了两京,史思明觉得叛军大势已去,果断放弃了安庆绪,带着范阳河北地区的叛军一起投靠了大唐。】
    【可仅仅一年以后,史思明就又反了,这次他是安庆绪和大唐的队都没准备站,人家自立为王了,号称大燕圣王。】
    【当大燕圣王史思明收到自己前哥们的孩子,他的好大侄儿安庆绪的求援信时,马上出兵赶往邺城。】
    【他可不是来救安庆绪,他只是想近距离观战,等到唐军和安庆绪两败俱伤时,当那个离得最近的得利渔翁。】
    【作为和史思明征战多年的宿敌,李光弼太了解史思明了,所以他向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打申请,请求派他去拦截史思明南下的大军,这样能给唐军攻邺城争取些时间。】
    【古语云,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公公鱼朝恩也是如此。】
    【面对李光弼请求,鱼朝恩表示大可不必,我二十万大军拿下个小小的邺城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必然结果。】
    【邺城久攻不下,一打就打了半年,邺城断粮了,城头百姓也跟着遭了殃,甚至连墙上的泥土和马粪中的纤维都吃,老鼠更成了珍贵物资。】
    【一只老鼠要卖到4000钱。】
    ……
    “造孽啊……”
    “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奸臣无能,害死百姓,这该死的鱼朝恩!”
    “对,都是大唐的子民,早日拿下邺城,百姓也能少遭受些苦难。”
    “依我看,此事狗皇帝李亨也有份!”
    各朝百姓议论纷纷,这些当官的只顾自己威风,几时想过百姓的处境?
    秦末。
    韩信望着此景不屑一顾,后世将领,竟被一宦官掣肘,何其可悲!
    与其虚与委蛇,保全自身,他韩信宁愿一意孤行,让三军将士少流一些血,让百姓少流一些血!
    ……
    【就在邺城叛军快顶不住时,史思明向唐军出手了。】
    【史思明让他的燕军全都换上唐军服装,唐军是九镇联军协同作战嘛,队伍多人杂,再加上缺乏统一协调,史思明的燕军大摇大摆的就走到了唐军的后方,切断了唐军的运粮路线。】
    【唐军很快就断粮了,军心溃散。】
    【史思明觉得时机到了,在邺城和唐军展开了决战。】
    【这时啊,又一场黑天鹅事件发生了,战场突然刮起了大风,唐燕两军吓坏了,辎重盔甲都不要了,纷纷逃窜。】【九大节度使中,只有郭子仪还算冷静,他怕叛军趁机攻取东都洛阳,带着本部兵马退守河阳。】
    【其他各镇节度使,也纷纷各回各家了。】
    【听说朝廷的大军跑了,东都的老百姓们慌了,叛军不会又要来了吧,于是纷纷逃出东都。】
    【不得不说,安史之乱期间,东都百姓是真的惨,被折腾最多的恐怕就是他们了。】
    【大唐一年多时间才攒下的家底,举全国之力展开的大决战,就以如此奇葩的方式收场了。】
    【皇帝李亨很失望,谁的责任呢,郭子仪不是功劳最大吗,就你背锅呗,于是郭子仪被解除了所有的职务。】
    【这个临危受命,立下大功,年过六旬还在前线拼命的老将军,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赶出了军营。】
    【这一走啊,不出意外就是诀别了。】
    【郭子仪都这岁数了,哪还能有机会再回军中呢?】
    【跟随他出生入死的朔方将士们拦着他,不舍得让他走,郭子仪只好骗众将说我不走,我就是去见个朋友,还回来呢,然后就匆匆忙忙的跑回了家。】
    【这次唐军的,失利是那股妖风的责任吗?当然不是。】
    【其实从安史之乱开始,大唐的皇帝和将领,汉人和胡人,文臣和武将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彻底的崩溃了。】
    【无限制的猜忌,才是大唐最大的妖风。】
    ……
    “这样看来,后来的北宋建国,赵匡胤会杯酒释兵权,终宋一朝重文轻武,也就不难理解了。”
    诸葛亮惋惜的摇了摇头。
    司马懿违背誓言,谋权篡位导致后世君臣相互猜忌。
    玄武门之变令李唐父子相疑。
    安史之乱造就上层信任崩塌,这股妖风甚至一直吹到宋朝,君王武将相互忌惮,终宋一朝对外屡战屡败,最终亡国。
    一路走来,似乎每个朝代都在汲取前朝教训,试图规避掉导致前朝灭亡的一些因素。
    可想要规避这些因素的同时,又会酿成新的难题。
    而诸多君王只是一味的守成,长久以往,只会令朝局积重难返。
    若等不到不世之才铁血改革,王朝末路近在迟尺。
    ……
    【咱们再来看看叛军这边,邺城大战之后,史思明直接砍了好哥们的儿子安庆绪的脑袋,理由是当年你杀了你父亲,我的好哥们安禄山,简直是猪狗不如,留不得你。】
    【安庆绪死后,史思明理所应当的成了叛军唯一首领。】
    【六个月后,史思明亦如当年安史之乱刚爆发时的安禄山一样亲率十万大军从范阳出,一路南下,剑指洛阳。】
    【李亨气不活了,这是又重来一次安史之乱吗?这叛乱怎么还没完没了了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