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779章 爱子心

      海棠在出发去车站的路上路过了老六阿哥家里,领着百岁和安康又去辞别乌雅氏。
    这次乌雅氏显得很高兴,盘腿坐在榻上,看着海棠跪在脚踏上辞行,她往前挪了挪,抱着海棠的头说:“你出去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去我的这些孩子也就你不在我跟前,我心里惦记你。可要把自己照顾好了,夜晚最好不要再急着赶路了,饮食要洁净,宁肯一顿不吃,也别吃不干净的东西。穿衣服一定要热了减衣服冷了加衣服。”
    海棠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放心吧,不会再出事儿的。”
    老太太恋恋不舍,抱着海棠的脑袋不断摩挲她的头发,迟迟不肯松手。
    还是百岁在一边劝着,老太太才松开手,海棠带着人离开了。出门后老六福晋送海棠出去,就说:“你上次出事儿把老太太给吓着了。”
    海棠点头:“额娘年纪大了,要是再有下次你们可要瞒着点儿。”
    “诶……”
    “嫂子我是说万一,您放心吧,我这个人福气大,每次都是逢凶化吉。”海棠说到这里,对着老六福晋微微颔首:“嫂子,老太太年纪大了,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您多哄着点就是了。这一段日子辛苦您了,回头给您带厚礼回来。”
    “什么厚礼,你说这话就是寒碜我呢,孝敬老人是我该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放心吧。”
    海棠退后了两步,嘴里说着“留步”带着百岁和安康兄妹两个出去了。
    出门后等车启程,到了车站,这次换成了崭新的车,随行的官员和侍卫们都已经上车,蒸汽机冒着白烟,白烟在整个站台上弥漫,就等着海棠上车了。
    海棠和送行的人又辞别了几句,带着百岁和安康一起上车。
    这一节车厢分成两部分,只听见靠帷幕分割,一部分是海棠安康带着侍女们起居的地方,一部分是百岁和扎拉丰阿带着太监们起居的地方。
    因为有上次的教训,这次其他车厢里的侍卫们配备了最新最小巧的手铳,还有各种环境下应急用的物资,比如说毯子,食物,密封的蜡烛火石等等。
    火车启动,轰隆隆开出了这站。
    弘杲看着火车走远了带着人回西郊交差。他先去了圆明园,这时候弘晖就站在圆明园的农田旁边,麦子成片倒伏,只有偶尔两三处显得顽强一些,还直愣愣地立着。
    弘晖忍不住叹口气,看来今年要开仓放粮平抑物价了。
    这时候弘杲来了,看到弘晖一个人站在田间路上叹气,就走来说:“大哥,已经把姑妈送走了。”
    弘晖再次叹口气:“怎么说话呢,是送上车了。送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人不行了让你送走了。”
    弘杲笑起来:“是,是弟弟口误,把姑妈和百岁侄儿都送上车了。您这是对着麦子发愁呢?”
    “是啊,本以为今年风调雨顺,没想到临到头起了一场大风,京畿各处都报告说大片麦子倒伏,河南河北也有很多地方没能幸免。愁人啊!”
    “老话说庄稼不收年年种,而且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粮库里面养不了老鼠,现在粮库里面堆得满满的,就是今年绝收了,也能养活起百姓。你就没必要发愁。”“话是这么说,要真的绝收了老百姓买粮食的钱从哪儿来?就算是赈灾,到时候也要防止有人偷卖赈灾的粮食,闹出来又是一起子是非。天下的事情真的是多如牛毛,每一件都要慎重对待。朕对于这些倒也不是太在意,最要紧的是朕心里不好受,皇阿玛走的时候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可是朕当家的第一年就开始动用家底了。这让朕生出些内疚,更让朕觉得不如他老人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今年用了,明年补上就是,又不是年年如此。而且仓库里那些粮食也该拿出来倒腾一下,就怕放的时间久了不能吃,要是不能吃那才是浪费呢。”
    “你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走吧,回书房去。”
    两人在小路上走着,弘杲就问:“过几日就是皇阿玛一周年忌日了,百岁跟着去了关外,谁主持祭祀?”
    “朕去吧,要动用库存粮食,朕心里面过意不去,打算亲自向他老人家请罪。对了,祖母的陵寝你收拾得怎么样了?”
    “哦,刚确定了地面上的图纸,至于地下的,已经开始挖了,按照泰陵的规模减去一等,水泥砂浆都已经运到,年底大概能把地下的部分给修好。”
    “嗯,上点心。”
    这时候在皇后的寝宫,她额娘来请安,母女两个正在说话,此时外面通传说永琨来了。
    费莫家的老太太赶紧站起来,永琨进来请安后面对着要拜下去的外祖母赶紧扶着,亲热地把她送回去坐着,热情地问候起她和外祖的身体来。
    费莫家的老太太恭恭敬敬回答完了,含笑坐在一边看他们母子说话。
    费莫氏问:“你怎么这会儿来了?有事吗?没事回去读书,要不然你老子问你答不上来,少不了挨一顿捶。”
    永琨就笑着说:“书上的都已经看过了,随便皇阿玛问,无论他问什么儿子都答得上来。这也是听说外祖母来了,特意来见见。”
    费莫家的老太太笑着说:“二阿哥,读书是正经事,您想见老妇只管派人去说一声,老妇随时能进来,万不可拿读书的时间来见亲戚。老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见读书的光阴难得。”
    永琨笑着说:“您人家说得是,那您就多坐一会儿陪额娘说话吧。”说完站起来眼看着要走,突然之间像是想起了什么,永琨就拉着费莫氏的手:“额娘,儿子突然想起个事儿要求您。”
    “什么事儿?你读书的事不用说,我是不当家的,这要跟你阿玛商量。”
    “不是读书的事儿,就是今天大哥走了之后,我突然间想起来过不久收了麦子就是先帝的忌日了。可是大哥突然去了关外,祭祀的事儿谁来主持?”
    费莫氏想说“你大哥不在,那就你顶上呀”!
    然而话到了嘴边这句话没敢说出来,因为祭祀是大事,又不是普通人家,老大不在家让老二去。老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虽然这话特别老,祭祀也没那么重要了,但是对皇家来说,谁去祭祀传递出来的是不一样的意思。
    费莫氏可不敢这么轻易许诺,就说:“你操的心也真够多的,这事儿自有你阿玛操心,去读你的书吧。”
    永琨答应了一声告辞离开,费莫氏心里面盘算着等中午皇上来了问一声,要是皇上派其他几位爷去,看情况要不然就推荐永坤过去。
    费莫家的老太太看着外孙的背影从院子里消失,忍不住心头狂跳。都说人老成精,虽然这一位老夫人还没到人精的地步,但是也能察觉出这位外孙的心思。
    没心思他问这事干吗?怎么不见他的两个弟弟过来打听?这种事情谁关心谁惦记才会谁留意。
    费莫家的老太太看着低头思考的闺女,不知道该说什么合适,忍不住问:“二阿哥这一段日子不读书了吗?”
    她也是听说过尚书房规矩严苛,别说逃课了,就是走神了也有伴读被骂。能这么随意进出上书房的是能被允许不用去苦读的皇子皇孙。
    疏不间亲,哪怕是亲母女,也要衡量一下是母女感情更深,还是女儿和外孙之间的母子感情更深。反复衡量之下,这位老太太没说什么,而是忧心忡忡地回了家。
    费莫家的承恩公也就是百岁他们的外祖父在家里倒腾他养的那些葫芦。看到老妻回来随口问了一句:“怎么样?娘娘气色还好吧?”
    费莫家的老太太赶紧把人打发走,衣服都没换,急切地说:“我瞧着衣食住行都挺好的,人养得也圆润,脸皮子白里透红,日子过得舒心。”
    “那就好!”别说女婿是皇帝了,就是女婿是普通人,能把闺女养到这份上已经是个好人了。
    “好什么呀!”老太太急得快哭了:“她就是好日子过多了,或许……也是咱们家孩子笨。”
    说着就用手捂着嘴在老头子耳边说了几句。
    老头子问:“真的?”
    “嗯!”
    “我就怕这是李承乾和李泰旧事。”
    费莫家的太太读书不多,他也仅仅知道兄弟相争不是一件好事,忍不住问:“李承乾和李泰是谁?”
    “李世民的儿子!”他转身看了看,看到旁边有一根手腕粗的木棍,这是等会儿他打算晒葫芦的棍子,转头跟老太太说:“若是有可能请她出宫一趟,若是没可能你再进去跟她说一回,要是你进宫,我教给你话,你学给她听”。
    老太太还有一些不明所以,就看到这老头子抄起木棍,对着自己的左臂狠狠地砸了下去。这一下把费莫家的老太太吓得叫了起来。
    老头子疼得直抽气:“你别叫,你就说我被葫芦棚子砸断了胳膊,快去报信儿,让宫里知道。”
    弘晖中午来皇后这里吃饭,做好之后,把擦手的毛巾递给了宫女,问道:“岳母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没有,就是俩仨月没见了,进宫请安。”
    “她和老爷子身体如何”?
    费莫氏把饭捧着放到他跟前:“都好,听说我阿玛最近在倒腾葫芦,我额娘说他养了一院子的葫芦,都是些什么蚂蚁腰,胖墩儿,前几天捡了几个好的出去跟人比斗,结果被人家的八宝葫芦给杀了威风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后弘晖听了忍不住笑起来,觉得他的岳父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头,颇有一些知足常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