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似当年
十一上午去找雍正就是想说一下新版蒸汽机的事情,但是雍正没空,他有空已经是两天后了。
如果是种地的机器有改进他会非常热心,其他方面就兴趣不大。听说这次能让船的速度更快载重更多,他也没太高兴。
他跟来辞行的莹莹讨论这件事,雍正和莹莹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只想着速度快一点你能赚得多一点,可是朕要考虑的就多了。你比如说河道衙门的那堆旧船怎么办?”
“这简单啊!到时候整修一下,若是看得过去的就一块卖了。如果是木头都已经腐烂不堪大用,就把机器拆下来单独卖机器。您放心,我肯定能卖出好价来。民间百姓会买的,他们也知道这东西好用。”
雍正说:“朕知道,可是一些靠摆渡做小本生意的百姓则是被甩得更远了,能吃下河道衙门旧船的都是大商号,对小本经营的百姓呈现出碾压之势,长此以往小本经营的百姓怎么办?朕忧虑的是这个。罢了,你先走吧,这事儿朕和你说不到一起,等会儿新船的事儿朕和你十一舅舅说。”
莹莹就站起来准备离开,在走之前跟雍正说:“舅舅,这么久了,您不想出去看看吗?您在这里坐着,虽然知道天下消息,但是都是听到的,不想亲眼看看吗?”
雍正他是个宅男。
他就说:“朕还是待在圆明园吧,出去一趟人吃马嚼要花费很多银子呢。”
莹莹就很不理解,明明国库里有银子啊!就算你不想用国库的银子,难道内务府这些年就没攒下钱来?
内务府作为捞金小能手很有钱,内务府里面有皇家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完的绫罗,自然也有堆了很多库房的银子。要不是因为绫罗够多怎么都用不完,也不会有人挪给江南的富商应急,广储司的官员本意是先挪用,回头补新的就是,后来是被抓了现行导致大难临头。
用一句谚语概括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库这条大河有钱,内务府和民间这些小河都是满的。而且在康熙朝的时候,国库和内务府谁是大河不好说,很多时候国库都没内务府有钱。
这十年来雍正个人财富积累到非常可观的地步,担心花钱这个理由除了证明他抠门之外没别的用,不能让大家信服。
莹莹说:“这样吧,我给您想个法子,我去找兄弟姐妹们,大家给您凑钱,您出巡一趟怎么样?”
雍正忍不住说:“你们才有几个钱?别捣乱啊,朕不出去。”他也没抠门到花小辈钱出巡的地步,要真的这么做了,他作为长辈还要不要脸,这张老脸往哪儿放?
莹莹就说:“您就真不想看看您治理下的大好河山?而且现在出门也没以前那样劳民伤财,以前是一步一步地走出去,现在您坐火车,两天就是千里路,坐着就行,别说劳民伤财,您路过了百姓都不知道。”
雍正没说话,他内心也想出去看看,听莹莹这么说,似乎坐火车也不错。主要是康熙有专列,他用了也就用了,这么一想连出行工具都是现成的,似乎有可行性。
莹莹接着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出去看一看,而且您也该到各处军港看看,也当着水军的面夸夸他们,人家可不是几十年前的水军了,现在也是水上霸主。他们的作用日渐突出,您不能当没看见。”随后莹莹趴在桌子上用手挡着嘴凑他耳边说:“您是站在船上阅舰,又不用您拉弓,只管看着就行,很安逸啦!”
雍正立即板着脸:“你这孩子,开你舅舅的玩笑是吗?没规矩。”说着就伸手揪着莹莹的耳朵,莹莹立即夸张地大喊饶命。
九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大喇叭,雍正四力弓的名头就是他们两个喊出来的,大家都说皇上不去木兰就是因为他用四力弓。
雍正数落莹莹几句才放手,让她赶紧走,走得慢了他生气。
等莹莹离开后,雍正也考虑了莹莹的话,他寻思着要不坐火车或者是船出去看看?
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日益壮大的水军确实有必要去看一看。
就在他思考这事儿的时候,十一阿哥来了。
雍正看他空手进来就问:“船你放湖上了?”
十一阿哥一脸懵:“什么船?”
“你不是说你改进了船用蒸汽机吗?”
“是啊!”
“你不做个小点的给朕看?”当初造办处就做了小模型放在畅春园的湖上给康熙看过,他以为造办处还会做一个小船给他看效果。
“我为什么要做小船?”
“没小船朕怎么知道你改进的船是什么样子的?”
“都说了这是改进蒸汽机,不是改进船啊!”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雍正问:“你就是空口白牙说你办成事儿了是吧?”
“也没有啊!改好的蒸汽机装在船上了,那船很大,能装一万石,园子里的湖面太浅也太小,跟个水坑差不多,所以要去外面的大河里试一试,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下个月六哥过完寿之后我和九姐姐出去,顺便带她散心。”
“你出去之前不先让朕看看吗?你不是要先做个一小船在圆明园的湖上跑一跑?”
十一阿哥无奈:“现在造办处那么忙,没时间造一个玩具来给你看!再说了,一个小船看不出什么,湖面太平静了,跑船的时候遇不到各种问题,那东西最后只能沦落成孩子们的玩具!”
雍正听了没言语,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下午弘晖来找他说话,他把正事说完就带着弘晖在园子里溜达。父子两个就聊起了莹莹的提议,雍正说:“秀莹说让朕出去走走,朕在想要不要去一趟山东检阅水军。”耳朵听到的和亲眼看到的不一样,就算是亲眼看到的,因为是在园子里看到的,和外面看到的还不一样。
弘晖笑着说:“莹莹当记一大功,能劝您出行的人必然是奇人。”
雍正就露出不悦来:“朕难道不知道出门?可是出门要花钱啊!当初朕跟着你玛法去江南,一路上花的银子跟淌水一样,那时候去一趟江南就要花掉国库十分之一的收入,这种花费朕到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弘晖说:“儿子说句您不爱听的,花钱是小事儿,稳定江南才是大事。那时候的江南可不是现在的江南,那时候民间怨气还很大呢。”
雍正点头:“是啊,所以圣祖爷巡视江南是非去不可。朕就在想,朕有必要出门吗?”
弘晖就说:“去一趟山东是有必要的,检阅水军意义非凡。想要做春秋时候的霸主,就要靠水军出力。”“你的意思是去一趟?”
“嗯,该去一趟,路过河南山东两地能观看民间风俗,察看当地吏治。一直以来都是说江南好,圣祖很看重江南,然而北方的河南山东两地也很重要。您若是到了山东,安徽、江苏的官员也会前来觐见,到时候再顺路视察河工,花一份钱干了好几件事儿,这钱没白花。”
雍正说:“让朕再琢磨琢磨,如果合适,就在收了麦子后去,朕若是收麦前去,这些官员都把心思放在朕身上,不会管民间收成的。”
弘晖点头。
雍正说:“先不要把咱们父子今日谈话说出去,朕要反复斟酌,再让内务府拿出个章程,算算花多少钱。”
弘晖忍不住笑起来。
雍正问:“你笑什么!”
“儿子笑您不舍得花钱。”
“哼,朕为什么不舍得花钱,还不是为了你这孽障!如今反而笑话你老子了。”
这时候父子两人正要下台阶,弘晖赶紧扶着雍正。弘晖说:“儿子确实是个大手大脚的主儿,您是知道儿子这脾性才攒钱的。儿子也是做阿玛的人,知道养儿的苦心,哪里敢为这个笑您,儿子笑是因为想到送您一份大礼,您八成不想收,可是儿子想送。”
“哦”雍正好奇起来:“明知道朕不收还送,是什么大礼?”
“儿子去年和阳弟做了个局,赚了些钱,刚才听您说去山东,儿子就想到送您一列车,一列火车。”
雍正皱眉:“你这是昏了头了,你知道火车多贵吗?朕可能只用一次,为这个花钱不值当的。让铁路衙门找干净的车厢给朕用就行了,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
“您听儿子说啊!去年莹莹不是张罗着卖火车头吗?那些火车头都卖出去了,唯独圣祖爷用过的留了下来,毕竟是圣祖用的东西,哪怕是放着也不能卖了。
然而造办处的人日夜改进,到如今蒸汽机已经改进几次了。圣祖爷那会是大规模铺开使用,这会是全国换新。如果康熙朝的火车头算是第一代车头,这时候换新的这一批就是第一代车头,这一批车头终究也有被卖的那一天,以旧换新,会出现第三批车头,您用过的东西子孙不会卖,到时候和圣祖爷用过的放在一起,再后来摆上第三代车头,这一代代传下去也不失为一种荣耀啊。”
雍正不是个追求荣耀的人,他说:“为了这个荣耀让你花上百万银子买车头不值得,到时候随便找个好点的放着是一样的。”
“您用过的东西子孙才不会动,随便的车头就会随便处理。
而且这也不是浪费,这车头您能用,回头姑妈叔叔他们出京,您也能恩准他们用,如此推算,到时候黄带子们出京再或者是钦差出行都能恩准坐这列火车,这是一种荣耀,不算浪费。”
“等等,”雍正反应过来看着弘晖:“火车那么贵,上百万的东西你说买就买了,你有那么多钱吗?你和弘阳你们哥俩在北边坐黑庄就那么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