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21章 贾谊

      第121章 贾谊
    【刘长死后,刘恒将他按照列侯的礼仪下葬,又把沿途的相关人员问斩,封其子刘安为阜陵侯,其子刘勃为安阳侯,其子刘赐为阳周侯,其子刘良为东城侯。
    但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
    十二年,民间有关于刘恒和刘长“兄弟不能相容”的歌谣流传,刘恒将刘长谥封为厉王,并按诸侯仪制为他建造了陵园。
    十六年,刘恒又封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并给了他们厉王时的封地,三分共享。
    而在这其中,又有一个人曾经进言,那就是贾谊。】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虽然对于文臣的态度也不过平平,但对于贾谊还是比较赞赏的:“贾谊,乃王者之佐。”虽然他不觉得“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认为刘歆这话有些夸大,但他认同刘向对贾谊的评价:“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赵光美等人同样对贾谊的英年早逝颇感惋惜:“若是贾谊能够放宽心态,总会得到文帝景帝的重用,一展抱负。”以汉家天子一贯以来对待于己有利、又有才华之人的态度,只要时机合适,怎会不用他?就算文帝不行,景帝还是会的。只可惜,他还是走的太早了。
    而日后不论是景帝时晁错的削藩政策,还是武帝时主父偃的推恩令,终归都是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理念的体现和延伸。
    唐朝,贞观年间。
    唐朝君臣对于贾谊同样不陌生,前面天幕也说到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也提到了贾谊。
    长孙无忌道:“文帝虽然未曾听从贾谊的话,坚持将厉王之子封王,但观其将厉王封地一分为三的行为,未必没有采纳贾谊之言的意思。”
    不然,若是当真怜悯厉王子嗣,想要给他们正正经经封王,又为何不给他们找三个正经的土地作为封地?何必要将厉王的封地一分为三?
    这样做,到底还是在为自己获取名望、维护刘氏力量的同时,削弱诸王的力量。
    【贾谊是什么人呢?
    有人说,“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李东阳),也有人认为“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而关于他的种种政论观点,同样被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就是他的《治安策》(管理员)。
    高祖七年,贾谊生于洛阳,少有才名,师从荀况学生张苍。刘恒登基后征召贾谊为博士,一年后就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他曾经对刘恒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后来,又指出私人铸钱导致币制混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建议文帝下令禁止。还建议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
    这些内容有些被刘恒采纳,有些虽然没有被刘恒采纳,却实际上被汉朝之后的君王所应用,甚至成了整个西汉统治的一部分。】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此时的贾谊已经从长沙回到长安,又担任梁王太傅,他的不少政治主张已经展示给了刘恒,也让刘恒大有收获。
    虽然刘恒确实没有采用贾谊的一些观点,但他对贾谊的评价同样很高,甚至有自己“不及”贾谊的想法。
    刘启看着刘恒,认真问道:“父皇,您对于贾太傅的建议很多是认同的,那……是因为时机不合适吗?”按照他对于他父皇的了解,天幕中贾谊的这许多观点,刘恒未必不赞同,但如今父皇也只是重视农业而已,其他并没有采用。
    刘恒揉了揉他的头,笑道:“有些事情,可能还需要你来完成。”如今的情况,未必适合做那些事情。
    当然,对于如今的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刘恒也很清楚。只是,确实不太合适。何况,太子看起来也是足以托付重任的,那么自己何必那么着急呢?
    汉朝。
    虽然没有被直接点名,但刘彻也感受到了其中这段话和自己的关联:别的不说,禁止私铸钱币,不正是自己再次确立的制度吗?
    为了能够更好地筹措钱财,推广朝廷的五铢钱,自己可是废了好一番力,反反复复六次改革,对任何敢于私铸货币的人采取死刑的处罚,并且对铜矿银矿等矿产都严加管控……
    这些举措,加上他御极多年所积累下的权力威望,才比较好地达成了他的目的。
    利益啊,私铸钱币带来的利益,可不是轻易能够放手的,特别是与其相关的联盟团体已经形成的情况下。
    汉朝初年。
    刘邦又灌了一口酒,对于贾谊的建议中那个改秦制的建议并没有太过在意。
    这确实是他这个开国君主遗留下来的问题,理论上,建立新的王朝后就应该制定这个王朝的礼制规则,但是他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秦朝的一系列内容,包括官职、衣着等等方面……
    但现在他有兴趣关心这方面吗?还真没有。
    倒是贾谊,刘邦不无惋惜地叹口气:“确实有国士之才,但年轻人啊,可惜了。”贾谊的能力有没有?有,从这几段话中能够看出来,不管是他本人的政治建议,还是后世对他的高度评价,都能够证明他的才能。
    但有才能,不代表能够实现,也不代表他能够就此登临高位、备受重用。怀才不遇之人还少吗?
    贾谊虽好,但年轻气盛,与当时刘恒所处的朝堂环境并不能完全合拍。而刘恒,这个儿子他之前不太了解,但现在看来,也切切实实是他的儿子。
    【刘恒时期,汉朝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刘邦、吕雉,直到刘恒,一直都致力于发展民生,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耕者有其田”之后,民间的矛盾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但这就够了吗?
    当然不是。用贾谊的话来说,那就是“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而这些令人痛哭流涕、长太息的事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自然是中央与地方诸侯,以及汉朝与匈奴之间。贾谊年少成名,对此自然也有着一番见解。在成为太中大夫后,他就率先对中央与地方诸侯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让诸位列侯都回自己的封地去。
    没错,这就是让周勃最终削去丞相之位,作为表率带头回归封地的政策。
    刘恒同意这个政策吗?相当同意,他克服重重阻碍,最终还是将周勃等人送回了各自的封地。
    而作为被克服的阻碍,贾谊自身也是其中之一——刘恒本想让贾谊领受公卿之职,但周勃等人因贾谊提议列侯归国的事情极力反对,“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贾谊升职的事情就被搁置,随后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再看一遍当初自己让列侯归国的过程,刘恒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藩王登基,这些人就是他的心头刺,让他晚上睡觉都不能安心。这样的情况下,他如何愿意让这些人长留长安?
    至于贾谊,“朕也是为了保全他,过了几年,朕不就又把他召回长安了吗?”就当时的情况,所有列侯都视贾谊为眼中钉肉中刺,是不死不休的敌人,他若是还留在长安,基本上难以全身而退,自己将他迁为长沙王太傅,也是让他远离漩涡、同时磨砺一番。
    秦朝。
    嬴政感到了些许糟心:“匈奴,也能是让一个王朝痛哭流涕长太息的问题?”这个汉朝到底有多贫乏困窘,连匈奴都成了心腹大患、说不定还难以匹敌的敌手。
    倒是那个“汉承秦制”,嬴政倒是基本确定了,汉朝、起码汉朝建立初期,对他大秦可以说是大半都传承了下去,没有多加改动。
    而汉朝这个王侯的制度,王国是能够起兵反叛的,但刘恒、贾谊都力求将周勃这些列侯赶往封地,那说明这些人并不能真正起兵反叛,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军权。
    这么做,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宋朝。
    朝堂上也有自认为怀才不遇、政治环境恶劣的人因着这“长沙王太傅”想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成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贾谊又被刘恒召回长安,与刘恒探讨鬼神的道理。刘恒依旧欣赏他的才华,但并没有再次重用、让他任职中枢,而是改任他为梁怀王太傅——当然,这相比之前还是更好一些,梁怀王刘揖是刘恒宠爱的小儿子。
    就在这一年,刘长反叛未果,而贾谊再次针对汉朝中央与地方诸侯的问题提出观点:诸侯王必须尽快处理,因为他们“疏者必危,亲者必乱”,与中央关系疏远者蕴藏危险,与中央关系亲近者则在孕育叛乱。
    那么,怎么处理诸侯王最好呢?喊打喊杀是不好的,不说这对于军队力量的需求,这样的行为本身就会对皇帝的名望造成负面影响。皇帝必须仁德孝友,对手足、功臣挥动屠刀可不行。
    对此,贾谊就提出了一个昭彰恩德的方法: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汉朝初年。
    刘邦一拍大腿,满目赞赏之意:“此子之法甚妙!”这样给诸侯的子嗣封王封地,难道不正是皇帝的恩德吗?如果给王侯的子嗣加以封赏,还不是仁治,还有什么是仁治?
    而这样的方法还不必朝廷流血牺牲,兵不血刃就能够夺取诸侯王的权力。这就是堂皇正道啊!
    至于说这些被割裂出的诸侯们,是否会联合起来反叛……他们要是能够谈好各自的利益分配、又有这样的决心,那就根本不会走到被“众建”的地步。
    何况,通过这样的分割,各个诸侯的力量已经被进一步压缩了,若是这样,中央还无法应对,那还不如趁早退位让贤——若是不削弱这些封王,大汉估计早就没影了。
    “只是,乃公现在还是应该用乃公的方法。”刘邦叹道,虽然这个方法很好,但如今大汉初期,有些事情还是要他用他的办法才能够处理。
    所以,这样的举措,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去应用吧。
    反正,他的继承人可没有问题~
    明朝,洪武年间。
    作为后来的王朝中,难得有正经封王的朝代,朱元璋对于有关贾谊的这些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在场的皇子大臣们也都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看起来丝毫不受贾谊那句“疏者必危,亲者必乱”的话的影响。
    笑话,万岁/爹当时决定给皇子们封地封王,是经过了一番慎重考虑的,对于种种封王的隐患自然也有所注意,对此也有着各种预防的手段。
    别的不说,单论朱标,就足以让这些镇守边疆的亲王们听话,而不是自己谋划反叛;而若是中央出了各种问题——比如朱允炆那样,对于大明而言边疆亲王造反勤王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起码理论上能够造反成功的总有两把刷子。
    最关键的是,朱元璋虽然封了亲王,但也在限制这些儿子们的力量,军队人数有限、亲王们的财物粮草同样依靠中央……
    【但是刘恒并没有采纳贾谊的这一条建议。
    或者说,在刘恒在位期间,总体而言,他对待诸王、主要是刘姓诸王,还是持有一种宽容、扶持的态度的,纵容刘姓诸王的力量逐渐发展。
    当然,这和他当时的政治环境同样有关,但不论如何,他的纵容确实使部分诸侯王的力量壮大、野心壮大,也加深了其后的景帝刘启削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贾谊对于诸侯王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建议则是在梁怀王死后。此时,刘恒的儿子除去太子刘启外,刘武为淮阳王,刘参为代王。
    贾谊认为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因为刘恒和刘启能够倚仗的只有淮阳和代地,淮阳太小,而代地又毗邻匈奴;于是他建议刘恒立一个梁王,或者把代王迁到此处;并扩大淮阳和梁国的封地,让这两个封地能够连成一片,作为长安天子的屏障。
    刘恒最后把刘武迁为梁王,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刘武在刘启在位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