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第459章 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
第459章 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
时间进入三月份之后,各手机厂商也陆续开始了行动发布手机。
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到七月份,这四个月里是诸多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手机的重点时间段。
而且除了智云以及水果这两家外,其他手机厂商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里发布他们的主打的高端旗舰机型。
之所以截止到七月份,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避开下半年八月份以及九月份这两个月……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在八月份发布,水果的新旗舰则是在九月份发布。
每年的这两个月都是智云和水果的新款旗舰级在全球厮杀的最惨烈的时候,这两家公司的新产品的各种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将会彻底掩盖其他手机厂商新产品的声音。
水果的威胁都还算是好的,现在的水果手机已经走向颓势,不复往年的强势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这可是年销量两亿多台的超级爆款,每年八月份的发布会开始之前,新款s系列手机的各种消息就会满天飞,等正式发布后更是全球媒体界的狂欢。
最关键的是,这些媒体界的狂欢还不是智云集团出钱购买流量……而是各大媒体为了吸引人们关注的流量自发报道,智云集团每年的广告营销费用其实很低的,很少打广告。
因为智云新款s系列手机,本身就是当时流量的巨大保障!
在极度强势的智云s系列手机面前,即便是水果现在也不敢在八月份里和智云玩正面竞争,而是选择延后一个月到九月份发布新手机。
他们试过同月份里和智云s系列一起发布新手机,来了一场正面碰撞……碰的那叫一个头破血流,销量老惨了,后来水果就彻底放弃了和智云s系列手机同时期发布正面竞争的想法。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在上半年发布,同时也不可能在下半年里延后太久发布,所以最终就逐渐把发布时间固定在了九月份……和智云s系列的发布时间间隔一个月避开了巨大的正面冲击,同时依旧可以抢夺秋季的主要市场。
而其他手机,哪怕是智云自家的a系列以及c系列手机就没这个勇气了。
最后迫使智云集团把这两大系列的手机放在了春季发布会上进行发布,早期的c系列以及a系列,可是在s系列发布后的一个月,也就是九月份发布的……但是下场可谈不上好。
由此可见智云s系列手机的巨大杀伤力。
每一次新款智云s系列发布后所掀起的巨大浪潮,会淹没一切竞争产品……不仅仅会杀伤其他厂商的手机,连自家的a系列以及c系列也无法避免。
所以,一年十二个月里,八月份是发布新手机型号最少的一个月份。
智云s系列在此,谁敢放肆?
但是其他手机品牌的高端旗舰或主力机型总是要发布,同时也要考虑淡季旺季啊,因此部分机型选择了九月份或十月份,还有部分机型则是选择了上半年三月或四月份、五月份这两个时期,其中又以上半年发布的最多。
导致大量手机选择上半年发布的原因除了市场竞争因素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芯片产能问题!
除了智云s系列以及水果新款手机外,其他机型,包括智云集团自身的a系列手机,威酷电子的小蓝max系列这些手机,都要在次年初才能获得去年发布的新工艺制造的芯片。
去年智云微电子以及台积电推出了等效十纳米工艺后,这两大芯片制造厂商的等效十纳米工艺产能长期都被s系列芯片以及a系列芯片所霸占,其他芯片根本就抢不到多少产能。
等到十二月份,随着s系列手机以及水果手机的销量回落,同时代工厂的生产效率以及良率提升,才会有富裕的等效十纳米工艺的产能用于其他芯片。
w1006芯片就是在今年一月份才开始对外供货,而大规模供货还是在二月份之后。
高通的骁龙830芯片和四星合作,而四星的等效十纳米工艺去年才完成技术验证,今年一月份左右才开始大规模投产。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二月份一般是华夏春节假期……不仅仅是华夏的手机市场进入淡季,最重要的是各大工厂普遍放假,导致生产线停止生产……各大手机厂商想要发布新产品出售,人家工厂也不给你生产啊!
至于为什么还会影响到水果,四星这些海外品牌……不好意思,他们的生产供应链也是在华夏,而华夏的工厂要放假!
全球的智能手机产能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华夏呢!
华夏的工人都放假了,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都得进入缺货状态。
看似夸张而搞笑……但这是事实!
——————
一方面是为了避开s系列这个超级大炸弹,一方面是因为芯片产能问题,再加上二月份春节假期的影响,如此也就导致了大量高端手机型号都选择在上半年进行发布!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威酷电子里的小蓝max系列,他们预计会在三月上旬发布新旗舰小蓝max10以及小蓝max 10s,同时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的十月份发布小蓝max 10 pro。
小蓝max系列,乃是威酷电子里的核心主持高端旗舰级,售价从三千多到四千多,年销量也有三千万左右的,威酷电子对该系列的手机极端重视,所以是不会把这款手机放到下半年才发布的,必须在上半年就发布,然后在八月份走出来一大波销量。
不仅仅是小蓝max系列,还有四星的盖乐世系列也是在三月份发布的,华威的p系列也是选择在三月份发布。
然后还有其他品牌的高端机型,也是选择在上半年陆续发布,四月份,五月份的都有。
三月份到六月份这几个月里,发布的新机型会非常多,市场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但是上半年的市场竞争再激烈,也好过在八月份以及九月份和智云s系列以及水果手机正面打擂台好。
怎么说呢,上半年虽然很热闹,发布的高端机型很多,竞争看似很激烈……但实际上有种菜鸟互啄的感觉:大家都是半斤八两。
彼此竞争起来还有些底气……但是下半年面对智云s系列,那真的是没半点底气啊!
今年上半年有大量机型密集发布,智云半导体的w006芯片这边也是迎来了重要的时期:新一代的w1006芯片能够出货量多少,就要看上半年里搭载了这款芯片的各大厂商的手机卖出去多少了。
三月八日,威酷电子率先掀起了三月份手机市场大战,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w1006芯片的小蓝max10以及小蓝max 10s手机。
这两款手机继续采用屏下光电指纹技术加后置指纹技术,同时采用了他们一贯的水滴挖孔屏,并继续走大屏幕路子,小蓝max10是五点八寸的屏幕,而小蓝max 10s则是把屏幕尺寸进一步提升到六点三寸。
数天后,智云集团举办了春季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a17以及s17x/s17xl、c11三个系列的手机,同时还发布了新款的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表。
智云集团的春季发布会热度还没有过去呢,水果也举办了春季发布会,同样发布了他们的去库存产品……他们一开始也学智云搞了个去库存系列,先是做小屏旗舰,后来后做了大屏去库存产品,基本上就是水果版的s17x以及s17xl。
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都是你学我,我学你,彼此针锋相对的……不管你干啥,我都对着干!
紧接着四星就发布了他们的新款盖乐世系列,这款手机采用的是高通830芯片,使用的是四星半导体的等效十纳米工艺。
紧接着华威也发布了他们的新款旗舰,搭载的自研芯片采用的是智云微电子的等效十纳米工艺所制造。
光看上述的众多发布会,就知道三月份的竞争有多么激烈了!
世界排名前五的智能终端厂商,扎堆在三月份举办春季发布会发布手机。
其实除了这五大智能终端厂商外,还有其他很多手机厂商,如ov以及lg以及其他一些二三流的手机厂商也在这一时期里发布了,新手机,不过发布的新手机并不是顶级旗舰,关注度不高而已,并且也很少采用等效十纳米工艺的手机产品。
现在的等效十纳米工艺的芯片,不管是骁龙830还是w1006芯片,产能还是比较紧张,很紧俏的,普通厂商其实很难拿到充足的产能。
三月份的各大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手机产品,引爆了开年后的手机市场,激发了消费者们的购买欲望,刺激着华夏的智能手机供应链全速运转,生产出来海量的手机供应全球市场。
这个过程里有人欢喜有人笑!
四星电子,会议室里气氛极为沉重,很多人皱眉不已。
而上头进行汇报的人说话的声音都不由自主的低了几度。
“我们的新款旗舰s9发布上市后,在本土市场里销量维持强势,在美国市场里也表现不错,但是在日本、欧洲、东盟以及南美等第三方市场里表现比预期的要差,比预期的销量要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智云a17手机以及威酷电子的小蓝max10手机的巨大影响,这两款手机都采用了智云集团旗下的万金科技的第三代屏下光电指纹技术,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此外华威的p系列也在欧洲市场里逐步挤占了我们盖乐世系列的市场份额!”
“多种因素下,导致我们的s9销量没能达到预期!”
在场的众多四星电子的高管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年年冲击三千万销量,年年都做不到……这仿佛成为了四星盖乐世系列的魔咒!
受到s9系列销量不及预期,连带着高通那边的830芯片出货量都不理想,只能指望其他搭载了该芯片的其他手机品牌后续出货量能够争气一些。
要不然的话,今年的骁龙830芯片恐怕要被智云w1006芯片踩在脚下了。
但是让四星那边高兴的是,虽然自家的手机卖的不太行,但是他们的屏幕业务却发展的很好。
作为世界上唯二能够提供高端oled屏幕的厂商,四星在去年的时候正式开始为水果提供高端oled屏幕,同时也开始为其他厂商,乃至华夏的部分手机厂商提供oled屏幕。
随着智能手机逐步朝着oled屏幕发展,如今 oled屏幕市场越来越大了。
其中的大头市场固然是被智云集团控股的华星科技给吃下了,但是四星也拿下了相当大的中高端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少部分中低端市场份额是被京东方拿到了,而智云集团同样持有不少京东方的股份,乃是京东方主要的战略投资者,并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这三大屏幕厂商,几乎联手瓜分了百分之九十六的手机oled屏幕市场,一个个都赚得不少呢。
当然,实际上还有其他屏幕厂商也有oled业务,但是技术都不太行,市场份额也很低,全部加起来才三四个点的市场份额,并且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也没啥人关注。
三大屏幕厂商,一个是智云集团所控股,一个是智云集团是战略投资者。可见智云集团在屏幕产业链里的强势。
智云集团,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智能终端厂商,它还是一个掌控了核心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巨无霸!
只不过这些事情并不会体现在财报上,也不会被公众所熟知,所以普通人不怎么知道。
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智云集团在整个智能终端供应链里的强势。
如果再加上一个仙女山控股,威酷电子,柳河投资的其他一些控股企业,徐申学旗下的这些企业几乎掌控了整个智能终端供应链,是非常强势的。
也只有这种强势,徐申学才能够以一己之言,强行压着国内的供应链厂商不得外迁,跑到海外去投资建厂,任凭四星和水果怎么折腾,这海外工厂就是搞不起来。
——————
三月份,是智能手机热闹无比的月份。
不过徐申学在参加了春季发布会后,就没有关注这些事情了,春季发布会里的各种产品,自然会有集团内的其他负责高管负责,不用徐申学亲自盯着。
徐申学的事情多着呢,不可能把注意力长期放在一件事上的。
三月十八日,就在外头掀起春季的手机大战的时候,徐申学则是在自家公司的总部里,看到了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
眼前的这台超导量子计算机体型有些大,是一个高两米,宽一米五左右,长三米多的大柜子,为了方便徐申学等人的观看,这个大规模也没有安装外壳,所以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各种线缆。
而中间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零部件,有着涂刷成白色,直径大概五十多厘米,高七十多厘米的圆筒…
此时,智云集团副总裁,负责量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部分前沿科技项目业务的叶向波一脸兴奋的对徐申学道:“这是我们研发出来的第一代可商用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项目代号‘ycl51’”
“智云第五代超导量子计算机!”
“整个系统里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我们全新研发的第五代超导量子芯片,该芯片采用的是全新的mmk34材料为核心而生产,能够在零下二十五度的常压状态下实现超导,大幅度提升芯片的性能!”
“徐董你看这个白色的圆筒,我们的超导量子芯片以及其他部分采用了mmk34材料制造的核心超导零部件就是安装在这个冷却筒内,以维持零下二十五度以下的温度!”
“因为冷却温度只需要零下二十五度,所以我们制冷压力也能够得以大幅度缩小,不需要和以往那样弄一个庞大而昂贵的顶级工业级制冷系统来维持温度,单台运行的话,只需要采用我们定制的商用制冷系统就能够维持温度!”
“当然,我们设计的ycl51量子计算机,并没考虑过采用单台运行的模式,而是准备采用多台量子计算机组建为服务器阵列的方式运行,所以依旧会采用大型的商用中央制冷系统来维持温度,但是制冷压力会小很多,耗电量也会大幅度降低!”
超导量子计算机的一大难题就是制冷!
尤其是之前的那些普通超导材料的超导温度都是零下一百大几度的,制冷非常麻烦且昂贵,往往需要工业级的高端制冷设备才能够达到这种工作温度,昂贵而复杂!
但是mmk34材料的超导温度只有零下二十五度……这种温度只需要常规的商业用的制冷设备就能够达到,整体技术要求低,能耗低,最后反馈到成本上就是便宜。
叶向波继续介绍着:“我们的第五代量子芯片,在我们的新一代lx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架下,其可操控的量子比特数量达到了一万,这让我们的量子计算机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商用阶段,并用于特定领域的计算,同时因为其巨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也可以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训练以及运行计算!”
“并且一万量子比特以及我们的独特lc构架情况下,我们的ycl51量子计算机的结算结果已经不再出现错误,这意味着不再需要常规的电子超级计算机来纠正结果。”
冷知识,早期的量子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受限于量子比特太少,计算结果很容易出错,需要超级计算机来进行纠正的。
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指令就是可控量子比特的数量,智云集团一开始和其他企业一样也是搞得很难,后来则是应用了自家的绝对优势领域,直接利用大数据模型,也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来进行操控,进而发展出来了非常特殊的lx构架!
lx构架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粗暴,强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量子算法,进而预测、操控量子,实行可控量子数量的巨大提升,这技术路线其实是属于力大飞砖的技术路径。
说起来其实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可难了……想要做到这一点,得先有智云集团这么牛逼的人工智能技术才行。
所以说,智云集团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技术,其核心技术甚至都不是mmk34材料……用mmk34材料,只是降低了制冷技术难度以及成本而已。
实际上用之前的超导材料也一样能够搞,只是零下一百三十多度的超导温度,会导致制冷成本就会变得非常大,进而导致超导量子计算机的使用成本也会变得非常巨大。
智云集团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技术,其核心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而研发的lx构架……这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
用人工智能来改进量子算法,进而预测、操控量子,其他企业的科学家们也能够想到这点技术路线,但是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足以支撑这个想法。
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不是外界的那些还处于非常原始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所能比拟的!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lx构架,和基于mmk34超导材料的量子芯片……两者结合起来后最终就导致了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诞生!
这是人工智能和超导技术的有效融合!
徐申学围绕着这台计算机走了一圈,看起来其貌不扬,就是密密麻麻的线缆比较多,还有中间的白色圆筒非常显眼,其他的也看不出来特殊之处。
但是依旧可以感受到顶级工业设备的特殊美感。
这东西放眼全球,也只有智云集团才能够造的出来……代表的是当前人类在诸多领域里的最高技术水平!
当然,光靠智云集团一家业搞不出来,背后依旧是需要依托国内的诸多前沿科技产业链。
智云集团自家搞的都是基于超导材料的诸多核心零部件,但是其他零部件都是找其他国内其他研究机构研发定制的。
只不过智云集团搞定了最核心的部分后,其他的零部件部分技术难度就没那么高了。
绕看一圈后,徐申学道:“按照这么说,这个第五代超导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用了?”
叶向波道:“没错,目前这个ycl51系统已经具备了实际应用性,尤其是多台组合起来搭建服务器阵列的话,完全可以用于多种计算任务,包括人工智能的计算任务!”
徐申学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先搞一批出来搭建一个服务器,自己先用着!”
“至于商用发布的话,先暂缓,上头让我们稍微放缓步伐,同时也不要出口这个量子计算机,再者这个lx构架还有mmk34材料暂时还不能泄密。”
“lx构架都还算好,但是mmk34材料选择还属于绝密,现在还不是到公布的时候!”
叶向波对此倒是早有预料,他很清楚自己带着人搞出来的这个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里所采用的mmk34材料有多么的惊人。
这贸然公布出去,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mmk34材料这种东西一旦公布出去,那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甚至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动荡的!
而且可大规模商用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现在一旦大规模普及应用的话也会带来不小的冲击,国内产业界也没有做好迎接量子计算机的准备。
所以这个ycl51量子计算机各种好,但是短期内只能自用,同时供给部分机构使用,别说出口了,连国内的其他常规企业都不可能获得的。
但是,为了促进量子计算机的普及,为了让产业界跟进步伐,智云集团还是选择了在四月初的时候发布了所谓的新一代的量子计算机。
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超导材料,落后了好几代的lx构架,其可控量子比特数量达到了一千个,还宣布了所谓的商用计划……当然,这个量子计算机的实用性不说没有吧,但是也很有限,对产业界的影响不大。
有人觉得这就是智云集团来炫技的……全球搞量子计算机的企业那么多,就他们智云集团把量子比特的数量干到了一千个,其他企业的普遍还停留在几十个,一两百个量子比特的数量级呢。
但是也依旧引起来了科技行业对量子计算机的新一轮讨论,人们畅想着量子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发展,达到五千,甚至一万量子比特后的美好场景。
而外界并不知道,智云集团这边已经悄然开始了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小规模生产,首批一百台将会用于组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量子计算机服务器阵列,用于智云集团里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训练。
同时国内的一些特殊研发机构或企业,也少量订购了一些用于特定科研任务或特殊任务的计算。
前期的产量不会太多,估计一年也就一百多台而已。
主要是mmk34材料的目前产能太低了,mmk34材料限制了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的产能,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子系统的技术含量也非常高,产量也低。
最终就导致了ycl51量子计算机的产量低。
除了产量低外,这个ycl51量子计算机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智云集团自购以及向机构供货,单台售价是三亿多元一台,没办法,量子计算机这种东西前期就是这么的昂贵,不仅仅制造价格极其昂贵,而且前期的巨大研发成本也得摊进去,由此导致了昂贵无比的价格。
基于昂贵的价格,ycl51量子计算机就算公开出售,也没多少企业能够买得起!
想要把价格打下来,就要指望ycl量子计算机的产销量提升上来,然后大幅度摊销研发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但是要提升产能的话,就需要mmk34材料的产量也提升上来。
而目前的mmk34材料还只能是采用实验室制备的方式小规模生产,产量小不说,关键的是制造成本极为高昂。
至于大规模廉价量产,很抱歉,相关机构和智云集团联合组建,由一大堆教授和博士们组成的顶级秘密研发团队,至今还没能找到一个廉价大规模量产mmk34材料的方法……
无奈之下,只能是准备采用实验室现有的制备路径,采用工厂集成化生产来强行提升产能,也是属于力大飞砖的典型方式,但是成本依旧非常昂贵。
当然,即便是这样也能够大幅度提升产能,能够让mmk34材料应用在更多的高科技,高溢价的领域里。
mmk34材料的产量低,价格贵,导致了现在的ycl51量子计算机产能有限,同时也局限了mmk34材料在更多领域里的应用,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
但是即便如此,采用mmk34材料的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依旧开始陆续小规模生产,并开始用于特殊任务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这对于智云集团里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是有巨大意义的。
对此,徐申学抱有很大的期望!
而有意思的是,当智云集团这边都开始用mmk34材料生产ycl51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时候,太平洋对岸的情报机构里的李斯特,正一脸惊喜的看着一份从广成发回来的绝密情报。
抓到你了!
任凭你智云集团的安保能力再强,还不是被我的人给渗透了进去,然后拿到了绝密情报。
如今总算是搞清楚了智云集团遮遮掩掩,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进行保密的秘密是什么了。
原来是搞出来了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材料,按照情报上这说的,这种碳纳米管材料甚至有希望被用于建造太空电梯。
李斯特不懂什么是碳纳米管材料,也对科幻属性浓厚的太空电梯没啥兴趣,同时前线的情报人员还没有把这个碳纳米管材料的详细情报套出来,只是知道了这个绝密项目是一种碳纳米管材料,只是针对个项目的名称而已,但是已经足够引起他的巨大重视了。
李斯特可以不相信自己,但是他相信对面的情报机构!
对方如此大费周章对这种材料进行保密,这本身就说明了这种材料的重要性……
很快,李斯特就拿着绝密报告找到了上司进行报告!
次日,李斯特和上司一起参加了秘密的技术讨论会,而会议的关键词就是‘碳纳米管材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