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13章 骷髅王夷男

      第113章 骷髅王夷男
    朝堂上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民间。
    本来以为契苾何力身负重恩却不思报效朝廷,竟然举族反叛到薛延陀。
    万万没想到,契苾何力竟然是被绑着去的,并非出于自愿。
    并且契苾何力竟然刚烈至此,用剑割下耳朵以示忠诚。
    天下再次震动,这一次,风向彻底逆转。
    原来蛮番之中,也有如此忠勇之士,而并非全都是如同阿史那结社率那样的人面兽心之辈。
    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与其国家的风格是分不开的。大唐威加四海,幅员辽阔,唐人自然也是无比豁达,之前对于胡人的排斥,也只不过是出于对圣人的打抱不平罢了,以为蛮夷辜负了圣人的信任。
    而如今风评反转,唐人自然是痛痛快快地承认前番的错误。
    风评反转最大的,非李象莫属。
    之前以为他只是少年义气,一味相信胡人,识人不明。
    现在的李象,在众人眼中,更加无愧“长安及时雨”这个称呼。
    在慧眼识人这一块儿,都快能和当今圣人相媲美了。
    李象名下的两座酒楼,也再次爆满起来。
    李景仁趁机在酒楼上挂起牌子,留在长安的契苾部忠勇之士,全场的消费由长安公子买单。
    一时之间,长安城的商家纷纷效仿。
    自古以来,华夏便推崇忠义之士,就算是外族的忠臣,也会被高看一眼,更何况是效忠大唐的忠臣呢?
    在听说李象被吹捧之后,李世民也没有吃味,而是畅快地大笑着,自豪地和左右说象儿类我。
    群臣自然也是开始恭维着老李,说大唐后继有人,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百姓们也在嘀咕,现如今的大唐万国来朝,谁不服就是一记皇恩碎地拳,而皇孙看样子明显极度类当今圣上,那我大唐……岂不是又要迎来一个巅峰?!
    当然也有少部分嫡庶神教入脑的生物在用嫡庶之别来诋毁李象,结果被大部分群众的声音给彻底掩盖住了。
    当李世民下令备战薛延陀时,整个长安都在沸腾。
    在这个府兵制和均田制还没有被李治、武则天两口子糟践的年月儿,府兵无论是战斗欲望,抑或是战斗力,都是整个封建王朝的前列。
    世人皆知石油会滋生美军,却不知道土地会滋生唐军。
    老乡,你怎么在俺土地上盖房子?
    而贞观年间,府兵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与战斗力,那几十亩永业田倒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严格的勋官制度。
    所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策勋十二转,就是勋官的十二个级别。最低为武骑尉,最高为上柱国。
    唐朝勋官制度只专酬战士,具有等级分明、功绩为本、赏罚分明和世袭制度等特点。
    府兵不管是获得军功还是战死,都能获得一定的勋位,而这些勋位是可以有特权的。
    最基础的两大特权是不用承担正役,以及可以当官。
    唐代的勋官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军衔制,获得了相当的勋位后就可以去兵部遴选,然后根据勋位的高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实职,甚至于一些勋官的职位可以被传承给子孙后代。
    这种世袭制度的引入,可以让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免影响自己的后代。
    这都不是头香居士的诱惑了,这可是能切实落实的好处啊。
    相当于在现代,大头兵出去打一仗混个上校回来,死了还能传给你儿子,搁谁谁不想搏一搏用单车去变一辆摩托?
    在土地上盖房子扎帐篷的老乡的人头,可是能够实打实转化成军功的。
    勋官制度并不止注重奖励,而且同时注重惩罚。而严格的纪律,更是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勋官犯了错误或者失职,就会被取消勋位或者降级。
    此外,如果勋官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也会被降级或者罢免。这种严格的奖惩制度,可以让士兵和将领更加清楚自己需要遵守什么样的纪律和规矩,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军队的纪律和秩序。
    朝廷认为自己在捍卫尊严,府兵们在乎尊严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仗打就能晋升,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这段文字就能体现出当时的景况。
    而一旦这种上升通道被掐,那就代表着府兵制开始崩坏。再加上均田制被严重破坏,从李治执政的中晚期开始,府兵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巅峰。勋贵们可以肆意拉着府兵去免费给他们打灰,导致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这也让李隆基没得选,不得不捏着鼻子开启募兵制,还有节度使这个潘多拉魔盒来饮鸩止渴。
    当然……武则天的实话不能乱说,不然是要被挂小红薯的。
    在这种激励之下,甚至长安城当中的男儿都开始踊跃参军,要求参军复仇。
    尤其是之前李象教训的那五人,也参加进了军队当中。
    薛延陀的使节现在如同过街老鼠一样,好在胡人长得也都大差不差,薛延陀也没什么特色,还没人认出来他们揪着揍一顿。
    但即便是如此,薛延陀的使节也是心中惊惧,连忙离开长安,打算回到薛延陀,报告一下长安当中的情况。
    其他部族或是国家之人,比如吐蕃、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家的使节,也纷纷将大唐对于此事的态度、处理办法以及民间的反应传回自己国家的都城或是王帐。
    而此次风暴吹捧的中心,长安公子李象,正坐在酒楼包厢当中,将印刷妥当的杂志分发给众人看。
    其实也没印太多,老李暂时在忙薛延陀的事情,杂志的问题暂时没有精力去关心。
    李象也知道这种事儿,必须要朝廷下达法令进行专营,以免到时民间人人都去弄,一发不可收拾。
    “这杂志好。”李景仁拿起杂志,还没翻开就夸了一句。
    “就是这字……有点看不太清楚写的是什么。”程处弼当然知道这不是李象的字体,拿着那杂志辨认半天才笑着问道:“谁写的?这字儿?简直……”
    “我阿翁。”李象答道。
    “……简直翩若惊鸿,宛若那什么。”程处弼脸憋的通红,一个急转弯,甚至用上了毕生所学,半句《洛神赋》中的句子。
    李象没有继续调侃他,而是笑着指向那杂志,上面还有一篇提前问世的《柳毅传》:“可以安排几个说书先生,在酒楼当中给人宣讲这里面的几个小故事。”
    “说书先生?”李景仁挠挠头,这是什么东西,他也没听说过啊。
    李象笑着给他解释道:“就像是之前我给你们讲故事那样,专职在酒楼当中讲述各种故事的,还能招徕一部分顾客。”
    这样说,李景仁就明白了。
    “哦,好。”
    “这次出征,兄长有什么想法?”程处弼挠着头问到。
    “我么?我打算和阿翁请求一番,这次也带着我随军一同出征。”李象笑着说道,又看向程处弼问道:“伱呢?”
    程处弼有些委屈地说道:“阿耶说我年纪小,不带我去耍……”
    “你这家伙,战场也是随便去耍的地方吗?”李象笑骂道。
    “噢。”程处弼点点头。
    李景仁又骂了一句道:“夷男不过冢中枯骨尔,竟敢擅自绑架我大唐将军,当真欺我大唐无人!”
    “去年夷男遣其子大度设领军二十万攻李思摩,结果被英国公打得大败亏输,斩首三千级,俘获五万余人及战马一万五千匹,今番竟还敢挑衅我大唐天威,当真是不知死活!”
    李象心想你这个评价怎么像袁术一样?都是骷髅王是吧。
    “看着吧,夷男未必还有这个胆量。”李象笑着说道。
    “无论如何,都要他好看!”李景仁愤恨地啐了一口,还为契苾何力抱打不平了两句。
    “等契苾将军回朝,一定要请他吃两顿凉拌猪耳朵。”李愔在边上忽然说道。
    “何出此言?”李象挑眉问道。
    李愔看了一眼李象,憨里憨气地说道:“兄长不是常劝我吃猪脑,说吃什么补什么?今番契苾将军割了耳朵,当然要吃猪耳朵补补……”
    众人:……
    “你还是再吃点猪脑吧。”李象拍了拍这位好六叔的肩膀,他知道六叔是出于好意,但听在别人耳朵里是什么意思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还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外面忽然响起敲门声。
    “进来吧。”李景仁说道。
    随后房门打开,一位长相英武的汉子走了进来。
    李景仁笑着说道:“兄长,与你介绍一番,这位便是薛礼,薛仁贵!”
    这还是前番李象托他寻的几个人之一,毕竟穿越到这个年代,总归是要提前发掘一些名将名臣苗子的。
    除了薛仁贵,还剩一个狄仁杰。
    本来李象想让纥干承基和张思政去的,后来转念一想,这东宫二傻……不是很合适。
    “郡王!”薛仁贵叉手一礼。
    “早就听景仁说过你的名声,说你武艺高强,更兼忠义无双。”李象笑着说道。
    薛仁贵面色激动,手都有些不知道往哪放了。
    薛家虽说祖上显贵,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
    历史上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听说李世民正在募集军队征讨辽东,在他老婆的建议之下去找张士贵应征投军。
    直到被李世民接见并且授予官职之前,他都是普通的士卒。
    所以现在见到李象这个郡王激动也实属正常。
    能够提前把这位名传后世的千古名将提前截胡收于麾下,李象当然是不介意的。
    “薛兄弟武艺的确高强,这食量也是忒大。”李景仁笑呵呵地说道:“他吃一顿饭,饭量比我和处弼还有循毓加起来都要大!”
    李象见薛仁贵有些窘迫,便笑着帮他解围道:“仁贵如此魁梧,饭量大也实属正常,你们三个少年郎能比得过人家就怪了。”
    “怎么样,便先在我身边做个侍卫,等到时机合适,我便将你推荐给圣人,如何?”
    “小人谢过郡王!”薛仁贵神色激动地叉手行礼。
    不激动那是假的,李象这个饼画得不可谓不大。
    如果是投军从头做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熬出头。
    而现在李象画饼,将来会直接把他推荐给李世民,这可谓是一步登天,薛仁贵又怎能不激动?
    “既然是我的侍卫,以后便自称属下。”李象笑着说道,又看向李景仁道:“晚点给仁贵做一套衣服和盔甲……仁贵擅使何种兵器?”
    “回郡王,小……属下擅使画戟,能开六石弓。”薛仁贵回答道。
    “兄长,我家里正好有一套闲置的画戟,还有一张六石弓。”程处弼忽然说道。
    “画戟也就算了,毕竟卢国公是用槊的,但是这六石弓……你确定卢国公不用?”李象狐疑地问道。
    “害,兄长有所不知。”程处弼开始抖他爹老底:“我阿耶他根本开不了几次,索性就放在家中闲置了。”
    “原来如此……”李象瀑布汗。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象先让薛仁贵暂时在酒楼住下。
    毕竟薛仁贵现在也只是孤身一人,又不是拖家带口来到长安,在酒楼住也方便。
    更何况他这个饭桶(食量方面)……除了酒楼也很难有人能满足他的胃口。
    他则只身前往两仪殿,打算去见一见李世民。
    老李本来在两仪殿中看奏疏,见到李象蹦蹦跳跳地从门口走进来,故意虎着脸说道:“蹦蹦跳跳,成何体统!”
    “嘿嘿。”李象用傻笑将李世民糊弄了过去。
    正所谓男人至死都是少年,更何况李象现在本来就成了少年,心态年轻也实属正常。
    再说了,这样蹦蹦跳跳的,也十分解压。
    “说吧,不去陪你那些兄弟玩耍,怎么有空来两仪殿了?”老李笑着看向李象。
    李象走到李世民身边,也没遮掩什么,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阿翁,此番御驾亲征,能否带上孙儿一起长长见识?”
    (光顾着查资料了,眼睛转圈圈)
    (晚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