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要救国家只有一个出路!
第485章 要救国家只有一个出路!
“如今国内的税种太多了,田赋、关税、营业税、屠宰税、牙税、茶馆税还有什么纱、火柴、水泥、啤酒统税,种类太过于繁多了。
前清的税、军阀的税、民国的税全部积攒在一起,也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梳理。
你不理清税务,采取累进税制,财政收入是不会增加的。”
在宋子文来之前,包国维就已经做了很深厚的功课,讲起这些东西来头头是道。
“包秉文果然是什么都懂。”宋子文愣了一下,随即感慨说道。
可他话锋一转。
“但是秉文说得轻巧,财税改革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其中细节想要办到,那是千难万难。
就如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这一点,就几乎是难以办到的事情。”
宋子文他不想多收钱吗?
不是不想,实是不行。
一方面是地方军阀势力强大,截留税收那是常有的事情,国府名义上掌握着正统,实际上许多辖区内的军阀根本不会听令。
另外一方面常凯申的根基乃是南方资本买办,想要动这些人的蛋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便连宋家都是这里头的利益既得者。
如何能够推动?
“无非是短视罢了。”包国维扯了扯嘴角。“你们常、宋、孔、陈四大家族,难道不懂得涸泽而渔的道理?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让渡一些利益出来,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从长期来看,财税改革绝对是对所有人有利的。
将底层百姓逼急了,你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面对包国维的问责,宋子文嘴唇翕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反驳。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是无奈之举。”
作为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道理。
不愿去做,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承认,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事情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够决定的。
宋子文却还有些不服气地说道:“秉文莫要看轻了我们,实际上国府如今已经在准备推行金融改革了。”
他对于包国维将国府以及四大家族批驳的一无是处,显然是心有不满的。
包国维笑着说道:“你的改革,难道是指的白银回归国有,废除银本位制度,采取法币制度?”
“你怎么”宋子文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计划,竟然原原本本的出现在包国维口中。
要知道,法币制度的发行是在五年后,如今这个制度在国府内部还只是一个想法罢了,可以说是最高机密的计划。
包国维竟然会
“这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吗?”包国维理所当然地说道。“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加上这几年的经济大萧条,西方诸国为了转嫁危机,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度,高价购白银,国内白银外流,金融紧缩,目前看起来还不是危机时刻,可假以时日,银本位制度必然是难以为继。”
“没想到秉文竟然如此精通。”宋子文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到底谁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啊?
他原先还有点不以为意,现在倒是有些相信,在欧洲的传言是真的,而非是某种炒作了。
想了想,宋子文也是能屈能伸之人,当即起身恭恭敬敬地一拱手说道。
“还请秉文兄赐教!”
包国维一笑,能坐到宋子文这个位置上的,都不会是笨蛋。
一想对方刚刚进来的样子,就觉得有那么一些好笑。
可这或许,就是这些人的生存之道吧?
包国维本就有帮助的意思,倒也不含糊,接着上面的论述。
“推行法币制度是个好政策,但是要看怎么施行,一个是要统一货币发行权,实现发行权的相对集中,一个是废除白银,割断货币与白银的联系,规定一切粮税赋税公私款项都要以法币结算,一个是建立起法币与英镑、美元的联系,才能够稳定”
包国维的每一项论述都清晰明了,听得宋子文耳朵都快要直了。
这可比他构想的要系统化得多了。
其中许多构想,完全是专业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才有的水平。
一时间,宋子文看向包国维的眼神越发怪异了。
这人难道真的是一个天才?
紧接着,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措施,包国维也给对方掰揉碎了,大致讲述了一遍。
诸如什么。
“给予民族工业优惠补贴,提高竞争力。”
“推行土改,废除不合理的地租和杂税。”
“和一些新兴国家合作,实现贸易多元,在外交上面掌握一定主动权,在国际上多交一些朋友。”
这些东西看起来是套话,实际上一个国家经济想要发展都是离不开的。
包国维结合后世的经济理念,都大概论述了一遍。
宋子文听得眼睛渐渐发亮。
最为关键的,还是操作的人。
说到后面,包国维嘴角扯了扯,意味深长地看向宋子文说道。
“这上面的一切想法,都要基于一个准则,那便是协调各方势力的合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他甚至引用了马克思的理论。
“简单来说,那就是,若是国府不能在短时间内,与国内的各方势力达成合作,共同发展。
那么以上的一切都是空谈。
而有了其他势力的支持,施行任何政策也都有了倚仗。”
说着说着,包国维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话题。
可这的确就是绕不开的答案。
宋子文本来恨不得拿出笔记本,记下前面的每一个细节。
可是到了这里之后,他当即面露难色。
显然,他懂得常凯申,也懂得四大家族的利益点。
合作?
这根本就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让既得利益者,放弃他眼前已经唾手可得的利益。
即便是获取这个利益,对他的未来并没有什么好处。
宋子文叹了一口气说道:“太过于理想化了”
他随即又岔开话题。
“不过秉文兄的法币政策我很感兴趣,比我想象的要细致太多了,你的经济水平绝对比外面传言的要高上许多。”
包国维有些无语地看向对方。
一直叫嚣我经济方面是水货的不就是阁下么?
劝说合作,不过是他的一种尝试罢了。
他知道很难说服宋子文,更难让常凯申动摇。
不过,总要尝试一下。
脑袋里面回味了一番,适才包国维精彩的论述,宋子文不由得有些感慨。
此刻,他乃是发自内心地说道。“秉文不知有没有兴趣前往金陵,你的经济水平很高,若是到了金陵,财政部门必然有你的一席之地。”
“然后跟你们一起搜刮民脂民膏?”包国维反问说道。
“呃~”宋子文顿时卡壳了,对方这是噎死人不偿命啊。
可他还是继续说道。
“不仅仅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民族国家的未来,国府虽说有些缺点,不合理之处,可总归是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不是?”
宋子文知道对方有爱国情怀,希望依靠这一点,能够得到包国维的帮助。
可包国维显然完全不吃这套。
“什么时候,常凯申先生能够整合众人,共同合作,我什么时候便去金陵倾尽全力。”
包国维的笑容十分官方,他又不是傻子,去了金陵之后,不仅仅会被常凯申拿捏在手掌,所作的一切贡献,恐怕都会成为对方独裁的嫁衣吧?
能够提出那些理论,包国维如今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可惜了。”
宋子文叹了一口气,不知该如何说了。
对方这话,无异于是拒绝了。
包国维无法做到常凯申所要求的,常凯申也无法做到对方所要求的。
可是宋子文依旧很佩服眼前这名少年,如今国内的经济学人才太少了,能够出现这样一名天才实在是难能可贵,要知道在宋子文所领导的财政部门,想要找到国内具有能力的经济学家,实在是太过于困难的。
毕竟许多华夏留学生到了国外之后,不是选择理工科就是学习文学哲学,经济学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离开之前,宋子文留下了联系方式,并且说明今后有经济方面的问题,二人可以互相交流。
包国维打了一个哈哈,会不会帮助宋子文,自然还是要看情况的。
宋子文此行,本来是想要招揽包国维,可没有想到竟然被对方给绕了进去。
走去章府大门的时候,他才觉得有一些些不对劲。
不过也还好,他至少不是空手回去,在包国维那里了解到的经济金融政策观点,便已经可以给常凯申交差了。
晚上,宋子文也没有在姑苏逗留,乘坐上连夜的火车,便归心似箭的朝着金陵回去。
大过年的加班,令人心情实在不爽利,可一路上也不算没有收获。
毕竟这趟从金陵开来的专列,其中一个车厢空空的来,回去的时候乃是满满当当。
他这算是进了一车年货。
至于,适才与包国维交谈的那些民生疾苦,早就被宋子文抛在九霄云外了。
到了专列之上,他享受着总统套房一般的待遇,窝在皮质沙发之中,手边是一瓶葡萄酒。
刚刚躺下,却瞥见角落里面的一打杂志报纸。
今天与包国维聊了经济学,他倒是起了一些兴致,了解一下美国经济情况。
秘书每日都会将最新的欧美政经报纸摆放在桌子上,最近这段时间忙于应酬,他倒是没有什么时间看了。
想了想,宋子文从架子上抽出一份最新的《华夏杰日报》。
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华尔街日报》是他了解金融经济运作的重要渠道。
这不是一本纯学术性的经济学杂志,但却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权威商业和金融界的媒体之一。
许多美国当今最为前沿的经济政策和理论,都会出现在上面。
还有分析时下经济情况的文章。
美国的经济显然还处于一个低迷的阶段,上面许多往期文章看起来并不太乐观。
不过,有个趋势引起了宋子文的注意,
那便是,许多文章里面,开始出现了一个名字“bao”。
这显然并不是什么鲍勃之类的英文名,而是包国维的代称。
在英国之行结束后,英国人对于包国维的经济学推崇之至,并且在凯恩斯的指导下,英国当局十分干脆的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计划。
现在看起来,这种有点偏向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效果竟然是出奇的好。
这令不少西方世界的学者,不由得有了一种危机感。
宋子文皱起眉头,他本以为包国维的影响力仅限于科普,可现在看起来,不是一般的大。
难怪常凯申要那么不遗余力的让自己来找包国维。
如今看来,这小子确实
想到这里,宋子文的眼神突然凝固了。
因为他看到一个文章段落。
“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先生表示包氏经济学是解决如今美国经济危机的唯一方式。”
宋子文顿时神情一滞。
不仅仅是英国人,便连美国人都对包国维如此推崇?
这小子的经济政策,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
而且这个罗斯福似乎还是下一届总统的有力竞争者啊!
在美国政坛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若是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世界巨头,同时遵从包国维的经济理论。
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局面?
一时间,宋子文不免有些嫉妒了。
若是自己有包国维的脑子,那定然要移民美国,成为美国经济的掌舵人,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可包国维此人,似乎完全不在意这些。
一阵感慨之后,想了想,宋子文叫来了秘书。
“先生有什么吩咐。”
宋子文将报纸折了折,递给秘书笑着说道。
“火车到下一站的时候,你找人将这份文件送给包秉文先生,也为我传个话。
就说宋子文恭喜他能够得此成就。”
第二天,包国维拿到这份报纸,看到罗斯福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有一些惊讶。
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包氏经济学本来就是从“罗斯福新政”脱胎而来,再加上许多后世成熟的经济理论。
不产生这样的影响力,才是一种意外。
可什么事情,近来包国维都不太上心了。
因为在各方激烈的交流之下,他与章念月的婚礼总算是摆上日程了。
扯皮了数日,婚礼终究还是照着中式来,不过砍掉了无数繁文缛节,只留下一些精简的必要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婚礼前几天,包国维甚至还别出心裁地搞出了一场求婚。
地点就定在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杭城图书馆之中。
故地重游,两个人自然都是感慨万千。
章念月也似乎完成了美梦一般,在志诚中学一干学生,还有从前好友的见证下,接受了包国维的求婚。
大婚当日。
整个杭城都沸腾万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