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219章 后记七十五全场为小谢学士脱帽致敬

      第1219章 后记七十五·全场为小谢学士脱帽致敬
    化学大会。
    已经足足开了大半天,参加会议的化学家们,还是对谢衍给出的三个定义争吵不休。
    因为那三个定义,以目前的科学手段,既无法被证伪,也无法被证实。
    它能解释目前的所有化学实验结果,但也仅此而已。
    “我认为,谢学士提出的三个定义,可以先作为化学公设来使用。”
    一个叫薛嘉问的玫瑰学士说:“在它们被证伪之前,我们可以一直使用,甚至是传授给学生。但是,它们无法被证实,所以不能做为定义!”
    “我附议!”另一个叫山挺的玫瑰学士说。
    “我也附议。”
    “我支持这三条应该作为公设使用。”
    “……”
    在场的化学家们,一个接一个表态。
    谢衍终究太年轻了,即便有再大的学术成果,这些学界前辈心中也隐隐不服。
    更何况,现阶段确实不能被证实,他们于公于私都不可能直接承认。
    但这玩意儿又确实好用,确实可以拿来解释各种化学实验。所以,他们又必须暂时接受,必须用这三条来指导研究和教学。
    因此定性为“化学公设”,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谢衍微笑不语,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想法。
    定义又不是定理,根本不需要被证明,这一堆人在偷换概念呢。
    他们之所以费尽心思咬字眼,把“定义”变成“公设”,无非是想尽可能洗去谢衍的痕迹。
    公设这玩意儿吧,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容易被理解为大家一起设定的。是不是就能减少谢衍的影响力?
    谁愿做一个17岁少年的徒子徒孙啊!
    但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在掩耳盗铃罢了。
    化学会长马昌年,见现场表态的学者已经过半,便问谢衍:“谢学士,你可愿把这三条定义改为公设?”
    “我无所谓。”谢衍呵呵笑道。
    谢衍如此潇洒的反应,倒是让一些学者觉得惭愧。
    朱世镕几乎每个月都要跟谢衍通信,此刻站起来仗义执言:“定义需要证明吗?我自己就在论文里,下过不止一次定义,也没见谁站出来反对啊。为何要多此一举改为公设?”
    那个叫薛嘉问的化学家,颇为尴尬的咳嗽两声:“定义是个人行为,如果不能获得公认,始终是缺乏说服力的。”
    朱世镕冷笑:“你们有那么多心思,不如多用在学术上。”
    会长马昌年同样年事已高,这些年早就不管事儿了。他不希望大家吵起来,索性各打五十大板:“既然大家都认同,谢学士提出的这三条,不如就叫做‘驸马三公设’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绝倒。
    只听过在定理前加个人称号的,没听过在公设前加个人称号的。
    “驸马”二字加上,背后的小故事若传出去,眼前这些人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不仅是现在的笑话,几百年后依旧是笑话。
    薛嘉问连忙改口:“还是叫定义更合适。”
    “对对对,我也觉得定义更合适。”
    “没必要改成公设。”
    “……”
    眼见众人纷纷改口,马昌年便说道:“那好,谢学士的这三条定义,今后都可以写进化学教材,直至它们被证伪那天为止。”
    谢衍仔细看了马昌年几眼,感觉这位化学会长也挺有趣的。
    此前一直唯唯诺诺,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什么事情都交给副会长魏仁甫处理。
    如今,魏仁甫因年轻时的成果被推翻,选择直接退休回家抱孙子,这位马会长居然又开始支棱起来。
    “谢学士的粒子猜想不用再讨论了吧?”马昌年问道。
    一个叫苗文卿的化学家举手:“谢学士的粒子猜想,与我这次发表的那篇论文有冲突。”
    这位就是通过实验结果,反推未知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那位。
    马昌年说:“你那篇论文是推论,谢学士的是猜想,如今都没有被证明。若有冲突,你们会后自己讨论去。”
    谢衍说道:“苗学士的那个推论,继续往下测就可以了。”
    一个叫胡思齐的学者说:“我已经测出铁原子相对质量是55.6(有少许误差),四舍五入怎么算都可以。以苗学士的方法推论,铁原子相对质量应该是52才对。”
    “或许是你的实验数据错误。”苗文卿说。
    胡思齐笑道:“反正我的论文已经投稿了,你若不相信就自己去测。”
    苗文卿有些心虚,顿时不再言语,打算赶紧回去做实验。
    马昌年又问:“大家对谢学士的分子式表达有异议吗?有异议的请举手。”
    无人举手。马昌年又说:“同意的请举手。”
    所有人都举手,全票通过。
    马昌年继续问道:“大家对谢学士的化学方程式表达有异议吗?同意的请举手。”
    又是全票通过。
    这两样东西,傻子才会反对。
    第一,它确实让分子和化学反应表达更简洁直观。
    第二,只要把它确定了,可以出很多很多成果。有谁能确定一个分子式,有谁能确定一个化学方程式,就足够扬名立万水论文了。
    当然,那些简单的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恐怕有一大堆人能够快速确定。抢成果都没法抢,一堆人同时投稿的。
    得确定比较复杂的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才行!
    谢衍对此无所谓,也懒得跟大家抢。
    反正他是打地基的别人搞出的成果越多,等于在他地基上砌出的房子越高。今后变成了高楼大厦,谢学士就可以被称为“奠基人”。
    “散会!”
    马昌年已经很疲惫了,他年事已高,开了将近一天的会。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之时,马昌年取下帽子,突然朝着谢衍作揖。
    谢衍连忙脱帽还礼。
    秦汉之时,表达敬意的方式为脱去鞋袜。
    唐朝以后,桌子板凳变得普及,人们不需要席地而坐,地面不再时时刻刻收拾得很干净。因此脱去鞋袜会把脚弄脏,而且有人还脚臭,致敬礼随之改变。
    脱帽现在有四种含义:
    一是谢罪;二是感恩,三是致敬,四是表达自己狂放不羁。
    譬如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叙事》就有记载:“王劭《齐志》述洛干感恩脱帽而谢。”
    此时此刻,马昌年脱帽作揖,就是对谢衍表达敬意。
    他这老头子无所谓的,做出如此举动,非但不会被人嘲笑,反而会被视为尊重学问。
    而且,还能讨好公主!
    却把现场这些学者给将了一军,化学会长都脱帽致敬了,自己装没看到是否显得小气?
    但真对着一个17岁的少年脱帽作揖,心里又总觉得别扭。
    算了,脱帽就脱帽吧,谁让人家贡献巨大呢。
    一个接一个学者脱帽,朝着谢衍作揖。
    谢衍只得继续回礼。
    都快在会场听得打哈欠的记者韩诚一,此时此刻终于来了精神。可惜目前还没有照相机否则他肯定来一张照片,让诸多学士脱帽变成名场面。
    当然,文字描述也是可以的。
    韩诚一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已经采访了很多学者,此刻把谢衍拦住说:“谢学士,能停步聊几句吗?”
    谢衍微笑回答:“韩记者请讲。”
    “谢学士还记得我?”韩诚一颇为欣喜。
    谢衍说道:“《大明旬报》文教版的韩大记者谁不认识?”
    记者,是太宗皇帝亲自命名的职业,当时的官方报纸还在叫《大明月报》。
    韩诚一把谢衍请到会场角落坐下,拿出小本本说:“谢学士是如何提出三大定义和分子式、化学方程式这些东西的?”
    谢衍面对记者,显得彬彬有礼、极为谦虚:“我在化学界只是一个小辈,多亏了诸位前辈的化学实验。这四个月来,无数学者取得了实验突破,我从他们的论文当中受益良多,归纳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想法。”
    “为何别的学者就不能归纳总结呢?”韩诚一问道。
    谢衍回答:“他们堆积了太多实验,玛瑙天平突然发明出来,恨不得赶紧把所有实验重做一遍,哪里还有时间来归纳总结?事实上,就算我不提出这些东西,前辈们也会在未来一两年内提出。我不过是讨巧而已。”
    “谢学士太谦虚了,”韩诚一又问,“谢学士可知,秦国水泥即将运用于铁路桥建设?”
    谢衍说道:“有所耳闻。所以我打算发明一种球磨机,让水泥生产速度变得更快。这种球磨机,还可用于矿山粉碎矿石,用于制造玻璃、瓷器等行业。”
    韩诚一欣喜道:“能详细讲一讲吗?”
    谢衍摇头:“现在才刚有些想法,还需做出实物来不断调整改进。”
    “那就预祝谢学士能顺利发明球……球……”韩诚一忘了名字。
    谢衍说道:“球磨机。”
    韩诚一道:“对,球磨机,预祝谢学士成功。”
    “借韩大记者吉言。”谢衍微笑道。
    韩诚一心中感慨不已,少年成名却如此谦逊,换成别人早就狂傲起来了。难怪能让公主为之倾心,谢学士果然不同凡响啊。
    他准备在《大明旬报》下一期的文章里,大谈特谈谢学士谦虚谨慎、彬彬有礼,言行气度都让人折服不已。
    谢衍此刻也很高兴,有个记者帮他立人设多好啊,今后装逼可以装得越来越圆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