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简单介绍下休耕轮作制度

      首先摘抄一段定义:
    休耕,农业术语,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让其“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来提升和巩固粮食生产力。
    休耕往往伴随着轮作。
    轮作,农业术语,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依次种植不同的作物,以保护土壤的生产力。这种做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害,同时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古代东西方都有类似的休耕—轮作制度。
    以中国为例,睡虎地秦简《田律》言“受田”分“垦”与“不垦”。
    “不垦”的就是休耕地。
    《周礼•大司徒》曰:“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东汉郑众释曰:“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
    也就是说,300亩地里面,非常肥沃的100亩每年都种、差一点的一年隔一年种、再差一点的种一年休耕两年。
    《氾胜之书》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
    这里已经明确说明,如果连续两年庄稼长势不怎么样,就要休耕一年。
    当年也有连续种的。
    战国时就有,西汉时更多,可能人口增长后没有那个条件休耕了。
    到了东汉,连种愈多,休耕慢慢减少,大概还是因为人口压力。
    说完东方,再说西方。
    欧洲中世纪时也有古老的休耕—轮作制度,且一直延续到了17、18世纪。
    这个时候,资料就很详实了,下面我主要引用欧洲的资料——至于为何不用中国的,因为古书上没有休耕—轮作的技术细节,只提了名词,而且17世纪的中国早就不存在多少休耕—轮作传统了,原因大概还是人口爆炸。
    众所周知,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农业主要还是庄园制,和中国魏晋时代有些类似。
    他们的轮作—休耕制度很简单,也被称为“三圃制”。
    即地大体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叫“春播地”,一般种豆子、荞麦等农作物。
    第二部分叫“秋播地”,一般种小麦、黑麦之类。
    第三部分叫“休耕地”,一般种牧草或经济作物,或者干脆什么也不种,荒废一年养护地力。
    这种制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粮食。
    到了17、18世纪,因为人口开始大幅度增长,以及航海贸易的盛行,欧洲国家的休耕—轮作制度开始了改进,且带有大量的经济作物特征,主要是牲畜,因为人要吃肉和奶。
    以人口最密集、商品经济最发达的低地地区(今荷兰、比利时)为例,一个典型的庄园运作模式是——
    第一年:
    春播地a种荞麦。
    秋播地b种黑麦。
    休耕地c种牧草——低地一般是苜蓿,法国是驴喜豆,西班牙是紫花苜蓿,注意,这都是豆科牧草,有根瘤菌固氮,能从大气中吸收氮元素,固定到农田里,增加养分。
    第二年:
    a种豆子(有根瘤菌)。
    b种牧草,庄园主规定第一年种植黑麦留下的茬要翻耕后留在地里,然后在此基础上种牧草或芜菁,主要是喂养牲畜,但有时候也会不收获牧草,选择将其翻耕入泥土中,作为绿肥留在地里。
    c种小麦。
    从两年的对比来看,第一年c是休耕地,第二年b才是休耕地;第一年b是秋播地,第二年c变成了秋播地……
    第三年:
    继续轮耕。
    这里额外提一句,为什么欧洲人喜欢换着种农作物呢?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有些害虫往往是针对特定农作物的,换着种能提高产量,减少损失。
    另外,谷物无法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会带来繁重的锄草工作,干脆轮种牧草得了,有些品种的豆科牧草,往往能建立对杂草的优势——这個我不太懂,欢迎有识之士科普。
    可能你们也看到了,在主粮之外,欧洲人一定要拿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牧草饲料,宁可牺牲这部分粮食产量也要这么做。
    为什么?其实是为了养大量牲畜。
    为什么要养大量牲畜?这个我也搞不懂了,哈哈,可能跟文化、传统有关吧。
    当然,养大量牲畜也不是坏事,效率也不低。
    牲畜可以积聚肥料,比人能拉多了。
    下面我简述一下当时欧洲人养牲畜的套路——
    首先,建一个牲畜栏,把牲畜养在里面,可能会分类别关起来,这个我不太清楚。
    其次,牲畜直接在牲畜栏里撒尿、拉屎。人们往粪尿上添加沙土和泥炭(好像也是一种肥料……)以吸收液态粪肥。
    第三,定期把这些沙土、泥炭、粪便清理出来,堆熟之后肥田,给种植粮食的地块增加养分。据欧洲人发现,有些经济作物特别喜欢这些肥料,长势良好,比种主粮长得还快。
    第四,喂养牲畜的饲料就是休耕地上种植的苜蓿、驴喜豆之类。收割回来喂养,有时候会晾干一部分用作冬季饲料。
    冬季饲料肯定是不足的,因此欧洲人有深秋杀牲畜的传统。而杀牲畜,需要大量香料腌制,这也是欧洲大航海时代香料需求激增的主要原因——人们富起来了,吃肉的人多了,西班牙、葡萄牙的腌制火腿销量激增,连带着香料需求大增。
    另外,他们有吃奶制品的传统,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养大量牲畜。
    有的庄园土地较多,庄园主允许农奴把牲畜直接赶进休耕地里吃草。
    大航海时代来临后,庄园主甚至允许农奴种植经济作物,但需要自负盈亏,有些农奴就“冒险”种植更具经济价值的作物,如亚麻(航海绳索需要)、烟草之类。
    三圃制之下,三年之内,每一块地只有一年种植对土壤养分消耗非常大的黑麦、小麦之类的主粮。
    另外两年之中,有一年是种豆子(根瘤菌固氮),还有一年种豆科牧草(根瘤菌固氮),这其实就是养护地力的手段。
    除此之外,大量牲畜粪尿混合着沙土、泥炭被放进田里后,进一步增加了养分,能使种植主粮的那一年获得较好的收成。
    综合算下来其实收益不低。
    当然,以上介绍的三圃制是改良后的三圃制,发端于17世纪,盛行于18世纪,对欧洲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技术最高的荷兰,种子收获比普遍达到了1:10以上。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地里播15斤种子,可收获至少150斤粮食,如果是20斤种子,则收获200斤粮食。
    有些特别优质的高产地块,曾达到了过1:20的种子收获比,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暂且不谈。
    这一时期的欧洲农业,被称为“农业革命”——对应中国明朝后期、清朝中前期。
    农业革命极大提高了欧洲的粮食产量,并额外提供了更多的肉、奶、脂肪,欧洲人口开始以远超之前一千年的速度快速增长,并给社会供应了大量脱离农业一线的人员。
    这些人员加入了航海、商业、手工业生产,弥补了劳动力缺口。
    量变产生质变,工业革命渐渐来了。
    可以这么说,没有农业革命,就没有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时代需要大量“非农人口”,没有农业革命这个前置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
    好了,一不小心写多了,就到这吧,下班。
    这可是为你们加班写的啊,票,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