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526章 通向大统一理论圣杯的基石

      在将‘杨-米尔斯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丢到arxiv上后,徐川坐在电脑前思考了一下,又点开了邮箱,找到了《数学年刊》将论文投了过去。
    上次解决ns方程的时候,他经不住数学年刊的主编卡米洛·德·莱利斯教授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了将下一篇和数学有关的论文投给他们。
    现在倒是兑现这个承诺的时候了。
    将论文投出去后,徐川浏览了一下邮箱中的邮件,顺手处理掉了一些工作。
    正当他挪动一下鼠标,准备关掉邮箱的时候,忽的,邮件‘叮’的一下响了起来。
    点开一看,他前几分钟才投稿给《数学年刊》的论文,这会已经直接通过了技术编辑的审核,进入了正式的审核阶段。
    看到邮件回复和反馈回来的‘版权授权协议书’,徐川微微愣了一下,好家伙,这么快的吗?
    这才几分钟吧?
    他都有点怀疑《数学年刊》的编辑到底有没有认真的看他的论文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数学年刊来说,他这种菲尔兹奖级别的大佬的投稿,大概率技术编辑都不会去仔细的看里面写了什么东西吧?
    只要不是什么完全乱七八糟的乱码什么的,随便扫两眼基本都会直接给过(当然,后续的同行评审是否能通过,就不是技术编辑决定的事情了),更别提‘杨-米尔斯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了。
    对于他们这种菲尔兹奖级别的大牛来说,投稿论文的名字就是最大的信誉。
    随手将版权授权协议书下载下来处理好,将其反馈回去后,徐川就没有再管这件事了。
    对于他而言,如果说其他的证明论文还可能存在缺陷的话,那杨-米尔斯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就不可能有缺陷。
    因为这是上辈子已经通过了投稿,审核,帮助他拿到了菲尔兹奖的论文。
    尽管这次投稿的只是一半,但也不可能出现错误。
    至于接下来数学年刊那边安排的同行评审什么的,更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东西了。
    随手叉掉了邮箱,徐川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朝着门外走去准备出去走动走动活动一下筋骨。
    刚拉开门,门口一个匆匆赶过来的身影差点和他撞到了一起。
    “老师?你怎么过来了。”
    徐川停住脚步,定睛一看,差点和他撞一起的正是他南大的导师陈正平院士。
    “这篇论文,是你写的?”
    陈正平没理会他,扬起手中的论文迅速问道。
    “杨-米尔斯解存在性的那个么?”徐川扫了一眼陈正平手中的论文,并没有去接直接开口问道。
    陈正平迅速用力的点了点头,开口说:“嗯。”
    徐川笑了笑,让开了门口,将导师陈正平请进了办公室,放弃了自己出去溜达的想法。
    “如果arxiv上没有另外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学者的话,那这篇论文应该就是我传上去的。”
    听到这话,陈正平忍不住干咽了口空气。
    虽然已经知道这篇有关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猜想的论文是自己这个学生写的,毕竟数学界也没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学者能在这种顶级猜想上有研究了。
    但在收到这个消息后,哪怕是作为徐川的导师,他心中依旧忍不住的震撼,甚至是怀疑。
    毕竟这消息实在太震撼人心了。
    而办公室中,正在做题目的殷诗,在听到这边的动静后,整个人直接就懵了。
    “杨-米尔斯解的存在性和解的证明论文????”
    “什么鬼!!”
    “之前导师说的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道七大千禧年难题吗?”
    “可怕,真可怕!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对于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这一七大千禧年难题来说,它在物理学界的地位远超数学界。
    尽管它在数学界的地位同样不低,但再怎么样,也没法和物理界相比。
    这一点,可以从陈正平的身上就能看出来。
    作为徐川大学时期导师,尽管不是理论物理的研究学者,但他依旧对这件事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
    当然,这份关注度放到任何一个物理学家身上都很正常。毕竟这可是通向大统一理论圣杯的基石。
    在物理界学,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流传故事。
    即:如果谁能够解决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谁就有可能做到强弱电三力统一,迈向最终的大统一理论。
    对于一名物理学家来说,这无疑是处于最巅峰的那一座圣杯。
    在陈正平跟徐川了解杨-米尔斯解的存在性和解的证明论文时,另一边,京城。
    水木大学的教职工别墅区,胜因院中。
    手中握着一份论文,邱成桐用手指按了又按眼前别墅的门铃。
    叮咚叮咚的声音不断的在别墅内部急促的响起,过了一小会,一位中年女子赶出来打开了的别墅的院门。
    “邱院士。”
    “老杨在家吧?”邱成桐顺口问了一句,未等对方开口回应,就直接越过大门,直接走进别墅。
    他知道这位翁女士在,杨老头肯定也在。
    翁女士点了点头,带上了别墅的大门。她也没在意,眼前这位也是老熟人了。
    客厅中,杨振寜正在沙发上看着时事新闻,听到门口的动静后,扭头看了一眼,见到来人后笑着问道:“你怎么跑来了。”
    “你看arxiv了吗?”邱成桐没有回答,迅速开口问道。
    杨老先生摇了摇头,笑着道:“我这个年龄,还看什么arxiv那种东西,期刊论文我都很少看了。”
    “那你看看这个。”
    听到这话,邱成桐迅速将手中带过来的论文递了过去。
    杨老先生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了论文,翻开,论文的标题入目,他就僵住了。
    《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
    看着论文的标题,他僵愣住了,呼吸也不由自主的沉重了几分。
    捏着论文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抬起头看向邱成桐,深吸了口气后缓缓问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
    他很清楚,如果是一般的学者,亦或者是arxiv上的那些民科们,邱成桐必然不可能带着论文过来找他。
    既然他带过来了,那么这篇论文的发布者在学术界必然是有名的。
    邱成桐神秘的笑了笑,开口道:“你先看完论文,然后再猜一下。”
    听到这话,杨老先生也没再追问,深吸了口气后,低下头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手中的论文上。
    对于他这样的百岁老人来说,要在人生的晚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去钻研一篇学术论文,难度无疑是相当的大的。
    但对于他来说,手中的这篇论文重要程度完全不需要讨论。
    杨-米尔斯方程就是他和他的学生米尔斯一起提出来的,而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猜想,就是基于杨-米尔斯方程上的。
    1954年初,他和和学生罗伯特·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
    在此基础上,物理学界实现了强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概念性’大一统,即找到一套完整的理论,将强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在一套理论中。
    几十年的时间发展,可以肯定的是,杨·米尔斯理论中杨·尔斯方程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在如今的数学界和物理学界赫赫有名。
    但这一套理论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尤其是其相应的数学理论并没有建立起来。
    在杨·米尔斯理论中,他们的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数学上严格的方程没有已知的解。
    特别是,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确认、并且在他们的对于“夸克”的不可见性的解释中应用的“质量缺口”假设,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数学上令人满意的证实。
    而对于物理学界来说,追求强弱电三力统一,追求的远不是概念性的理论统一,而是数学上真正的统一。
    所以在杨·尔斯方程找不到最终的解,甚至无法确定解是否存在的前提下,这一份伟大的功绩始终留有巨大的遗憾。
    与此同时,这个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如同诅咒一样缠绕着他,哪怕是已近百岁,他也无法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愈发的觉得自己看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但今天,他或许能看到一份答案了。
    揣着激动的心,也揣着一份忐忑不安。
    杨振寜的目光落在了论文上。
    事实上,即便是邱成桐没有说,对于手中的论文是谁写的,他也已经有了一份答案。
    毕竟在当今的学术界,将这么重要的证明过程丢到arxiv那种预印本网站上,有这种习惯的,最顶尖出名的,也就那么两个人而已。
    一个是沙俄的佩尔雷曼教授,另一个则是是华国的徐川教授。
    而这份论文是谁写的,毋庸置疑。
    然而也正是因此,他离这个问题的答案越近,离终点越近,他便越是害怕,越是小心翼翼。
    生怕在这跨越了漫长的时间长河后,等来的不是希望的光芒而是漫天的乌云;他害怕在人生的最后光阴,依旧带着遗憾而离去。
    尽管以那个人的习惯来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窗外的太阳西斜逐渐隐入地平线时,紧紧的握在他手中的论文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
    追求一生的答案,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当看到那行熟悉的公式所求出来的解时,他那张满是皱纹斑点的老脸上,已经划过了两道浑浊的泪水。
    ps: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