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808章 《守望者》的市场为何没有潜力(求订阅,票票)

      哈佛大学曾经举办过一个关于正义的公开课——《公正》。
    里面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一直是道德研究领域中的经典心理范式,比方说著名的电车问题,它最早由哲学家菲利普福特在1967年提出,引发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题目如下:
    假如你看见一辆已失去控制的有轨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电车所行驶的方向上有5位工人正在进行工程作业,如果电车按目前的轨道前行,这5位工人势必会被电车撞死,拯救这5位工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扳轨道,电车改向,撞死另一个维修工人。
    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都是要求被试在是否会牺牲一个人挽救多个人的性命问题上做出选择,而且不论做出哪种选择,均会让选择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冲突。
    而这经常会面临着选择:
    a:坚持原则
    b:打破规则
    哈佛的政治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人们为了解决脑中的两难问题,一般会生出两种道德判断:
    a.:道义主义选择——
    道义主义判断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在于其是否符合现有的制度、法律或规则。在这种思维方式中,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固定的,与情境无关,这是一种基于规则的道德思维。
    b.:功利主义选择——
    功利主义判断一个行为道德与否,不取决于符不符合规则,而要视其行为的结果是否增加我们的“最大幸福”。
    也就是说,某件事如何抉择,某一行为是否可取,要看事情最后达到的结果。为追求对大多数人来说的最大效益,应该牺牲少数人来拯救多数人。
    从电车例子里理解这两种思维的话。
    功利的,看到撞死5个还是1个,直接就选择撞死1个人,因为死1个总比死5个好,对吧,这是小学生都会的简单算术题。
    但换个情景,一辆行驶中的电车,还是5个工人,眼看继续前进就会发生祸事,而你在轨道上方的天桥上恰巧注意到了这一幕,提醒是肯定来不及的,但你身边有个黑人胖子在吃东西,吃相难看,你可以把他推下去阻拦电车,他的死亡可以让电车司机提前刹车,5个工人就会没事。
    该怎么选择?
    再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赞同推人救人,连支持功利主义的都不发声了。
    同样的牺牲1个人救5个人,为什么大家的选择会来个180度大改变?只因为阻止的方式变成亲手改变?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身道德原则,原则决定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回到电影《守望者》上,电影中的法老王,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果主义者。结尾,他在世界几个大城市发动核袭击,灭绝1千多万人,因为这个世界最聪明的人认为这是牺牲小义成就大义,是正确的。
    而站在法老王对面是影片中绝对主义的代表者永不妥协的罗夏。
    绝对主义是一个传统原则,更是社会的主导原则。比如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有些东西不能用简单的利益结果衡量。
    只不过从表面上来看结果主义比绝对主义好,功利吗,圆滑吗,就像常说的做人要会变通,不要死脑筋。行事原则固然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但为什么主人翁变成自己,原则立场也会发生改变?
    因为结果主义中总是伴随着牺牲,但没人想成为牺牲者,所以结果主义又往往诞生出不公,所谓的牺牲小部分人救活大部分人的大义,被迫牺牲掉的大概率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
    换句话说,谁想成为被牺牲的一员?
    德国一战战败,国内经济低迷,希特勒站出来了,大手一挥,牺牲掉600多万的犹太人,用他们的财富给德国经济输血,对非牺牲者而言,大部分是赞同的,所以,德国民众人人欢呼把希特勒当神一样崇拜。
    从结果主义的角度讲,这也是牺牲小义成就大义,至少,德国一下从泥潭里跳了出来,还凝聚了民众信念,社会对政府的支持热情高涨。
    再比如美国反战运动中一位议员呼吁民众以美国利益为大,战争中美国军人的牺牲是伟大光荣的,一位记者反问议员,那你们议员的儿子都在哪里,为什么不把他们送去战场为国争光?
    小布什为了政权,快速转移矛盾,拉拢军火商。因为那些鼓吹战争最凶的政治家和军火贩,他们的家人孩子又不用去战场,他们只要坐在豪宅里,开着舞会,喝着香槟,数着美国对外战争带给他们的血汗钱。
    这也是结果主义中,所谓的牺牲,你被牺牲了,你被代表了,他们赚了。
    所幸,美国将吞下这一颗苦果,并因为立国之初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不公的执政,时刻爆雷,持续上演3亿人的枪战梦想。
    而《守望者》里,就是结果道德对阵绝对道德的压抑剧情。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有时候为了更强烈的戏剧冲突,肯定得人为加工。
    更关键的是,漫画和电影是两回事。
    漫画一直是小众的,是感兴趣的人才会去看,但电影,通常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场,你不能指望没看过漫画,故事背景又很难理解的人看完这么一部枯燥的电影不破口大骂。
    换句话说,事先没了解,电影讲的又是一个不符合美国自由平等社会道德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怎么能被美国大众所接受?
    其实,《守望者》就算放出三个小时剪辑版,也只是口碑回升,票房是注定了要扑街,因为太小众。这就好比看鬼片的特定群体就那么多,你非要投资一个多亿去拍部鬼片,就算取悦了这部分群体,市场上限就摆在那,逆不了天,改不了命。
    如果《守望者》能学一般的好莱坞类型片一样,加入更多的像大街卡车机枪扫射追逐战,白宫、大桥一路炸炸炸,添入一些大爆炸大特效商业元素,可能会吸引一部分为了视觉享受的观众。
    可惜,这些元素《守望者》统统没有。因为这就是一部解构超级英雄的作品,哪能去极力表现超能力者——超级英雄可以监督民众,那么谁来监督超级英雄呢?谁来保证公义,谁能绝对没有私心?《黑暗骑士》也讨论了这一点,并提出法律之外的正义警察不能被社会接受。
    两部作品同为dc产物,其实也有很多相似点,和以往那些欢乐正义超级英雄电影不同,这两部电影里的英雄都不那么完美正义。
    黑暗骑士中,蝙蝠侠在救人的关键时刻,出于私心选择去救瑞秋,结果落入小丑的圈套,甚至导致本应守护城市打击犯罪的英雄哈维,堕落成罪犯双面人,最后还得给哈维背锅,罪犯变英雄,英雄变罪犯,靠谎言建立起一个“正义”的哥谭。
    诺兰版的蝙蝠侠是有瑕疵的,正义不那么完美,然而正是这些瑕疵和不完美,反而让这部电影显得更真实,更人性,更贴近观众抓住他们的心。
    因为太完美的正义英雄会让观众觉得虚假,再者《黑暗骑士》中还是保持了社会主流的价值精神,能让观众接受。
    《守望者》则是纯粹的剖析太多,对观众的观影体验不好。
    美国广大的底层老百姓不需要一部电影来告诉他们什么是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丑陋,因为他们平时生活中已经见得太多了。教育问题、社区治安乃至警力的分配。
    一个不管控枪支,随时发生枪战的国家,你指望民众能有多少人情味?
    他们需要的是安慰剂,是麻醉剂,是一瞬间的精神愉悦,是来给他们继续面对生活中困难的信心,而且政府和媒体也需要正义公正正能量的**乐电影,来让他们安抚社会引领民众。
    从这方面看,《守望者》的失败是注定的,一部偏离主流市场、没有爆米花视觉大场面,而且角色太多、背景复杂,改编不易的电影,连基本的情节都细碎,观众怎么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