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地区文化的魅力(求订阅,票票)
12月28日。
才是早上6点,大部分人还未起床之际。
吕克-贝松张着有些血丝的眼睛,爬了起来。
他现在有些疲惫,但疲惫之下的却是抑不住的干劲与喜悦。
当然,致使他疲惫的不是什么多人运动,而是《无法触碰》的放映情况。
每日看着电影收获票房、累计票房,是件让人不想错过的事。
于是乎,昨晚他再次熬夜了。
简单洗漱,吃过早餐。
去到公司以后,便是开个会议。
会议上,聊得重点依旧是《无法触碰》的发行工作。
每到这时,大家的心情都很好。
或者说,预估着有可能的收益,年末的业绩报表想不好看都难。
照例汇报了一下市场数据和后续的推广,会议散后,吕克-贝松又跟其他两家发行方打电话沟通。
其实他们的意思都是相同的,那便是想办法把这块蛋糕做大,有可能的话,换一个本土电影人的作品上榜首更好。但现在还只是想想。
这么些年,法国电影市场一直被其他国家的电影压着其实是有些不好看的,就算他们是比较注重利益的商人。
但想要超过《泰坦尼克号》,还是有一些难度,毕竟以前的电影产量可没有现在这么多、优质片源也没有现在这般多,不可能长期霸占着最多的市场排片。
只能说这种事还要一点运气......
随着《无法触碰》不断的传来好消息,几位利益方也都是非常出力,莱曼还是有些开心的。
稍微有些遗憾的是这类电影本土气息太严重,海外市场不容易开拓。
但这不是重点。
反正当初莱曼的想法便是拍出一部足以促进本土声名的卖座电影出来,如果太取巧各地观众的文化差异,反而不美。
......
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
北美院线市场的票房大战再次拉起帷幕。
而这一天,又会有几部新片加入。
其中之一,便是萤火虫出品,总支出会在1亿4千万左右的喜剧电影《博物馆惊奇夜》。
此片因为内部试映时被院线商认可了市场潜力,又与狮门、幕宝签署了联合发行,所以拿到了3800块银幕和百分之42的排片。
是夜,利亚姆待在公司。
看着员工们陆续下班回家,他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主动加班这种事对他这类管理人员来说,十分常见,对这点小事也不会放在心上,更别提他需要坐镇此处,拿到影片第一手的市场数据,从而制定后续的推广计划。
过了凌晨1点,消息准时到来。
看到邮件报表的那一刻,利亚姆轻松之余心情十分美妙,时不时起手轻拍座椅,嘴里还念叨着。
“喜剧片果然是吸金利器。”
利亚姆第三次重复了这句话,实在是因为《博物馆》的表现实在出彩。
首日公映,就以超7.5的上座率、百分之76以上的观众好评率,拿到了3043万美金的票房成绩。
哪怕媒体反应不大,影评人出于职业选择的缘故也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但利亚姆依旧十分看好这部影片的后续市场。
众所周知,一部喜剧片如果能做到被观众认可,它的票房决计是不差的。
更别提《博物馆》在公司的计划里,那可是要推出续集的,连坑都没填完,故事还有讲述的空间。
首部就打好底子的话,岂不是收割票房市场的不二利器?
次日,萤火虫办公室里。
利亚姆向莱曼汇报道:“新近送来的市场数据,《博物馆》很可能不比《300》差。”
嗯,这就意味着又是一部全球4亿多票房的电影项目。
或者说《博物馆》的观影门槛很低,堪称是老少咸宜,轻松愉快,受众多些简直再正常不过。
莱曼闻言并没有什么太过激动的感觉。
他是知道这个项目的潜力的,又夹杂着《玩具总动员》那种展览品苏醒、反差另类的元素,一旦打开市场,只会是前景明朗。
“本周末的冠亚军很可能是《博物馆之夜》与《当幸运来敲门》,二位已将“卖座”局面各自表达了出来,重演了《欢乐大脚》与《皇家赌场》不久前的一幕......”
莱曼拿过报纸,上面所写的基本就概括了此时档期的票房局势。
与之前两强争霸,其他影片吃些边角份额一样,除了《当幸运来敲门》还稳住了放映,其他电影在《博物馆》正式公映之后,毫无意外的被挤压。
尽管是如此大好的局面,莱曼却是将视线放到了其他。
“《300》怎么样了?”
“全球票房累计超过3亿5千万,不过国内的放映潜力几乎消耗殆尽了。”
新的一周,本就过了巅峰期开始低迷的《300》越加低迷。
只现在,每日能拿个60万票房都是了不起的,大有可能是一周加起来,都过不了300万美金。
不过,已经开始盈利了不是吗。
再者,它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基本又被《博物馆》给吃进去了。
也同样在档期内引发了非同一般的市场效应。
继首日3043万之后,次日收获2488万票房也不坠威势。
总之,其他制片厂和业内人士就这么看着影片,心情不是一般的复杂,或许只有哥伦比亚的心情好些,毕竟他们也在年末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一部励志剧情片,票房市场如此稳定且突出。
想想看,10月诺兰的《致命魔术》票房小赚,虽然没有霸榜,但已经是成功了的,总票房1.113亿;
进入11月,有扎克-施耐德的《300》,累计票房眼瞅着要向全球4亿大关进发,而且因为这片在亚洲地区卖得不错,尤其是韩国地区贡献了不少收拾人次,海外放映虽然可能比不太上北美,加上支出也高,但利润绝对是普通项目的几倍乃至十几倍;
到了12月,都到了要做个总结的时候,还能丢出来一部魔幻喜剧《博物馆》,票房又是大卖,短短两日揽获5531万美金。凭这数据以及题材本身的受众就广,说它回不了本也没几个业内人士会这么认为。
这么一总结下来,萤火虫今年的项目制作能力几乎是又上了一个台阶。
或者说,刚好遇上大爆发的时候?
没人说得准。
只一点,这家制片厂终于在年尾的三个月档期上正面和五大展开了夺人视线的强势对垒,一部接一部的运作,接二连三的证明了市场能力。
萤火虫已经不可小觑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实力,娱乐圈更是充满了赞扬的文章、稿件。
换言之,萤火虫已经差不多与其他二三流的制片厂有了一些区别,除了没有海外发行能力,项目产出不稳定,都是靠自给自足,数量也少......说是又一个梦工厂已经没人怀疑。
三年前,还只是像,同样的导演门面、票房卖座;现在却隐隐有超过的意思,毕竟梦工厂产出的项目,除了斯皮尔伯格负责的可能风险低些,其实是多有亏损的。
这也是为什么梦工厂一旦流年不顺,很快就坚持不住的原因——丫资金链本就不稳定,几乎是靠着某一部电影大卖了,然后支撑着其他的项目运作。
而它的崛起,几乎是踏着其他制片厂纂取到的资源。
尖叫影业——就是《非常时期》的制作方,几乎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一部电影的大卖,压榨的是十几部不那么成绩亮眼的作品,可以说都是强势项目下的冤魂。
换言之,在萤火虫打出的三连炸弹豪华牌面下,有太多的小制作、小成本沦为了炮灰。
但这,就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