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96章 制片人中心制(求订阅推荐)

      在好莱坞的电影剧组,一向是以制片人为核心,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制片人中心制”。
    但法国又不是好莱坞,对这方面,没那么信重。
    某些剧组,常常能看到导演兼任制片人的情况发生。吕克贝松也喜欢这样干。
    而莱曼,身为一个导演,自然也是站在导演的立场上说话,因为感同身受,所以也是不乐意插手导演的工作。
    基本上,《电锯惊魂》的拍摄都是温子仁在一手掌控。
    但好莱坞能兴起这样的制度,自然也有人家的道理。
    就比如导演拍摄的时候自嗨,不按照计划来拍,没个人能限制的话,对剧组、对电影也是一场灾难。
    影史上,已经有无数个案例教训,告诉了那些电影公司,如果由着导演的想法去拍的话,多少钱都不够赔的。
    坦白说,这样的监督肯定没坏处,但一味的限制导演的创作空间,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要知道导演都沦为拍片机器了,那样的作品真的还是所谓的“第七大艺术”吗。
    灵性全无,不如说是工业生产线上的批量制作、流水化的产物。
    而说起制片人中心制,不得不提到它的祖师爷艾尔文-萨尔伯格,曾经执掌过环球、米高梅,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位制片出身的大佬。
    公元1917年,欧洲正为“一战”打成一锅粥,中华民国才成立五周年,王朝时代的最后一位象征性人物爱新觉罗溥仪再一次退位。
    整个世界就像是愈要沸腾的粥时,美国这边依旧歌舞升平,丝毫不被国际动荡的局势所打扰。
    不过那时候,美国电影业的重心还在东海岸的纽约。
    当时的艾尔文-萨尔伯格才刚刚得到一份月薪15美金的工作环球影业驻纽约办公室的文秘。
    慢慢的,公司资历稳步上升的同时,他进入了一个电影剧组《旋转木马》当制片人。
    这是华纳自家投资的项目。
    那时呢,大导演施特罗海姆也喜欢在拍摄的时候乱来这在当时根本不算个事,就是不按照剧本拍吗,很多导演有新想法的时候,都这样干过。内地的“墨镜王”更是能现场写剧本,然后拍呢。虽说放在好莱坞,他连得到机会的前提都没有。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预算超支了吗。
    可惜,施特罗海姆不是詹姆斯-卡梅隆,没学到人家赖皮的本事,这么一超支,艾尔文-萨尔伯格不干了,直接跑到华纳高层那里,说要解雇导演,让这种没有责任心的导演滚蛋。
    华纳高层自然很有顾虑,你说这电影都拍了一大半了,突然把导演踹掉,那这项目还完不完成了,要不,忍一忍再给点投资就过去了这也是当时大部分电影公司的想法。
    但艾尔文-萨尔伯格显然是个有本事的,直接说剩下的他也能搞定,但这样的导演不能留。
    后来,施特罗海姆直接就被解雇了。
    而在《旋转木马》事件之后,艾尔文-萨尔伯格越加的受到华纳重用,人家也不含糊,直接主导并奠定了制片人中心制在好莱坞的地位,并且定义了这项制度的核心理念控制预算,完成电影。
    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对那些电影公司,也就是投资方来说,可谓是金玉良言,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的。
    那有什么不能同意的呢?
    于是乎,这样的剧组权力分配迅速的被电影业所接受,并奉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规则。
    毕竟商业回报才是那些投资方第一考虑的东西吗。
    什么艺术追求、什么题材创作、什么角色深度......统统靠边站。
    制片人们受此理念,也是更为看重影片的类型、演员主创的市场反应、内容题材的商业性,乃至于更加强调视觉、听觉的观众感官,更加注重故事的节奏以及流畅性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他们所关注的一切也都不是从个人审美的喜好出发,甚至不是为了电影本身,而是市场要求、市场潮流、特定人群的观影趋势。是有目的性的拍片。
    也说不上来这种制度的好坏吧,但肯定是与导演有着不可避免的理念矛盾。
    而以莱曼来说,他肯定不喜欢这种指手画脚拍摄工作的制度。
    但制片人也确实需要有。
    毕竟一位合格的制片人确实能为剧组的拍摄省下不少事。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能比导演更懂市场、比观众更懂流行、比投资人更懂资本。
    ......
    洛杉矶,华纳制片厂三号摄影棚。
    温子仁瞅着刚刚拍好的镜头,又用导演监视器调出来反复观看几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莱曼自然是不大管他的拍摄工作的,只要能控制分寸,随便怎么浪。
    而他也没辜负那一晚莱曼对他的劝告。
    拍摄回归正轨之后,剧组的拍摄氛围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好。
    进度顺利,他自己也高兴。
    “好,过,准备下一条。”
    连喊话的声音都带着欣喜与底气。
    随手把扩音器放到一旁,又拿起拍摄计划继续揣摩。
    说真的,温子仁对待拍摄是真挺用心。
    一群人也是看在眼里。
    他现在的心情或许就像当初莱曼第一次拍摄《活埋》时那样吧,总是充满干劲。
    要不是莱曼前世就有过好几年片场经验,说不定也会跟他一样胡来。
    第一次吗,总不能苛求太多。
    何况,剧组的预算是够的,如果真是前世那可怜的120万美金,相信他被逼急了,也不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莱曼拍摄《活埋》时,不就常常为钱发愁吗。
    心里只想着怎么顺利完成,那自然也没心思思考角色的动机与行事逻辑了。
    回过头来,看看那部作品,莱曼也是能找到不少提升的点。
    人吗,总得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莱曼是相信等温子仁多拍几部电影,有了经验后,会更加成熟的。
    毕竟人家的天赋摆在那里,拍摄技巧与审美理念也独有一套。
    至少,莱曼就很怀疑如果让他来拍摄《电锯惊魂》的话,会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那些精巧的杀人机关与线索安排,还是挺让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