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以后的发展道路
“当然了,天赐之人固然重要,但是这种人也不可能存在得太多,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备用方案,那就是自己创造谋士与统帅,虽说纸上谈兵往往以失败告终,但总比目不识丁的粗人来得好,在纸上谈兵的前提上,在加一个天赐的谋士或者统帅,那么事必可成也!”大厅安静了一会儿,孔墨再拋出干货。
见二人陷入了沉思,孔墨继续说道,“其实你们不用思考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所谓三人计长,一人计短,质量不足,数量补之,也许一个顶级谋士能顶十几个我批量生产出来的谋臣,但是只要数量够,我并不担心,而且数量多了,我就不信出不了一两个奇才。”
“敢问主公又如何批量生产统帅与谋臣?”审配直接点出这些事情最关键的地方,孔墨所有的谋划最中心都绕不过这一个批量生产上,数量产生质量这句话,审配也认可,就像是一个十个小卒在怎么也干的过伍长,更吃说这个是个小卒可能还会由本人就是伍长的领导。
“这个说来简单,说来也容易,名师出高徒,反之高徒不一定需要好的名师,至于如何操作,我以后会告诉你们的。孔墨带着一抹神秘的微笑,表示现在还无法透露。
话说孔墨所谓操作,实际上先搜刮那些个历史名人,在用历史名人填鸭式教育灌输给那些适龄的小屁孩,这着小屁孩还可以分为两拨,一批是未长成的历史名人,一批就是小屁孩。
这就是名师出高徒,高徒不一定需要名师。
双管其下,不管是那一批得到名师教育,总有那么些个脱颖而出,说不定被历史埋没的人会更多,固然天才很重要,但也不能一棒子把所有不是天才的平凡人打死,里面还有机率出人才滴,而且平凡人这一类基数更大不是。
反正对于孔墨来说他要的也只是人才,天才什么的不是学校教育能出现的,基本靠自学,老师都只是领头人,就像诸葛亮,换一个人教估计也就还是那样。
一般来说老师留名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好学生,并不是老师真的能教出天才,老师教出的人才更多的是愚笨之人,只有他们才肯接受老师那一套,天才一般都不走寻常路,但不可能愚才也有愚才的好,只要愚才和天才互补,那将就会是一一为三的效果。
而里面具体怎么操作就得看掌权的人了,这也相当于孔墨给自己的一个考验,他要从这个乱世中脱颖而出,就不能走寻常路,他必须把后世的一千多年知识活学运用,这也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金手指,也只能凭借着这个金手指与天下英雄争一争这大好河山,要是单凭智慧,他远远还比不上古人的智慧。
孔墨已经设计好了他的教育方式,和他的智谋一样,简单粗略,不过效果想来应该不会太差,对于天才以及还小的历史名人上手就给他们一人发一本书,这种书当然是要特制的,在给他们安排多名老师,但不会时长教导他们,这种半放羊,半师徒的教育,天才和名人们自然会走出自己的道路,因为这本就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反正孔墨是懒得对这些天才进行修剪,谁知道天才会成长成什么样,反正孔墨是不能保证自己修剪出来的家伙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本质,搞不好蝴蝶效应,本该大方光彩的他们却黯淡无光,这不是就悲剧了。
至于更多的愚才,那就需要最好的师资力量了,在各种名师的教育一下,这些个愚才总会找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就算没有,他们至少也能学到点名师的庄稼把式,当不了统帅,当个把什伍之流的将官还是绰绰有余的,还是那句话,总比目不识丁的来得好。
更别说丑小鸭也有成天鹅的时候,愚才怎么就不能成为天才,对于那些对书本知识有兴趣的愚才进行几年填鸭式教育,这个孔墨有经验,而且可谓经验丰富,制造不了天才,难道还制造不了硬货?
开什么玩笑,以后的世界里制造硬货的技术举世无双,学神可以装逼,但学霸也能装逼,就算学渣也有逆袭之时,这就是以后大中国的强悍之处。
至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孔墨根本不会去考虑的,在这个饭都吃不上的时代,能读书是多大一个奢望,更别说还有奖学金拿,别小看了奖学金的制度,对于后世安逸的人民来讲,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这个饿到能易子而食的时代来说,就是必抢之物,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头悬梁锥刺股是真的以及肯定会发生的。
还有会不会成为书呆子什么的,你看看哪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变成了书呆子?就算周六周日补课,节假日补课,寒暑假补课,以及所谓的课后作业辅导。从两岁开始进幼儿园,四岁开始补课,但是到六年级该挣扎还是挣扎,六年小学教育外加连环补课杀局抹杀不了小学生的本质滴。
也正因此孔墨要是在这个时候进行这种超级疯狂的应试教育制度,所有人都只会夸赞孔墨认是位圣贤,属地之人非常幸运什么的,完全不会有人抨击没人性什么的,这个时候的天地君亲师中的师可不是闹着玩的,别说你是百姓,你就是皇帝见了自己老师也得行礼……
孔墨的话让审配一愣,随后也反应了过来,的确这种事情绝对属于机密,于是开口道,“是正南莽撞了,主公且谅解一二。”
“哈哈,没啥,其实这些算不得什么机密,没有告诉你们,是因为这也是我的初步设想,至于具体的计划,还未来得及策划。”孔墨挥了挥手道,表示并不在意。
“对了,这个计划我先弄出个大纲,具体的内容,还望两位助我,特别是元直,眼睛一直盯着我打转,是不是对我之言已经有了设想!”孔墨偏过头看向徐庶,这个懂人心的家伙指不定已经看透了他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