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40章 晋商?晋商!

      就在京城因为毕自严闹出纷扰之时。
    经过十余日的跋涉,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终于带着两个人犯,偷偷的回到了京城。
    从北面的安定门入了京城,骆思恭跟做贼似的,连家都不敢回,就用手下陆川的名义,给向宫里递送觐见的帖子。
    在得知皇帝住在西苑之后,骆思恭又赶忙到了西苑门外等候。
    待骆思恭的帖子来到皇帝身前时,他正在校场上看士卒们的踢球。
    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了外面递来的帖子,翻看了几眼后,刘时敏的脸色就是一变。
    “皇爷,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觐见。”
    看了眼正挥动拳头给士卒打气的皇帝,刘时敏不敢怠慢,挪步子上前到皇帝跟前,小声的道。
    “说是有密事奏报,他用的是千户陆川的帖子。”
    “哦?”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有些意外的转过头去,看向对方。
    “密奏?辽东有人谋反不成?”
    不敢怠慢,朱由校连忙从马扎上站起,向着御书房而去。
    “宣1
    很快,一身黑袍的骆思恭就进入了皇帝所在的御书房。
    看着骆思恭满布风霜之色的老脸,朱由校突然不知为何有些感慨。
    老骆这个人,屁股虽然有点不正,但在办事的能力和忠心上,还是有那么点用的。
    “臣骆思恭恭请圣安。”
    “朕安,免礼吧。”
    “熊廷弼与孙承宗二人在上书中,对你在辽东打击奸细的功劳很是赞赏,朕很满意。”
    从刘时敏手中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朱由校看向骆思恭问道。
    “不知此番进京,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和朕说?”
    “回陛下,臣在辽东半年又余,察查建奴动静,为大军提供情报。”
    第一句,先说明自己在辽东都干了些什么。
    “如今建奴退去,辽东局势渐稳,臣方才敢回京奏事。”
    第二句,简单的说明辽东的局势,自己是能离开的。
    “前番,臣在辽东查到一伙沟通建奴的内贼,不敢在奏章中言明,此番特意回京,请陛下定夺。”
    “哦?”
    闻言,朱由校的眉头皱了皱,又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骆思恭。
    这货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洗漱,连衣服都没换,能看的到很多褶皱。
    是什么沟通建奴的内贼,能让大明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么的谨慎?
    “说说看。”
    “回陛下,臣在辽东查察奸细时,查到了一个存在久远,每年都向建奴出售大量物资的团伙。”
    见皇帝有关心的意思,骆思恭连忙从袖口中拿出一份奏本和两个大信封。
    示意小太监去拿奏章,朱由校道。
    “具体的。”
    “臣初到辽东,查到来往辽东做生意的商人里,有借着贩粮、贩马名义给建奴提供粮草、器械。待将这些人捉拿审问之后,得知这是一个来自山西的庞大勾结建奴团伙。”
    “晋商?”
    听到骆思恭的话,朱由校的眼神瞬间眯起,抬头看向了骆思恭。
    “有供状吗?”
    “在这里。”
    闻言,骆思恭连忙将手中的信奉捧了出来。
    “第一份是臣抓祝”
    “禁声。”
    骆思恭的话刚出口,朱由校伸出一根手指头,止住了骆思恭接下来的话。
    示意刘时敏将房间内的宫女、太监都赶出去,朱由校方才坐在椅子上,拆开信封看了起来。
    此刻,御书房内只剩下了骆思恭与刘时敏两个人。
    “现在说。”
    “臣遵旨。”
    见到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密议,骆思恭也松了一口气。
    此番他之所以偷偷的进京,打枪的不要,就是怕事情提前传了出去,在朝堂上引起动荡。
    看那群商人勾结的人,骆思恭就知道,若是将这件事放在朝堂上,最终查不查的实,他都得填了线。
    “第一份是山西商人范进财,经审讯后得来的供状。”
    “第二份,是锦衣卫宣大指挥使刘忠的供状。”
    看着皇帝,骆思恭说起了目前他审出来的情况。
    按照目前已经掌握的情报,这就是一个以商贾为线索,囊括了大同、宣府、广宁在内的诸多卫所军官在内的卖国集团。
    “自嘉靖末年起,朝廷与蒙古、女真诸多北方部族开了互市,有人和他们做生意,这没什么。”
    听着骆思恭的叙述,朱由校思考了一会儿后,方才开口道。      “但自从建奴造反以来,朝廷就下了明旨,关了和建奴互市的榷场,他们真的还敢给建奴倒卖物资?”
    “回陛下,确有此事,锦衣卫人赃并获。”
    见皇帝知道朝廷对外的贸易策略,骆思恭当即继续汇报导。
    “根据审讯所得,是以介休范氏为主,包含王、靳、田、翟、黄等多姓的商人都有参与起中。他们现在有两条做生意的路子。一条是从天津卫买了漕运北上的粮食,走陆路过广宁,运到辽东卖给建奴。”
    “第二条路,则是在陕西、山西、北直隶等地买了粮食、铁锅等物,从张家口出去,卖给草原上的察哈尔诸多部落。”
    “他们勾结了一路上的诸多镇堡、卫所的军兵,对他们的行为视而不见。”
    “此事牵扯到了宣府、大同、广宁、辽东的诸多将领,还牵扯到已经病逝的李成梁,臣不敢贸然抓捕,特请陛下旨意。”
    “找死埃”
    等到骆思恭说完,朱由校眼神中的杀意更甚。
    晋商,就是晋商。
    范进财这个人他没听过,但范姓,再加上后面的几个姓,让朱由校可以初步确定是晋商。
    而再加上后面这些人的另外一条赚钱路子是和蒙古人做生意,就直接变成了肯定。
    很多人都知道螨清八大皇商,在历史上明末给建奴输送军需物资以及各种军情,玩政治投资。
    但却不知道这群人犯下的另外一个罪,就是将察哈尔在内的蒙古诸部都卖给了建奴。
    崇祯初年,吴桥兵变,耿忠明等人带着大明的火炮火炮部队投了后金。
    而后,大明还没完蛋呢,草原上善于到处跑的蒙古诸部就先完犊子了。
    带着火炮,建奴打蒙古那是一打一个准儿。
    固然其中有林丹汗这个心比天高,才比纸薄的人不懂得团结人心,搞内斗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晋商给建奴提供了察哈尔诸部的详细路线图,在不知道的时候,林丹汗的底裤都让人家给扒了。
    满清入关后,顺治也没忘了这些人给他们提供的帮助,特意在紫禁城设宴,召见了这些人,还封官赐位,让他们做了“皇商”。
    不过嘛,螨清是个什么尿性,懂得都懂。
    自家亲兄弟,都能说圈禁就圈禁,说赐死就赐死。更别说你个外人了。
    皇商这个称号就注定了他们日后的结局。
    顺治三年,螨清官府就下令:“凡商贾有挟重资愿航海市铜者,官给符为信,听其出洋,往市于东南、日本诸夷。舟回,司关者按时值收之,以供官用。”
    这看起来是个好事儿对吧?
    身为皇商中带头的范家,当仁不让的吃了第一口,干起了到倭国贩铜的买卖。
    当时作为皇商的范家,再算上其他的12家民间商人合称“办铜商人十三家”。
    但你这边买铜,人倭国那边的幕府也不傻,看着如此大量的铜料就这么的流出国外。
    乾隆年间,倭国幕府对铜料加征了“保护性关税”,大大增加了范家的购买成本。
    而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特别是云南的铜料开采,铜价下跌,远低于范家的进货成本。
    这个时候,刀子就来了。
    朝廷和你范家在当初签订协议的时候,可是写明了“时价收购”哦,你这个价格必须要和市面上的价格一样。
    不给朝廷卖了,想跑?
    你眼里还有没有朝廷威严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家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只能按赔本价向朝廷出售从倭国买来的高价铜,最终落得个破产抄家的结局。
    “忍住,忍祝”
    一手狠狠的掐着自己的大腿,朱由校在心里暗暗对自己道。
    身为一个后世人,他深刻的知道着晋商手中地形图的重要性。
    李世民征西域,为什么打的那么顺利?
    就是因为玄奘大师西行,给他开了全地图。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伐,为什么有好几次都无功而返,成了领着大军在草原上遛马?
    就是因为先期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根本找不到对方的位置。
    想想这些个晋商手中的蒙古诸部,乃至于西域更远地方的地形图,能给他将来征讨蒙古带来多少的便利。
    再想想若是能完整的接手他们背后那庞大的利益网络,能一年给自己挣来多少的银子。
    朱由校心里就在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心急,要慢慢来。
    杀鸡取卵这种事,怎么想都不划算,要弄一定要将这只会下金蛋的鸡都弄回来。
    好一会儿,朱由校才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朕让那个刘正阳弄的银号,弄的如何了?他的家人接来了没?”
    “回皇上,东厂已经派人去山西接了。”
    听到皇帝的话,再想到那个刘正阳来自晋通银号,刘时敏的眼神变的有些奇怪。
    都是山西人,这是不是太巧了些?
    “骆思恭,朕记得锦衣卫内,有很多假扮商贾的密探吧。”
    “回陛下,有很多。”
    听到皇帝说锦衣卫的密探,骆思恭当即拱手到。
    “这个范进财就是被锦衣卫密探查出有给建奴贩卖粮草。”
    “好。”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将这些人挑选出来,由你亲自负责。”
    “刘时敏,你让冯祝,以宫里的身份直接去找晋通银行背后的人,直接找他们要刘正阳这个人,就说宫里要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