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05章 秦良玉到了

      第105章 秦良玉到了
    南海子,旧衙门大堂上,朱由校正捧着一本《大学衍义补》读的津津有味。
    在他的下方,则坐着一个昏昏欲睡的教书先生。
    这位是詹事府少詹事钱象坤。
    看的出来,神宗虽然对光宗这个太子不待见,但给太子留的预备班底却是很有水平。
    詹事府少詹事钱象坤,左春坊左庶子孙承宗,右春坊右谕德周炳谟、魏广微,右中允李光元,右赞善李标。
    这套领导班子,基本都是中立派人士。
    可惜的是,光宗个沙雕,和朝臣走的太近,稀里糊涂的提拔了一堆东林回来。
    而等到天启上位,这群人里,也就孙承宗是个熟人,其他的根本不熟,没提的起来。
    如今的朱由校,属于是隔着锅台上炕,就没想着用这些没什么执政经验的人。
    而这经筵之事,虽然朱由校点了几人,但都派出去了,但经筵却是不能停,于是就让詹士府的人来讲了。
    明朝的皇家储君教育之争问题,在嘉靖时期,到了巅峰。
    为此,嘉靖搭进去了好几个儿子。
    乃至于阴暗的讲,国本之争,未必不是万历用福王做靶,对自己这个皇长子的保护。
    嘉靖十一年,嘉靖长子朱载基出生,从名字就能看出嘉靖对长子的期望。
    然而,不到三月,长子夭折。
    嘉靖十五年到嘉靖十六年,是嘉靖的生育高峰,连续生下五个儿子,但到嘉靖二十八年,只活下来三个。
    此时,嘉靖将几个儿子都放在身边养着,亲自教导。
    老二庄敬太子朱载壡,皇三子明穆宗朱载垕,皇四子景王朱载圳。
    在这期间,儿子的连续夭折,让不识人间险恶的嘉靖怀疑人生,于是去问一个叫陶仲文的道士,得到的答案是:二龙不相见。
    起初,对这个问题嘉靖还抱以怀疑,但嘉靖二十八年,朱载壑受册太子,然仅仅三日,二子朱载壑暴毙。
    对于如此邪门的事情,嘉靖最终选择了妥协,采纳了道士的建议,将储君的教育问题交给了外廷。
    自此,二龙不相见。
    如今,朱由校虽然已经登基为帝,但到底是没有受到过正式教育,虽然私下里没少受到孙承宗的教育,但在外廷的眼里,就是个文盲。
    或者说,没有受到传统儒家经典洗脑。
    不过,朱由校明显对詹士府的送上来的教材不感兴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哪是他这个皇帝该看的?
    你咋不给老子讲朱元璋亲自批注的《道德经》呢。
    他要看的书都是他自己定下的。
    大明律、三经新义、大学衍义补,三本书。
    对于放在自己眼前的三摞书,钱象坤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大明律这玩意儿,讲不来。
    三经新义,王安石带头为变法编写的,没看过。
    大学衍义补,这个是大明朝正德年间丘濬写成的,但这位爷段位太高,写出的书,别说是他了,当时能看懂的就没几个。
    这也就造成了钱象坤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他讲不出来。
    没办法,只能皇帝搁上面自己看自己的,他在下面打着瞌睡。
    能咋办,总不能硬着头皮乱讲埃
    现在皇帝在群臣中已经留下了一个博览群书的形象,这要是乱讲,让皇帝给指出来,怕不是也得落得个和邹元标一样,被致仕了。
    外面那些个大臣问的时候,就说给皇帝讲过了呗。
    那些人难不成还敢让皇帝写听课笔记不成。
    手中拿着个小笔,时不时在书上圈注一下。
    明朝的能人真的不少,丘濬写的《大学衍义补》,全书一百六十卷﹐分《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成功化》十二章。
    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司法、军事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给朱由校对于如何重新构建朝廷权力机构提供非常好的思路。
    正勾画的起劲,却见刘时敏来到皇帝耳边道。
    “陛下,秦良玉到了。”
    “哦?如此之快?”
    “回陛下,信使八百里加急,在开封碰上的秦将军,她是星夜进京的。”
    “快请。”
    将手中的书放下,朱由校连忙站起道,而后又觉得不妥,连忙道。
    “朕亲自去迎。”
    “陛下,这。。。”
    闻言,刘时敏犹豫道。
    “秦将军是个武将,代其夫职,又是个女人,陛下亲迎,若是传出去,对秦将军,对陛下恐怕都不是好事。”
    这时,刘时敏谨慎的说道。
    “你懂什么。”
    甩开刘时敏,朱由校向外走去,临路过时,还不忘对钱象坤道。
    “钱爱卿,今日就到此了,且先回去吧。”
    “臣告退。”
    被刘时敏的脚步声惊醒,又看到皇帝站了起来,听到后面的话,钱象坤连忙躬身道。
    天可怜见,皇帝有客人,他可算是能走了。
    一出旧衙门,朱由校就看到了正在门外候着的秦良玉。
    “好高的女人。”
    看到秦良玉,这是朱由校的第一印象。
    如今的他,身高是一米六五,而这秦良玉比他还高了一个头,目测最少一米八。
    看到衙门内走出一个身穿团龙服的少年,秦良玉顿时愣住,但随即旁边的小太监就小声道。
    “这是皇爷。”
    “命妇秦良玉,恭请圣安。”
    闻言,秦良玉连忙跪下道。
    “将军快快请起。”
    快步上前,要扶秦良玉,不过扶着之后,朱由校就发现,扶不动。
    秦良玉虽是女子,今年已经四十六岁,正值壮年,力气奇大,又是性格刚毅之人,朱由校根本扶不祝
    “命妇秦良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1
    看着这位倔强的秦将军,朱由校心下却是无奈,待其行完礼后道。
    “将军不必如此,且平身吧。”
    打量着秦良玉,一身软胄,虽经数日奔波,却不减英气,浑身散发着军人特有的浓烈刚硬。
    “朕读昔年奏报,万历二十八年,秦将军随从李化龙大破贼酋杨应龙,令朕心向往之埃”
    “唐有李平阳,宋有梁红玉,大明有将军,幸甚至哉。”
    秦良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以王朝名将而记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人。
    明末的文武君臣,论功论过,没有一个人身上没争议,但唯独这位女将军,几乎是齐刷刷的两个字:崇敬。
    大明川蜀之地,以秦马两家位代表,川人,从未负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