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思量良久,朱元璋这才咬着牙说道:
“那就不急,既然没有人,那就鼓励天下百姓生,朝廷颁布政策,每家每户生产超过十个的,可以免一定的赋税,要是生的多的,朝廷还为他们颁布多子多福的牌坊!”
牌坊,这在古代社会里,那可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被用来彰显统治阶级的“教化”之功,是每个地方表彰功勋、科第以及在“忠孝节义”等德行风范方面的纪念性建筑。
古代,一个地方牌坊的多少,可以显示当地官员的政绩,牌坊多说明教化之功显赫,人民容易被教化,民风良好。
因此,在一些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重诗书尚礼义的地方,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和积累,在县城以及乡间,牌坊就成为极为常见的一种建筑,如果牌坊组成群落从远处望去,层层叠叠,巍巍壮观。
以河北省南部小县馆陶县为例,它在明清时属于山东省东昌府,县城位于今天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
这个县城不算太大,周长仅5里,开车加一脚油门靠惯性能从西门溜到东门,其面积也就是600多亩的样子,但就在如此小的空间里,据雍正年间编修的《馆陶县志》记载,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牌坊29座,这还没有算上散布在乡间的那些牌坊。
而同样是在河北省的邯郸市所在,在明清时是属于直隶省广平府管辖的邯郸县,其县城面积有840亩,据嘉庆年间编修的《邯郸县志》记载,拥有牌坊24座。
而山东省东昌府包括聊城县范围内则有牌坊90座。
在深受传统教育和影响的封建时代的人们看来,能够被树立牌坊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凭这就足以光宗耀祖。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牌坊的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那到底是怎样的人家才能有资格获得朝廷颁下的牌坊呢?
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获得功名,比如在馆陶县城的29个牌坊里,有4个为考取进士而建,有18个为获得举人所建。
这类功名牌坊大多以攀桂、经魁、恩荣、世科、步蟾、云梯为名,但也有少数与“主流”不太一样的坊名,比如月殿秋香坊、陶山彩凤坊、声震青香坊、黄堂弼教坊等等。
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有功德,这类牌坊多为某个人记功记德,比如馆陶县城的绣衣坊,是为御史陈卤而建。
在南馆陶镇上的牌坊,则是民国时期给南馆陶镇人、任过两湖巡阅使的王占元所建,牌坊中央大字为“中华保宁”。
宪伯坊,是为佥事(按察司内副职,有三、四品不定)武建邦而建。
奕世恩先坊,则是知县武云得到文林郞职位之后,感激按察司佥事武德智所建。
驰恩坊,是为勅赠主事杨杰而建。
第三个条件就是针对那些民间的贞洁烈妇,为表彰她们的贞节名声,朝廷特意为这些人准备了专门的牌坊用以表彰。
而这种情况下所立的牌坊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宣扬封建礼教糟粕的贞节牌坊。
此类牌坊大多存在于乡村缘故,在馆陶县城内仅记载有一座,邯郸县志记载有四座,名字均为贞节坊。
除去贞节妇女,民间有德行的百姓也能得到朝廷特制的牌坊,比如在孝道、行善等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那也可以得到朝廷牌坊的。
比如在东昌府有“孝行坊”,是给孝子王安建;“旌表孝行坊”是为有孝行的裴俊建。
此外,长寿也可以得到牌坊,在古代如果老人长寿,可以显示出这个地方晚辈讲孝行,生活安定富足,也是政绩卓着、太平盛世的体现,百岁老人有“人瑞”之称,是极有可能得到“长寿坊的”牌坊的。
除了针对“人”的这几种牌坊之外,还有一些用来标志庙宇、陵寝、宅第、路桥等建筑、设施所在的牌坊。
牌坊通过树立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使人们按照统治者意志设立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教育人们要忠于君主、孝顺长辈慈爱幼小、要积德行善,要遵循“三人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
而后世社会之所以不常见了那些牌坊,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古代的这些牌坊的表彰宣扬功能已经被其他方式给代替了。
后世,对于宣扬好人好事,表彰先进、传播正能量的渠道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广,已经不再需要修建牌坊这种朴实的方式进行表彰。
可在古代,由于展示手段有限,并且古代的识字率实在是有限。
受此制约,如果仅仅把需要宣扬的内容用文书的方式,效果不并算太好,把需要表彰的人以建筑、以牌坊的形式显现出来,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手段。
后世则不同,信息时代来临后,在我们的生存环境周边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媒体平台所环绕,不仅有文字,还有图处和视频,展现的手段太多太多了。
因此就不需要用牌坊如此落后的手段来进行宣传。
另外还有“岁月”的因素,古代的牌坊有木、石等材质组成,由于时的久远,木质的早已朽烂或者毁于兵火。
而石质的牌坊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的时代来临之后,在城市里有可能因为阻碍交通被拆掉。在县城里或者因为修建某项工程需要石材被破坏,也可能是因为某个运动被毁坏。
岁月如刀,再坚硬的材质,也挡不住风雨和人的摧残。
而且,要是仔细了解的话,牌坊这种古老的宣传形式也没有完全被国家给放弃,在电视上,我们也常常能看到百姓们夹道欢迎,道路中央抬着一等、二等等功名牌匾,这也算是对于牌坊的一个继承了。
这次,朱元璋为了让天下百姓尽快地增加人口,竟然亲口承诺要将多子多福也纳入表彰牌坊的行列,也算得上是朝廷的一大举措了。
“英儿不是画出了不少的各式农具出来吗?都拿出来,用!就不信了,在充足的粮食供应下,我大明的人口数还增长不了。”
“放心,让百姓们放开手脚生!男娃女娃都好,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
“对了,爷爷,孙儿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哦?什么事?”
“前两天孙儿在那些西洋人手里发现了一种很是难得高产植株,趁着春耕孙儿已经让人将东西种下去了,就是不知道在我大明境内的产量到底怎么样,反正听那些西洋人说,那个叫做番薯的东西只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就能收获,但这一切都是西洋人自己说的,具体的产量还是应该等到收获之后才能确定。”
“当真,你真的在那些胡人那边淘到了好东西?”
“自然,孙儿那可是撒出去了不少的钱财,要是再不取得点成效,孙儿都不敢再向爷爷你张手要钱了。”
“好,既然如此,那就放开手脚去干!”
现在还是只是洪武十六年,距离洪武三十年还有十几年的时间,有了这高产的粮食再,朱元璋对于抗衡将要到来的小冰期更加有信心了。
“是!微臣领命!”“儿臣领命!”
对于朱雄英的说法,老朱家的人那是一点怀疑的想法都没有,既然最难的粮食后勤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那大明的发展自然也会更顺风顺水。
上位上的朱元璋也是越说越激动,下方的众人也是被说的亢奋起来。
让众人退下之后,朱元璋满脸喜色。
“哈哈,我大明兴起指日可待!指日可待!”
“还是陛下教导有方,长孙殿下小小年级竟然会有此等作为,实在是我大明之幸,万民之福啊!”
王充很是适时地拍着马屁,直接让朱元璋本就不错的心情愈发的不错。
而这边,朱雄英则是被亲爹直接给提溜到了太子书房。
看着面色严肃的父亲,朱雄英那小得意的心情也落回原地,心生忐忑,小心询问:
“父亲,不知今日特意让儿子来书房所谓何事?!”
“你确定你发现的那种植株当真是可以高产的吗?”
“呃,一切还是要看三个月之后的具体收货才能确定,所以儿子现在也不是很是确定,这一切都是那些西洋人自己口述的,儿子,儿子……”
说到这里,朱雄英也算是明白为什么父亲会这么严肃了。
“哼!既然知道,那为何还要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要是大明的气候不符合植株的生长环境,产量打不到你说的高产,那你又准备怎么办?”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朱标那也是很满意的,先不说最近接连不断拿出来的各式图纸,只是今日儿子做出来的热气球与三道公式,朱标就知道儿子以后的成就肯定不只是大明这块土地。
作为一名父亲,儿子能有如此大的远望,朱标自然很是欣喜,但作为一个十年大的小娃娃,终归心里还是小孩子的得意,虚弱以及狂妄。
今日就是这样,儿子的那些话,本不应该当众说出,可就因为小孩子的得意,竟然让英儿在各位重臣面前放下了这样的大话。
三个月之后要是产量确实高产也就算了,但一旦产粮不理想,或者有那有心之人想要打压一下出挑的儿子的话,暗地里下点毒手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在返回东宫的路上,朱标就以太子的身份命令太子亲卫亲自前往皇庄看守,一切形迹可疑之人全部拿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朱标本想让儿子吃个苦头上上心,但粮食一事,事关重大,不可妄动,朱标只能选择亲自敲打。
“儿子,儿子……”
“知错了吗?”
“儿子知错!”
“好,那禁足一月,抄书也没异议吧!”
“没有!”
“好,那现在说说,那个高产植株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也是儿子侥幸得到的,先前爷爷亲自下令,让那些胡商随身携带各地的特产,前日儿子在搜寻制造热气球材料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胡商手里有一株奇特的植株,本着好奇,儿子特意上前询问,在重赏之下,那位胡商这才将植株交给儿子。”
其实朱雄英的话,半真半假,植株确实是由胡商带来的,但高产以及种植周期,那都是朱雄英自己从后世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
就算是古代,那些小国的国君也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之辈,要真的有这样的高产植株被国君得知之后,为了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这些植株是一定不会放任这些胡商胡作非为的。
就像是红薯一样,在陈家没有发现之前,外国那些人可是掩的严严实实,要不是陈家父子想到了将薯叶绞进海船上的帆绳之中的方法,说不定红薯传入华夏的时间还要推迟几百年。
“得了,你说实话!”
“呃,……,好吧,就是儿子无意之中发现了一盆植株,让人买回来之后,这才发现这种植株的根茎竟然可以食用,而且,一颗植株的根茎竟然有三斤重,这还是因为生长在盆栽之中,要是我们可以将此等植株种植到良田之中的话,那一亩良田说不定能收货上千斤的食用根茎出来。”
“上千斤?!真的?”
“嗯,这还是儿子往少了猜的,要是照顾的好的话,说不定能到五,六千斤的地步。”
“哈哈,既然如此,那你可要小心照顾,不行,你小子不行,从小养尊处优的,从来都没有下田种植过。”
“来人!去,去皇庄上找几个经验老道的老农,让他们好好照顾那些植株,要是三个月之后当真高产的话,孤重重有赏!”
听到这么高产的粮种,当即,朱标也待不住了,直接就让人前往寻找经验老道的老农前往庄子上悉心照顾。
“父亲,你就放心吧,儿子都安排下去了。”
“不行,有时间还是要亲眼看看,这么重要的东西,也不知道你小子怎么会这么放心放任在庄子上,英儿啊,你说要是将植株搬到东宫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