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51章 来自汪直的巨额贿赂

      第151章 来自汪直的巨额贿赂
    “老爷,府外有人投了拜帖求见。”
    刚刚进过晚膳的胡宗宪刚打算和新纳的小妾探讨一下诗词歌赋,门房的到来就打断了这雅兴。
    “来人是谁?”
    “来人没说,只说您看这拜帖就一定会见。”
    胡宗宪大为困惑,接过拜帖来拆看,面色顿时严肃。
    “请其到书房来。”
    “是。”
    胡宗宪原地站了少顷,随后便匆匆进入书房,掌了烛火将拜帖焚烧掉。
    摇曳的火光下,胡宗宪的神情显得如此冷峻。
    汪直的儿子竟然来见自己?
    还说是从周延这个布政使那打听到的消息。
    待到拜帖完全烧作成灰,胡宗宪便折回座位,品茗静候。
    不多时,门扉叩响。
    “老爷,客人到了。”
    “请进。”
    门开,汪仲大步走进,但并未急着说话,只等门房重新关上房门退下后这才作揖。
    “小民汪仲,谒见知府大人。”
    “你好大的胆子。”胡宗宪打量着汪仲,冷声道:“逆贼之子,竟然敢来见本官,不怕本官将你扭送衙门,开刀问斩吗。”
    汪仲露出笑容来:“怕便不会来了,更何况来拜访胡大人您,也是蕃台大人允许的。”
    “我大明朝的官不会和你们这些逆贼打交道,伱不可污蔑周蕃台。”
    “是是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就会将责任摘得干净。”
    汪仲真是胆大,此时此刻不仅敢取笑胡宗宪,还言道:“胡大人打算让小民就这么站着说话?胡大人的待客之礼可是不够体面埃”
    “哼,坐吧。”
    胡宗宪脸色难看,故而也懒得和这汪仲废话,直言:“你来见本官有什么事,抓紧说,说完就滚,日后本官也不想再见到你,见你必抓你。”
    “胡大人的脾气真是够火爆的,怪不得做了九年知县寸步不动,没有陆部堂的提携,您估计要做一辈子知县了。”
    胡宗宪不搭理,只是冷视着汪仲。
    后者便继续自说自话。
    “提携之恩同再造,怪不得您要死心塌地跟着陆部堂,连暗中购买葡萄牙人火器和战船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愿意去做。胡大人啊,您老家中三族多少颗脑袋够砍的?”
    “砰1
    只听一声闷响,胡宗宪拍案而起:“满口胡言乱语,你想死老夫就成全你,来人1
    汪仲也没想到胡宗宪竟然如此暴躁,真要是稀里糊涂死在胡宗宪手中,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笑话。
    耳听得门外脚步声匆匆,汪仲忙起身。
    “好好好,是小民嘴贱小民不提了。”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几名下人手持水火棍冲了进来,看向胡宗宪,只待后者一声令下,就要拿下这汪仲。
    胡宗宪满是杀气的眸子死死盯住汪仲,胸膛几番起伏后才长出一口气,挥手。
    “都出去吧。”
    “是。”
    下人退下,胡宗宪才道:“再乱说话,本官便割你舌头,而后剥皮抽筋,送往双屿。”
    汪仲打了个哆嗦,已是丝毫不怀疑胡宗宪的话。
    涉及陆远,胡宗宪的反应就像应激的猫,说炸毛就炸毛。
    “胡大人,今天小民前来拜会,只求一件事。”
    “说。”
    “希望您高抬贵手,不要和小民的父亲为敌,我父亲说,这方世界很大,大明其实很小,汪洋大海的另一头,有无数国家、子民和土地,我父亲希望和您精诚合作,我们不应该是敌人,更应该是朋友,如此,这世界便都是咱们的。”
    汪仲在‘您’这个字眼上咬的特别重,意思很是明确。
    顿了顿,汪仲又言道。
    “若是您愿意,小民在这里替我父亲做主,愿出黄金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这笔钱,是我父亲给您的见面礼,即使我父亲海上经贸多年,这钱拿出来也不容易。”
    黄金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
    胡宗宪甚至连呼吸都停了。
    这真是一笔天文数字。
    “此事,老夫需要好生考虑。”      胡宗宪当然没资格替陆远做决定,因此并未给出答复,便下了逐客令:“你且离开吧。”
    汪仲此刻也显的很有信心,含笑躬身。
    “您慢慢斟酌,小民静候佳音,或允或拒,请派人去澳门,那里有一东海楼,小民就在那。”
    说罢转身便走,留下胡宗宪一人面色阴晴不定。
    犹豫了许久,胡宗宪这才提笔,书信一封后反复斟酌,不满,焚掉重写。
    如此来回往复好几遍,这才满意。
    “来人。”
    “老爷。”
    “此信火速送往城中远东商号的陆飞,让其转送南京陆部堂台前。”
    “这,咱们为什么不自己送?”
    胡宗宪没回答,只是不满的看了下人一眼,便将后者吓的遍体生寒,赶忙上前接过信,匆匆离开。
    ——
    南京城,吏部值房。
    陆远带着赵学雍和张居正,三人围着堂内正当中的桌案来回走动,审看着刚刚火热出炉的第一版《南京日报》。
    不远处站着一名通政使司的官员魏久辉,此刻正介绍着。
    “陆部堂,遵奉您的要求,《南京日报》一共分了四种篇幅,分别是时政通报、经义讲学、武林小说和《大明律》案例讲读。”
    陆远看的频频点头。
    “不错。”
    “您看若是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这就让报局即可拓印发售。”
    陆远点点头,嗯出一声:“发吧,以后南京城内各部、院、司、局衙门七品以上官员及城内外军营参将级以上那都送一份。”
    “是。”
    魏久辉告辞离开,陆远又拿起桌上的报纸看了一遍,开心笑道。
    “报局自南京始,将来也要推广到全国去。”
    “朝堂要闻、圣贤学术、趣闻轶事、律法普及,部堂您设此报局,不仅可以弘扬德化,还能普及律法,足可谓大功德。”
    张居正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是诚恳,全无拍马屁的成分。
    圣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现在陆远做的事虽然还摸不到这三件事的门槛和标准,但却是在向着这三个方向同步迈进。
    待到将来,江南人杰辈出,即使是升斗小民都能对时政、律法、儒学略有所知,哪怕只是一鳞半爪的粗浅了解,那整个官场政治生态、社会律法民生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此之奇功伟绩,足可言不朽、足可称圣人了。
    陆远倒是摇头叹气:“弘扬德化、普及律法?那也得百姓们识字才能有用,很多百姓连字都不认识,这报纸,送他他也看不懂,所以普及全民的基本教育才是弘扬德化的第一步。”
    “普及全民基本教育?”
    张居正两人都是齐齐惊住,没想到陆远竟然有如此宏远志向。
    这种事,怎么可能实现?
    “看你们那惊讶的样子,像是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一般。”陆远笑了笑:“现在确实是实现不了,都去读书学习,谁来种地,养一个完全脱离基础生产的读书人,供其多年吃喝、求学、深造的花销可能需要三户甚至五户才有这个能力。
    但是也不用觉得这种事有多么的遥不可及,就当一个目标吧,虽然遥远了一些,可能咱们这辈人到死都见不到,但先放在那,这样以后总有个奋斗追赶的动力。”
    张居正肃然起敬。
    “以前居正只想着根除时弊,便觉得此志为毕生之追,而今听了部堂的话,居正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浅薄,部堂之远,远非居正可比。”
    “叔大快别夸了,再夸本官可是要羞臊了。”
    陆远摆手,刚欲开口,门外声响。
    “部堂。”
    扭头去看,是一名通政使司官员。
    “怎么?”
    “广东送来急信,是布政使周延写的。”
    赵学雍前去接过转呈陆远,后者拆开来看,眉关顿时紧锁,神情也变得严肃。
    未几,门外又有一吏部属官来道。
    “部堂,您府中来了人,说是府内有紧要事,请您回去。”
    陆远将信收入袖袋,迈步便走。
    “回府。”
    这个汪仲,胆子够大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