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荆王的怒火和太后的对策
赵志冲回到宫中,向刘娥说了赵明月的想法,刘娥也被赵明月的举动震惊了,但是荆王赵元俨的这关很难过,赵明月以这种方式下嫁,作为一个父亲即使是疼爱自己的女儿,但这事不论放在谁身上,尤其还是个亲王,肯定觉得丢脸之极。荆王绝然不会同意的。
这不赵明月直接向赵元俨说了她的决定,赵元俨立马怒火冲天,要不是赵明月现在身体病弱,估计他得抽她一顿了。此时就是连王妃(赵明月的母亲)也挨了一顿臭骂,说王妃生了个孽障,丢尽了王府的脸面。
王府中的丫鬟和仆役,都战战兢兢的,害怕受牵连。这不就有好几个仆役就是因为稍微挡了下道,就被荆王用鞭子抽的死去活来,惨叫连连。
荆王又怒气冲冲地出了王府,骑马狂奔而去,对街上的行人不管不顾,不少行人遭了秧,躲闪不及的被撞到,也不少人挨了鞭子,街上的小摊也不知撞翻了多少,一时间街上是人仰马翻,乱作一团,开封府来差役劝阻,也挨了鞭子。赵元俨骑着马就孟鸣家冲去。
此时的孟鸣并没在家,在大学堂讲课呢;而爹去了泗州,到那里的炼铁厂和水泥厂去视察一下;家里只有娘在家。这不赵元俨到了孟鸣府前,就叫骂,喊孟鸣出来,得知孟鸣没在家,就悻悻而走,走时还抽了门童好几鞭子。
刘娥闻讯,立马派人把荆王召到宫里来,荆王到了宫里拜见了刘娥,赵元俨对这个皇嫂倒是有些惧怕,怒气未消却不敢再表现出来。
刘娥倒是厉声惧色地对他的扰民、伤民的行为训斥一番,荆王自觉理亏,也不吭声。
刘娥训完之后,就让荆王落座。刘娥说:“皇弟啊,先帝的兄弟八个,就剩你一个了。所以哀家和皇上对你一家也是比较眷顾的,而且我把明月这孩子也视如己出,所以明月性子有些顽劣,哀家也是有责任的。明月这孩子也是明事理的,她现在十七岁了,想找寻个如意郎君罢了,就看上了孟鸣,有啥不对。她这样坐肯定有失体统,可也足见她的痴情,试问为了孟鸣,连郡主的名号都不要了,你要她嫁给别人可能吗。”
刘娥又说道:“我知道你不痛快,放谁身上也不痛快,但明月总归你的骨肉,你不希望明月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自己的幸福吗。你就是拘泥你荆王府的门面。你也知道我和先帝的事,太宗皇帝也没能阻止我俩在一起。”
刘娥看了看荆王,只见他神情低落、垂头丧气,知道不能太逼他了,他一时接受不了这现实是正常的。刘娥让他回去,不准再做出格的事。
看着荆王走后,刘娥也是一阵头痛,明月的脾气她也是知道的,认准的事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如不让她嫁给孟鸣,她要么香消玉殒,要么就会出家青灯相守。
孟鸣的婚期不到一个月了,得抓紧想法子了。最后刘娥沉吟着苦想一番。
最后想了一个法子:就是收李玉婵为义女,加公主封号,赵明月也封公主,一并嫁于孟鸣。
不过这样的话,朝堂会有争议,两公主下嫁一人,也有先例。这事还得和皇帝商量,皇帝也十三岁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了。
刘娥来到赵祯的寝宫,就和他说了赵明月的事,也讲了李玉婵甘为孟鸣赴死的事。赵祯毕竟也十三岁了,也对这些男女之情有些了解了。
赵祯很佩服赵明月的勇气,也欣赏李玉婵对孟鸣的情比金坚。再加上他对孟鸣也很是赞赏,又加上他和赵明月自幼长大,关系颇好,也有意玉成好事。
最后刘娥把自己的想法和皇帝说了一下,皇帝当时就同意了。
对于刘娥担心朝中大臣反对,赵祯不在意,说道:“母后,这是朕的家事啊”。刘娥也明白过来,最后俩人商议起来,刘娥收李玉婵为义女,册封李玉婵为柔嘉公主,赵明月为栖霞公主。
并将婚期推迟到天圣二年的三月十六,最后刘娥就了懿旨。事后朝堂也有些争议,最后寇准看在孟鸣的面子上,也未做阻挠,那些反对意见都被政事堂压下了。
赵明月身体也日渐康复了,由于心情大好,就有了胃口,饭量也大了。
她觉得这时候的她有些丑,想尽快恢复起来,回到原来的模样。这时的荆王从心里了接受这个事实。刘娥的懿旨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