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景燕归不收诊费,老太太和高灵芝都有些过意不去,便在庆安堂里买了一堆人参灵芝之类的补品。
末了高灵芝在柜台上看到了伤药,好奇地问了句,景燕归笑着回答:“这是我自己调出来的伤药,外伤用了能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内伤用了能活血化淤。”
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高灵芝肯定会对这药效生出怀疑来,但是这话是景燕归说的,她就觉得话说得还保守了些,这药效一定极好。
她立即说:“我们家族里的男人经常外出,经常会受伤,伤药家里常备了些,这些药想买一些,只是我们是坐火车过来的,不太方便带,能帮我们寄回去吗?”
景燕归点头:“当然可以,你们要多少?”
“先来个一万瓶吧!”高灵芝扭头去看老太太,这主似乎还得老太太来做。
景燕归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万瓶伤药可不是个小数目!
她只当她们是因为自己没收诊金不好意思,这才买这么多的药,她正打算提醒一下,却听得老太太说:“一万瓶怕是还不够,这样吧,先订两万瓶。”
景燕归忍不住说:“奶奶,这药是伤药,不受伤是用不着的,且这药的效果还没有试过,你们一下子买这么多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老太太和高灵芝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里都有几分笑意。
老太太转头看着景燕归说:“景医生,实不相瞒,我们对你的医术和人品都很信得过,这药既然是你制出来的,那肯定就差不了,都不用试。”
“至于数量的问题,这事老婆子就多解释一句,我们家里的情况相对特殊,具体的不太方便跟你细说,只能告诉你,这药家里用得比较多,一两万瓶真的不算什么。”
“我们是承你的情,但是却不是那种为了承情就要花大价钱买一些不相干东西的人,你看人参这一类的东西,我们买的就不是太多。”
景燕是刚才就看到,老太太虽然买了不少的补品,但是真要说多的话,也算不上。
人参十根,灵芝二十朵,冬虫夏草一斤,燕窝三十盏,这些自己吃吃,或者用人,消耗还是很快的,和两万瓶伤药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景燕归听老太太把话说以这份上,她也就不再劝,便说:“这药其实都没有库存,两万瓶数量不算少,之前手边还有些订单,这货一时半会可能交不上,怎么也得等到年后去了。”
“没关系。”老太太很好说话:“我给你地址,你做好后寄到家里就好,你手边要是有货的话,就先寄个几瓶到家里给他们先试试。”
老太太的要求并不过份,景燕归立即就答应了下来。
这笔订单来得太过意外,但是总归是好事。
老太太对景燕归的印象极好,拉着她说了好一会话,她们算是真正熟悉了起来。
景燕归把老太太送到门口的时候,老太太说天冷让她回去,她们就住在庆安堂斜对面的药店里,来往也方便。
在门口的时候,老太太偷偷地问景燕归:“你师父姓苏,他和苏静山苏神医是什么关系?”
苏老爷子在中医界的地位太高,就算是外行很多人也都听过他的大名,老太太是看景燕归的医术很好,苏老爷子还那么一副嫌弃表情,就有了这一问。
景燕归笑着回答:“我师父老人家就是苏静山。”
老太太的眼睛顿时就亮了,直说:“怪不得,怪不得!”
老太太之前求医的时候就听人说起过苏静山的大名,说她这病只有遇到苏静山才治得好,只是苏静山早就不坐诊了,她怕是没希望了。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年轻漂亮的小医生,居然就是苏静山的徒弟!
老太太顿时就觉得她上辈子一定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好事,才会遇到景燕归!
景燕归看到老太太的样子笑了笑,中医是讲究传承的,有个厉害的师父就等于得了个厉害的招牌,老太太虽然原本就信她,但是当她的背后有了苏静山这个靠山后,老太太怕是再没有半点担忧。
病人的心情一好,对于后续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景燕归也乐得见到这样的结果,只说:“我师父虽然今年恢复了坐诊,但是他这段时间和我置气又停诊了,他老人家可能不会再轻易坐诊给人治病了。”
以景燕归对苏老爷子的了解,她这一次表现出了治病的能力,那么他就会把她给推出来,会让她自己坐诊,他在旁看着。
老太太是并不介意这些,只说:“我相信你的医术,要是没有你,我估计已经不在这世上了,你是我救命恩人的这种话我就不多说了,这事我自己心里记得就好。”
景燕归听到老太太的话心里还是有些感触的,医生这个职业救死扶伤,虽然风险很大,但是看到病人因为自己的治疗而恢复健康,这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景燕归回到后堂的时候,苏老爷子正在那里烤火,苏柏青在旁对她比了个大拇指说:“燕归,厉害!”
景燕归看了他一眼没理他,而是乖乖地坐到苏老爷子的面前说:“师父,我虽然这段时间没有跟着你学医,但是我做到了我之前承诺的,我没有荒废我的医术,我每天都有在学习。”
“看出来了。”苏老爷子一边烤火一边说:“本来我是要打你十记戒尺的,你学得还不错,所以我改了一下决定,打你二十戒尺就算了。”
景燕归愣了一下,敢情学好了还得加倍挨打?
苏老爷子沉声说:“这二十戒尺打的不是你学习偷懒的事,而是你回到阳城,没有第一时间来看我,跟我汇报你的学习情况,所以打的是你的学习态度!”
他说到这里就又有些恼怒:“别人学医是没那天份,你有天份,却天天浪费!就你样的,也是我没有其他的徒弟,要不然早把你轰出了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