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01章 故里已经成为过去

      第201章故里已经成为过去
    赵骏看着山野,空荡荡的,没有村庄,也没有人烟。
    《南史·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衣锦还乡,自古以来,便是华夏人最得意的事情之一。
    可同样的。
    世间最悲伤的,也莫过于你衣锦还乡了,面对的却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曾经的家乡早就物是人非,人们不仅不认识你,甚至早已经忘了你的存在。
    那种悲凉之感,会涌上心头。
    然而至少在赵骏这里,这还不是最悲伤的事情。
    因为就算物是人非,家乡的很多人都不记得伱了,可只要你有钱,他们很快就会回忆起来。
    等你开着你的豪车,在村子里四处溜达一圈,村里人马上就会认出你。
    哦。
    原来你就是某家的某某啊,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甚至等你把老宅的房子建起来,做成一个豪华大别墅,保证各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全都跑来你家凑热闹。
    所以只要你和你的家乡存在于一个时代,哪怕十几二十年过去,你很久很久没有回老家去,岁月也依旧带不走你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
    而这世间最悲催的事情,却是你不属于这个时代,你连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都没有。
    甚至连你祖先都还未迁徙到此地,这里只剩下一片荒野。
    它还算你的家乡吗?
    因此对于赵骏来说,悲哀的是他连这个家乡都不知道该不该认,因为这里是他千百年后的家乡,而不是眼前的这片荒地。
    赵骏站在山峦上,看着这片土地许久许久。
    他记得,山下河边那湾处就是小镇,再顺着小镇往北,便是他的老家赵家湾。虽然跟一千年后是两个样子,但整个山势地形,却没有多大变化。
    小时候,赵骏经常在山坡上跟小伙伴们放羊,整个小镇和村子的地形,早已经印在脑子里,从未磨灭。
    可如今原本河流两岸的平原农田,是茂密的丛林,小镇的位置则是一片草地,周围山峦茂密,远方几乎没有任何人烟生存的痕迹。
    “知院。”
    镇长见他一直看着山梁下方,指着远方道:“那里再去二十里,便是梅山了。”
    “哦。”
    赵骏应了声,他比镇长还清楚梅山的位置,指着山下道:“此地看地势,应该可以建立村寨,为何无人栖息啊?”
    镇长苦笑道:“这里离那梅山太近了,梅山蛮居于山上,山脚不许汉人过来,他们也不愿意在山脚居住。这些梅山蛮子,除了偶尔来镇子里换些粮米油盐,就常年躲在山里,有的时候还会与汉人争执,发生械斗,我等苦不堪言啊。”
    “这样啊。”
    赵骏应了一声,也不知道先祖是如何突破这层障碍,在此定居下来的。不过那毕竟是南宋的事情了,也许当时蛮子已经被官府剿灭,或者与汉人开始接触,谁又知道呢?
    镇长说道:“再过去就没有汉人村寨了,那些蛮子会驱除一切靠近过来的人,知院要不就回去吧。”
    “不了。”
    赵骏环顾四周,扭过头对邵州知州和新化县令说道:“你们守土有责,各自回去吧,我在这里住一晚上,无需要一直陪在我左右。”
    他说是这么说,但二人哪里敢走?
    赵骏既然在他们的地盘,那肯定是二十四小时陪着。
    二人连忙说道:“不打紧,不打紧,我等陪同知院巡视地方,亦是职责所在。”
    “那行吧。”
    赵骏也没有勉强他们,随后对江大郎他们下令道:“在此处安营扎寨。”
    “是。”
    江大郎他们其实不想在这荒山野岭露营。
    毕竟年关到了,将士们虽然跟着赵骏远走他乡,可也都是爱凑热闹的生物,自然想去县城晃悠。
    一来他们这路上攒了不少赏钱,很想找个青楼、酒馆、赌坊之类的地方花掉。
    二来年关到了,还是希望热热闹闹点,总比窝在山里强得多。
    可赵骏的命令又不能不听,将士们就只好不情不愿地下了山坡,在山下搭起了帐篷。
    夜幕降临,士兵们临溪水结营,寂静无声。
    远处白沙镇已经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动静,赵骏就只是站在河边,静静地看着那小河流淌。
    千年后,他常在这河中游泳。小河不大,也就二十米宽,最深处是坝下的一个水潭,现在水坝都没有建,只是一个高矮缓坡,水潭倒是在。
    赵骏低头看着那水潭,他小时候差点在里面淹死,被一起在河里洗澡的成年人拉上来的。
    那个时候夏天还是常有人在里头游泳,长大后不知道为什么,小河就臭了,都是生活污水和垃圾,甚至还有过死婴和死猪,自然也就无人下河。
    还有东面的山坡,盘山缓坡上就是赵家祠堂,后来祠堂修得很大,是被赵家走出去的富豪们捐赠的,能容纳好几百人祭拜,每年祭祀典礼上,赵祯的灵位都在上面高高挂着.
    赵骏就这样一直呆在河边,呆呆地看着这一切既有些熟悉,更多的却是陌生的地方。谁都瞧出他不对劲,可无人敢来打扰。
    “知院在做什么呢?”
    黄三郎整理着帐篷,问旁边的江大郎道:“今天却是怪怪的。”
    “我也不知道啊。”
    江大郎挠挠头,说道:“也许是政务太繁忙,偶尔进山里走走,让身心舒坦些吧。”
    “错了,是知院有心事。”
    还是邵州知州有文化,毕竟是进士出身,一眼瞧出赵骏此时的状态。
    有心事?
    众人互相对视,一头雾水。
    谁也不明白为什么赵骏会忽然改变路线,来到邵州一个偏远镇子下的一片荒山野岭。
    可也没有人敢去。
    时间就如小溪里的流水一般缓缓流淌。
    夜深了,年关将至。
    赵骏便在这山窝里,渡过了景祐四年的年末,也来到了新的一年。
    这一年年初,宋仁宗赵祯宣布改年号为宝元。
    这一年年末,历史上李元昊正式进攻大宋,掀起了长达数年的宋夏战争。
    <divclass="contentadv">翌日清晨,赵骏再次踏上了南巡之路。
    他在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等将士们收拾完行李,站在山梁上,又深深地看了眼那个小山窝,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去。
    如果他能够改变大宋的命运的话,也许未来就不会再出现南宋末年赵氏先祖逃难至此的事情。
    那个时候,这里自然也依旧还是没有人,或许会有别的汉人迁居于此。
    但至少他的祖先,永远都不会过来了。
    这里,便只剩下他的一丝念想和回忆,不会再跟他有其余瓜葛。
    “走吧。”
    回到白沙镇,赵骏租借的船只依旧在码头等着。
    资水缓缓流淌。
    这次没有再继续往北,而是又南下回往邵州。
    船上江大郎还是好奇,见赵骏站在船头,负手而立,依旧看着白沙镇的方向,忍不住问道:“知院。”
    “嗯?”
    “小人有些不明白,知院为什么要特意来这里一趟?”
    “就是来看看,以前这里发生过一些事情。”
    “哦。”
    “好了,让船夫们加快速度,还要南下去广州呢。”
    赵骏并不想跟江大郎解释太多,因为其实也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来看看曾经的故乡而已。
    也就是这一次了。
    将来或许他永远都不会回来,这次也算是断了他的念想。
    江大郎一头雾水地离开。
    船只缓缓驶离港口,赵骏依旧望着远方的山,直到船队拐过一处山崖,远方的山彻底被后面的山挡住,他才叹息一声,回了船舱。
    以前对于大宋,终究是没有太多归属感。即便是他姓赵,大宋皇赵也确实是他先祖,可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在赵骏的认知里,那魂牵梦绕的小山村,才是生他养他二十多年的故乡,即便是后来远走北上,去了赴京求学,他依旧忘不掉山村里的一切。
    但如今看了这一眼之后,就算是正式与曾经的自己道个别。
    因为不管怎么样,这里连他先祖都不存在,便彻底没了任何他的痕迹。
    所以他来过,却无法属于这里,那还不如断得干脆一点。
    未来。
    便全心全意投入大宋的事业。
    祖上的命运彻底改变。
    这故里,就成为过去,只留于梦乡吧。
    .
    .
    宝元元年二月,赵骏南下到广州,视察了番禺港口,见识到了很多外国船只密密麻麻停在码头的盛景。
    这情况其实放在后世任何一个华夏对外贸易码头,都只能算是不值一提的小场面。
    可是在千年前的大宋,不管同时期的任何一个帝国,都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外国船只蜂拥而来,只为带走这个国家的茶叶、瓷器、丝绸、香料等特产。
    赵骏问过了地方官吏,询问他们是否有过与东南亚国家的接触,有没有主动派遣船只去调查一下他们那边的情况。
    结果得到的答复居然是“蕞尔小邦,无需遣使。”“只有国外朝见大宋的份,还从未有大宋遣使者去其它国家的份辽国除外。”
    听到这类傲慢的话,赵骏无语。
    要不是调查得知,说出这句话的广南东路转运使范师道为人操守严正,是个难得的清廉官员,他真想敲着对方的脑袋问他,以大宋这武力,凭什么如此倨傲自上。
    最后赵骏吩咐他,今年必须组建船队,下南洋四处考察。
    另外就是南洋粮食产量丰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他能够想办法从东南亚进口粮食,以缓解国内粮食压力。
    其实宋朝粮食也不是没进口,比如北方和吐蕃、西夏、辽国互市,就经常购买对方的牛羊等牲畜。并且宋真宗时期,由于南方受灾,就从越朝进口过粮食救济灾民。
    占城稻也是那个时候传入华夏。
    只不过进口粮食实在是太麻烦,成本非常高。从广州通过灵渠运到湖南,再从湖南走湘江进入长江,最后再走运河送到汴梁去,估计都大半年过去了。
    所以除了南方出现灾祸,从北方运粮过来不便,这才从南洋进口粮食近距离解决问题以外,宋朝并不对外进口商品。
    这一点也是为什么自唐宋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如此发达,基本上都是贸易顺差,大量白银流入,却很少有华夏政权从外面进口商品,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
    清朝鸦片战争打响,就是因为英国即便工业化了,居然都没有竞争过清朝本土制造业,一个工业国对农业国贸易,居然还是逆差。
    英国需要大量进口清朝的瓷器、茶叶和丝绸,他们的羊毛、呢绒完全卖不进来。
    那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恼羞成怒之下,才用洋枪大炮,通过输出鸦片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属实是卑劣下作。
    现在赵骏让广东路进口南洋粮食,本意就在于虽然进口成本昂贵,可他知道今年就要开战,粮价会大涨,到时候即便成本高昂,也比不过国内暴涨的粮价。
    因此到时候是可以利用进口粮食进行粮价平抑,至少也要比突然通货膨胀要强得多。
    除了巡视了广东的港口情况以外,赵骏还去看了棉花种植情况。
    去年政制院就已经下令让广州这边大量种植棉花,如今谈不上全面推广,但地方各县都有政治任务,棉花也算是在大宋开始生根发芽。
    只是从视察的情况来看,这身毒棉花产量还是不如后世新疆棉花,毕竟新疆棉花都是优良培育,产量质量自然很好。
    而古代棉花没有经过科学培育,产量是后世的一半就算不错了,肯定做不到像后世那样优良。
    赵骏认真在广州待了两个多月,期间也处理过一些案子,有些是被流放岭南的人喊冤,有些是地方官吏出了问题,还有些则是外国人与汉人之间的争执。
    他把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也把对广州地方的治理和安排写了报告送回朝廷,直到宝元元年三月,他才离开广州,前往广西。
    到了六月份,他又回到湖南,继续踏上他的巡视之旅。
    而在这个时候,西北的战事也愈演愈烈,一次特殊的意外情况,让双方剑拔弩张,隐隐有了大战开始的前兆。
    我自己也知道这两章稍微水一点,主要还是主角心境的变化,让他对大宋更有归属感,之后基本上就是全新开始,主角巡视结束,宋夏战争打响,然后就是全面推动改革了,算是全书高潮,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