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节 封湖告示掀波澜

      1、封湖告示掀波澜
    四老虎敛财有新招——封湖。为沾点荤腥,得点蝇头小利,各色各水儿的鬼子汉奸土匪还有保长们,可是卯足了劲儿往上涌。
    转眼间,夏天到了。
    微山湖的初夏,应该是最美丽的时候,荷花开,湖水碧,风一吹,两岸麦田连天的金浪。
    在这令人陶醉,令人遐想的时光里,湖西各村山墙上贴出的封湖告示,又在平地里掀起波浪。
    “哐哐哐”,一阵铜锣的声响,在赵州村的街头响起。
    敲锣的是村保所的村丁朱海运。
    朱海运三十多岁,是个光棍,平常里最喜欢的,就是吃饱了冬天蹲墙根晒太阳,夏天藏树下乘阴凉。本是个无皮混,可老天爷不饿死瞎家雀儿,啥人都有啥福分,三十多的无赖光棍儿,竟然也粘上日本人的光,就在快要饿死的时候,朱友焕当了赵州村的村长,也就是村保长。保长朱友焕是他远门的本家的叔,肥水自然不会流到外姓人的田,就让他当上了村丁,帮着送送信,跑跑腿。也别说,这家伙种地下湖不行,当腿子竟还称职,几年来,跑前跑后巴巴的,象条喂熟的狗。
    懒人有的是懒办法,这会儿,朱海运披着一件破褂子,肩上扛一白色的柳木棍,柳木棍的后头绑一块小孩子尿布似的日本人的膏药旗,前面挂一个破铜锣,右手扶棍,左手拿锤,走一步,锤一下,吆喝一声:“看布告唠,看布告唠,封湖委员会的布告。”
    村口老榆树下,黄裱纸布告的周围,渐渐地围满了村民,在听一个教师打扮的青年人念内容:
    沿湖五县封湖委员会布告:
    为布告示,湖民知悉:接湖西九县皇协军司令邓云生命令,布告封湖。一切湖产,皆为国有。为利民生,为厚国家,为建大东亚经济共荣圈,所有百姓,禁打莲蕊,禁罱湖草,莲藕苇菱,尽皆保护。政府出面,组织采割,分片划定,不得私为。轻税薄利,官民两得。
    右列各条,一律遵守!若有违背,严惩不贷!本布告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切莫以身试法,此布。
    这一下,像一颗炸弹,落在人群中,“轰”地一声,爆炸了。
    “微山湖历来是‘免征地’、‘屯水地’,他们凭嘛封湖?”
    “朱友焕是小人得志,仗着抱上了李连璧的粗腿,添上四老虎的腚沟子,变着法子欺负咱大户。”
    “娘的个死*的,这年头,就差放屁交税了。”
    ……
    人们越说情绪越激昂,一个青头小伙儿冲上去,把身上的褂子一扒,一把扯下布告,三把两把,撕个稀烂,完了朝地上一扔,高声骂道,“万人揍(湖区一带骂人最厉害的话)的朱友焕,不让打莲罱草,叫俺喝西北风去?就不听他们的,大不了一命抵一命,反正都是死!”
    “对对对!和他姓朱的拼了,把他娘日死!捣烂!”
    ……
    有扇风的,有点火的,周围的村民全都火了。
    二癞子村丁朱海运来了。
    “干嘛干嘛!你小子活腻歪了,敢把邓司令的告示撕了?还了得您了,有种的,快快给俺糊上!”他是官家的人,这会儿正是显摆的好时候,就肚子挺得像八戒,还像刚从天上下凡来的托塔李天王。
    敲完锣的朱海运,来到朱友焕的家表功,喜滋滋、乐呵呵、添油加醋地说着吆喝人看布告的事。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朱家趁顿饭吃。
    厅堂里,朱友焕正坐在太师椅上,拿把圆头木梳子,在梳他那油光倍亮的分头。
    这两天,他的精神头儿十足,兴致也很高,反正封湖的事是日本人和邓司令定的,谅那些湖泖子(对渔民的蔑称)不敢咋着,赵州村出来一个刺头才好呢,借日本人的手,来个杀一儆百,节省以后的麻烦,反正征多征少,都是咱说了算,都得过咱的手,五个手指头漏点,就够打几只好船的。
    因此,他头回,有耐心地,听完了朱海运的罗嗦。
    朱友焕听完,交代,“爷们儿,再辛苦你一趟,去村头,看看那些湖泖子吱崴(湖区土语,议论的意思)个啥,回来吃饭,今儿给你炖肉。”
    “嘿,是喽!”
    一听见吃肉,朱海运连头加身子的一起来鞠躬,“兹溜”一声,再将嘴角流出的口水吸进嘴腔里,转身往外跑。
    可跑到门口,朱海运站住了,黏糊着,慢慢地转过身,腆着笑脸皮子,磨叽了回来。
    “还干啥?莫非又饿啦?”
    朱友焕最恶心他这个模样,眉头皱成个大肠头。
    “是喽,叔,早……早上,起得晚,没……没吃饭。嘿……嘿嘿。”
    “我就见不得你这个熊样!朱森哥,”朱友焕转头向门外高喊一嗓子,随着声音,进来一个中年人,扎条粗布围裙,两手湿漉漉的,他就叫朱森,是朱友焕家的长工,“去,给他拿个馍馍。哎,我说爷们,别光把馍馍造了大粪,硬气点,给咱朱家,长点志气争点脸,有事有邓司令兜着,怕他赵家个屁!”
    “叔,放心放心!您一百个放心!”朱海运一边表着决心,一边倒退着出门,腰弓得象煮熟的虾。
    “哎,你再给他夹条咸鱼。”
    “嘿嘿,是喽,叔,俺搬个马扎坐在那里看。”他一说一鞠躬,腰象按了弹簧,一颤一颤的。
    朱海运走到村口,远远地见一大堆人围着看布告,心里美滋滋的,但走进一听,都是骂本家叔朱友焕的,那还了得,气一下子涌到脸上。
    在平常,他最怕那个叫喊的小子,他叫赵竹合,常年在湖上使船,浑身的力气大了去了,没事就爱在打麦场上扛碌碡。
    那轧场的石碾子,足有二百多斤重,可在他手里,就像举泥娃娃似的。
    赵竹合这小子,最爱欺负朱家的人,经常拿他练摔跤,把他摔得鼻青脸肿。
    不过,现在,他可不再怕他了,他背后,有邓司令撑着,邓司令是谁?当今的皇上,咱亲戚,你小子再恶,能恶过枪子?敢得罪皇上?一颗“花生米儿”,就叫你趴下再也站不起。
    “是他娘的*的绝户头‘倒海运’?是皮痒痒了,还是哪条脚筋短,请你二大爷我给伸伸?”
    赵竹合斜着眼睛,眯着朱海运的往近走。
    朱海运倒退两步,把脑袋缩了缩,本想跑,又一想,他是官家的人,就稳住神,尔后,老鳖似的伸出老长,先闭嘴咽口口水,再跳着脚跟,咋唬开来,“小荒荒(湖区骂人的土语),今儿俺不怕你,俺给邓司令说一声,就要了你的小命,结了你的伙食账!”
    “咦,咦咦,就你?还邓司令?也不撒泡尿照照?算嘛的?呸!”
    赵竹合说完,照地上吐了一口吐沫,标出最大的蔑视。
    “俺……俺……把您姓赵的,全灭了!”
    癞人虚荣心最强,最容易被激怒,朱海运撸棍拉架式要打架。
    “怎么?”赵竹合直愣愣的嘴角上露出极冷冷的冷笑,慢步再上近前来,“你小子,今儿是穿着马褂子作揖——还想在兄弟爷们跟前露两手?哼。”
    “俺……俺俺,反正有撑腰的……谁怕谁?!”朱海运麻楞麻楞眼皮子,猛上前,朝着赵竹合的头顶就是一棍。
    赵竹合哪把这样的癞子放眼里?待棍子就要落下,一闪身,举手来个“顺手牵羊”,抓过棍子,使劲一带。
    “哇啦”,朱海运喝喊一声,紧倒腾几步,头戗在地上,就是一个狗吃屎。
    “哗——”周围的人一阵大笑。
    朱海运恼骂一声,就要爬起身子,刚起半截,赵竹合一脚跺下,又趴在地上,鼓融了半天,脸憋个通红,吃奶的劲儿都用上,还是动弹不得。
    朱海运这才恢复癞子的本性,两手握起拳头,轮番着砸泥地,咧开瓢衩样的大嘴,号啕大哭起来。
    “松手松手,竹合呀,封湖不封湖的,他是一个癞子,做不了主,也当不了家,只是个跑腿的腿子,放了他吧。”
    上前说话的,是那个念布告的教师模样的年青人,他叫刘裕才,是临村小学堂的教师兼校长。
    朱海运赶紧接上差,“是呀是呀,俺哪能做得这样的主,俺顶多是个打更吹哨的。刘老师呀,不不不,刘校长,俺侄子是跟你上学的,您最知道俺没本事,救命呀,救命呀!”
    朱海运乌龟样,原地趴着转圈儿,扭转到刘裕才的脚尖下,左手扶地,右手拽住刘裕才的裤脚,象八辈子没见到的亲爹,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
    “海运呀,咱都是微山湖边上的受苦人,别上他朱友焕的当,张口闭口就是大户小户的,那就是姓的不同,你姓朱,可照样受苦呀。”
    刘裕才一边说着,一边要把他拉起来。
    朱海运赶紧地聪明起来,“一家人一家人!俺表姑父的表舅爷也姓刘,论亲戚,俺还得喊您舅姥爷呢。哎呦呦,舅姥爷呀,你快叫他放脚呀,我的脊梁骨快叫他踩断了,呜呜呜,哎呦。”
    “老二,把脚拿下来,听刘先生的。”
    人群中,又站出来一人。
    这人,四十多岁的年纪,膀大腰圆,口方鼻直,粗针一样的头发,一根根,插在黝黑的头皮上,一说话,象敲钟一样,底音很重。
    他就是赵竹合的大哥,因为为人仗义,村里人不管年长年轻的,都叫他赵老大。
    赵竹合抬眼,“哥!你不知道,这小子,脚跟下流脓,从里到外,坏透了,前天,他把咱二婶子,领到村西河沟里……你他娘的不知道二婶子眼瞎呀?嗨!”赵竹合说到这事,刚消了的火气又上来,跟着重重地跺了一脚。
    “俺是跟她玩……啊!救命呀!”
    朱海运惨叫得像杀猪。
    “干嘛地干嘛地,造反是不?”
    人群外,传来一个人的叫喊。
    大家回头来看,是保长朱友焕。
    原来,朱海运与赵竹合对招的时候,旁边,有一个朱姓的村民,一见形势不妙,急忙跑到朱友焕的家里,给朱友焕报了信。
    这时候的朱友焕,有四老虎宠着,正在兴头上,哪再把赵姓大户放在眼珠里?正想找茬子震震他们呢,就象想睡觉,别人送来枕头,于是赶忙过来,发发村长的威风。
    朱海运一见朱友焕来了,就像在外面挨了揍的孩子,见了亲爹娘,“哇哇哇”地大哭大叫了起来,“叔,叔叔,俺是不让撕告示,才被打成这样的,哎呦,俺的腰断喽。嗷嗷。疼死俺了,叔——”
    “有理讲理,干吗打人?把脚放开!”朱友焕走向前来,气淋淋地推一把赵竹合,“仗着赵家大户,是不?”
    赵竹合半截铁塔般的身子,岂是干虾似的的朱友焕的推手?赵竹合肩膀一晃,竟将他晃了一个趔趄。
    朱友焕被闪,一下子气恼,“呦呵,想打架?”
    当着全村的面儿,村长朱友焕不光没被买账,还遭到奚落,在众村民面前栽了面子,脸噌地红,窘得象碳猴,怒火更上心,举起文明棍,就朝赵竹合头上砸。
    赵竹合动都没动,半空中抓住那截红漆棍,一把夺过来,两手一较劲儿,“咔擦”,断成两截,扔在地上。
    朱友焕顿时嚎叫,“反了反了,没规章了!朱家的爷们,赵家仗着大户,欺负咱小户,上呀,老少爷们们,咱打呀,打他们个全死光!”
    朱友焕气急败坏,攥着蒜瓣子拳头,狼嚎着,就往前面冲。
    “谁都别动!”
    赵老大一声大吼,震的老榆树叶子“哗啦啦”地掉下来。他上前一步,截住朱友焕,一把拽住他的手腕子,拎小鸡似的,将他拎回身子前。
    “都别动!”
    朱姓的村民,架棍拉杆子,正要对近处的赵家的人,被赵老大一声吼了回去。
    刘裕才紧跟着大喊,“朱家的老少爷们,别听朱友焕瞎咧咧!不让下湖割草打莲蕊,你们也得喝西北风!”
    朱友焕也跟着鸡抹脖子的嚎,“朱家的爷们,孬种啦?看主儿家受气不动手?把头别在尿尿罐里,憋死算啦!俺做主,封湖禁割,朱家除外!”
    在赵老大跟前,朱友焕就象被逮住的挨抹的鸭子,虽被抓着往上提,但手脚并用地紧扑剌。
    “朱家除外?朱友焕,你说话算数?告示上可没说啥姓的人能下湖,咱这就找邓司令评理去!”
    刘裕才脑子转得快,抓住了朱友焕的话茬,高声一喊,堵上了一句墙。
    “只要是免朱家,咱们上济宁衙门里打官司,看上面有没有讲理的?!”
    赵家的人炸了,撸袖子挥胳膊。
    对“朱家除外”这话儿,朱姓的村民,相信但不敢全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他们也不全憨,就都闭嘴等下篇儿。
    一句话,把朱友焕噎住了,刚才的许诺是鼓弄朱姓的人打架的,“除外”的家,他可当不了。
    乘着这混乱的当口,朱海运从赵竹合的脚底滚了出来,一下子蹿到朱友焕的腰后面,“叔,叔叔,赵家,刚才,还骂你骂邓司令呢!”
    “赵家怎么骂的邓司令?”
    朱友焕也是聪明人,只要把岔子直接焊到四老虎身上,拿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证据,往四老虎面前一摆,四老虎一生气,一撩橛子,呵呵,那赵老大、赵竹合,还有赵家和他对着干的,都算是,车到山前命到头了。
    “叔叔,他骂你,骂您是大闺女养乎的,骂邓司令是窑子里的野种!”
    朱海运能编出的,也就是这些了。
    “你——”赵竹合一跺脚,一挥拳头,朝朱海运,就要扑上去。
    就像水和火,虽然是一个朱姓,但,上九路就是和下九流合不成一道辙。
    朱海运得意,摇摇老鳖头,一下子缩进朱友焕的背后面,而后再伸出脖子看。见赵老大止住了赵竹合,就又窜出半截身子,右手紧拽住朱友焕的后襟,脑袋一伸一伸地,嬉皮笑脸的喊,“就是就是,你还说俺三婶子,趁保长叔不在家,跟野汉子钻苇子棵呢。”
    “滚您奶奶个*!”
    对这样的“二百五”,谁都没办法。朱友焕气得眼珠子都红了,回身一拳,将他打得远远的。
    刘裕才上前把朱友焕拉到一边,打破他的尴尬脸,“保长,跟他个半吊子生气不值当的,当下,咱是众怒难犯哪,真打起了,你保长身上也没贴护身符,打到身上,也照样揭不下来。”
    朱友焕思谋了一会,高声喊,“看在刘先生的面子上,咱不计较,可贴出的告示就是皇榜,谁敢不听,就是满门招斩的罪!朱家的爷们,走!”
    朱友焕先溜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