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革命肇始
相较于日新月异的海军,6军终于是在世纪之交的混乱中走出了新的1步,相比于第2次布尔战争带来的战术战略改变,1款新式武器的亮相更能昭示6军的未来。
在1899年7月,布尔战争前3个月,巴黎的“巴士底日”阅兵式上,法国人新研发的1款m1897型75mm速射野战炮首次公开亮相。
这门大炮在对日作战时已经得到了验证,因此法国人对于她们十分相信。
而该炮的保密措施做的极好,不仅在对日战争中各国没有发现,而且在阅兵之后,名义上该炮已经“解密”,但法国人依然为她准备好了十足的保密措施,使得世人对于这种火炮的威力尚不清楚,只知道这种火炮射速很快。
但它很快,到底有多快?
除了法国人,恐怕也就左念微知道了,这门大炮1分钟最快可以发射30炮弹,是其他国家主流火炮的10-15倍。
如此恐怖的武器,自然被法军视作6军的法宝,甚至专门为其进行了令外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编制改革,即将装备m1897型的炮兵连,由原来每连6炮编制调整为了4炮建制,这当然是基于其尚属保密的真实性能。
而法国人研发此型火炮的出发点是源自其军中盛行的进攻与机动至上的战术学派,高速高机动成为法军的追求,而1场由“速射炮万能论”引导的战术革命也就此拉开序幕,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他国家。
美国等国很快就向法国输入了75速射炮并展开仿制或授权生产,英国、沙俄等国家虽然基于实战经验而对速射炮抱持著怀疑感,但也开始按照法国的方法研制自己国产的速射炮。
而东南也做出了决定,向法国引进该火炮,并签下保证书,坚决不会让德国人知道这型火炮的任何信息。
在速射炮革命中,德国是唯1的输家,因为法国对于与德国的世仇念念不忘,始终拒绝将75mm速射炮的设计图授权给德国人,结果使得德国不得不将自己手头上的旧式野炮与有缺陷的77速射炮升级修改,但不管怎么努力,德国人都还是只能面对坐拥绝对领先优势的法国火炮望而兴叹。
法国人十分明了他们具备这种绝对优势,遂更进1步的走向了极端,形成了速射炮万能论学派。他们给速射炮加上钢制炮盾,在教范中要求炮兵将75速射炮推进到距离前线1千公尺以内,以榴散弹的弹幕压制德军战线,以支援法军步兵发起他们自豪的国技:刺刀冲锋。
在这种技术与精神两方面的因素下,法国人对于75速射炮的热烈拥戴,已经从军事上的学派升级成为了1种不可质疑的信仰。榴弹炮、重炮、臼炮等各式各样的旧式火器与大口径炮都被扔进了垃圾场,法军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未来战争的最佳解答,全军上下只需要1种火炮、1种口径、1种弹药———75小姐、75mm、榴散弹———就能够在面对德国人的复仇雪耻之战当中克敌制胜。
面对这种发展走向,左念微及时制止了其在本国的传播,因为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德国人将给法国人1个教训。
德国无力在速射炮上击败法国,所以他们开创了1个全新的火炮学说——大口径长射程化。
大口径长射程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普法战争至1次大战之间,除了攻城臼炮以外,绝大多数的6用野战炮口径都是50~90mm之间,含炮架在内1至4吨左右,其理由也很简单:更大的炮,驮马就拖不动了。倘若是用于攻略要塞用的列车炮或攻城臼炮也就罢了,但是野战之中,1门走不动的重型火炮在进攻时将会带来严重的补给负担,同时拖累步兵的推进。
例如东南6军中的150mm重炮就是依托铁路、航船来运行的,因此才需要独立的炮兵团,而非直接跟随步兵行动。
但这1过程的难度并不下于速射炮,其技术也好,资金也罢,都不是中国能够承担的起的,所以这个时候只需要学会苟,总是能苟到好东西的。
不过,说起苟,1个人倒是确实听苟的。
那就是带清的光绪皇帝,这东西确实听能苟,两年前把慈溪弄死了,但这个家伙倒是命长,半死不活的躺在病床上,1直到现在还没断气。
而清廷朝政由载沣、奕劻、裕禄等1众满族大员把控,而汉官们只能围绕在翁同龢的周围,被满员4意欺凌。
光绪皇帝的重病让清廷上下人心惶惶,如今1众满员已在密谋嗣君何人,据传将由端王之子溥儁过继至光绪皇帝名下。
最终,1899年10月11日,就在布尔战争开战的那1天,光绪皇帝颁布圣旨,立爱新觉罗·溥儁为大阿哥,升端郡王载漪为亲王,命端亲王载漪,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裕禄、户部尚书翁同龢等5人为监国辅政大臣,辅佐国事。
同时,估计已经命不久矣的光绪皇帝授命康有为组建议政院,授命载沣组建内阁。
但这个议政院也非常逗,议员总定263人,满员83人,蒙员77人,汉军旗73人,汉员仅30人。
内阁7位阁臣,仅翁同龢1人为汉员,其他均为满员。
这样的内阁和议院1出顿时间惹得天下非议,许多维新派士子直接称其为“皇族内阁”,对其大4批驳。
而维新派推出的资产阶级政策又与封建地主产生了冲突,其中1些开明分子看到英美等国的地方分权,要求组建地方议政院,制定维护本地的政策,对于中央派遣下来的官员们不配合不接纳,使得清廷的地方统治进1步失灵。
但由于科举尚在运行,清廷的官员体系还没有完全瘫痪,清廷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将新学纳入科举体系,这也成为清廷唯2的保命稻草。
但稻草终究是稻草,1旦发生意外,众多士绅是否会站在清廷这1边,那就很难说了。
1899年12月29日,己亥年的最后1个月,混在新军中的兴中会成员趁着两广总督谭钟麟在广州巡视新军时举行暗杀,成功刺伤谭钟麟。
当天下午,兴中会发动第5次起义,杨衢白任革命军总司令,率队夺取小北门,迎接参与起义的广东新军第2镇第1营入城,直扑总督府。
随后,革命党人与广东巡防营统领、广东第2镇统制李淮在总督府外发生大战。
当晚8点2十分,南关炮队发动起义,炮轰第2镇大营。
在革命军总司令杨衢云的领导下,革命军队5迅速扩大,当南关炮队轰击大营之后,第2镇新军内的军官纷纷选择起义,革命队5迅速扩大。
这时候,姗姗来迟的新军第1镇方才在广州将军春龄的带领下抵达战场。
新军第1镇在南大门外遭到炮击,随后与驻守此处的革命军进行了枪战。
两军对垒到天明,结果新军第1镇发现主帅不见了,1阵混乱之后,被革命军第2纵队司令郑士良抓住机会,率领敢死队,携带炸弹和步枪冲向敌军,成功冲破新军阵线,打死炸死数十人,第1镇新军溃散。
上午8点,珠江江防舰队举行起义,澄清、绥靖、飞龙3艘炮舰驶入广州城,炮击沿岸清军。舰队司令郑晏发电报邀请东南海军南洋舰队进驻广州,稳定局势。
12月30日,南洋舰队靖海、威海号巡洋舰,广观、同安号炮舰驶入广州城,驻泊黄埔,监视广州湾内的3艘外国军舰以及岸上清军动向。
中午,革命军攻破两广总督府,两广总督谭钟麟自杀,广州将军收拢新军第1、2镇、巡防营、绿营和8旗,总计万余人,退守满城。
此时,革命军人数已膨胀至2万余人,其中起义新军达两千人,为革命军骨干,其内青年军官大多选择加入兴中会。
30日晚,孙文自香港乘坐轮船顺平号进入广州,在两广总督府门口举行革命演讲,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旗号,确定了全国革命的目标。
随后,革命军组建十6支敢死队,用炸药炸开满城,攻入其中,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巷战。
同时,孙文与陈少白等人开始紧张的开始准备革命政府的组建。
1899年12月31日,作为公元十9世纪的最后1天,孙文在两广总督府内就职广州革命军政府都督,向全国拍发通电,宣告起义成功,后世史称——“己亥迥电”。
在这通电报中,革命军政府述说了革命的缘由和目标,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东南巡阅府起来推翻满清政府,建立1个中华合众国,并推举东南巡阅使左孝威为中华合众国临时大总统。
兴中会如此高调的行事自然是引起了清廷的震怒,尤其是听闻广州满城内十不存1之后,京师中如丧考妣,许多人叫嚣着要大力平叛。
然而,虽然双方豪言壮语不断,但在真正的动作上,依然在观望东南的态度。
革命军政府拍发的是通电,所有人都能看得见,包括清廷,他们也能看得见其中对于东南的“劝进”。
但东南巡阅府会如何选?
他们会选择1个怎样的国家?
君主立宪?
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