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六零俏美人西北娇宠日常 第34节

      后背突然被她软软的身体靠上,腰间也被她紧紧搂住,陆文耀稍稍一僵,他背对着稍稍皱了下眉头。
    *
    自行车的车筐里放着手电筒,在夜晚里照亮前方的路。
    丁书涵坐在自行车后座,微凉的晚风穿乱她的丝巾和发丝,怀里的洗漱用品也在脸盆里微微晃动着。
    说来上一次坐这自行车还是自己四岁那年母亲离世,父亲忙着南下从商,无人照看她。
    父亲只好骑着和这差不多的老式自行车将她送进那全寄宿的幼儿园。
    那天自己记得很清楚,父亲在寄宿幼儿园园长面前添油加醋地说着她年幼丧母的经历,园长听后慈祥的脸上满是心疼,还夹带着些她不知应该如何形容的情绪。
    后来到了小学,丁书涵学到了“怜悯”一词后,才将这几年的疑惑所破解。
    因为她长得如那粉雕玉琢的洋娃娃,又有那让人心生怜爱的悲惨经历,寄宿幼儿园的老师们自然对她关爱有加。
    起先那些个老师总爱抱着她教讲夸自己的好听话,到后面尝到甜头又聪明的丁书涵完全举一反三。
    好听话一句接着一句,她就坐稳了那最受老师和同伴喜欢的宝座。
    而等她寄宿半年再见父亲时,他骑着的已经不是那辆嘎吱嘎吱作响的自行车。
    而是换上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他的身材也臃肿了许多。
    后来她才知道父亲南下从商并没有成功,只是她家的老房子全都被拆了,变成了当地有名的拆迁大户。
    再后来……
    丁书涵没再想下去。
    倒也奇怪,自己之前在国外根本不会想起这些事,可现在这些尘封许久的记忆因为自己坐了个老式自行车就赶忙出现。
    当然她没有将自己的思绪囿于那莫名浮现的回忆之中,因为不过两三分钟她坐在后座,屁股要被这铁丝编织的后座硌得快没有知觉了。
    再加上路修得不算平坦,单车骑在路上多少有些难免的颠簸,这让丁书涵更觉得难受。
    她用手戳了戳陆文曜宽大的后背,“你下次把后座装个软垫子吧,要不然硌得慌。”
    陆文曜的后背被她突然这么一戳,立马挺直背往前躲了躲。
    他并没有适应自己的自行车后座正坐着自己名义上的妻子,而且还说要自己在后座系个软垫子。
    她这话的意思是以后她还要坐自己自行车后面?
    陆文曜低头看了眼,自己腰间被缠上的白皙纤细手臂,眼神暗了几分。
    脑海里也冒出了那日被身后这女人面色绯红紧紧搂住自己胳膊的娇俏模样,神情恍惚之间手里的龙头也不受了控制。
    “啊!”
    因为自行车的突然歪斜,让重心不稳的丁书涵直接吓得惊呼出了声,她那搂着着陆文曜腰的胳膊更是紧了几分。
    本来脑子里就浮想联翩的陆文曜,被身后的女人如此用力一抱,还有后背突如其来的柔软触感。
    他努力把着的龙头手瞬间失了平衡,自行车也顺势歪到了一边。
    还好陆文曜个高腿长,一条腿稳稳地踩在地上,双手用力扶着自行车龙头,让自行车没有倒下。
    只是后座的丁书涵就比较狼狈了。
    她一只手紧紧护着怀里的脸盆,另一只手紧紧搂着陆文曜的腰,可是却她的屁股却离了后座。
    那模样像陆文曜腰上挂了个挂件一般。
    陆文曜将□□的自行车扶正,扭头看着身后死死搂着自己腰的丁书涵,还没来得及用手将她那紧紧搂着自己的胳膊移开。
    他皱着眉还没来得及将“你抱够了没”说出口,就突然响起了一个男人带着笑意的声音。
    “刚处对象吧,小伙子!以后多带几次女同志就好了!”
    听到声音的两人齐齐抬头看向突然来上这么一句的那人,只见一个四十来岁快五十穿着灰色衬衫有些发福的憨厚男人正双脚踩地手把着自行车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他那自行车后座载着位一头利落短发同样面善、身材稍显丰腴的女子,很显然是他的妻子。
    因为陆文曜没有穿军装,他们两人这有些狼狈的模样在别人眼里俨然是一对刚处对象、还有些羞涩从城市里来的支边小情侣。
    这对夫妻看到他们现在这般还出言关切,很明显应该是勾起了他们这对夫妇的青涩回忆。
    那中年女子看着那单车后座,也忍不住开口多嘴一句,“小同志啊,你看看你怎么这么不细心,后座也不提前安个坐垫,人家小姑娘坐在后面肯定不舒服啊!”
    她看着这自行车的大钢车梁,笑了笑,“你们现在城里年轻人不都流行让对象坐在车梁上带小姑娘嘛!”
    说着还直接从自家丈夫的自行车后座上轻巧地跳了下来,按着丁书涵的肩膀带到了陆文曜身旁。
    陆文曜看着如此热情的陌生夫妻,双手紧紧握着自行车的龙头很是不知所措,“这,这不太好吧……”
    那中年女子听到他这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小小年纪,怎么这么老土。”
    丁书涵看着对方麦肤色的脸上透出了一抹淡淡的红色,觉着他还真是纯情。
    更是仗着这对中年夫妻给自己撑腰,也嬉笑着附和打趣了句,“听到没!说你老土呢!”
    丁书涵说这话并没有多想什么,下意识地侧仰着她那张精致的小脸看向陆文曜。
    她那双杏眼弯弯闪烁着伶俐的亮光,水润粉嫩的双唇微启,显得格外活泼率真。
    似那狐假虎威仗着别人威风的娇蛮狐狸。
    陆文曜见她这般,竟一时愣了神,后脖颈也连带着热了几分,一路热到了头顶。
    她这么一句打趣不仅让陆文曜的耳朵尖也红上了几分,还更是让那对夫妻来了催促、张罗的兴致。
    “小同志啊,你看看人家女同志的觉悟!你扭扭捏捏的,简直是丢我们男同志的脸!”
    “就是,别害臊,赶紧的吧!”
    这夫妻俩一唱一和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闹洞房新人同吃一颗红枣的把戏呢。
    如此这般,更是惹得其他路过的人哪怕抹黑看不清也要忍不住多看丁书涵和陆文曜几眼。
    陆文曜除了有些羞涩外,还觉着很是丢人,可当着外人的面可怎么也不好发作。
    他看着身旁身姿娇小紧抱着脸盆呆站着的女子,咬咬牙一狠心,自己靠近她身侧的长臂一把搂她腰间,用力一抱。
    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丁书涵瞬时双脚就离了地。
    待她反应过来,自己已经稳稳坐在了在那自行车的车梁上了。
    那对热情夫妻的看着他们这对郎才女貌的壁人如此,这才偷笑着满意离开。
    他们离开之时,丁书涵还听到那面善丰腴的中年女子在后座跟着自家丈夫嘟囔着,“你刚刚说什么多带几次女同志就好了,我可记得你第一次载我时稳得不行。说,你之前载过几个女同志啊!”
    只听那中年男子一手稳稳把着自行车龙头,一手挠着后脑勺慌忙解释,“那你可就冤枉我了,我载你之前可是提前一周让那老张在下课后坐我那后座练习来着……”
    一听这话,那中年女子突然没了声音,低头含笑着将自己一侧的短发还缓缓掖到了耳后。
    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娇羞笑意。
    哪似被柴米油盐生活浸润的中年妇女,倒像是那二十岁出头的含春少女。
    如此一幕,车筐手电筒照得一清二楚。
    坐在车梁上的丁书涵看得很是清楚,在这个物质条件不算富裕的年代,大多数夫妻多是搭伙过日子,像他们这般感情的恩爱夫妻倒很是少见。
    不过听他们刚刚的话语间,明显是受过教育的,再根据他们夫妇俩二人大概年龄往前推……
    果然这美满的亲密关系终究是逃脱不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丁书涵看着那对夫妻心里默默盘算着,不过自己也不求自己和陆文曜似那对夫妻那般恩爱,自己这便宜丈夫几年后能好好护住自己便好。
    虽然原主的形象在陆文曜心里肯定很是差劲,不过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还是有信心和对方和平共处、互不打扰的。
    只是自己的头顶突然传来两声咳嗽,还有一句,“你,你坐好,别乱动。”
    丁书涵这才注意到自己虽换了位置,但因为这原主的身材很是单薄,哪怕是圆润的车梁依旧还是会被硌到,竟无意识地小幅度挪动着坐姿。
    她嘟了嘟嘴,小声抱怨着,“这车梁也挺硬的,下次给我垫个垫子吧!最好软一点的!”
    她那语气再加上清甜的嗓音,话说出来并不想抱怨,倒像是撒娇。
    陆文曜低头快速瞥了眼自己双臂内刚刚一直乱动的女人,她自顾自说着话的模样很是率真、松弛。
    并不似自己这般僵硬、不自在。
    她虽是在提要求,但没有让人觉得事多惹人嫌,反而有几分独属于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少女天真。
    她这肩膀和自己相比,要瘦削单薄许多,坐在车辆上还真是小小一团,又想到刚刚自己单臂将她抱起时,才发现比自己想得还要轻松不少。
    这么瘦,她再这样不吃饭不行啊。
    第32章 [vip]
    这浴池距离团家属院不过两公里的距离, 建在黎城北边附近支持三个团部用水的大规模水窖旁边。
    正常骑单车到那浴池拢共不过十分钟,但因为刚刚闹得那么一出小插曲,再加上这车梁上的少女嘟着嘴抱怨硌得慌。
    陆文曜这单车骑得都快跟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了。
    因为距离十七团不远的十五、十六团都是早几年就开始投入生产建设的团部, 所以这越往水窖的方向骑行, 路旁那一颗颗军垦前辈们之前辛苦开垦种下的白桦生长得越发茂盛。
    那西北夜晚的风也因为这一片白桦林,没有卷起大片的风沙。
    丁书涵围绕在头发上脖颈间的酒红色丝巾随着这晚风时不时, 扫过陆文曜的脸庞。
    轻轻柔柔的, 像是淘气的小猫伸出肉垫爪子有意无意地挠他痒痒一般。
    “这里还有大学啊?”
    在他臂弯中间的少女突然出声,语气里满是意外。
    不远处的小三层苏式建筑,拱形大门上几个大字——查克尔农垦大学。
    原本这西北建设兵团的种种已经让她有些意外之喜, 但没想到这儿竟然还有一所正儿八经的大学。
    这查克尔农垦大学陆文曜是知道的,为了更好的发展西北农业、畜牧业生产建设所建立的, 五七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大学里有不少早期留洋研究地质、农业还有畜牧业学成归国的知识分子。
    也是他们的到来,助力了西北建设兵团和西北劳动人民改造戈壁滩上的大片盐碱地, 提升了西北地区的粮食亩产。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北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