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45页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黛玉在荣国府的处境比别处根本没有两样,甚至更为艰难。若是荣国府挪用少数,再加以说明借用也还罢了,谁家没急着用钱的时候?可是他们居然狼心狗肺到用了其中的十之八、九还闷不做声,简直就是要了黛玉的命。
    张璇这么说,张夫人跟着对荣国府缺少好感,品行不好,再大的权势也不值得相交。
    永昌公主思索片刻,蓦地福至心灵,问道:“你说的可是建造省亲别墅的银子?我也纳闷呢,他们家虽有打仗时得的东西,但是子孙繁,排场大,花费多,百来年挥霍得差不多了,哪里来的钱去建造如此恢弘的省亲别墅?据说才建了一半,其搜神夺奇在京城里已是第一流了,没个百儿八十万两银子是堆砌不出来的。莫不是挪用了林大人留给林姑娘的家产?”
    说到最后一句,永昌公主右拳捶左掌,愈加肯定了自己的揣测,“我就说,他们哪来那么多银子淌海水似的花出去,原来是用了人家的绝户财!”
    永昌驸马也是世家子弟,百年传家,其内囊如何永昌公主再清楚不过了,何况林家传到林如海是第五代,到黛玉是第六代,正经比驸马家还多出几十年来,别的世家枝繁叶茂将家产分薄了,饶是这般也有十分积蓄,而林家五代单传,只娶媳未嫁女,有进无出,人口简单花费极少,其家产积累只多不少,永昌公主估摸着至少得有二三百万的家产。
    并不是说林家有二三百万两银子,而是现银、房屋、田庄、商铺、古董并家具陈设下人仆从的总数目。也许有人说林家莫不是贪污所得?可是永昌公主是谁?见识过多少世家?怎么不算算林家积累了多少年?她很清楚林家的财产来历,不然圣人第一个就会清算了。
    侵吞一个幼女二三百万的绝户财,亏荣国府还大张旗鼓地建造省亲别墅!永昌公主撇撇嘴,原本还觉得荣国府里几个姑娘不错,现今只觉得他们家真是无耻。
    如果雪雁知道了永昌公主的想法,一定会偷笑,谁让你们荣国府侵吞黛玉的财产不吱声,活该让人误会你们,背着得到二三百万财富的黑锅,一点儿都不冤枉。
    其实京城中不止林如海的故交,别的略有些权势的哪个不是人精,都知道荣国府侵吞了孤女的家产,不然为何有发绝户财这一说,只是不像张夫人这样宣之以口罢了。
    张夫人见永昌公主猜出了缘故,不禁微微点头,叹道:“可怜这个孩子,竟没个人给她做主。我和老爷虽看不过去,可我们是外人,哪里能管得他们的事情?而且荣国府是名正言顺抚养她的人家,没有比荣国府更亲的人了,若是别人抚养她,有这么一笔巨财,待她未必比荣国府强到哪里去,说到底,财帛动人心,谁养她,她都是差不多一个下场,端的看是否能大发善心罢了。只可惜林大人一世英名,爱女却落得如此境地。”
    说完,问道:“你见了那孩子,觉得如何?我还没见过她呢!”
    永昌公主想起昨日见到的黛玉,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道:“天底下什么样的人物我没见过?可却没见过这样灵秀逼人的孩子,聪明伶俐,进退有度。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用这句话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张夫人听了,在对黛玉的怜悯之后又添了一些喜欢,她一直都相信永昌公主的眼光,道:“听说这孩子身体很不好,你瞧着脸色如何?”
    荣国府下人嘴碎,所以张家打探消息十分迅速,但同时也知道了黛玉体弱多病的名声。
    想到这里,张夫人皱了皱眉头,一个女孩儿家传出这样的名声对于以后的婚事不好,恐怕只有三分娇弱也传出十分病症来,怎么荣国府里就没人在意?
    好在,这半个月以来隐隐有着抑制下人乱嚼舌根的迹象。
    虽然因为只有半个月所以效果不大,但是长此以往,总会杜绝这些流言蜚语。
    永昌公主挑了挑眉,道:“谁说她身体不好的?我瞧她虽然有些不足之症,但是面色红润,精神极好,不像有大症候,而且南北地域水土不同,女孩儿身段各有差异,江南一向以风流袅娜为美,所以瞧起来有些纤弱罢了。”
    张夫人放下心来,刚出了正月,她便递了帖子去荣国府,带着两个教养嬷嬷登门。
    贾母早有预备,命邢王夫人亲自迎了进去。
    一干人也在宫中大宴上见过,虽没交情,可面上总是十分柔和,互相恭维了一番。
    寒暄过后,张夫人提出要见黛玉,待她亲眼见过黛玉后,顿时相信了永昌公主对她的称赞,拉着她的手不住夸赞,又命人预备了上等的表礼,与之相同的,还有给迎探惜三春的表礼,毕竟上门一趟,她不能只见黛玉一个。
    黛玉屈膝谢过。
    张夫人道:“再过几日就是你的生日了,我也没什么东西给你,所幸永昌公主给了我两个常伴左右的嬷嬷,今儿给了你,权作使唤。”
    教习嬷嬷虽然值得尊重,但是在宫里仍是服侍人的,属于地位略高的奴才。
    张夫人送来的两位教习嬷嬷一位姓容,约莫五十来岁,圆脸杏眼,一团和气,乃是自幼伴随着永昌公主长大的贴身大宫女,据说与家中继母不睦,不愿由继母安排嫁给自己的娘家侄子,便求了永昌公主的恩典,自梳做教习嬷嬷,永昌公主的两位女儿都是她教导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