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要是从前,她肯定就直接去问太子了,哪里愿意跟这些人费口舌。只不过现在她要努力守护屁股,这种事情就不想去麻烦太子了。
陈皎在太子党中也是出了名的奇人。她本来就喜欢摸鱼,相处久了大家都习惯了,也没有怀疑她的借口。
侍中摸着胡子,缓缓道:“我们在说太子监国的事情。”
陈皎愣了下:“太子监国?我怎么不知道?”
原来天气炎热,大概五皇子谋逆一事对于老皇帝是个不小的打击。他近日胃口不佳,身体发虚,御医诊脉后说他肝火过旺心脉瘀结,需要平心静养,否则长此以往恐怕会影响寿命。
老皇帝年过半百依然留恋皇位,甚至不惜为此针对储君,扶持五皇子他们内斗。由此可见他还是想要长命百岁的。
所以得到御医的诊治后,他当即甩手准备移驾去别宫避暑,将长安城交给太子监国。
其实之前许多年也是如此,每逢盛暑皇帝便去避暑,留太子在长安监朝。然而这两年老皇帝和太子斗法,对太子不满,便不肯放权让对方监朝。
他有心想让其他几位皇子监朝,可无论哪方面都无法越过太子。老皇帝也是个狠人,为此干脆咬着牙不去行宫避暑了。
然而到底人老年纪大了,长安城中也确实炎热。为了多活几十年好在龙椅上坐一段时间,怕死的老皇帝马不停蹄次日便动身了。
其实这件事已经发生几天了,可自从永安侯辞官后,她们家中对于朝堂信息便比在朝中做官者迟钝许多。加上前几天陈皎沉迷学习,故意躲避太子的有关消息,也就不知道这件事。
然而见陈皎茫然不解,其他人顿时无语了。这么大的事情,你陈皎还是太子心腹呢,居然连这种事都不关注。
有人暗中翻了个白眼,忍不住在心中鄙夷:这个陈世子,真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什么会宠信这种人!
陈皎没在意这群人的白眼,她的心思随着太子监国这个消息活络了。
因为五皇子谋逆的事情,太子不久前才肃清朝堂清理了一批兄弟的党羽。老皇帝现在离开长安,朝中如今可谓是太子殿下的一言堂。
那趁这个机会,她爹是不是可以回去当官了?
虽然永安侯不说,但她们都看得出来她爹最近有些郁郁不得志,具体表现就是成天在家中写些酸诗,然后长吁短叹。害的她娘都快烦死了。
陈皎倒是能理解她爹。毕竟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说没就没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在继续当官,他身上除了个空有虚名的侯爵,手中没半点实权,出门在外还没有在太子身边做事的陈皎风光。
这其中的辛酸差别,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虽然永安后只是辞官,侯爵身份没有被剥夺。但爵位也只是听着好听,手中没有实权又有什么用。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世家子弟包括陈皎,都想方设法钻营,想要博一条出路呢。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是选择科举考官,陈皎因为过不了验身这关,才不得不投奔太子党,导致现在莫名其妙带着太子一起当上了断袖。
想到这,陈皎又有点郁闷了。
他娘的,自己这人生是有点传奇。
说来说去,她还是得想办法帮她爹弄回去。
当时她爹是为了救她才辞官,她是为了太子殿下才挨板子,四舍五入都是为了太子啊!太子殿下如今监朝,大权在握,给个机会让她爹回去工作应该不难吧?
陈皎想着自己要求不高,至少让她爹以后别再闲得没事做,每天凌晨六点就爬起来大声念酸诗了!
陈皎说干就干,也没工夫跟这些人闲聊,当即就跑回去找太子了。
她进书房时,太子殿下正在跟王尚书议事。和太子府外那几人相同,王尚书也难得喜形于色。
陈皎知道大家为什么开心。太子监国,是群臣和老皇帝博弈的又一次胜利。
储君监国时期,中央将正式启用东宫人员作为行政中枢,管辖朝臣,三省辅助监督太子。而当朝三省中的尚书令和侍中都是太子的人,自然也就不存在监督之名了。
太子监国时期权力之大,这也是为什么老皇帝之前硬撑着都不想放权的原因。
而且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老皇帝身体不好,太子登基即位指日可待啊!努力这么久,太子党们能不开心吗。
大家虽然高兴也没忘正事,比如王尚书现在和太子商量的便是之前被皇帝故意搁置的太子党的奏章,准备趁此机会让太子赶紧一次性解决了。
陈皎虽然也有小心思,但也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王尚书他们的事情自然比较重要。永安侯的事情,最好只能她私下询问太子。
所以她进书房后便乖乖坐在一旁,安静听太子和王尚书商议事情,然后走神。
她虽然跟在太子身边做事,知道些事情,可到底还没有进朝为官,这些事情也帮不上什么忙。
无聊发呆时,陈皎注意到太子殿下腰间系着的荷包十分眼熟,仔细一看,正是自己当初送他的那一个。
看到那个荷包,陈皎便忽然想到了太子昨日点出她的诸多不轨之心中,其中有一条便是这个荷包。
太子从前只佩玉,不知何时起带了个荷包,身边大臣还为此议论许久,猜想是否是哪家小娘子跟殿下情投意合,私定终身。
--